地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Ⅰ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的最低点在江苏省高邮市一带(平均海拔2米)。最高点位于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海拔448.9米),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在海水的顶托下,长江每年带来的4.7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沙堤。
北岸沙堤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至如东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冲积成的里下河平原。
南岸沙堤从江阴附近开始向东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县的漕泾附近,并与钱塘江北岸沙堤相连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于长江北岸,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荡连片,主要有射阳湖、大纵湖等。
长江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组成。
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星散布着一些孤山残丘,如高邮神居山、常州溧阳的南山、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马山等。其中常州
溧阳的南山海拔508米,为吴越第一峰;它们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于太湖之中,有的成为游览区,有的成为花果山。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 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
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灾害异常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工程,西挡淮水,东挡海潮,开挖运河,增强排灌能力,使这个十年九涝的多灾区变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长三角区域的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与全国的情况趋于一致,部分地区略有不同。经过建国后的两次人口生育高峰,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逐渐过渡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状况,其中,江苏、浙江两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变动继续维持负增长。
长三角区域内的人口构成变化的最明显趋势是人口老龄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少儿人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较快,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有加快的趋势。
Ⅱ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是: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版系,濒临黄海和东海权,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等。
长三角地区自古地理相近,人缘相亲。在国家战略引领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航程上,包括7000万江淮儿女在内2亿多“长三角人”,正扬帆奋楫、勇立潮头,共建共享一方幸福和谐的现代化美好新家园。
(2)地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扩展阅读
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勇挑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重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前列。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相对均衡,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Ⅲ 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简练不失详细!!!
地形:地处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内季温和少雨容,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文:河湖众多,径流丰富,含沙量小,汛期较长,没有结冰期土壤:多水稻土,土壤深厚肥沃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Ⅳ 长江三角洲地理知识点
地形属于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表面河湖密布,水网稠密;水中生物种类丰富,可以发展水稻种植,养鱼等产业。
Ⅳ 长江三角洲地理
Ⅵ 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
1、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陆上交通发达。
2、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足够的降水,气温适宜,农业发达,为工业奠定基础。
3、位于长江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海港较多。
4、沿海地区开放较早,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基础设施完善。
5、国家政策支持,腹地广阔,有庞大市场,有高素质劳动力。
(6)地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扩展阅读:
根据国务院2019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区域面积 35.8万平方公里。
长江三角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
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Ⅶ 跪求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题目,急需
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__,西到________省的________市。
2.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
3.长江沿江地带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最大工业城市是________市,位于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是________
4.下列城市中,不属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 )
A.上海 B.武汉 C.九江 D.西安
5.长江沿江地带湖泊众多,位于长江中游的最主要湖泊是( )
A.洞庭湖和鄱阳湖
B.鄱阳湖和太湖
C.太湖和洪泽湖
D.洪泽湖和巢湖
6.下列铁路线中和长江航线相交于南京的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7.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川江河段
D.河口三角洲地区
8.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
居世界各地的侨胞数量极大
C.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林、牧、
副、渔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9、长江最长支流在下列哪个城市汇入长江()
A、上海B、长沙
C、重庆D、武汉
10、关于上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最大的城市
B、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全国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
D、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11..读“长江沿江地带”图,回答问题(6分)
(1)长江沿江地带自然环境优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_______ ___ _气候,水土资源丰富,农业发发达。
(2)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众多,依靠便利的河运发展,南京市是长江下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3)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集中在 游,利用水力发电,“西电东送”将电力送往华东地区缓解华东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4)长江沿江地带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连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重要纽带,可实现江海联运。同时可以将本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地区进行 ,使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形成一条沿江产业带。
(5)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发达,形成了钢铁工业走廊和 工业走廊。
(6)请列举一例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保护措施。
上题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2)上海
(3)上游(4)辐射带动(5)汽车工业
(6)如答:涝灾害:修水库、市政工程。
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酸雨:加强治理,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Ⅷ 长江三角洲相关地理知识。
那你倒是说出经纬度,海陆位置,相邻位置。河网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土壤类型,面积大小。植被状况,种类,分布。地形地貌类型及特点啊,就说这些有什么用啊,啥比吧
Ⅸ 长江三角洲地区介绍 从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工农业发展 环境问题等角度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多港口,交通便利
自然环境: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