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 2021-02-25 14:17:07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现状

GIS是一种处理地理信息的特殊信息系统。地理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差别在于它的数据既包含属性数据又包含空间数据,二者同等重要。地理信息系统一般被定义为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从这个角度看,GIS包括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加工和应用的全过程,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集成系统。

GIS集成狭义上指GIS自身的集成,广义上则包括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数据采集系统、处理分析系统、应用系统的综合集成。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用户的需要可能还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相关系统的集成。

GIS本身的集成包括数据的集成、模型的集成和软件的集成。数据集成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内容(属性)的地理信息数据如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其进行适当的分割,形成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实用、高效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集成是指如何建立反映空间规律的模型,并将这些模型与数据库平台、支撑功能软件平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的管理,并在已有的模型、方法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模型。软件集成主要指GIS功能软件支撑平台的集成,包括同一种平台内部各模块之间的集成以及不同GIS平台功能模块之间的集成,同时还有可能包括与其他类型软件之间的集成。在集成的技术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这里面的许多问题将逐步解决,但GIS集成的核心问题仍然存在,那就是时空统一的数据模型的建立,在这种数据模型基础上统一的时空体的逻辑和物理分割以及如何建立面向问题的空间分析模型。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专家提出“3S集成”或“5S集成”。“3S集成”即GIS,RS,GPS的集成,“5S集成”还要加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和专家系统(ES)。RS与GIS联系较为密切,RS一直被看做GIS快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而GIS被认为是RS信息利用的深化,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RS和GIS集成的问题,提出分开的但是平行的结合、无缝的结合和整体结合等若干模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进展甚微。“3S集成”的一般模式是RS采集面状信息,GPS采集实时点位数据,为GIS提供数据源,利用GIS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DSS和ES的引入目的在于深化空间数据的应用。DSS主要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它的目的是辅助决策而不是代替人的作用。ES则是模拟专家的分析和决策过程,代替人的作用。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是一个首尾相联、循环往复的过程。空间信息应用所产生的方案和决策作用于空间对象使之改变状态,使空间信息获取、分析和应用开始新的一轮循环。在这种模式中,“5S集成”通过反馈和协调机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代表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新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以航空航天遥感信息、测绘信息和地面观测资料获取为数据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专业评估分析模型来进行空间信息管理和决策的面向地理信息的集成系统在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农作物估产、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生态网络研究、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系统。

当前GIS系统集成存在方法上的问题,初步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信息集成理论基础薄弱。地理信息的类型、来源、表现和应用都越来越多样化。尽管GIS集成系统在分布式平面网络扩展(WEBGIS)、三维立体扩展(3D GIS)、时间扩展(TGIS)、属性扩展(多源数据融合)的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GIS中目前还缺乏对地理统一时空体的有效表达。

(2)GIS集成的方法论匮乏。对于地理信息集成的概念缺乏一致的认识,对于GIS如何集成、GIS集成包含哪些内容、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

(3)机械集成多,有机集成少。许多集成系统只是各子系统简单的堆砌,造成数据和功能的冗余和不一致,无法投入业务化运行。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系统集成的全面认识。从总体上讲,系统集成不仅仅是功能集成,还应包括资源集成、信息集成和人员集成。集成系统不仅应具备各子系统的功能,而且还应提供系统的反馈和协同功能,同时为将来加入新的功能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供可能。

(4)集成的体系结构不合理。GIS集成一般是多种硬件平台、多种操作协同、多种网络平台、多种支撑软件、多种应用集成的统一,单独一种或几种商用软件无法满足整体系统的需要,而且建立在商用支撑软件上的集中式系统,在系统扩充、升级和维护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所有的应用都无法脱离该系统。从集中系统转向以C/S结构为基础的分布式系统,把商用软件看做是提供特定功能的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各种商用软件模块和自行开发的模块,并可以很方便地升级和替换。

(5)灵活性差。GIS应用一般都是宏观动态的复杂系统,但是目前的集成系统用户一般只能按照系统提供的菜单完成预制的功能,而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迅速建立面向应用的分析模型。这主要是集成系统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视图,缺乏数据库集成平台和模型库集成平台,缺乏方便、灵活和可视化的构模工具。

(6)缺乏标准。早期的GIS集成系统大都属于研究和试验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标准化是大型复杂系统成功的基本保证。随着越来越多的空间数据标准的制定,借鉴和融合CIMS标准、软硬件标准制定GIS集成的标准,是GIS集成系统从试验研究走向业务化运行的重要内容。

⑵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是由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指为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GIS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今天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它不同于以往只处理统计的数据库系统和处理非地球坐标的计算机图形辅助设计软件。在对象处理上比上述两类软件更加全面,即地理信息系统所处理的事务对象具有空间地理特征,也具有统计信息特征。如一段公路,起讫点是它的地理特征,公路的造价、技术标准以及交通量等又具有统计数据特征。这些统计数据在纸介质地图上是难以描述的。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球表层信息按其特性的不同进行分层(base map),每个图层存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象集,如河流、湖泊、道路、土地利用和建筑物等构成不同的图层,然后分层管理和存储。这样每个图层都有一个唯一的数据库表与其相对应,这个数据库表成为属性数据库,库中内容称属性数据。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然而它除了具备一般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输入、存储、查询和显示输出等基本功能外,它更能够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一个应用分析模型,通过动态分析为评价、管理和决策服务。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简称GIS-T,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交通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延伸,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

⑶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专包含的意属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的各种改变而改变。信息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通过经伟网或公路网等建立的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识别。地理信息还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即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结构,而各个专题型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属性码进行的,这就为地理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可能,也为地理系统多层次的分析和信息的传输与筛选提供了方便。地理信息系统是指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从外部看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⑷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都有什么

空间分析能力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是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间事物,以及对空间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

空间分析需要复杂的数学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间统计学、图论、拓扑学、计算几何等,其主要任务是对空间构成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达到获取、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和解释地理图案的背景过程;空间过程的模拟和预测;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等目的。

移动GIS是通过与流动装置结合,地理资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地理信息。一般汽车上的导航装置都是结合了卫星定位设备(GPS)和地理资讯系统(GIS)的复合系统;在香港曾经很流行的地图王,则是一套可以安装在PDA或手提电话上的即时地图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是地理资讯系统的一个特例,它除了一般的地理资讯系统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了各条道路的行车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利用矢量表示行车的路线、方向、路段等信息,又利用网络拓扑的概念来决定最佳行走路线。

地理数据文件(GDF)是为导航系统描述地图数据的ISO标准。汽车导航系统组合了地图匹配、GPS定位和来计算车辆的位置。地图资源数据库也用于航迹规划、导航,并可能还有主动安全系统、辅助驾驶及位置定位服务等高级功能。汽车导航系统的数据库应用了地图资源数据库管理。

(4)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基本概念扩展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史

古往今来,几乎人类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都与地球表面位置(即地理空间位置)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万年前,在拉斯考克(Lascaux)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的线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即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

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例如:科学方面或人口普查资料。约翰•斯诺在1854年,用点来代表个例,描绘了伦敦的霍乱疫情,这可能是最早使用地理方法的位置。

他对霍乱分布的研究指向了疾病的来源——一个位于霍乱疫情爆发中心区域百老汇街的一个被污染的公共水泵。约翰•斯诺将泵断开,最终终止了疫情爆发。

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核武器研究的推动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导致通用计算机“绘图”的应用。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投入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联邦林业和农村发展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华研发。

罗杰•汤姆林森博士开发的这个系统被称为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存储,分析和利用加拿大土地统计局收集的数据,并增设了等级分类因素来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产业成长刺激了应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飞速增长。至20世纪末,GIS在各种系统中的迅速增长使得其在相关的少量平台已经得到了巩固和规范。并且用户开始提出了在互联网上查看GIS数据的概念,这要求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标准化。

⑸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定义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示意图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GIS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4、 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 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说GIS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GIS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 典型的GIS功能框图

编辑本段地理信息系统分类
GIS按研究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的与专题性的。同级的各种专业应用系统集中起来,可以构成相应地域同级的区域综合系统。在规划、建立应用系统时应统一规划这两种系统的发展,以减小重复浪费,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和实用性。

⑹ 你是如何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的

简单来说,是地理和计算机的结合,包括要处理很多数据,就是对地理数据的一个整理和处理以及评价等的过程。

⑺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是 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是 系统软件(核心部分) 系统硬件 空间数据

⑻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概念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简介】:
位置与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础。一个单纯的经纬度坐标只有置于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为某个地点、标志、方位后,才会被用户认识和理解。用户在通过相关技术获取到位置信息之后,还需要了解所处的地理环境,查询和分析环境信息,从而为用户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⑼ 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是什么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定义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示意图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GIS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4、 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