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好嘛
国土面积301338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80%国界线为海界。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全境4/5为山丘地带。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Alpi)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意、法边境的勃朗峰(Monte Bianko)海拔4810米,居欧洲第二;多火山和地震,亚平宁半岛西侧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大的活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po),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水能蕴藏丰富。较大湖泊有加尔达湖(Lago di Garda)、特拉西梅诺湖(Lago Trasimeno)马焦雷湖(Lago Maggiore)、科摩湖(Lago di Como)等。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意大利存在着资源贫乏、工业起步较晚的劣势。但意大利注意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研究和引进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大理石、汞、硫磺等资源,还有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 意大利浪漫之旅——情迷Amalfi
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具、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滩和山区发达,公路四通八达,旅馆多为中小型。
2. 你认为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优越吗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东、西、南三面被地中海包围,由北部的阿尔俾斯山把它与欧洲大陆分开。由于地形狭窄,宛如一只长靴子插入地中海,故又被称为“靴国”;意大利承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其领土最南端几乎接近非洲大陆海岸,北部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毗邻,东北部与克罗地亚接壤;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像一个弧形的屏障,横亘在整个意大利的北部,与上述国家隔开;意大利的东、西、南三面临海,东面亚得里亚海与斯洛文尼亚相望,东南长靴形角处外面是爱奥尼亚海,西面从北至南是利古里亚海和第勒尼安海,这些内海都是地中海的组成部分,亚平宁半岛和西西里岛一起,几乎把浩瀚的地中海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这两个相等部分把大约150公里宽的突尼斯海峡连接起来,西西里岛南面是马耳他海峡,濒临地中海中的岛国马耳他,意大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欧洲的南大门、欧亚非三大陆的桥头堡和跳板,还是意大利境内两个主权袖珍国,圣马利诺共和国和梵蒂冈教皇国的栖歇地,这两个国家的面积为61平方公里。意大利不仅是个半岛国家,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山国和岛国,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亚平宁半岛周围的大岛屿有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在其地中海海域内,小岛屿星罗棋布;亚平宁半岛北部是阿尔卑斯山山脉,在法、意边境的阿尔卑斯山山脉上有欧洲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第二高峰,而亚平宁山脉自北朝南斜穿整个半岛。
3.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边境线为1900公里;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由于三面环海,意大利的海域边境线远长于陆地边境。与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交界于亚得里亚海;与希腊交界于爱奥尼亚海;与马耳他、利比亚和突尼斯交界于西西里海;与阿尔及尼亚和西班牙交界于撒丁海峡。
面积:301279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7200公里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和少部分温带海洋性气候。
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多洛米蒂山,勃朗峰,埃特纳火山,维苏威火山。全境百分之八十为山丘地带。
冰川:威德莱塔德福尼亚冰川,米亚杰冰川
平原:波河平原(又称波河-威尼托平原),坎帕尼亚-迪罗马平原
海洋:爱奥尼亚海、第勒尼安海、利古里亚海、亚得里亚海
北部阿尔卑斯山脉,有许多山口,是中欧通往地中海要道。阿尔卑斯山脉南面的波河平原是主要农业区。亚平宁山脉纵贯半岛南北。南部多火山和地震。北部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岛和岛屿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最大的河流是波河,全长 652 公里;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素有"欧洲花园"、"阳光之国"、"航海之国"等美称。
4. 意大利 地理环境
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其领土还有地中海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及其附近的许多小岛。总面积30.1 万平方公里,1982 年底共有人口 5,633 万,是欧洲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首都罗马,283 万人,全国最大城市。
亚平宁半岛连同西西里岛一起伸向地中海中部,构成了由中欧到达非洲的天然陆桥。这种靠近并伸入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时期对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古代,当国际贸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时,古罗马时代的意大利曾经是东西方交通、贸易的中心。公元二至三世纪为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其版图扩大到整个地中海沿岸,对外经济的联系也非常频繁,这对于处在古罗马核心的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很有利。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迅速发展,威尼斯和热那亚等成为世界著名的商业港市,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通商口岸。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航路和国际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在国际交通贸易方面的有利地位也日渐衰落。然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苏伊士运河通航,开辟了大西洋经地中海到印度洋、太平洋的海上捷径,地中海在国际贸易与航运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复和提高,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也随之愈加重要了。
意大利在大陆上占据阿尔卑斯山南坡山地和波海平原,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南斯拉夫等国接壤。北部阿尔卑斯山的几个重要山口,从古代起就是中欧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地。近代又修筑了铁路、公路,开通了几条隧道,更方便了意大利与欧洲腹地的联系,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意大利资源贫乏,主要的工业原料和燃料均需进口,而工业制成品又有三分之一以上供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更进一步提高了意大利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意大利是古罗马的发祥地,原意为牧羊场,是个美丽而古老的国家。
公元 2 至 3 世纪为古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版图遍及整个地中海沿岸。
中世纪是意大利历史上的黑暗时期。罗马帝国的衰亡,封建领主的统治,外族的入侵,领土被早期的欧洲国家所瓜分。意大利分成许多小的自由城邦。此期间威尼斯获得独立,建立威尼斯城,主要从事海上贸易,并最终垄断了东地中海上的交通。
14 至 15 世纪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当时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了突出成就。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和作家薄伽丘是意大利文学的奠基人,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此外还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乔托、提香和雕刻家米开朗琪罗等。
此后意大利几经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 年 3 月成立王国。1870 年实现统一,资本主义开始迅速发展。
1946 年 6 月 2 日成立意大利共和国。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边境线为1900公里;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由于三面环海,意大利的海域边境线远长于陆地边境。与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交界于亚得里亚海;与希腊交界于爱奥尼亚海;与马耳他、利比亚和突尼斯交界于西西里海;与阿尔及尼亚和西班牙交界于撒丁海峡。
面积:301279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7200公里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多洛米蒂山,勃朗峰,埃特纳火山,维苏威火山。全境百分之八十为山丘地带。
冰川:威德莱塔德福尼亚冰川,米亚杰冰川
平原:波河平原(又称波河-威尼托平原),坎帕尼亚-迪罗马平原
海洋:爱奥尼亚海、第勒尼安海、利古里亚海、亚得里亚海
北部阿尔卑斯山脉,有许多山口,是中欧通往地中海要道。阿尔卑斯山脉南面的波河平原是主要农业区。亚平宁山脉纵贯半岛南北。南部多火山和地震。北部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岛和岛屿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最大的河流是波河,全长 652 公里;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素有"欧洲花园"、"阳光之国"、"航海之国"等美称。
意大利的风俗习惯
女士受到尊重,特别是在各种社交场合,女士处处优先。宴会时,要让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动刀叉进餐,先生们才可用餐。进出电梯时,要让女士先行。
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尔维!”意思是说:“祝你健康!”究其原因,据说欧洲人十分害怕感冒,在欧洲发生过重感至死的事情,所以人们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感冒。如果有一点感冒,希望马上就好。此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
意大利习惯对死者进行土葬。各地都有公墓。大城市的公墓十分讲究,就像一座花园,里面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
赴宴迟到是常事。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特别是出席宴会、招待会等活动时,经常迟到。他们晚到15或20分钟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迟到时间过长,他们常常会说:“交通太拥挤了,真是对不起。”
商店门口有插葡萄枝的习惯。意大利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许多小城镇甚至乡村农户也会酿酒。过去,有些农民家里酿了许多酒,自给有余,便打算出售一些。他们将葡萄枝挂在自家门口,过路人一看便知道这家有酒卖。一旦酒已售完,绿枝就被取下。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有些商店门口仍然挂起葡萄枝。
在意大利进餐时,意大利人的习惯是男女分开就座。进餐顺序一般来讲,是先上冷盘,接着是第一道,有面食、汤、米饭或其它主食;第二道有鱼、肉等,然后是甜食或水果、冰淇淋等,最后是咖啡。 用餐时要注意礼节,不要一次要的太多吃不下。在用餐过程中,不要把刀叉弄的叮铛作响,在吃面条时,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往嘴里送,不可用嘴吸,尤其是在用汤时,不要发出响声。每道菜用完后,要把刀叉并排放在盘里,表示这道菜已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务员也会撤走盘子。
意大利人喜欢喝酒,而且很讲究。一般在吃饭前喝开胃酒,席间视菜定酒,吃鱼时喝白葡萄酒,吃肉时用红葡萄酒,席间还可以喝啤酒、水等。饭后饮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块。意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间也没有劝酒的习惯,随意。
应邀到朋友家作客时,特别是逢年过节,应给主人带点礼品或纪念品。礼品的包装要讲究。收到礼品后,主人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并说一些客套或感谢的话。另外,到意大利人家作客,不要早到,稍晚点为好。
意大利人热情、开朗。谈问题一般都单刀直入,不拐弯抹角。谈话富于表情和手势,几种常见的手势是:1、用大姆指和食指围成圆圈,其余三指向上翘起,表示“好”或“一切顺利”。2、竖起食指来回摆动表示“不”、“不行”。3、耸肩摊掌,有时还加撇嘴,表示“不知道”。4、用食指顶住脸颊来回转动,意为“味道鲜美”。5、五指并拢、手心向下、对着胃部来回转动,表示“饥饿”。6、用食指侧面碰击额头,是骂人“笨蛋”、“傻瓜”。
意大利盛产葡萄酒,酒的名目繁多,是家庭中必备饮料。午饭和晚饭时,不论男女老少,很少不喝葡萄酒。客人来了也以酒相待。就是喝咖啡也要掺上些酒,认为这样才香。喝酒的方式也有讲究,一般在饭前喝开胃酒,席间视菜式或饮红葡萄酒,或饮白葡萄酒,餐后用少量加冰块的烈性酒。意大利人均年饮酒量大约120升,但人们很少酗酒,席间也不劝酒,各人量力而为。因此醉汉很少见到。意大利人习惯吃西餐,以法式菜为主,大多数人也都喜欢中国饮食。他们-般重视晚餐,用餐时往往边喝酒,边聊天,一顿饭往往要吃-、二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赴约常常迟到,认为这是风度;会议不准时开始,教授上课晚到10~15分钟是常事。迟到者往往以交通拥挤等为理由,无须多做解释,人多时连这些解释都可免去,只要说声“对不起”就够了。在北方,一切商业信件都应当简明扼要。在南方则比较注重人的接触,从罗马往南,会感到气氛比较随便。北方人比较保守,南方人则比较开放,比较友好,不过不论在哪里,礼貌都要讲的,大多数意大利商人对外来人的态度严肃甚至冷淡,但一旦他们接受了你,他们是非常友好并富有人情味的。午餐是一天的主餐,往往要拖两三个小时,连续拒绝生意伙伴共用午餐或晚餐的邀请,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意大利人善于社交,总能与人谈得十分投机。不要把他们的礼貌语言误解为对你的产品或建议感兴趣。意大利人热衷与国内企业打交道,而对与外国人做生意的热情不高,因为他们觉得与本国企业之间存在共性。但在那里仍能发现大量商业机会。
5.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特征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中部到北部,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 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带。
6.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饮食文化,半球位置,主要工业,地势,属于什么气候。尽量简短一些,好的追加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大岛西西里岛和萨丁岛组成。意大利在北方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
意大利的饮食文化受到几个世纪的政治及社会改变的影响,历史可以追溯至4世纪。新大陆的发现对于意大利料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蔬菜因此可以取得,其中包括蕃茄、马铃薯、玉米及辣椒。不过现代意大利料理的核心架构直到18世纪后才逐渐发展出来。
许多意大利料理及成分因不同的区域而有所变化。但是许多区域性的料理逐渐散播到国外,因此产生不同的变化。起司与葡萄酒是意大利料理重要的一环,并随着不同的变化及葡萄酒定级规则(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在不同的地区及国家扮演不同的角色。咖啡(特别是浓缩咖啡)在意大利饮食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萨饼、意式面食及调味饭都是闻名世界各地的意大利料理。
意大利的气候相当多样,有些地区的气候可能会与地中海型气候相去甚远。意大利北部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湿润副热带气候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例如都灵、米兰及波隆纳等地。利古里亚的沿海地区及大部分佛罗伦萨南方的意大利半岛地区都是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半岛沿海地区的气候会随着海拔及地势的改变而大幅变化。高海拔地区在冬季时呈现寒冷、湿润及多雪的气候。海岸地区冬季温暖,而夏季通常是相当干燥,地势较低的谷地在夏季是相当炎热的。
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具、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滩和山区,公路四通八达,旅馆多为中小型。主要旅游城市是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旅游业营业额达150万亿里拉(约合714亿多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净收入约53万亿里拉(约合252亿多美元)。对外贸易是意大利经济的主要支柱,外贸连年顺差,是继日本、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贸易顺差国。进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为主,出口以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皮鞋、金银首饰等轻工产品为主。国外市场主要在欧洲,进出口主要对象为欧盟和美国。
希望采纳
7. 意大利在地球上的位置
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纬36°28′~47°6′,东经6°专38′~18°31′之间。其领土包括阿尔卑属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区,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其他的许多岛屿。亚平宁半岛占其全部领土面积的80%。意大利陆界北部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80%国界线为海界。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
8. 意大利南方地理位置那么好,怎么这么落后
意大利南部大多属丘陵和山峦地带,但其间高原的高度恰恰于农业不利。一方回面这些高原太高且崎岖不平,答所以不宜种庄稼,另一方面却又太低,因为无法积雪。除了缺乏欧洲其他某些国家普遍存在的有利条件之外,意大利南部农田的土壤在冬天也得不到大自然的恩赐,因为没有严寒去形成次第的结冰和解冻,从而使土质松软。意大利南部的农民完全凭人力及耕畜来完成松土的繁重劳动。
意大利南部长期是列国争霸的战场。(伊庇鲁斯和罗马,拜占庭和东哥特、伦巴第,回民海贼、诺曼冒险家罗伯特·吉斯卡尔和当地小诸侯,安茹的查理和霍朝的曼弗雷德、康拉丁,等等......)“各民族的鲜血融汇在河条流里”,正因为地利丰厚、位置显耀,才会因此屡遭兵灾,无法长足发展。
9. 意大利的地形特点有何优势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东、西、南三面被地中海包围,由北部的阿尔俾斯山把它与欧洲大陆分开。由于地形狭窄,宛如一只长靴子插入地中海,故又被称为“靴国”;意大利承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其领土最南端几乎接近非洲大陆海岸,北部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毗邻,东北部与克罗地亚接壤;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像一个弧形的屏障,横亘在整个意大利的北部,与上述国家隔开;意大利的东、西、南三面临海,东面亚得里亚海与斯洛文尼亚相望,东南长靴形角处外面是爱奥尼亚海,西面从北至南是利古里亚海和第勒尼安海,这些内海都是地中海的组成部分,亚平宁半岛和西西里岛一起,几乎把浩瀚的地中海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这两个相等部分把大约150公里宽的突尼斯海峡连接起来,西西里岛南面是马耳他海峡,濒临地中海中的岛国马耳他,意大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欧洲的南大门、欧亚非三大陆的桥头堡和跳板。
由于三面为地中海所包围,北部又有天然屏障阿尔俾斯山阻挡住冬季寒流对半岛的影响,所以意大利气候呈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冬天暖和多雨,降水量多,夏天凉爽少云。地中海型气候、充沛的雨水与充足的阳光,孕育出意大利酒的优良特性及其独特风味。因此,意大利一年四季阳光明媚,鸟语花香,鲜花盛开,水果新鲜;意大利充足的阳光、宜人的气候和美丽的海滩每年为意大利国库“候”进成千上万的游客和上亿的美钞。
10.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达原因
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其领土还有地中海的西西里
岛、撒丁岛及其附近的许多小岛。总面积30.1 万平方公里,1982 年底共有
人口 5,633 万,是欧洲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首都罗马,283 万人,全国最
大城市。
亚平宁半岛连同西西里岛一起伸向地中海中部,构成了由中欧到达非洲
的天然陆桥。这种靠近并伸入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时期对意大利的经
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古代,当国际贸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时,古罗马
时代的意大利曾经是东西方交通、贸易的中心。公元二至三世纪为罗马帝国
的全盛时期,其版图扩大到整个地中海沿岸,对外经济的联系也非常频繁,
这对于处在古罗马核心的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很有利。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北
部和中部地区迅速发展,威尼斯和热那亚等成为世界著名的商业港市,是东
西方贸易的中心和通商口岸。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航路和国际贸易中心逐渐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在国际交通贸易方面的有利地位也日渐衰落。然
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苏伊士运河通航,开辟了大西洋经地中海到印度洋、
太平洋的海上捷径,地中海在国际贸易与航运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复和提
高,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也随之愈加重要了。意大利在大陆上占据阿尔卑斯山
南坡山地和波海平原,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南斯拉夫等国接壤。北部阿
尔卑斯山的几个重要山口,从古代起就是中欧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地。近代
又修筑了铁路、公路,开通了几条隧道,更方便了意大利与欧洲腹地的联系,
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意大利资源贫乏,主要的工业原料和燃料均需进口,
而工业制成品又有三分之一以上供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更进一步
提高了意大利地理位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