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❶ 中山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你好,
中山大学
2010年在河北省的
录取分数线
如下: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河北回
重点线
651
612
620
561(理答科)
596
585
588
539
(文科)
2010年具体专业分数暂时未知;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属于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该专业前两年在珠海校区就读,后两年迁回广州本部南校区就读(本科一共四年),该专业收分不是很高,只要能比中山大学最低分高出10分左右就有把握考上,所以我估计这个专业2010年在河北录取分数大概为620左右(理科)。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❷ 请问有了解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的吗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及就业如何啊谢谢!
难度不大.但是如果你想考,一定要向中大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请教..因为专业课的考试基本版在课堂权上讲的.所以基本中大本专业考研的学生专业课的成绩都有130以上..所以,你懂的...就业吗..继续研究的有.去做教师的有..形势我真不懂..抱歉..
❸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哪个专业比较好
中山大学
开放分类: 大学、孙中山、211工程、广东、985工程
图为中山大学校徽、校训及校园风光。
【广东省】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伟人手创 山高水长】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这所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原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医科大学,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成绩显著。
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传统,中山大学的历史是和一批大师级的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延揽名师,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黄现璠、姜立夫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执教于中山大学。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等著名医学专家曾执教于中山医科大学。大师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中山大学这座科学殿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学科齐全 根深叶茂】
目前,中山大学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在南方的一个重镇。全校设有33个学院(实体系), 89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6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其中有25个本科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拥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6个,还有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个和广东省重点学科43个。
中山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职工近1200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近25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63人。教师队伍中各类学科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中山大学拥有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6个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9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有着强大的医疗资源,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附属医院系统。全校共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等4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献保障体系华南地区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中心之一。馆内藏书488万册,除了提供传统的书刊借阅服务,还有互联网信息浏览、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为师生员工迅速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学四个校区均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四个校区之间的连接速率已达到千兆,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间实现了光缆连接,校园网的规模、用户数位居华南地区高校前列,是国内高校中网络铺设面最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园网之一,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山大学依托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迄今为止,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其中的4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其中包括7所学校的校际本科生交换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均可申请前往这些大学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学子风华 桃李芬芳】
中山大学现有各类在校学生6万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00多人,硕士研究生近12000人,本科生24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000多人。
中山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素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宽松自主的氛围使得各级学生会和150多个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创意、尽情施展才华,营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动感的校园生活。暑假“三下乡”活动、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医学人文讲座、艺术与人生讲坛、科技艺术节、维纳斯歌手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意基金等几十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中大学子彰显个性、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大学子频频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2年,获亚洲创业计划大赛会场冠军,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2003年,获第27届国际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银奖,获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冠军;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获得冠军;2004年,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总决赛银奖,在第2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获铜奖,成为大陆当年唯一获得奖牌的高校。
建校80余年来,中山大学为社会输送各类英才十余万人,校友遍及海内外,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著称的中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企业、各大医院、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国、升学深造的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80%左右。随着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中国经济圈的崛起必将为中大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在教育部、广东省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中山大学这所伟人手创的中国名校,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山大学的事业必将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再铸鼎盛与辉煌。
【中山大学院系设置】
人文科学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哲学系 人类学系
岭南学院
国际商务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学系 金融系 财政税务系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国际商学院
应用经济学系 企业管理系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日语系 德语系 法语系 英培中心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
外语教学中心
大学英语教学部 研究生外语教学部 应用英语教学部 大学外语教育研究所
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政治科学系 行政管理学系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国际关系学系 公共传播学系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 会计学系 旅游酒店管理系 市场学系 财务与投资系 管理科学系
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所 社会科学教育系(两课) 心理学系 体育教育系
传播与设计学院
新媒体与影视制作学系 新闻传播学系 艺术设计学系
国际交流学院
旅游学院
翻译学院
翻译系 商务外语系 对外汉语系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数学系 统计科学系 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物理学系 微电子学系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
工学院
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广东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系 应用化学系 高分子与材料科学系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 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河口海岸研究所) 水资源与环境系
规划设计研究院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系 大气科学系 环境工程系
地球科学系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生物化学系 生态学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通信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系 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软件学院
资讯管理系
中山医学院
临床医学一系(长学制) 临床医学二系 麻醉学系 医学影像学系 康复治疗学系 医学检验系 眼科视光学系
法医学系 生物医学工程系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系 妇幼卫生系 营养学系 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光华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实验动物中心
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中山大学校歌】
白云山高 珠江水长 吾校矗立 蔚为国光
中山手创 遗泽余芳 博学审问 慎思不罔
明辨笃行 为国栋梁 莘莘学子 济济一堂
学以致用 不息自强 发扬光大 贯彻主张
振兴中华 永志勿忘
中山大学官方网址
http://www.sysu.e.cn/
中山大学简介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
1931年中山大学设有文、法、理、农、医五个学科,同年将学科改称学院。1934年设工学院,1935年设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发展为文、理、法、工、农、医、师范7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31个系。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迁址广东罗定、云南澄江、广东坪石、东江、连县登地。1945年回迁广州石牌。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农、医、师范等4个学院从中山大学划出,中山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校址由广州石牌迁至康乐园。
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七十五年来,吸引了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郭沫若、鲁迅、冯友兰、陈钟凡、罗常培、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董作宾、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刘节、梁方仲、冼玉清、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杨树达、钟敬文、朱谦之、杨成志、吴康、杨荣国、蒲蛰龙等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形成了以“严谨、求实”为特征的良好学术风气。中山大学也成为了中国南方文化与学术的重镇。
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学取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目前,中山大学设有人文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岭南(大学)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拥有35个研究所、47个研究中心,37个学系,48个本科专业。共有5个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96个,还有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还拥有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数学、历史学、管理学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光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全校有教职工3743人,其中教师1549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博士生导师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讲师489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7人,近年来,共有9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校各类学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硕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国留学生181人。
中山大学不仅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而且教学实验设备比较齐全。在全校77个实验室中,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和生物防治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实验室与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其设备和研究水平居国内外先进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测、静电加速器、电子显微镜、同位素应用、计算、电化教育、测试等实验室(中心),拥有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334万册,各类期刊万余种,并开展国际联机检索服务。1995年底,顺利建成规模可观的学校校园网。
中山大学地处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中有3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每年派出大量人员到国外及港澳地区讲学、进修、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先后授予邹至庄、霍英东、曾宪梓、何善衡等为中山大学名誉博士,聘请了杨振宁、邹至庄、陈省身、杨庆??、朱经武、丘成桐、沈元穰、钱庆文、饶宗颐、桥本初次郎、费尔班克、陈香梅、等一批知名学者、教授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请了许多外国专家、教师来校讲学、任教。
自国家设立重点大学制度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学校有权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中山大学已经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历年来,中山大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其中既有国家一流的专家学者,也有各级党政领导,更有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以及一批遍及海内外的企业家。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给予中山大学大力支持,捐建教学科研生活用楼、添置实验仪器设备、捐赠各类图书资料、设立奖教奖学金,累计各类捐助达3亿多元。霍英东、梁銶琚、何善衡、曾宪梓、姚美良、冼为坚、熊德龙、方润华、卢雪儿、朱孟依等分别捐资兴建了英东体育中心、梁銶琚堂、善衡堂、曾宪梓堂、永芳堂、冼为坚堂、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方润华楼、马文辉堂、外语学院大楼等,岭南大学校友筹款资助我校岭南(大学)学院,兴建岭南堂、伍舜德图书馆、林护堂、黄铭衍堂、黄传经堂,岭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会、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美国岭南基金会,孔安道基金会以及美国、加拿大、澳门等地的中大校友会、岭南大学校友会,都给予中山大学很大支持。
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定协议,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校区面积3.3平方公里,为中山大学在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拓展了办学的空间,以此为依托,中山大学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山大学坐落在广州珠江之滨,校园面积4.5平方公里,康乐园中树木葱笼,绿草如茵;珠海校区依山面海,幽静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读书治学的胜境。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一,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邮政编码:510275
❹ 2015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新生总人数多少
70多名。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❺ 中山大学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怎么样
中山大学原地理系从1972年设置水文专业;于1986年在原专业基础上,创办水资源与环境专业;1993年国家教委进行专业调整,该专业与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合并,改称为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专业;1999年国家教育部再次进行专业调整,后者又与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合并,改称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水资源与环境方向)。本专业经过35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近900名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方向)本科生。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4年招收该专业本科生35名。现两个本科专业每年各招生40名。
从1981年起招收自然地理(水文与水资源方向)硕士生;于1999年获国家批准设立理工结合的水文学及水资源硕士学位点,并开始招生;同时在自然地理学博士点中设立:水资源与环境变异方向、大尺度海岸行为与模拟方向等8个方向招收博士生。至今已有90余名研究生毕业。2004年3月中山大学批准了海岸海洋地理学硕士和博士点,2005年开始招生。目前在自然地理学、海岸海洋地理学和流体力学3个博士点已有13个方向招收博士生,已培养博士毕业生10余名。
本专业毕业生多数分配在水电、市政、环保、规划、国土以及其它水资源管理、监督部门,据2001年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用人单位反映本专业学生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好,业务上手快,工作能力强,很快就成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不少成为部门领导干部,或企业家,或知名教授。
近5年来本系先后主持10余项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攻关课题。同时,完成近100项地方项目,总经费400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山大学在本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山大学确立了在华南地区水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并在全国水科学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与环境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水学科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❻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毕业可以拿什么证书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校代码:13902)是中山大学依据广东省教育厅教发〔2003〕8号文回的精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答的一所涵盖文、理、医、工、经、管、法、艺等多科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借鉴正校学校中山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理念,十年来,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一所横跨穗莞两市的万人高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据重要一席。未来,学院将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力争办成位居全国同类独立学院前列的应用型、开放性、多科性的学院。
❼ 我录到了中山大学的地理科学类,有人能讲讲这个专业吗
中山大学的地理科学类包含的具体专业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该专业目前前两年在珠海校区就读,后两年迁回南校区就读。
❽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开设院校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邢台学院
山西
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南通大学
安徽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宿州学院
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三明学院、闽江学院
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
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临沂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德州学院、鲁东大学
河南
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安阳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师范学院
湖南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海南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
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昌学院、绵阳师范学院
贵州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
云南
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玉溪师范学院
西藏
西藏大学
陕西
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❾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介绍
学科:理学
门类:地理科学类
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规;
5.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l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❿ 中山大学有哪些专业真正比较强
看了以下就一目了然
2007中山大学综合实力纵揽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 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
学校类型:综合 参考类型:综合类、研究1型
本科学科范围: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哲学。
一、中山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
2007年,中山大学以90.60分在全国606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12名;其中人才培养第15名;科学研究第9名。
二、中山大学本科各学科、各专业排名情况
(一)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第10名,A+/567。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9名,A/518;工学第38名,B+/535;医学第5名,A+/198。中山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第9名A/518。12个学科类21个本科专业。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 第11名A/340;信息与计算科学: 第14名A/379。物理学类:物理学: 第8名A/207。化学类:化学: 第11名A/219。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 第10名A/204;生物技术: 第10名A/255。地质学类:地质学:C/18。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 第5名A/105;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第15名A/132;地理信息系统:B+/127。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C+/10;应用气象学:B/8。力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 第4名A/21。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第9名A/207;微电子学:C+/37;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第4名A++/93。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 第7名A/67;材料化学: 第9名A/116。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 第5名A+/179;生态学: 第11名A/49。统计学类:统计学:B+/159。
2、工学:B+/535。8个学科类14个本科专业。
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C/113。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C/124。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B+/228;自动化:B+/261;通信工程: 第6名A+/26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13名A/484;生物医学工程:B+/87;软件工程W: 第5名A+/162;网络工程W: 第1名A++/113。土建类:城市规划: 第11名A/114。水利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B/38。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 第7名A+/244。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B/194。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B+/80。
3、医学:第5名A+/198。6个学科类10个本科专业。
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 第3名A/13。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 第5名A/69。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 第5名A+/119;麻醉学: 第3名A++/45;医学影像学: 第4名A+/72;医学检验: 第5名A+/75;康复医学W: 第2名A+/25。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B+/74。法医学类:法医学: 第5名A/23。药学类:药学: 第6名A/127。
(二)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第11名,A+/600。在社会科学的7个学科门中,哲学第7名,A/59;经济学第15名,A/445;法学第12名,A/468;文学第24名,A/563;历史学第11名,A/181;管理学第11名,A+/571。中山大学没有教育学本科专业。
1、哲学:第7名A/59。1个学科类1个本科专业。
哲学类:哲学: 第7名A/59。
2、经济学:第15名A/445。1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经济学类:经济学:B+/254;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14名A/385;财政学:B+/76;金融学: 第12名A/218;保险W: 第5名A/53。
3、法学:第12名A/468。3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法学类:法学:B+/419。社会学类:社会学: 第3名A++/70;社会工作: 第4名A+/172。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 第10名A/89;国际政治:C+/36。
4、文学:第24名A/563。4个学科类7个本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 第7名A+/326。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 第19名A/524;德语: 第8名A/55;法语: 第8名A/64;日语: 第11名A+/263。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B+/166。艺术类:艺术设计学:B/34。
5、历史学:第11名A/181。1个学科类3个本科专业。
历史学类:历史学: 第11名A/178;考古学:B/14;民族学:B+/13。
6、管理学:第11名A+/571。4个学科类10个本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37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 第14名A/354;市场营销: 第9名A+/392;会计学: 第8名A+/326;财务管理: 第11名A/226;物流管理W: 第3名A++/140。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 第1名A++/215;公共事业管理: 第7名A+/332。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B+/28;档案学: 第7名A/30。
三、中山大学概况
中山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占地面积6.1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06.7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24.97万册。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0个。在11个学科门的38个一级学科、143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1个学科门的48个一级学科、202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26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19人。在校博士生3222人,硕士生8076人,本科生231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