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的地理知识
① 和地理知识相关的四字词语
1、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丽水(金沙江又称丽江)昆冈(昆仑山)2、一衣带水: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指中国与日本隔东海相望,故日本谓之“东瀛”3、泾渭分明:黄河支流泾河和渭河,因含沙量不同,导致河水一个清澈一个浑浊,差别很大。4、合浦珠还:南海之滨的合浦县(桂)盛产珍珠,渔民过度捕捞导致海蚌迁徙至邻先。新县令废豪夺下令合理采珠,几年后近海的海蚌又回来了,说明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5、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平面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早上八、九点钟。6、泰山北斗:泰山山岳的代表,北斗七星是重要的星座。比喻在某方面有很高的威望。7、圣人出而黄河清:黄河水本浑浊不清,自孔子降世,黄河忽然清澈见底。8、"火州"---吐鲁番,夏季高温,一是地势低洼闭塞,不易散热.二是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吐鲁番盆地北部有《西游记》中提到的“火焰山”9、如日中天 :像太阳之正处于天空中央。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10、月明星稀:满月之时月光强,星光暗淡,故然能见到得星星减少。 11、海枯石烂: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外力作用导致石头会被侵蚀腐烂。12、虎落平阳被犬欺:平阳“地势平坦,向阳的地方”人口多,犬自然也多。13、坚如磐石:磐石也不见得坚固,因为岩石可以被风化、侵蚀,变成碎屑状物质。.14、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15、水滴石穿:流水的侵蚀作用16、大雨不溢,大旱不涸。--由于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使得庐山小天池有此特点。17、高峡出平湖,当今世界殊----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景观,建成后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位。18、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千字文》19、得陇望蜀:陇,甘肃,望,想着 蜀,四川(比喻曹操得存进尺,贪得无厌)20、“孔雀东南飞”,“麻雀东南飞”,“农村包围城市”象征人口的迁移。21、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卖画)22、黔驴技穷 愚公移山 南腔北调 沧海横流(水灾)竭泽而渔 暴殓天物
23、南米北面、南船北车、南稻北麦、南甘北甜
② 成语至高无什么枯石烂填一个地理名词
至高无上zhìgāowúshàng
[释义]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语出] 《淮南子·缪称训》:“专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属
[辨形] 上;不能写作“尚”。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
[释义]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语出]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金·元好问《遗山文集·卷六·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正音] 枯;不能读作“ɡǔ”。
[辨形] 枯;不能写作“涸”。
[近义] 地久天长 海誓山盟 地老天荒
③ 学习地理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帮助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
一、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衣着方面。在讲述到影响气候的因子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调举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地区的居民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等。
行的方面。除了书本上学生掌握的“南船北马”外,讲到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之后,再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为什么机动车的尾灯都是红色的?”这个问题,尽管当时只有一部分同学能知道“因为散射的红光最少!”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还有的同学能在课堂中举一反三地把“消防车为什么都是红颜色?”解释的合情合理。
至于食、住方面,同学们可以从气候知识中了解“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更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针对很多人家房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提出“如何帮助家里调整太阳能热水器角度?”的问题,根据推导、计算,学生自己总结出了一套解决的方案,轻松掌握了“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问题。
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生活中除了衣食住行外,还有许多很平常但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把他们引入课堂,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讲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自学后,我有意识地将一些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联结在一起,设计了几个讨论题,晚霞为什么是红的?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太阳已落山而天为什么还不黑?夏天里,阴天的夜晚为什么比晴天的夜晚热?讨论结束后,分组回答与补充,在热烈、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了巩固成果,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回家和家长讨论如何在冬季防治农作物的冻害发生。因为都是农村的学生,他们都积极的给我提交了讨论结果,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和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也给后面学习“气候变暖”打下了基础。
三、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典故和成语,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许多诗词、典故、成语都和地理知识有关,在教学中适时的提出一些,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在讲“经纬网”之前,我说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学生都知道这是伟人的诗,当时就来了兴趣,讲完后,学生都会心的露出了笑容:原来只有坐在赤道上的人才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呀”。在讲“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时”,我当堂背诵了“两小儿辩日”,让学生再辩一回,当年难住孔老夫子的问题,学生也能迎刃而解,自然增添了成就感,连平时上课爱打瞌睡的学生都都兴奋的举手发言。
还有许多关于地理的成语也都能成为我们课堂的调味品,如沧海桑田、海枯石烂、风调雨顺、日久天长、海市蜃楼、一泻千里、百川归海、一衣带水、源远流长、因地制宜、泾渭分明等。恰当的运用,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结合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来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与生产的联系十分密切。农业在地区间、部门间虽然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当地一定的地理环境,而农业类型的选择及农业发展方针与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说是对地理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体会地理对于生产建设的巨大作用,也是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我们所在的秦岭山区,是长防林工程规划区,退耕还林之后,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针对我县从“山地开发”政策到“退耕还林”政策的转变,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让大家讨论。作为农家子弟,讨论的热情很高,还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使命感。
五、把乡土教材引进课堂
我们的家乡刚好是在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上,兼容了南方和北方的风俗习惯、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与植被、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耕作方式,在教学中用他们身边的东西做示例,即引起兴趣又利于理解。如在学习“垂直地带性规律”时,我就用我们身边的山来加以分析,通俗易懂,事半功倍。在讲“地貌”时,用周围山地的河谷地貌为示例,使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了“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地貌”的抽象理论。
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他们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政策时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消除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 客观反映一些地理现象的成语
风调雨顺(夏季风强弱进退正常,降水量适中,无水旱灾害)
日久天长 (太阳寿命还剩46亿年,日地距离为1.5亿KM)
海市蜃楼(在沙漠和海洋的晴天出现的大气折射现象)
一泻千里(从河流的源头到入海口的距离落差和距离很大)
百川归海(所有外流河最终注入海洋)
一衣带水(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指隔海向望的国家,如日本等)
源远流长(河水从很远的源头流来)
因地制宜(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被如树林,草原,荒漠等)
泾渭分明(黄河支流泾河和渭河,因含沙量不同,导致河水一个清澈一个浑浊,差别很大)
1、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丽水(金沙江又称丽江)昆冈(昆仑山)
2、一衣带水: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指中国与日本隔东海相望,故日本谓之“东瀛”。
3、泾渭分明:黄河支流泾河和渭河,因含沙量不同,导致河水一个清澈一个浑浊,差别很大。
4、合浦珠还:南海之滨的合浦县(桂)盛产珍珠,渔民过度捕捞导致海蚌迁徙至邻先。新县令废豪夺下令合理采珠,几年后近海的海蚌又回来了,说明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
5、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平面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早上八、九点钟。
6、泰山北斗:泰山山岳的代表,北斗七星是重要的星座。比喻在某方面有很高的威望。
7、圣人出而黄河清:黄河水本浑浊不清,自孔子降世,黄河忽然清澈见底。
8、"火州"---吐鲁番:夏季高温的原因:一是地势低洼闭塞,不易散热.二是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吐鲁番盆地北部有《西游记》中提到的“火焰山”
9、如日中天 :像太阳之正处于天空中央。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10、月明星稀:满月之时月光过强,星光却显得暗淡,故然能见到得星星减少。
11、海枯石烂: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外力作用导致石头会被侵蚀腐烂。
12、虎落平阳被犬欺:平阳指“地势平坦,向阳的地方”人口密集,狗的数量自然也多。
13、坚如磐石:磐石也不见得坚固,因为岩石可以被风化、侵蚀,变成碎屑状物质。.
14、水滴石穿:流水的侵蚀作用。
15、飞沙走石:风力的搬运作用。
16、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景观,建成后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位。
17、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千字文》
18、得陇望蜀:陇,甘肃,望,想着 蜀,四川(比喻曹操得存进尺,贪得无厌。)
⑤ 地理知识的世界之最
世界地理之最:喷发最多的活火山埃特纳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海拔3200米,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面积1600平方米,基座周长约150公里。250万年前就已经是活火山,活动中心不止一处。该山现在的结构是至少两个主要喷发中心活动的结果。史记大喷发发生在公元前475年。记录喷发次数达210次。最猛烈的喷发是在1669年3月至7月,喷出熔岩达8亿多立方米。山坡植被分布三个地带。
海拔915米以下,土壤十分肥沃,布满葡萄园、橄榄林、柑橘园等,人烟稠密。以此向上至1980米,林木葱绿,生有栗树、山毛榉、栎树、松树和桦树等。1980米以布满砂砾、石块、火山灰和火山渣和稀疏分散的灌木及藻类。人们不断与火山进行斗争,通过改变岩浆的流向,将埃特纳火山对居民的破坏降低到最小。
世界地理之最: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多瑙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
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黑林山东麓海拔679米的地方,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个国家后,流入黑海。多瑙河全长2860公里,是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像一条蓝色的飘带蜿蜒在欧洲的大地上。
多瑙河沿途接纳了300多条大小支流,形成的流域面积达81.7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黄河还要大。多瑙河年平均流量为6430立方米/秒,入海水量为203立方公里。
多瑙河两岸有许多美丽的城市,她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条蓝色的飘带上。蓝色的多瑙河缓缓穿过市区,古老的教堂、别墅与青山秀水相映,风光绮丽,十分优美。
世界地理之最:海拔最高的大淡水湖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之间的科亚奥高原上。湖长200公里,宽66公里,面积8330平方公里。湖面海报3812米,平均水深100米,最深达304米,湖水蓄积量827立方公里。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可通行大船的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形成于古地质时期的第三纪,在强烈的地壳运动中,随着科迪勒拉山系隆起及巨大的构造断裂,在东科迪勒拉山脉和西科迪勒拉山脉之间,形成了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构造盆地。的的喀喀湖就位于该构造中。
南美印加人传说,最伟大的神派他的孩子们去寻找一个可建立印加入家族的最佳地点。他们选择了的的喀喀湖中的伊斯拉·德尔·索尔(太阳之岛),用一块圣石作为该地的标志。较小的岛屿--伊斯拉·德·拉·鲁纳(月亮之岛)仍然被当地人视为圣地,现今仍有为敬奉太阳女神建立的神庙遗址。
世界地理之最: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缘的雅拉达泽,曲折穿行于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最后在山东垦利县注入勃海。全长5464公里,有34条重要支流,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以泥沙含量高而闻名于世。其含沙量居世界各大河之冠。据计算,黄河从中游带下的泥沙每年约有16亿吨之多,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生动地反映了黄河的这一特点。黄河多泥沙是由于其流域为暴雨区,而且中游两岸大部分为黄土高原。大面积深厚而疏松的黄土,加之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的冲刷下,滔滔洪水挟带着滚滚黄沙一古脑儿地泻入黄河。由于河水中泥沙过多,使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不断抬高,有些地方河底已经已经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
⑥ "海枯石烂"中的"石烂"指的是外力作用中的( )
C和D
C选项:风化是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
D选项:侵蚀是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风蚀作用。
⑦ 海枯石烂的科学道理(从地理角度考虑)
外力作用中的侵蚀作用
⑧ 成语“至高无上,海枯石烂”是什么意思组成一个地理名词
至高来无上,海枯石烂[zhì gāo wú自 shàng ,hǎi kū shí làn]: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组成地理名词:极地
⑨ 海枯石烂的地理成因
外力作用中的侵蚀作用 。 地球的作用力分为内力和外力。内力通常为地震,而外力则包括风化、流水的侵蚀等 希望对你有用
⑩ 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日上三竿、如日中天---太阳高度角,月明星稀---月球反射太阳光更多,海枯石烂---海水侵蚀,
泰山北斗,这个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