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各国地理知识
⑴ 在哪可以了解一些关于世界各国地理文化的基础的知识
个人建议网络即可
如中国:http://ke..com/view/61891.htm#sub61891
然后翻动至页面下方,有其他国家的网络链版接
点击后权会查看到相应的网络页面,一般都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或者可以再搜索维基(许多网络翻自维基)
更深的信息可以至该国的官网,或者相应部门的网站
⑵ 按地理知识全方位介绍一个国家(不少于3000字)
位置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北与格陵兰(丹)隔戴维斯海峡遥遥相望,南接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达北极圈;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国土面积约9,984,670平方公里(世界第2名),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自然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加拿大国境边界长达8892公里,为全世界最长不设防疆界线,同时也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加拿大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但仅有3,500万居民在此居住,人口密度非常低;加拿大是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科技水平而且能源资源充足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制依靠自然资源。加拿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为占全国总面积的44%,居世界第六。加拿大还是世界上第三的产矿国。加拿大有五大地理区。分别是东部大西洋区、中部区、草原区、西海岸地区和北部区。[2-3]气候加拿大北部地区处在高纬度,冬季寒冷漫长,人迹罕至,而南部绝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春季是加拿大南部大多数地区的雨季,白天平均气温逐日上升,但晚上仍然较冷。夏季通常始于7月,加拿大南部地区夏季气候温暖,白天气温通常超过20℃,有时甚至会达到30℃,从9月底到10月,枫叶开始变色,景色宜人,夏秋两季是加拿大最可爱的季节。在冬季,加拿大大部份地区都被冰雪覆盖,气温通常在0℃以下,某些北部地区最低可达-60℃。[2]资源加拿大地域辽阔,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矿产有60余种,镍、锌、铂、石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铀、金、镉、铋、石膏居世界第二位。铜、铁、铅、钾、硫磺、钴、铬、钼及鱼类等产量相当丰富。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80亿桶。森林覆盖面积达440万平方公里,产材林面积28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72.3亿立方米。加领土面积中有89万平方公里为淡水覆盖,淡水资源占世界的9%。[4]时区加拿大共分六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4:00时,加拿大时间分别为:纽芬兰时区(西四区,如圣约翰斯)12:30大西洋时区(西四区,如哈利法克斯)12:00东部时区(西五区,如渥太华)11:00中部时区(西六区,如温尼伯)10:00山地时区(西七区,如埃德蒙顿)09:00太平洋时区(西八区,如温哥华)08:00加拿大的6个时区东西时差4.5个小时。正常情况下,温哥华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加拿大在3月第2个星期日到11月第1个星期日实行夏时制,时间拨快一小时。
⑶ 地理知识 欧洲一共有几个国家
欧洲各国国名及其首都
西欧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荷兰--阿姆斯特丹 爱尔兰--都柏林
比利时--布鲁塞尔 卢森堡--卢森堡
中欧
德国--柏林 波兰--华沙
捷克--布拉格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匈牙利--布达佩斯 奥地利--维也纳
列支敦士登--瓦杜兹 瑞士--伯尔尼
北欧
芬兰--赫尔辛基 丹麦--哥本哈根
挪威--奥斯陆 瑞典--斯德哥尔摩
冰岛--雷克雅未克
南欧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保加利亚--索非亚
意大利--罗马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梵蒂--梵蒂冈城
圣马力诺--圣马力诺 葡萄牙--里斯本
西班牙--马德里 安道尔--安道尔
希腊--雅典 马耳他--瓦莱塔
法罗群岛--曹斯哈恩 摩纳哥--摩纳哥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
东欧
白俄罗斯--明斯克 爱沙尼亚--塔林
拉脱维亚--里加 立陶宛--维尔纽斯
俄罗斯--莫斯科 乌克兰--基辅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 马其顿--斯科普里
⑷ 求介绍世界各国地理文化的书
《非洲》(专讲非洲)
《博物》(个人比较喜欢)
《锦绣》(精英读本)
《国家地理》(非常专业,就是越来越多广告)
⑸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地理知识详版解权
http://www.dlgw.net/XuanXiuJiaoC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979
⑹ 世界区域地理知识点
北美
北美通常指的是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与北美洲是两个概念。北美是世界15个大区的一个。 北美洲是世界7大洲之一,是巴拿马运河以北的地区.包括北美,墨西哥,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以南除外),西印度群岛.范围比北美要大。 位置: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区域分为东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地区)、中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西部地区(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
欧洲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欧罗巴”一词据说最初来自腓尼基语的“伊利布”一词,意思是“西方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为33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其中勃朗峰海拔4807米,勃朗峰属法国境内,成为西欧第一高峰。欧洲的河网稠密,水量丰沛。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欧洲的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内海,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非洲
非洲的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地方。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当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前后古埃及人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 海岸外与非洲大陆相关的岛屿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其他小一些的岛屿有东部的塞舌尔群岛、索科特拉岛和一些其他岛屿;东南部有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和一些其他岛屿;西南部的有亚森欣、圣赫勒拿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西部有维德角、比热戈斯群岛、比奥科和圣多美与普林西比岛;西北部则有亚速群岛、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大陆几乎被赤道一切为二,因而非洲的大部分领土都位于热带地区之内,北临北回归线,南临南回归线。由于非洲西部呈大块突出状,故非洲的大部分土地都位于赤道北部。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度24分,北纬10度27分),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度02分,南纬34度51分),西至佛得角(西经17度33分、北纬34度45分),北部至吉兰角(东经9 度50分、北纬37度21分)。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南北约长8,000公里,东西约长7,403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的东北端有163公里长的苏伊士运河,使之与亚洲相隔(地缘政治学上,有时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埃及西奈半岛也会被视为非洲的一部分);北面则是地中海和与其隔海相望的欧洲。 从非洲在突尼斯的最北点本塞卡角(北纬37°21')到在南非厄加勒斯角的最南点(南纬34°51'15"),距离约8000公里。从非洲在塞内加尔的最西点佛得角(西经17°33'22")到在索马里的最东点哈丰角(东经51°27'52"),距离则约7400公里。非洲的海岸线长约26,000公里,因为其海岸凹陷处不多,所以面积只为其三分之一的欧洲,海岸线却比它长(欧洲的海岸线长约32,000公里)。 非洲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国家分别为阿尔及利亚和岛国塞舌尔;而非洲大陆最小的国家则是冈比亚。 非洲民族以高加索种的闪族、含族,以及黑种的黑族和苏丹黑人、班图黑人为主。不过由于文化发展迟缓,知识程度普遍低落,虽然各地皆有丰富矿产,如金、铜、铁、锰、铀及非金属矿等,但只有少部份被开发,且过去都属于欧洲殖民地,经济结构并不健全;加以自然环境恶劣,不是太干就是过湿,而许多小国政治未臻稳定,且又种族复杂,艾滋病,遂造成非洲各国普遍处于贫穷状态。
东南亚
东南亚(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该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
东亚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个国家。 地形地势为西高东低。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渔业资源丰富,多天然良港,利于渔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水力资源丰富。东亚大陆边缘,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丘陵。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原、山地。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自然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为最多
西亚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包括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格鲁吉亚在亚洲的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在亚洲的地区、土耳其在亚洲的地区、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埃及在亚洲的地区、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阿富汗,黎巴嫩,塞浦路斯。面积约718万平方公里(包括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土耳其在欧洲的2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总面积的16%。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26度16分到东经74度56分 北纬12度35分到北纬43度34分
中亚
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国家包括四国,即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广义上还包括哈萨克斯坦的南部,中国新疆,阿富汗北部等地区。中亚地区的采矿、冶金业等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达,最大的工业区是卡拉干达工业区,也是前苏联四大工业区之一,还有就是位于乌兹别克的中亚工业区。中亚南部气候较干旱(特指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但东南部为高山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⑺ 有关世界各国的地理问题
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
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
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岛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7个国家。北部有尼泊尔、不丹两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是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为南亚次大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2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亚是指亚洲北部的俄罗斯(见P3图6.4)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亿人。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
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
亚洲大小民族有1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文化;
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故又称“两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3. .经济发展的差距:发达国:日本 高收入
发展中国家:新加坡 高收入>9655美元
马来西亚、韩、沙特阿拉伯 高收入 3125—9655美元
中、泰 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韩、马、泰发展加工工业,促经经济发展;沙特出口石油)
蒙、越、印、孟、尼 低收入国家<500美元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
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人口1.2亿多,是个地峡人稠的国家
自然环境: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4。广大平原为最大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著名的海港幼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属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经济: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⑻ 世界地理常识大全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回海和渤海答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
⑼ 世界地理常识
世界地理--七大洲{申请精华}
亚洲
名称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位置:位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 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
范围: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理区域: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北亚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居民】
人口 35.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以中国人口最多,人口在1亿以上的还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等地最为密集。
种族: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
语言:亚洲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印欧语系。 宗教: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中南半岛各国的居民多信佛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居民主要信伊斯兰教,部分居民信天主教和佛教;南亚各国的居民主要信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西亚各国的居民主要信伊斯兰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69 900千米。多半岛和岛屿。半岛总面积约1 000多万平方千米,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最大的半岛。岛屿总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
地形: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 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脉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洼地。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 500米;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米;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宽1 500千米,南北长2 300千米,大部分地面海拔在100米以上;世界最低的洼地枣死海,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400米。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 火山与地震: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向北经尼科巴群岛、安达曼群岛、德干高原北部、伊朗高原北部到小亚细亚半岛一带,为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沿岸火山带的一部分。亚洲也是世界上地震频繁且多强烈地震的洲之一。
水系: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亚洲湖泊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闻名世界。如亚欧界湖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洼地;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亚洲湖泊分布较广,大致可分北亚、中亚、西亚以及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五大湖群。 气候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甚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伊拉克巴士拉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8.8℃,为世界最热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悬殊,主趋势是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赤道带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1 430毫米,为世界最多雨的地区之一。西南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广大地区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9、10?月间,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冷空气(寒潮)南下,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易遭侵袭。发生于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风,5?0月袭击东亚和东南亚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于孟加拉湾的飓风,5?0月袭击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常造成严重灾害。
【自然资源】
矿物 亚洲矿物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铁、锡、钨、锑、铜、铅、锌、锰、镍、钼、镁、铬、金、银、岩盐、硫磺、宝石等。石油、镁、铁、锡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锡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60%以上。
森林和草原: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开发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发展。俄罗斯亚洲部分、中国的东北、朝鲜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广阔的针叶林地区,蓄积量丰富,珍贵用材树种很多。中国的华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别丰富,除普通阔叶树种外,还有棕榈、蒲葵、杉属、水杉属等。东南亚的热带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恒定、丰富的植物群落著称。其主要树种是龙脑香科,还有树状蕨纲、银杏、苏铁等“活化石”。亚洲草原总面积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5%。
水力:亚洲各国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估计年可发电量达26 000亿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
海洋渔业:亚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盛产鲑、鳟、鳕、鲣、鲭、小黄鱼、大黄鱼、带鱼、乌贼、沙丁鱼、金枪鱼、马鲛鱼以及鲸等,著名渔场有舟山群岛、台湾岛、西沙群岛、北海道岛、九州岛等岛屿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国沿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近1/4。
【经济简况】
亚洲各国中,除日本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均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许多国家发挥其自然条件和资源的优势,经营多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积极勘探、开采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制造业,使经济体制由以农业、矿业为主的“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亚洲的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在世界经济中已占重要地位。 农业 稻米、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马尼拉麻(蕉麻)、柚木和胡椒等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中国稻米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印度占第二位;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占第二位。金鸡纳霜主要产在印度尼西亚;马尼拉麻主要产在菲律宾;柚木和胡椒主要产在东南亚各国。黄麻、椰干、茶叶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黄麻主要产在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椰干主要产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茶叶主要产在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其他还有棉花、花生、芝麻、烟草、油菜子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工业:石油年产量约占7-10亿吨,占世界年产量的27-30%;天然气年总产量约1000亿立方米,占世界年总产量的6%以上,煤年产量约10多亿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22%以上;年发电量约10000亿度,约占世界年发电量的13%;钢产量年约1.7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4%;锡精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其中马来西亚产量占世界各国中第一位。钨精矿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45%。亚洲的畜牧业、渔业也很发达。
亚洲工业: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和农产品加工及轻纺工业占主要地位。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体系完整。日本是高度发达的世界经济大国。蒙古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以生产原油为主要。印度工业较发达。除阿富汗、黎巴嫩和土耳其外,西亚多数国家工业均以生产原油和炼油为主,西亚能源在世界能源中占重要地位。
交通:亚洲的交通各地发展不一。中国东半部、日本、爪哇岛、斯里兰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发达,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广大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以畜力为主。东南部沿海海上运输发达。经济发达地区空运发展迅速。
非洲
【概况】 名称 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范围 :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面积:约3 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地理区域:非洲目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居民】人口 74 800万。占世界人口总数12.9%,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千米约1 000人。撒哈拉、纳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带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还有大片的无人区。人种: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地区。非洲大多数民族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
语言:非洲语言约有800种。一般分为4个语系。 宗教:非洲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环境】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全长30 500千米。海岸比较平直,缺少海湾与半岛。岛屿: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岛屿数量最少的一个洲。除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外,其余多为小岛。岛屿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不到3%。地形: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南北最长约8 000千米,东西最宽约7 500千米。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 1 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地势大致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东南半部被称为高非洲,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在2 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罗河上游盆地、刚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非洲较高大的山脉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脉;东部有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 895米,为非洲最高峰。非洲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经红海至死海北部,长约6 400千米;裂谷带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罗河河谷,长约1 700千米,裂谷带一般深达1 000? 000米,宽几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萨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为非洲陆地最低点。沙漠: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777万平方千米;西南部还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火山与地震:东非大裂谷带内及其附近,分布着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达5 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水系:非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为源远流长的大河,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奥兰治河等。尼罗河全长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赞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东海岸的短小河流、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内流水系及无流区面积为95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仅有乍得湖流域。奥卡万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干旱,多间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内流区还包括面积不大的东非大裂谷带湖区,河流从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区雨量充沛,河网稠密,不同于其它干旱内流区。非洲湖泊集中分布于东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内陆盆地。高原湖泊多为断层湖,狭长水深,呈串珠状排列于东非大裂谷带,其中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乍得湖为内陆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积时常变动。 气候: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齐济耶,1922年9月13日气温高达57.8℃,为非洲极端最高气温。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 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
【自然资源】 非洲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铁、锰、铬、钴、镍、钒、铜、铅、锌、锡、磷酸盐等储量很大;黄金、金刚石久负盛名;铀矿脉的相继被发现,引起世人瞩目。许多矿物的储量位居世界的前列。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 000种以上。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1%。盛产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树、乌木、樟树、栲树、胡桃木、黄漆木、栓皮栎等经济林木。草原辽阔,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7%,居各洲首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丰富。沿海盛产沙丁鱼、金枪鱼、鲐、鲸等。 【经济简况】工业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采矿业和轻工业是非洲工业的主要部门。黄金、金刚石、铁、锰、磷灰石、铝土矿、铜、铀、锡、石油等的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轻工业以农畜产品加工、纺织为主要。木材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制材厂较多。重工业有冶金、机械、金属加工、化学和水泥、大理石采制、金刚石琢磨、橡胶制品等部门。 农业 农业在非洲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非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还有特产木薯、大蕉、椰枣、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丁香等的产量都很高。乳香、没药、卡里特果、柯拉、阿尔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畜牧业发展较快,牲畜头数多,但畜产品商品率低,经营粗放落后。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生产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近年来淡水渔业发展较快。 交通: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大多数交通线路从沿海港口伸向内地,彼此互相孤立。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另有铁路、海运等方式。南非共和国、马格里布等地区是非洲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区。撒哈拉、卡拉哈迪等地区则是没有现代交通运输线路的空白区。目前非洲有公路约130多万千米,铁路约78 000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52 000千米。海运业占重要地位。航空业发展较快。
欧洲
【概况】名称 欧罗巴洲,简称欧洲。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亚洲分界,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对。范围: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东经66°10′,北纬67°46′),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36′,北纬36°00′),西至罗卡角(西经9°31′,北纬38°47′),北至诺尔辰角(东经27°42′,北纬71°08′)。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地理区域: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居民】 人口 7.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人口分布相对均匀。绝大多数国家人口密度为50人/平方千米,仅北欧地区相对稀疏。民族: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在各大洲中,种族构成相对比较单一。全洲大约有70个民族,绝大多数民族的人口均达到一定数量,小民族和小部落较为少见。多数国家的民族构成也较单一。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士等。语言:欧洲各国语种很多,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宗教: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环境】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37 900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个洲。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半岛和岛屿的总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1/3(其中半岛面积约2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面积的24%;岛屿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7%)。此外还有许多深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地形:欧洲地形总特点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其中海拔在500? 000米的仅占15%,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仅占约2%;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全洲平均海拔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欧洲平原西起大西洋岸,东至乌拉尔山,绵延数千里,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东南部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为欧洲最高峰。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地势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两岸陡峭的峡湾。里海北部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为全洲最低点。气候: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陆南北跨纬度35°,包括附属岛屿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岛屿属寒带、南欧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外,几乎全部都在温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千米,而东部距海洋最远的地方可达1 600千米,因此欧洲从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又由于平原辽阔,从浩瀚的大西洋吹来的湿润西风能无阻地深入内陆,湿润的空气调节了气温,北大西洋暖流使整个西欧及北欧西部沿海地区更为温暖。最冷月广大地区在0?16℃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8?4℃之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况是由于距大西洋的远近和盛行风向的不同而有差别。靠近大西洋的向风坡,年平均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广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000毫米之间,南欧三大半岛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30?0%。 水系:欧洲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丰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外流区域约占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流域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68%;流入北冰洋的约占12.5%;内流区域约占19.5%,大多注入里海。主要河流是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莱茵河、罗讷河、泰晤士河等。欧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奥尔默利瀑布,落差563米。欧洲湖泊众多,且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麓分布着许多较大的冰碛湖和构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经湖泊。
【自然资源】矿物 欧洲的地质勘探进行较早,大部分地区已勘查。目前,石油的探明储量约124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约37万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在荷兰、英国和德国);硬煤探明储量4.7万亿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和捷克之间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煤田、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皆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钾盐储量约640亿吨(多集中在原苏联、德国);铁矿储量3 400亿吨(主要集中在原苏联、法国、瑞典、英国和德国);铜矿金属储量约7 1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分布在波兰);铬矿储量约3.5亿吨。褐煤、铅、锌、汞、硫磺也较丰富。阿尔巴尼亚盛产沥青,世界驰名。森林与草原:欧洲森林面积达8.7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其中以原苏联森林面积最广大。草原面积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15%。水利: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估计年可发电量为18 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18%。海洋渔业:欧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32%。盛产鲭、鳀、鳕、鲑、鳗、沙丁鱼和金枪鱼等。著名渔场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欧洲捕鱼量约占世界30%,捕鱼量最多的国家为俄罗斯和挪威,其次为西班牙、丹麦、英国和冰岛等。
【经济简况】 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保险等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领域内也处于世界较领先地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其中北欧、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南欧一些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工业 欧洲煤、铁开采量占世界总开采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