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四川丹巴县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四川丹巴县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24 18:31:51

① 四川丹巴县乡镇怎么样,生活和成都有什么不一样吗有网吗

有网。今年上半年我去过一次呆了三天。我觉得那里电信的信号比移动的专好。乡镇环境优美,四属月份的时候,满山的梨花、桃花……环绕着藏寨,九月份的时候,山上梨子成熟了,那里的人都挺热情的,定可以饱餐一顿啦。甘孜州就属泸定、丹巴的气候好了。

② 四川省丹巴县属于哪个市,区号是多少

丹巴县属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区号是0836。

丹巴县位于甘版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权甘孜州的东大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丹巴县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0-5521米,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海拔1800米,距州府康定137公里,距成都368公里。

至2011年底,丹巴县辖区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14个乡、1个镇、2个街道,2011年末总人口602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5‰。 2011年,丹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工业总产值3.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6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共接待中外游客1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


③ 四川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四川盆地的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行政面积的33%。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

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

四川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黄河一小段流经四川西北部,为四川和青海两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长江上游金沙江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边界,在攀枝花流经四川南部,在宜宾流经四川东南部,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主要的湖泊有邛海、泸沽湖和马湖。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四川盆地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该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16~18℃,日温≥10℃的持续期240~280天,积温达到4000~6000℃,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2013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1000~1400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600~80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000~1200毫米。

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2013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2013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

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时。

④ 四川的地理位置条件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4)四川丹巴县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扩展阅读:

四川省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2、水文

四川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黄河一小段流经四川西北部,为四川和青海两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长江上游金沙江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边界,在攀枝花流经四川南部,在宜宾流经四川东南部,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3、气候特征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川

⑤ 四川丹巴县在什么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总面积4656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章谷镇,邮编:626300。行政区划代码:513323。区号:0836。拼音:Danba Xian。

--------------------------------------------------------------------------------

行政区划

丹巴县辖1个镇、14个乡:章谷镇、巴底乡、巴旺乡、聂呷乡、革什扎乡、边耳乡、丹东乡、东谷乡、水子乡、格宗乡、梭坡乡、东女谷乡、岳扎乡、半扇门乡、太平桥乡。
--------------------------------------------------------------------------------

历史沿革

1914年置县。因旧为丹东、巴底、巴旺土司地,取三名首字命名。“丹巴”藏浯意为“山谷岩城”。

2000年,丹巴县辖1个镇、14个乡:章谷镇、格宗乡、水子乡、边尔乡、梭坡乡、丹东乡、巴底乡、岳扎乡、巴旺乡、太平桥乡、聂呷乡、半扇门乡、中路乡、东谷乡、革什扎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575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章谷镇 7849 巴底乡 5004 巴旺乡 2735 聂呷乡 3238 革什扎乡 4960 边耳乡 1772 丹东乡 1209 东谷乡 3109 水子乡 3302 格宗乡 3866 梭坡乡 3144 中路乡 2873 岳扎乡 4119 半扇门乡 4497 太平桥乡 4076

2004年,丹巴县辖1个镇(章谷)、14个乡(水子、东谷、格宗、中路、革什扎、边耳、丹东、巴旺、聂呷、巴底、半扇门、岳扎、太平桥、梭坡)。

2005年9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32号)批准,同意丹巴县中路乡更名为东女谷乡。

⑥ 四川的地理环境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专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属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区五大部分。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望采纳

⑦ 四川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http://www.sc.stats.gov.cn/stats_sc/IndexQ.asp?Select=0&SeleRun=L1&SeleH=2

⑧ 丹巴县的地理环境

丹巴县,属岷山邛崃山脉之高山区,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切割高山,立体地貌显著,是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丹巴县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全县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5820米,相对高差为4120米,所以又有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
丹巴县属高山狭谷型地貌,境内地质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背复斜,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线状褶皱组成,褶皱主要由春牛场背斜、丹巴向斜11个褶皱组成,各级褶皱之上有次级褶皱的迭加。断裂活动较强烈,主要断裂以北西向,次为北东向,南北向一般规模较小,影响最大的为玉科—丹巴断裂,贯穿丹巴全境。以高山深切河谷为主,地势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北向东南倾斜。 丹巴县是西南地区重点林区,植被群落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为6个类型,其植被主要成垂直分布,共有草本植物342种,木本植物57科,119属、223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桦木等,珍稀树种有红豆杉、檀木;药用植物有227种,主要有无花果、党参、贝母、天麻、当归。常见经济木有苹果、梨、花椒、核桃、杜仲、厚朴等。森林植物产品丰富,有松茸、羊肚菌、黄丝菌、猴头菌、大脚菇、木耳等几十种可食用、药用的野生菌和野生食用植物。
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省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主要保护动物有白唇鹿、胡兀鹫、藏酋猴、黑熊、马麝、白臀鹿、藏原羚、獐、盘羊、白马鸡、鹦鹉、藏马鸡、锦鸡、旱獭等。 2010年,丹巴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亿元,比2009年增长1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万元。工业总产值达1.6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57亿元。
2011年,丹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比2010年增长7.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比2010年增长20.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比2010年增长17.4%。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7.9∶37.5∶34.6调整为28.4∶37.6∶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比2010年增长22.9%;财政总支出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9元,比2010年增长30.1%。 改革开放以后,丹巴县逐渐推行生产责任制,到1988年全县农村7942户农民全部实行了包产、包干到户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产值大幅增长。
2010年丹巴县投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55万元,建成蔬菜、豆薯、水果基地1266.67公顷,特色林果基地800公顷,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666.67公顷和生猪养殖小区1个。
2011年,丹巴县农业总产值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76公顷,粮食总产量19219吨,比上年增长4.1%。发展生猪、肉羊、牦牛养殖小区累计21个285户,畜种改良4.09万头,畜牧业产值突破亿元关口;各类牲畜存栏17.6万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丹巴县共实施矿业地质勘探项目13个,先后引进和建成协作白镍公司、丹巴县有色金属浮选厂、美河金矿等11家工矿企业。实现了矿产资源的规模化开发、精深加工和就地增值。2009年,矿业总产值达9450万元,是1978年的10倍。工业增加值达到9213万元。
2010年丹巴县招商引进到位资金11亿元,同比增长25.1%,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水电开发公司及康定红葡萄酒厂等一批企业成功落户丹巴。
2011年,丹巴县工业总产值3.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6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2亿元,比2010年增长18.2%;引进招商项目16个,签约金额达13亿元,到位资金3亿元。 从2002年起,丹巴县深入挖掘风土文化、自然景观、历史文物等方面的旅游价值,旅游产业以它独特的优势得到惊人的发展。丹巴藏寨古碉群列入国家申遗清单,藏族石砌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丹巴县深度打造“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最美丽乡村”品牌,依托康东环贡嘎山两小时经济圈和川西环线建设,全年共接待游客25.6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67亿元。
2011年,丹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42元,比上年增长17%;2011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

⑨ 丹巴藏寨的地理位置

丹巴县位于来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自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小金、金川县接壤,全县总全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一镇十四乡,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共5.7万余人。丹巴县是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等汇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牦牛河、大小金川河的发源或流径处素有“岩巅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称。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无边无际,当地藏民族把这种特征括为“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风情,惊现出丹巴的神奇和美丽。

⑩ 丹巴县在什么地方了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地方么

中国面积最大的县城跟规模最小的县城对比的话,估计大部分人都能指出某座城市,但是每次提起中国最狭窄的县城时,就无人应答了,凡是了解中国各个城市的游客,都能说出,在中国最狭窄的县城地处四川境内,而且就在川藏线上,这座县城就是四川省丹巴县。

游客们就算在炎热的夏天,来到丹巴县也会完全感觉不到火辣辣的大太阳,这里可以说是游客们避暑的最佳选择。虽然这一县城的出现,在全国被称为最狭窄的县城,但是这里的一切都是游客们所未曾触及过的,一切都显得很新颖。

凡是途经川藏线的游客,只要路过这里,都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致所吸引,大家也会在这里逗留,体会来自丹巴县的与众不同。这里拥有原生态气息,正是这些原因,才会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丹巴县旅游。

四川“最窄”的县城:房子建在峡谷之中,住在这真需要勇气!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