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地理位置
① 滨海县的地理环境
滨海,已形成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一批支柱产业。
2011年滨海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21.9%;财政总收入51.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5倍,年均增长56.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77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3.8倍,年均增长48%,总量在江苏省由41位提升到35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2.6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27.1%;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3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52.7%。小康进程全面加快,初步测算25个监测指标有21个达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4.7∶42.8∶32.5已调整到19.1∶43.8∶37.1。服务业发展加快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7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20%。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7亿元,比2011年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187.3亿元,同比增长2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8亿元,同比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8亿元,同比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94亿元,比2011年净增4.2亿元,同比增长20.1%;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5亿美元,比2011年净增1401万美元;全社会用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90元,同比增长13.1%。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达18.6:44:37.4,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11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达78.2%,比2011年提高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39.9%,比2011年提高5.4个百分点。小康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四大类十八项25个监测指标预计可达标24个,五大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小康监测综合积分达99.54分,具备了申报全面小康的基本条件。 2011年完成工业用电量12.7亿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2亿元、330.4亿元,增幅均列盐城市第一。项目建设成果丰硕。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341.9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由2007年的19个增加到2011年的120个。规模企业快速成长。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企业由2007年的67家增加到2011年的172家,2011年实现开票销售157.4亿元,年均增长23.3%。四大产业日益壮大。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11年滨海县纺织、机械、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52.3亿元,占滨海县规模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91.3%上升到96.8%,其中,化工产业开票销售近百亿,完成税收6.4亿元,是2007年的4.5倍。特色产业势头良好。泵阀产业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开票销售22.4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5.4亿元,荣获“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江苏省流体装备特色产业园”、“中国最佳泵阀产业特色园区”称号。盐化工产业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开票销售53.4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8.9亿元,实现税收3.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1亿元。项目承载能力快速提升,工业园入园企业由80家增加到150多家,入库税收达5.2亿元,增长了4倍,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列盐城市省级开发区第一;沿海工业园入园企业由100家增加到130多家,入库税收达10亿元,增长了5倍,综合考核连续3年保持全市省级开发区第一;民营创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趋强,累计新建厂房115.4万平方米,入园项目已达201个。
2011年,滨海县积极开展重大临港产业项目招商,成功引进了协议总投资超300亿元的中电投储配煤中心、IGCC、甲醇制烯烃等重大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中海油LNG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中电投与香港协鑫合作的火电项目,总投资70亿元的大唐海上风电等临港项目。中电投储配煤中心煤码头一期工程、中海油LNG及火电项目都已进入审批核准阶段,中电投IGCC、甲醇制烯烃、高端铝业项目,以及一批石化、冶金项目都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完成了沿海开发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投入10亿元的防波挡沙堤全面完成,投入11亿元的省道327全线贯通,投入2.8亿元的北疏港公路建成通车,临海高等级公路全线开工,疏港航道、连盐铁路滨海段、疏港铁路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临港产业区的配套工程已相继启动。港城建设有序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8个市政工程项目全部建成,5个综合服务项目基本竣工,商业步行街加快建设,3平方公里起步区的路网框架正在拉开。港口、港区、港城“三港联动”格局已初步形成。 通榆河枢纽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滨海、响水两县境内,距盐城市区83公里,至上海、南京需四小时的车程,至扬州、连云港需九十分钟的车程。古老的废黄河、新兴的通榆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及淮河入海水道贯穿整个景区。这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2005年8月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② 滨海古园的地理位置
右侧紧邻上海国复家海制湾森林公园,左侧与芦潮港东海大桥相望。 哀思寄滨海,叶落归古园。滨海古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市民安葬亲友骨灰的风水宝地。滨海古园东邻临港新城,西邻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北邻上海一级公墓永福园陵,南邻杭州湾。
③ 天津滨海地区具体指那个地方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去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成为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座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滨海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势、海洋资源等,同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
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包括:
三个功能区: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全部;
三个行政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城区部分;
海河下游冶金工业区:东丽区无瑕街、津南区葛沽镇。
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
④ 天津滨海新区具体是什么地区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带,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内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容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功能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52万。
拥有世界吞吐量排名第六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和中国北方国际航空货运中心,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保税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加工区、出口加工区等功能性区域。
⑤ 滨海站的地理位置
滨海站交通枢纽位于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金海湖畔,距离滨海新区核心约12公里,东临海川路、西邻海德路、南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第九大街、北临滨庸道。
⑥ 滨海新区的地理环境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区110.8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面积350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221.95平方公里。2010年底建成区面积达289平方公里。 地层
滨海新区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的华北平原分区,处在断陷及坳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堆积物,前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与区域地层基本相同。厚度大于5000m,其中古近系和新近系是滨海新区油气资源和地下热水的主要生储层和储集层。第四系厚约280-410m,最厚约450m,是滨海新区淡水资源的主要赋存层位 。
地质构造
滨海新区区域构造处在华北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坳中,位于其三级构造单元—黄骅坳陷的北部,自北东至南西分别涉及宁河凸北塘凹陷、板桥凹陷和歧口凹陷四个4级构造单元。接近近黄骅坳陷的沉降中心 。 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
⑦ 滨海火车站的地理位置
滨海火车站交通枢纽位于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金海湖畔,距离滨海新区核回心约12公里,答东临海川路、西邻海德路、南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第九大街、北临滨庸道。
滨海火车站的分,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津秦客运专线上的新建车站。
滨海火车站按环渤海城际铁路和津秦客运专线两个高速分场设置,,最高聚集人数可达2500人,一期工程建设津秦客运专线站台,并为环渤海城际铁路预留站台施工位置。
滨海火车站是,将承担滨海新区津秦客运专线高速客流的始发终到任务和环渤海城际铁路滨海新区至黄骅段的城际铁路客流的始发终到任务。
⑧ 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地理位置
滨海旅游度假区在上海市的东南,在长江口与钱塘江口的汇合处,在南版北长19公里的东海滩上,坐落着权上海十佳休闲新景点之一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她位于临港新城范围内,南接东北亚最大的航运中心枢纽洋山深水港,北距浦东航空港12公里,东靠水天一色的辽阔东海。优越而独特的地理环境,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使滨海旅游度假区成为上海较有影响的集度假、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有水准、有品位的,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度假景区。
⑨ 滨海新区地理位置范围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的市辖区、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9万,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
(9)滨海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常住人口300万,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管理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1个街镇,是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确定了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即: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2009年底,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组建了区级领导机构,设置了全国同类行政区中部门最少、人员最精简的工作部门。
2013年9月,启动实施新一轮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的要求,进一步构建了“行政区统领,功能区支撑,街镇整体提升”的管理架构。
⑩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地理位置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是山东内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容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2010年4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陆域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15万,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做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山东省、潍坊市做出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发区作为潍坊市发展蓝色经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承担着代表潍坊积极参与“三区”建设,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历史使命。我们立足建设设施配套、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面向全球公开招标,确定 “一城四园”的规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