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康西草原地理位置图片

康西草原地理位置图片

发布时间: 2021-02-24 15:29:30

Ⅰ 中国地图上的走西口路线图

走西口
西口,现在具体的意思有争议,有说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由于这里是清政府和蒙古人的交界处,所以地广人稀,再往北就是蒙古草原,就是蒙古人了。
明清时期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设置了关口,关口以北的地方就叫口外。明清时期,和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就要在口外几个定点进行,类似今天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地方设置外贸口岸一样。山西的商人要到口外去做生意,就得出关口,后来就叫走西口了。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这个事情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汉人大量移民到了口外,稳定了边疆。
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因为山西人到这里做生意,才一点一点有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型,现在包头城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一户姓乔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山西,明、清两朝的许多地方志中,也提到了当时山西人到西北谋生的经历。由于有这种经历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种风俗。
山西人走西口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
走西口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而且应该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呢?人口外迁,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
在当时,山西有很多穷汉,他们穷困的原因并非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山西的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清朝山西一个读书人在谈到山西时曾痛心疾首地说“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乡民惟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汗牛痛仆”的意思就是说牛已经累得浑身大汗了,主人仍要使劲抽赶。在传统社会中,耕牛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还是他们劳作的伙伴。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这样拼命使唤。但是即使这样拼命地干,田里产出的粮食仍不够糊口,清朝一个叫任启运的人说“江南二百四十步为亩,山西千步为亩,而田之岁入,不及江南什一”。大同的地方志甚至说大同地区“岁丰,亩不满斗”。
山西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一百多次,平均三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十一年。据官方统计,死于这次灾荒的山西人超过了三百万。
一方水土,不足以养活一方人时,山西人就只能走出去。
那首叫《走西口》的民歌,开始在山西的村头、路边响起来。它的歌词其实是妻子送别丈夫,少女告别情郎时说的一些家常话。因为分别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见面,所以叮嘱的就多一些,琐碎一些,生怕有什么自己想不到的地方。
再舍不得走也还是走了,咬住牙,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再走回来,后来他们真的回来了。就在这片逼着他们不得不走出去的贫瘠土地上,给妻子、儿女盖起了一座座结结实实、富丽堂皇的院落。
这是一张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图。
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不论走哪条路,首先都要穿过横亘在那里的长城设置的一系列关口。
既然是长城上的关口,最初的作用是作为军事要塞,地理位置自然十分险要。
雁门关位于平均海拔1500米的太行山脉之中,它之所以得名,据说是因为这里位置太高,关城建好之后,空中飞的大雁也只能从城门洞中穿过去。一两百年前,走西口的山西人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过这些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为了能在春天到达草原,他们又往往必须选择在数九寒天就开始这种漫长的跋涉。
在这种条件下,山西人不但走了过去,而且是一代又一代地这样走过。固关是山西东北部的一座门户。通过固关关城的路,由厚重的青石铺成,由于往来人员车马川流不息,年长日久,甚至在这些青石上,轧出了几寸深的车辙印。
如果说,这些只是地理上的关口的话,那么翻过这里,走西口的山西人还要面对一座座心理上的关口。
出雁门关往北不到一百公里,有个村子叫歧道地。在村子边有两条大路,一条通往杀虎口,一条通往张家口。虽然两条路最终都可以到达蒙古草原,漫漫长途到底该往哪儿走呢?
对最初走口外的山西人来说,蒙古草原只是寄托着他们模糊的希望。在那里他们到底能做什么?结果又会怎样?大家心里并不清楚。那些迫于无奈,只好咬着牙忍着泪从家里义无反顾地走出来的人们,面对眼前的选择时开始犹豫了。当年,他们中的许多人,就站在这处叫黄花梁的山冈上,唱起那曲悲凉的歌。
山西山阴县歧道地村民:“南面的人上来,到在这儿来说了,一爬上这个梁,就可以看见下面(两条路),这就是说‘上一个黄花梁呀,两眼哇泪汪汪呀,先想我老婆,后想我的娘呀!’这意思也就是一个顺口溜哇。”
山西山阴县歧道地村民:“他就没有把握,他就不知道哪头去,生意好生意坏,他就到这儿扔鞋板儿呀,把这个鞋一脱一扔,扔在哪边他就走哪边,好与坏他就走在那头儿。”
这样的做法,不是听天由命,它更像是一种赌博,和命运,和老天爷的一种赌博。赌注就是自己的一条生命。
内蒙古作协专业作家柳陆:“第一,山西人走西口,他遇到的首先是土匪。土匪半路要抢劫他,有一个叫黑土崖子,从府谷县一进入包头,有个地方叫黑土崖子。这个地方是土匪出没的地方,所以好多人葬身在沙漠里面沙蒿里头,被抢被劫;还有就是被冻死的,因为北方草地气候寒冷,它不像中原地带,不像山西口里那样暖和。他不了解,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气象部门预报,他不了解,遇到暴风雪,道路不通,没办法被冻死的,还有被饿死的,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
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燕治国:“有个关,在关里头还是内陆的风光,也没有风沙。但从这个关口一开大门,我开过那个大门,外边一股风就吹进来了,再往前跨一步,就进入蒙古荒原了,到处是风沙。所以走西口的路上,到现在都能看到山西人的骨头,尸骨,白骨累累。”
山西省外经贸厅研究员渠绍焱:“结冰,零下四十度;夏天,热得能昏过去,就是这样的话,山西商人照样走过去。”
内蒙古作协专业作家柳陆:“所以山西人讲,就是我搭着命在走西口。”
没有人统计过从清朝初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多少山西人在这荒原、沙漠中跋涉过,但山西的许多地方志中,却记载了大量的这样的故事。

http://www.www332.cn/html/200901/18/210309505.htm

Ⅱ 有萨赫勒地区的地理位置图吗

拉丁语作Byzacium。突尼斯东部沿海平原。在加贝斯湾与哈马马特湾之间。长128公里,宽16-40公里。广阔平坦的沙质低地,多湖泊。农业集约化,是全国油橄榄集中产区,以质地优良著称,还种植棉花、高粱等。有斯法克斯、苏塞等重要港市。 突尼斯东部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位于地中海和突尼斯中部草原之间,沿海有沙滩、大海湾和潟湖。北从中部哈马马特(al-Hammamat)湾的奈菲代(an-Nafidah)城,南至加贝斯(Gabes)湾的加比斯(Qabis)城,皆属于这一地区,但萨赫勒系特指苏萨(Susah)和斯法克斯(Safaqis)之间的地带。杰尔巴(Jarbah)和萨尔奎(ash-Sharqi)二岛亦属于该区。东风带来充足雨量,利于灌溉。 西元前9世纪时腓尼基人首先到此拓居。传统上种植谷物,尤其是小麦和大麦;约西元前203年汉尼拔引进橄榄树的栽种。西元1091年来自西西里的穆斯林难民在此定居。工业以榨橄榄油和制造肥皂为基础。制陶、纺织和捕鱼在经济上也占重要地位。人口稠密,村庄林立。该地居民通常是指来自海岸地带的萨赫里人(Sahili)或是当地定居的村民艾菲奎人(Afaqi)。主要城镇为有“萨赫勒的珍珠”之称的苏萨;突尼斯第一任总统布尔吉巴(Habib Bourguiba)的出生地莫纳斯提尔(al-Munastir);集市村马赫迪耶(al-Mahdiyah)以及重要港口兼贸易中心斯法克斯。

Ⅲ 太行山的地形图

太行山地形图:复

太行山制,地理位置是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3)康西草原地理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Ⅳ 中国草地(草原)类型分布图

国草原广泛分布于东北的西部、内蒙古、西北荒漠地区的山地和青藏高原一带,横亘于北纬~50°之间,蜿蜒万里,十分广阔。从行政区来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等12个省区,总面积为35.7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0亿亩。此外,南方各省有草山草坡10亿亩,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滩涂有草地2亿亩,其它农区亦有一些面积不大且分散的草地,也可进一步利用。

如果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即从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可把中国分为两大地理区: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濒临海洋,气候温湿,大部为农业区;西北部分深居内陆,高山峻岭,远离海洋,气候干旱且多风沙,是主要的草原区。

根据自然地理及行政区划,中国草原一般可划分为5个大区,即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草山草坡区。

http://www.geodata.cn/Portal/mainbody/naturalResPics/1-naturalResource/04-cao-xu-zi-yuan/images/11.jpg

Ⅳ 中国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重要山脉的地理位置,要带图片。

中国4大高原

一、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因此有 " 世界屋脊 " 之称。青藏高原面方公里,海拔大多在 3500 米以上,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四川西部、新疆南部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原周围大山环绕,南有喜玛拉雅山,北有阿尔金山、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大多超过 5500 米,其中喜玛拉雅山有过 8000 米。

二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从飞机上俯视高原就像烟波浩瀚的大海,古人称之为“瀚海”。
高原上既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沙漠,是中国天然牧场和沙漠分布地区之一。内蒙古高原气候十分干燥,沙漠分布面积要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37.8%。较大的沙漠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等。

三 、黄土高原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秦岭,西抵祁连山,东至太行山,横跨陕西、山西等六个省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区。
这块辽阔的地域,海拔大约在1000~2000米之间,黄土层厚度达100米左右,最厚的地方可达20O米以上。由于黄土质地疏松,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加上森林和草原大多遭到历代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所以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流水把高原侵蚀切割成许多沟堑纵横的黄土地貌。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陵沟谷区。同时,被冲走的土壤,顺着黄河的大小支流,带到下游,淤塞了河道,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所以,同水土流失现象作斗争,不仅成为改变黄土高原面貌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个根本问题。

四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省境内,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
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岩溶地貌,它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水溶解和侵蚀而逐渐形成的。地下和地表分布着许多溶洞、暗河、石芽、石笋、峰林等稀奇古怪的地貌。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四大盆地

1、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40多万平方公里)

2、四川盆地(26万多)

3、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25.78万)

4、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18万)。

3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其中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1、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三省境内,是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达35万平方千米,又分为松嫩平原(在松辽盆地),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在三江盆地)三部分。它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

2、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成的。华北平原以西就是黄土高原,只有一山之隔,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另外,华北平原由于产业分布原因,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但是处于我国腹地,经济较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3、长江中下游平原:号称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其实不是一个整体,三个板块彼此有很长的大山隔离、以长江相连。位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海拔在50米以下,由长江冲积成的,河网密布,水量充足,适于水稻等粮食生产,因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部分在盆地里:东北平原里,松嫩平原在松辽盆地中部、三江平原在三江盆地;长江中游平原里,两湖平原在两湖盆地,鄱阳湖平原在南昌盆地;华北平原很大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带。

Ⅵ 中国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重要山脉的地理分布图

中国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重要山脉的地理分布图如下:


中国最大的四个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的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也各异。中国陆地的主要地形即为高原和山地。

中国四大盆地指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三个内陆盆地和第一阶梯的一个内陆盆地,是中国十大盆地里最知名的。传统认识里,四大盆地是: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及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

东北平原,面积34万平方公里,由三部分组成,即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辽河流域的辽河平原。

中国三大平原: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东到海滨,北依燕山,南至淮河附近,与长江中下游相接,跨冀、鲁、豫等省和京津两市,为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跨鄂、湘、赣、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主要由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平原组成,为我国第一大平原。

中国重要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D?D长江的源头。

秦岭: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大兴安岭:北起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纵长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横亘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北长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台湾山脉:纵贯台湾岛东侧,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Ⅶ 据图描述哈伦贝尔草原的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版图的东北部,属于东北地区的西北(雄鸡的后脑勺)
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东临黑龙江省,西于蒙古国接壤,西北与俄罗斯接壤

Ⅷ 求一个呼伦贝尔市在中国地图上位置的大图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总面积25.27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占中国版图的1/40,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8)康西草原地理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呼伦贝尔市拥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滨洲铁路和301国道贯通全市,拥有海拉尔、满洲里两个国际航空港,已开通至俄罗斯、蒙古国及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上海、广州等5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

对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毗邻,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拥有满洲里、黑山头等8个国家级口岸。

呼伦贝尔市拥有12.6万平方公里森林、10万平方公里草原、2万平方公里湿地、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构成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唯一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2012年7月9日入选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2018年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Ⅸ 呼伦贝尔草原的具体位置(附图最好)

呼伦贝尔市地图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回管辖面积答最大的城市”。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本世纪初发现呼伦贝尔地下石油资源。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中文名称:呼伦贝尔市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东北下辖地区:海拉尔区,满洲里市,额尔古纳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电话区号:0470邮政区码:021000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面积:263,953平方公里人口:269.70万人(2003)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及大陆气候区著名景点: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湖,贝尔湖,满洲里国门,金帐汗蒙古部落机场:海拉尔机场火车站:海拉尔火车站,满洲里火车站车牌代号:蒙E

Ⅹ 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资料和图片

内蒙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蓝的天下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即是其生动写照。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我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内蒙古人民正从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现代化牧业生产发展。我国的内蒙古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不过,这里的草场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位置:内蒙古草原位于我国北部并与俄罗斯和蒙古相邻。

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我国的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

马--适于草原上的行走

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

牛羊肉奶茶奶酒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去适应自然才能不断发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别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内蒙古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来看一看这里有什么矿产资源,适合发展哪些工业。

矿产丰富:煤、铁、稀土等

钢铁、电力、还有纺织等

湛蓝的天,洁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点缀其中。这就是世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
在内蒙古,你可以零距离接触草原民族,体验草原文化,感受民族风情。在这个成吉思汗曾驰骋过的地方,还有更多令人神往的古老传说,以及许许多多神秘的地方。
欧洲人的“东方神话”——元上都
七百多年前,蒙古贵族在大草原上建立了一座都城,它就是后来的元朝陪都——元上都。几经扩建,元上都逐渐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每年从初夏到深秋,元朝皇帝都来此消暑、狩猎、处理政务,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节、王公大臣、巨商大贾云集上都,使其成为一个影响亚、欧两大洲的国际性大都会。马可·波罗父子就曾在这里受到忽必烈的召见。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上都是忽必烈大汗建造的都城,大理石和各种美丽的石头建造的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令人叹为观止。该宫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间里都镀了金,装饰得富丽堂皇。”元上都也因此被欧洲人称为“东方神话”。
中原汉文化、北方蒙古族文化,在这里做到了完美结合。汉人设计的这座都城,布局合理、选址绝佳、守备设计合理。一个专门研究元上都遗址的专家称,它在总体布局上即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又考虑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是富有游牧文化特色的草原都市。
罕见的冰川石林
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时候,岩浆活动、冰川运动以及自然风蚀,最终就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克什克腾旗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
还没看够银白色的白桦树和杂花片片的草地构成的景色,平坦的草地上就突然巍峨高耸起许多石柱。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独柱擎天。卧驼、箭石、拴马柱、秀女望月,天然造化加上后人的想象,便成了种种独特景观。
这里的石林通体为坚硬的花岗岩石,远看恰似千层饼。石林顶部有冰臼分布,这在海内外尚属首次发现。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同时,它也已成为研究古地质和古地貌变迁难得的科研资料。
因为人迹稀少,森林面积大,这里的人说,他们现在还能经常看到野生的狍子、黄羊、鹿、狼。雨后,在树林中采摘蘑菇,或者寻找野鹿角也是很有情趣的事。话音末了,当地人指着远出的一片片山脉说,那边就是著名的大兴安岭。
成吉思汗的“天赐之石”
巴林石是巴林右旗的特产,质地纯净而湿润,色泽丰富而艳丽,被称为“中国四大印石”之一。其中,巴林鸡血石算的上是其中的极品,质地温润坚实,石上“血迹”斑斑,聚散有致,光彩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它更是难得的欣赏、雕刻、收藏用石。
相传,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的庆功宴上,属下献上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地称赞,“天赐之石!”。
如果有兴致,在内蒙古,你还可以沙漠悠闲乘驼,也可以草原纵情奔马。内蒙古大草原没有都市的喧嚣,有的只是草原的辽阔和些许安详。
这里还有太多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更有许多值得人们留恋的地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