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皮里尔河谷地理位置
A. 谁记得旧千年有帝王谷版本的练级路线
大概记得是1000以下打黑忍者
1000-1100打狂犬
1100-1200打忍者
1200-1400打黑牛或和赤风
1400-1600打犀牛
1600-1800打黄老虎
1800-2000打蝎子内或山贼
2000-2300打赦龙组容
刷雪蜘蛛的时候大概记得是挂的什么轻的刀法来着。东海野兽王那边是挂的什么槌法,时间太久了,N年没玩都忘记了,呵呵 不好意思哈
B. 大连和美国哪个城市在同一纬度
大连的纬度是38°43′~40°10′ ,
巴特勒(Butler) 西经94.20 北纬38.17 UTC/GMT-06:00
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 西经89.35 北纬37.14 UTC/GMT-06:00
奇利科西(Chillicothe) 西经93.35 北纬39.46 UTC/GMT-06:00
哥伦比亚(Columbia) 西经90.56 北纬38.58 UTC/GMT-06:00
克雷格(Craig) 西经95.24 北纬40.13 UTC/GMT-06:00
埃灵顿(Ellington) 西经90.58 北纬37.14 UTC/GMT-06:00
尤里卡(Eureka) 西经90.37 北纬38.30 UTC/GMT-06:00
法明顿(Farmington) 西经90.24 北纬37.46 UTC/GMT-06:00
弗洛里森特(Florissant) 西经90.19 北纬38.48 UTC/GMT-06:00
森林之城(Forest City) 西经95.13 北纬40.00 UTC/GMT-06:00
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 西经92.21 北纬36.39 UTC/GMT-06:00
格兰特城(Grant City) 西经94.17 北纬40.30 UTC/GMT-06:00
汉尼拔(Hannibal) 西经91.21 北纬39.42 UTC/GMT-06:00
黑泽伍德(Hazelwood) 西经90.23 北纬38.45 UTC/GMT-06:00
因皮里尔(Imperial) 西经90.22 北纬38.22 UTC/GMT-06:00
独立市(Independence) 西经94.25 北纬39.05 UTC/GMT-06:00
杰斐逊城(Jefferson City) 西经92.10 北纬38.34 UTC/GMT-06:00
乔普林(Joplin) 西经94.30 北纬37.09 UTC/GMT-06:00
堪萨斯城(Kansas City) 西经94.33 北纬39.07 UTC/GMT-06:00
柯克斯维尔(Kirksville) 西经92.33 北纬40.06 UTC/GMT-06:00
拉马尔(Lamar) 西经94.12 北纬37.32 UTC/GMT-06:00
梅斯维尔(Maysville) 西经94.21 北纬39.56 UTC/GMT-06:00
墨西哥(Mexico) 西经91.54 北纬39.11 UTC/GMT-06:00
莫伯利(Moberly) 西经92.26 北纬39.24 UTC/GMT-06:00
尼欧肖(Neosho) 西经94.16 北纬36.52 UTC/GMT-06:00
纽顿(Newtown) 西经93.20 北纬40.20 UTC/GMT-06:00
诺伯恩(Norborne) 西经93.42 北纬39.21 UTC/GMT-06:00
奥法伦(O' Fallon) 西经90.40 北纬38.48 UTC/GMT-06:00
奥西欧拉(Osceola) 西经93.40 北纬38.00 UTC/GMT-06:00
波普拉布拉夫(Poplar Bluff) 西经90.25 北纬36.46 UTC/GMT-06:00
岩石港(Rock Port) 西经95.35 北纬40.26 UTC/GMT-06:00
罗拉(Rolla) 西经91.43 北纬37.59 UTC/GMT-06:00
圣查尔斯(Saint Charles) 西经90.31 北纬38.46 UTC/GMT-06:00
圣约瑟夫(Saint Joseph) 西经94.50 北纬39.45 UTC/GMT-06:00
圣路易斯(Saint Louis) 西经90.16 北纬38.38 UTC/GMT-06:00
塞克斯顿(Sikeston) 西经89.36 北纬36.53 UTC/GMT-06:00
锡代利亚(Sedalia) 西经93.33 北纬38.43 UTC/GMT-06:00
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 西经93.17 北纬37.12 UTC/GMT-06:00
特伦顿(Trenton) 西经93.42 北纬40.12 UTC/GMT-06:00
C. 想要一份高中所有地理的重点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整理或者说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四单元 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第五单元 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第六单元 季节知识专题
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於不同的季节。
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D. 帝王谷的重要陵墓
许多发掘出的陵墓都坐落在东谷,这里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
KV1
Ramesses VII的陵墓。
KV2KV2
Ramesses IV的陵墓。
KV4
Ramesses XI的陵墓。
KV5 – Ramesses II 之子
主条目:KV5
最近重新发掘了 Ramesses II 之子的陵墓。该陵墓现知有120个墓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它可能是帝王谷中最大的陵墓。并未向公众开放。
KV6KV6
Ramesses IX的陵墓。
KV8KV8 – Merenptah 的陵墓。
主条目:KV8
Merenptah的陵墓是向公众开放的陵墓之一,尽管它在2005年暂时关闭。KV9
也称为Tomb of Memnon或La Tombe de la Métempsychose, 是Ramesses V 和Ramesses VI的陵墓。
KV10
Amenmesse的陵墓。
KV11KV11 – Ramesses III 的陵墓。
主条目:KV11
Ramesses III的陵墓 (或Bruce's Tomb, The Harper's Tomb) 是帝王谷中最大的陵墓之一,并向公众开放。它位于靠近中央休息区,通常是游客必经的陵墓之一。
KV14
Twosret的陵墓, 后来被Setnakhte使用。
KV15
Seti II的陵墓。
KV16
Ramesses I的陵墓。
KV17
Seti I的陵墓也被称为Belzoni's tomb, the tomb of Apis, 或the tomb of Psammis, son of Necho.
KV18
Ramesses X的陵墓。
KV34KV34
Thutmose III的陵墓。 、
KV35
这个陵墓最初是Amenhotep II的陵墓。 大约几十个木乃伊,多数是皇家的,被重新安置在此 (see list).
KV38
Thutmose I的陵墓。.
KV39
也许是Amenhotep I的陵墓。
KV43KV43 – Thutmose IV的陵墓。
KV46
贵族Yuya和Tjuyu的陵墓, 他们也许是王后Tiy的父母。一直到图坦卡蒙的陵墓被发现前,它一直是帝王谷中保留最完整的陵墓。
KV47
Siptah的陵墓。
KV55 – 也许是 Amarna 时期的木乃伊隐藏地
该陵墓也许是另一个木乃伊窖藏,并且可能埋藏着皇室成员 – Tiy 和 Smenkhkare/Akhenaten.
KV57 – Horemheb的陵墓
KV62KV62 – Tutankhamun的陵墓
Howard Carter于1922年11月4日在这里的发现也许是西方考古学上最重要的发现,整个清理以及保存过程持续到1932年。Tutankhamun陵墓是第一个发现并保持完整(尽管盗墓贼曾经光临过)的皇家陵墓。 它也是帝王谷中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发现。 尽管在墓中的藏品相当丰富,Tutankhamun仍然被认为是一个次要的帝王,其他的墓葬中也许有更大量的珍宝。 Carter所领导的考古队中的一些成员和后来的考古学家通过食品或动物(特别是昆虫)感染上了当地的致命病毒,并引发了法老的诅咒的传说。
Panoramic view of the Valley 西帝王谷的排序在东帝王谷之后,并且只存在四个已知的陵墓和几个窖藏。
WV22 – Amenhotep III的陵墓
这里是Egyptian 新王国时期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Amenhotep III的陵墓。它被重新发掘,尚未向公众开放。
WV23 – Ay的陵墓
新修的Ay陵墓是西帝王谷中唯一向公众开放的陵墓。
WV25 – 也许是 Akhenaten的陵墓
该墓也是是为Akhenaten修建的,但是它并没有完成。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在尼罗河东部的底比斯,但新王国的大多数法老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的穆鲁克帝王谷。帝王谷与卢克素神庙,卡纳克神庙隔河相望,那些巨大的廊柱、寺庙,依然显露着昔日的威严气象。
公元16世纪中叶,法老图特摩斯一世选中了这里作为他的重声之地。他下令在尼罗河西岸的峭壁上开凿洞室,建造了一条陡峭的隧道作为墓穴,用来安葬遗体。此后的500年里,历代法老和王室显贵都沿用这种方法在这里构筑岩穴陵墓,墓室里堆放着各种随葬品,雕像、战车、太阳船、珠宝、武器、饰物、家具、绘图应有尽有,丰盛的陪葬品保证了帝王们在俄里西斯世界中能中能够继续享受他们生前的待遇。
然而珍宝发掘者的嗅觉是灵敏异常的,他们知道在那里能找到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自从商博文破译了古埃及文字,冒险家、考古学家、文物贩子都长上了飞往埃及的翅膀,大量的文物车载船装,被运到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博物馆或者就藏在一些人家的地下室里。
帝王谷不再平静。1817年10月,文物爱好者、意大利冒险家贝尔左尼在底比斯附近的毕班·埃尔——穆鲁 克山谷发现了一批古墓,其中有西索斯一世的陵墓,于是,从此开始,帝王谷横遭罹难,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明目张胆或者偷偷摸摸地弄走了。仅仅100年之后,帝王谷陵墓硕果仅存的就是只有图坦卡门的陵墓了。
图坦卡门陵墓的发现者和发掘者是霍华德`卡特,他的背后的支持者英国贵族卡冯勋爵。卡特是一位严谨的富于考古知识并且对考古充满热情和责任心的人,卡特建议勋爵把注意力放在帝王谷,因为他凭自己的经验认定那里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已经一无所有,那里肯定有一座陵墓还没有被发掘出来,那就是图坦卡门的陵墓。
经过10年的艰苦发掘工作,1922年11月5日,他们最终找到了传说中的神秘墓穴的入口。当台阶清理干净之后,盖着戳的墓门出现了。那个封戳证明这就是图坦卡门的墓穴。
图坦卡门法老`伴着5000多件大大小小的陪葬品安睡了3000多年,他的长梦终于被搅醒了。不过,这位年轻得才只有18岁的法老虽然在位9年,但其建树却不见多少记载,因此,卡特幽默地说:“据我们所知,图坦卡门的一身惟一出色的成绩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应当在加上一条,那就是,在最后的关头,他有被挖了出来,并带出了 古代埃及文明的盛景。
然而在阴森的墓道里,刻着法老的咒语:“不论是谁搅扰了法老的宁静,‘死神之翼’降临他的头上。”5个月后,卡那冯勋爵死于被墓穴中蚊虫叮咬引起血液中毒导致的急性肺炎。卡特也在1939年3月神秘的死去。此后,参加过墓穴发掘工作的人员接二连三地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去,使法老的咒语显得扑朔迷离而且更加使人心生畏惧。
年轻的图坦卡门法老,依然躺在墓中的石英棺里,但是几乎所有曾经陪伴他的珍宝都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里,包括那些温柔地保护他的守护神也已经被迫离开他的身边。 不过,对于这一切,法老也许不在意了,因为如今,他和国王谷的其他国王们一样了,那儿的60多座陵墓都已经被发掘出来了。看来,即使埋在地下最隐蔽的地方,也不是到达永恒的方式。 帝王谷
Imperial Valley
亦译因皮里尔河谷。
北美洲科罗拉多沙漠灌溉地区。大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帝王县。自索尔顿湖(Salton Sea)南端向南延伸80公里(50哩)入墨西哥境内。为科切拉(Coachella)谷地和加利福尼亚湾之间槽地的一部分,几乎全境在海平面以下;索尔顿湖边缘低达-72公尺(-235呎)。原为加利福尼亚湾的一部分,後被科罗拉多河三角洲的冲积扇切断。当地具有炎热的沙漠气候,气温日差较大。谷地四周为沙丘和荒山环抱。1901年帝王运河开凿以前无人居住。1905~1907年洪水氾滥,灌溉渠道被毁并形成索尔顿湖。胡佛坝(1935)和泛美运河(1940)建成後开发迅速。灌渠总长4,800公里(3,000哩),受益面积约200,000公顷(500,000亩)。农产品有蔬菜、苜蓿、棉花和甜菜。并有牧业。商业中心为埃尔森特罗(El Centro)、布劳利(Brawley)、卡莱克西科(Calexico)和墨西哥的墨西卡利(Mexicali)。
E.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地理知识详版解权
http://www.dlgw.net/XuanXiuJiaoC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979
F. 地理歌词大征集
歌曲记忆复并非是最好的方法,不见制得对每个学生有用.有些人唱歌要钱,但同样有些人唱歌要命,我就是唱歌很要命的那类型,比如叫我去唱什么歌,比登天还难,更别说记歌词了.
我是过来人,当年中学学地理,没花功夫,每次都能轻松拿满分.我觉得地理,最主要是学生会懂得联想记忆,不要把地理当作是文科,而要把地理当作理科,就我感觉,里面的大部分考点,都可以根据常识逻辑推理得到.比如黄土高原以前曾是大片的森林,就可以由地下埋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再例如记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以前是8848(1975年测得)现在是8844(2005年重新测得),可以利用谐音联想为:爸爸,试试.叫他老爸爬爬试试.一般情况下,如果联想的场景中有学生本人的话,记忆会更深刻.如果你上课的时候,跟自己的学生说:再不听课我就把你们卖到山西大同当黑窑工挖煤!(记得开玩笑哦)估计这学生一辈子都知道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矿基地了
G. 地理!求一个地理区域的具体资料!!例如亚洲西部,欧洲西部
一)世界上的陆地与海洋
海陆面积与比率:地球表面总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71%。
地球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其中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大洋洲介于亚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为太平洋和印度洋所环绕。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绝大部分在南极圈内,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
拉丁美洲含义和范围:按照语言使用情况,人们通常把美国以南主要使用拉丁语南美洲地区叫做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人们又合称为美洲。
各大洲之间陆地上的主要界线: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g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位于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所包围。
(二)亚 洲
1.亚洲概况
亚洲是世界第一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岛屿环列,自北而南有千岛群岛、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而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东南和南部海面还有许多岛屿如马来群岛。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约占全洲面积3/4,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于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亚洲地势起伏很大,有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低的死海洼地,整个地势为中部高,逐步向四周倾斜的形势。
亚洲的大河主要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注入北冰洋的大河在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人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和循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
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为高寒气候及垂直气候带.
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中亚和北亚。
2.东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北方四岛为前苏联占领,现仍被俄罗斯占领。人口1.2亿多,是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关东平原为最大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著名的海港有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藏资源贫乏。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日本经济有以下三方面特点:①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大。②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本州南部太平洋沿岩地区,京滨区(东京一横滨)、贩神区(大皈一神户)、名古屋区、九州岛州北部和懒户内海沿岸是日本主要工业区。③农业生产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较高。
朝鲜:为多山的半岛国家,四临黄海,东濒日本海,北面隔鸭绿江和图门江与我国接壤,东北部与俄罗斯相邻,南部与韩国接壤。面积12.3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2100万季风气候显著,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朝鲜北部重工业较发达,主要工业部有电力、机械、化学、纺织等,还有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高丽人参是著名特产。此外还盛产苹果。首都平壤人口约200万是朝鲜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韩国:为多山的半岛国家,西临黄海,东濒日本海,北部与朝鲜接壤。面积99000平方千米,人口4300多万。全称大韩民国,于1948年成立。海洋性气候特点显著。森林资源、水力资源、沿海水产及海盐资源丰富。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工业部门主要有石油化工、电工、机械。化学、造船、电子等部门;农业以种植水稻、大麦为主。首都汉城,人口837万,为韩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仁川、釜山是主要海港。
蒙古:介于中国、俄罗斯两国间,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1500米,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戈壁沙漠,经济以畜牧业为主,首都乌兰巴托,是畜产品加工中心。
3.东南亚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有11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汉。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通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胡椒等经济作物。矿产主要有锡和石油。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是稻十的重要产地。此外,东南亚还是华侨和华裔最多的地区,佛教盛行的地区。
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棕油、锡居世界首位;菲律宾的椰子、蕉麻占世界首位,泰国的稻米大量出口,天然橡胶、锡和抽木为泰国四大物产。稻米、袖木、紫檀都是缅甸的重要出口物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称。印尼是世界金鸡纳霜和木棉的最大产地。
新加坡:是一个著名的花园城市国家。经济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基础,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旅游业收人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建立,简称东盟。文莱在1984年加人,越南在1995年加人,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人,柬埔寨在1999年加人。在成立初期,东盟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内部争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济合作途径。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4 南亚
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8个国家:北部有尼泊尔、锡金、不丹三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部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南亚次大陆。南亚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亚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北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面,降水丰沛,乞拉朋齐降水量达11000毫米,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印度:大部分在印度半岛上面,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为邻,印度洋三面环绕,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0亿,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是世界上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之一。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是最大的城市和麻纺工业中心,盂买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印度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巴基斯坦:为灌溉农业发达的国家,首都是伊斯兰堡,卡拉奇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海港和工业中心;也是重要的国际航空站,位于南部沿海。
5.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
中亚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D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湖,位于中亚的西部。
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煤、铁和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
早在古代,中亚就是亚欧大陆东西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从中亚南部穿过。现在,铁路交通东起中国太平洋沿岸,西达欧洲大西洋沿岸,中亚位于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横贯亚欧大陆的由铁路构成的“亚欧大陆桥”的中心环节。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首都是阿拉木图。
乌兹别克斯:首都是塔什干。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
吉尔吉斯坦:首都是比什凯克。
土库曼斯坦:首都是阿什哈巴德。
塔吉克斯坦:首都是杜尚别。
6.西亚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十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西亚有重要的海峡和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厂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门户。曼德海峡是印度洋进人红海的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运输的要道。
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世界上的阿拉伯人主要聚集在西亚和北非。
西亚还是世界石油宝库,以波斯湾为中心的巨大石油带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波斯湾沿岸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重要石油生产国,西亚生产的石油90%以上供输出,石油输出量约占世界石油总输出量的60%,主要输往西欧、日本和美国。
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上。椰枣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是伊拉克等国的出口特产。西亚畜牧业较发达,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用羊毛织成的地毯,是伊朗等国的出口商品
(三)非 洲
1.非洲概况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欧洲的南面;东临印度洋及红梅,西面和北面临大西洋和地中海。非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海岸平直,西面的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东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东南的索马里半岛有“非洲之角”之称。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山脉有阿特拉斯山和德拉肯斯堡山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非洲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东非裂谷带经红海延伸到亚洲的约旦地沟,长约6000千米,带内多连串湖泊和火山、地震,东非裂谷带有陆地表面“最大伤疤” 之称。北非分布着面积达770万平方千米的撒哈拉大沙漠。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四大河流,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非洲有“富饶大陆”的称号,非洲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南部非洲盛产黄金和金刚石,撒哈拉区和几内亚湾沿岩盛产石油,扎伊尔与赞比亚毗邻处有举世闻名的“铜带”,阿特拉斯区是世界最大的磷酸盐蕴藏区,非洲还是热带作物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故乡。
非洲还是黑人的故乡,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沙漠以北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在南部非洲有欧洲移民的后裔。
非洲现在56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方位,把非洲分为北非、西非、中非、东非和南非五部分。
2.北非
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矿藏有磷。锰、石油和天然气等。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临地中海和红海,有苏伊土运河连接两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作为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埃及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灌溉两岸及三角洲,成为一条“绿色的走廊”,尼罗河三角洲盛产的长绒棉世界著名。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城市,亚历山大中是埃及主要港口。
3.西非
指几内亚湾沿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已独立国家有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几内亚、利比里亚、加纳、马里、尼日尔等。矿藏有:黄金(加纳)、铅土矿(几内亚),还有金刚石、铁、铜、锡、认铀、石油等。尼日利亚盛产油棕,棕油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均占重要地位。首都拉各斯。
4.中非
中非有扎伊尔、刚果、安哥拉、中非等国家。热带高级哺乳动物,如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等是非洲珍奇动物。
扎伊尔是中部非洲最大的国家。金刚石的产量占世界首位。首都金沙萨。
5.东非
主要指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主要国家有: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索马里半岛被称为“非洲之角”,经济以畜牧业为主,首都摩加迪沙。埃塞俄比亚盛产咖啡。坦桑尼亚是世界上出产剑麻和丁香著名的国家,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6.南非
包括赞比亚、莫桑比克、南非、纳十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绕过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西方称这条航线为“海上生命线”。
南非位于南非高原南部,大部分是黑人,白人有荷兰人、英国人的后代;首都比勒陀利亚;南非盛非黄金和钻石,也是世界主要产铀国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
(四)欧洲
1.欧洲概况
位于亚洲西面,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欧亚大陆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海岸曲折多港湾,主要内海有南部的里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和北部的波罗的海;主要海峡有西南端的直布罗陀海峡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峡。
欧洲主要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
亚半岛;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南部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洲的分界线
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洲面积的2/3,阿尔卑山是欧洲南面的年轻褶皱山系。欧洲有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和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冰川地形广布。
欧洲的气候温和湿润,西欧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向东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
欧洲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北冰洋沿岸为苔原气候。
欧洲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欧洲的居民绝大部分属白色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分拉丁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三个语族。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目前已有12个国家参加。欧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率低的一洲。
欧洲现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五部分:东欧、西欧、南欧、北欧与中欧。
2.南欧
南欧指巴尔干、亚平宁和伊比利亚三个半岛和附近一些岛屿。有西班牙、葡萄牙、摩纳哥、安道尔、意大利、圣马力诺、梵蒂冈、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17个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尼亚等国是面积较大的国家。摩纳哥安道尔、梵帝冈、圣马力诺、马耳他等是世界上面积少、人口最少的几个国家。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半岛四侧,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有许多古罗马帝国的古迹,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位于东北部沿海,是著名的水上城市。
3.西欧
西欧:濒临大西洋和北海,范围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六国。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二次大战期间,西欧受到消弱。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采取了一些共同政策,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英国是西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是英国首都和最大港口,也是全国新兴工业、金融、贸易。交通和文化中心。著名工业中心: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
法国:整个领土大致呈六边形。法国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洛林铁矿区和里尔煤矿区是传统的钢铁工业区。钢铁工业中心有敦刻尔克和福斯。法国的铁、铝、铀的藏量居欧洲前列。法国是欧洲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首都巴黎,马赛是地中海沿岸的最大港口和炼铝工业中心。
4.北欧
北欧:地处高纬,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五国和法罗群岛(丹)。北极因通过挪威、瑞典和芬兰的北部,芬兰因境内湖群密布,所以被称为“千湖之国”。北欧五国部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瑞典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首都斯德哥尔摩绿化面积大,环境幽美。经济以冶金、木材加工和造船为主。挪威的渔业、航运久负盛名,石油为新兴工业。芬兰是纸浆和纸张的重要出口国。丹麦的经济支柱是乳肉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冰岛是以渔业为主的国家。
5.中欧
中欧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和北海、波罗的海之间,由德国、瑞土、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等九国组成。
德国:二战后,德国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两德重新统一,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首都柏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德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区为鲁尔区和萨尔区,工业中心有慕尼黑、科隆、汉堡、莱比锡和柏林。
瑞士:瑞士经济发达,以技术水平高的钟表、精密仪器、精密机床等著名。日内瓦是著名游览城市,首都为伯尔尼。
6.东欧
东欧也就是前苏联的欧洲部分。它们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俄罗斯: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5亿中,俄罗斯人占81%以上,有100多个民族中通用语言是俄语。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处高纬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欧洲部分是它的政治、经济核心地区,全国大部分工业、人口和城市集中在那里。两大工业区:一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二是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首都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城市和综合工业中心也是交通中心,主要港口圣彼得堡滨芬兰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主要港口,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乌克兰:首都基铺。
摩尔多瓦:首都基希必乌。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五)北 美 洲
1.概述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格陵兰海与欧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同南美洲分界,范围主要包括北美大陆、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为世界第三大洲。
北美洲海岸曲折,多岛屿、半岛与海湾。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东南部的西印度群岛环绕形成的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通往太平洋的要道。
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地。
北美洲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西两岸的气候有明显的差异性:太平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式气候;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中美地峡及印度洋群岛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寒潮与大西洋上的飓风是北美洲的灾害性天气。
北美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温带森林。中部平原有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发源于美国北部的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北美洲有三亿六千多万人口,种族成份复杂,有白、黄、黑三大人种,也有混血人种。白人占80%以上,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原有居民,欧洲殖民者到达之后,对印第安人进行屠
杀,现在仅有几十万人。北部寒冷地区住着因纽特人,南部中美洲以黑人和混血人种为
主。
北美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是其中面积较大的国家。
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了形成一个与欧盟相抗衡的共同币场,1998年1月1日,美国和加拿大正式签署“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6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就建立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开始谈判,于1991年1月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井决定于15年内分阶段取消关税壁垒,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过,北美贸易区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北美洲,1994年12月在迈阿密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决定于2005年建立一个包括北美、中美和南美的“美州自由贸易区”。
2.加拿大
位于北美洲北部,三面临海,北极圈通过北部,地广人稀。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纸浆产量和新闻纸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纽芬兰渔场是世界大渔场之一。劳伦高地,被称为“矿藏宝库”。在北冰洋沿岸分布着少数因纽特(爱斯基摩)人,以渔业和狩猎为主,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北的居民。
首都握太华位于东南部是全国政治中心。多伦多是全国第一大城币和金融中心。蒙特利尔是全国最大港口,温哥华是太平洋沿岸海港。
3.美国
(1)位置和居民 美国领土的主要部分在北美洲中部,北接加拿大,南临墨西哥湾,并与墨西哥接壤。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也是美国领土。全国而积9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7亿。美国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居民有黑人、印第安人等。华人和华侨也不少。
(2)矿产资源 美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铜、铅。锌等。
(3)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大量粮食出口,成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不到全国人口的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种、灌溉、施肥、锄草、收割、脱粒、贮藏、运输全部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地区产专门化。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美国农业生产可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或农业区。
(4)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美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很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钢铁、汽车、宇航、飞机、石汕、电子、化学等工业都居世界前列。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也是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美国工业分布,可分为三大地区。
①东部地区 这里的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五大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海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是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的集中分布区。
纽约是本区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首都华盛顿,工业、交通中心芝加哥也在本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在开发区应用新资源、新技术的基础L,加快了南部和西部工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业区。这就是人们常讲的“阳光地的兴起。
②南部地区 这里是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的分布区。其中,墨
西哥湾西北是美国主要的石油产地,休斯敦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发展中心。
③西部地区 美国的居民和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宇航、电子、飞机制造等工业发展较快;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矾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产飞机、精密机械等;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
4.墨西哥
位于美国南部,北回归线穿过中部。五十是墨西哥的主要粮食作物,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首都墨西哥城,人口l000多万,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5.中美洲
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七个
国家。中美洲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
要的海上通道、中美洲盛产香蕉、咖啡,是世界上香蕉生产的集中地区。
6.西印度群岛
位于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大西洋之间,有古巴、海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古巴
以生产甘蔗著名。
(六)南美洲
1.概述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
H. 加州疫情重灾区主要来自哪几个城市
加州指加利福尼亚州
主要来自洛杉矶、圣迭戈(圣地亚哥)、圣何塞(圣荷西)、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圣贝纳迪诺、长滩、奥克兰、弗雷斯诺、贝克斯菲尔德、萨克拉门托(州府)这几个美国加州人口大城。
望采纳~
I. 帝王之谷埋葬着几位法老,有多少宝藏
希望对你有帮助帝王谷内主要开放的墓室有:
、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现拉美西斯三世应用事迹的浮雕:讨伐敌人、捕杀野牛等。第2院落内有由24根石柱组成的列柱室,顶部保存有色彩鲜艳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内的2根柱子上绘有奥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尔神、荷鲁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图坦卡门(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墓室正面的墙上,绘有以奥塞里斯神形象出现的图坦卡门王,以及其继位者阿伊王。
4、荷莱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内有精美壁画。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红色花岗岩制成的石棺。
7、塔乌塞尔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画。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竖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画。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图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内的线条构图十分漂亮,是目前帝王谷中最后被发现的一座法老墓,也是唯一一座未遭破坏的墓 【重要陵墓】 参见 List of buri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的完整陵墓列表 帝王谷内的墓室壁画
陵墓以从Ramesses VII (KV1)到Tutankhamun (KV62)的发现顺序编号, 尽管一些陵墓古时就被发掘,而 KV5 最近才被重新发掘。有些陵墓是空的,有些的主人仍然未知,还有些只是用来储物的坑。下面只列举主要的陵墓(向公众开放的或著名的)。
东谷
许多发掘出的陵墓都坐落在东谷,这里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
KV1
Ramesses VII的陵墓。
KV2KV2
Ramesses IV的陵墓。
KV4
Ramesses XI的陵墓。
KV5 – Ramesses II 之子
主条目:KV5
最近重新发掘了 Ramesses II 之子的陵墓。该陵墓现知有120个墓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它可能是帝王谷中最大的陵墓。并未向公众开放。
KV6KV6
Ramesses IX的陵墓。
KV8KV8 – Merenptah 的陵墓。
主条目:KV8
Merenptah的陵墓是向公众开放的陵墓之一,尽管它在2005年暂时关闭。
KV9
也称为Tomb of Memnon或La Tombe de la Métempsychose, 是Ramesses V 和Ramesses VI的陵墓。
KV10
Amenmesse的陵墓。
KV11KV11 – Ramesses III 的陵墓。
主条目:KV11
Ramesses III的陵墓 (或Bruce's Tomb, The Harper's Tomb) 是帝王谷中最大的陵墓之一,并向公众开放。它位于靠近中央休息区,通常是游客必经的陵墓之一。
KV14
Twosret的陵墓, 后来被Setnakhte使用。
KV15
Seti II的陵墓。
KV16
Ramesses I的陵墓。
KV17
Seti I的陵墓也被称为Belzoni's tomb, the tomb of Apis, 或the tomb of Psammis, son of Necho.
KV18
Ramesses X的陵墓。
KV34KV34
Thutmose III的陵墓。 、
KV35
这个陵墓最初是Amenhotep II的陵墓。 大约几十个木乃伊,多数是皇家的,被重新安置在此 (see list).
KV38
Thutmose I的陵墓。.
KV39
也许是Amenhotep I的陵墓。
KV43KV43 – Thutmose IV的陵墓。
KV46
贵族Yuya和Tjuyu的陵墓, 他们也许是王后Tiy的父母。一直到图坦卡蒙的陵墓被发现前,它一直是帝王谷中保留最完整的陵墓。
KV47
Siptah的陵墓。 Thutmose III上的碑文
KV55 – 也许是 Amarna 时期的木乃伊隐藏地
该陵墓也许是另一个木乃伊窖藏,并且可能埋藏着皇室成员 – Tiy 和 Smenkhkare/Akhenaten.
KV57 – Horemheb的陵墓
KV62KV62 – Tutankhamun的陵墓
Howard Carter于1922年11月4日在这里的发现也许是西方考古学上最重要的发现,整个清理以及保存过程持续到1932年。Tutankhamun陵墓是第一个发现并保持完整(尽管盗墓贼曾经光临过)的皇家陵墓。 它也是帝王谷中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发现。 尽管在墓中的藏品相当丰富,Tutankhamun仍然被认为是一个次要的帝王,其他的墓葬中也许有更大量的珍宝。 Carter所领导的考古队中的一些成员和后来的考古学家通过食品或动物(特别是昆虫)感染上了当地的致命病毒,并引发了法老的诅咒的传说。
Panoramic view of the Valley
西帝王谷
西帝王谷的排序在东帝王谷 之后,并且只存在四个已知的陵墓和几个窖藏。 地理位置
WV22 – Amenhotep III的陵墓
这里是Egyptian 新王国时期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Amenhotep III的陵墓。它最近被重新发掘,尚未向公众开放。
WV23 – Ay的陵墓
新修的Ay陵墓是西帝王谷中唯一向公众开放的陵墓。
WV25 – 也许是 Akhenaten的陵墓
该墓也是是为Akhenaten修建的,但是它并没有完成。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在尼罗河东部的底比斯,但新王国的大多数法老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的穆鲁克帝王谷。帝王谷与卢克素神庙,卡纳克神庙隔河相望,那些巨大的廊柱、寺庙,依然显露着昔日的威严气象。
公元16世纪中叶,法老图特摩斯一世选中了这里作为他的重声之地。他下令在尼罗河西岸的峭壁上开凿洞室,建造了一条陡峭的隧道作为墓穴,用来安葬遗体。此后的500年里,历代法老和王室显贵都沿用这种方法在这里构筑岩穴陵墓,墓室里堆放着各种随葬品,雕像、战车、太阳船、珠宝、武器、饰物、家具、绘图应有尽有,丰盛的陪葬品保证了帝王们在俄里西斯世界中能中能够继续享受他们生前的待遇。
然而珍宝发掘者的嗅觉是灵敏异常的,他们知道在那里能找到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自从商博文破译了古埃及文字,冒险家、考古学家、文物贩子都长上了飞往埃及的翅膀,大量的文物车载船装,被运到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博物馆或者就藏在一些人家的地下室里。
帝王谷不再平静。1817年10月,文物爱好者、意大利冒险家贝尔左尼在底比斯附近的毕班·埃尔——穆鲁 克山谷发现了一批古墓,其中有西索斯一世的陵墓,于是,从此开始,帝王谷横遭罹难,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明目张胆或者偷偷摸摸地弄走了。仅仅100年之后,帝王谷陵墓硕果仅存的就是只有图坦卡门的陵墓了。
图坦卡门陵墓的发现者和发掘者是霍华德`卡特,他的背后的支持者英国贵族卡冯勋爵。卡特是一位严谨的富于考古知识并且对考古充满热情和责任心的人,卡特建议勋爵把注意力放在帝王谷,因为他凭自己的经验认定那里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已经一无所有,那里肯定有一座陵墓还没有被发掘出来,那就是图坦卡门的陵墓。
经过10年的艰苦发掘工作,1922年11月5日,他们最终找到了传说中的神秘墓穴的入口。当台阶清理干净之后,盖着戳的墓门出现了。那个封戳证明这就是图坦卡门的墓穴。
图坦卡门法老`伴着5000多件大大小小的陪葬品安睡了3000多年,他的长梦终于被搅醒了。不过,这位年轻得才只有18岁的法老虽然在位9年,但其建树却不见多少记载,因此,卡特幽默地说:“据我们所知,图坦卡门的一身惟一出色的成绩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应当在加上一条,那就是,在最后的关头,他有被挖了出来,并带出了 古代埃及文明的盛景。
然而在阴森的墓道里,刻着法老的咒语:“不论是谁搅扰了法老的宁静,‘死神之翼’降临他的头上。”5个月后,卡那冯勋爵死于被墓穴中蚊虫叮咬引起血液中毒导致的急性肺炎。卡特也在1939年3月神秘的死去。此后,参加过墓穴发掘工作的人员接二连三地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去,使法老的咒语显得扑朔迷离而且更加使人心生畏惧。
年轻的图坦卡门法老,依然躺在墓中的石英棺里,但是几乎所有曾经陪伴他的珍宝都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里,包括那些温柔地保护他的守护神也已经被迫离开他的身边。 不过,对于这一切,法老也许不在意了,因为如今,他和国王谷的其他国王们一样了,那儿的60多座陵墓都已经被发掘出来了。看来,即使埋在地下最隐蔽的地方,也不是到达永恒的方式。
2,美国帝王谷
帝王谷
Imperial Valley
亦译因皮里尔河谷。
北美洲科罗拉多沙漠灌溉地区。大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帝王县。自索尔顿湖(Salton Sea)南端向南延伸80公里(50哩)入墨西哥境内。为科切拉(Coachella)谷地和加利福尼亚湾之间槽地的一部分,几乎全境在海平面以下;索尔顿湖边缘低达-72公尺(-235呎)。原为加利福尼亚湾的一部分,後被科罗拉多河三角洲的冲积扇切断。当地具有炎热的沙漠气候,气温日差较大。谷地四周为沙丘和荒山环抱。1901年帝王运河开凿以前无人居住。1905
J. 怎样更好的琵地理位置
1、在读图中识记
2、地理记忆顺口溜 1、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扁平。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经线指南北,东西纬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 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两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 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 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云杉能耐寒; 亚美北部欧大半,动物冬夏羽毛换。 苔原气候冬长寒,亚欧美洲最北边; 植物地衣和苔藓,特有动物驯鹿焉。 南极冰原和冰山,企鹅海豹近海岸; 北极点与格陵兰,白熊海象不畏寒。 23、世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生存条件; 耕林草建,伐垦泛滥, 流失沙化,人增地减, 采取措施,齐抓共管。 (2)水资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资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满足需要,比较困难。 保护资源,节用当先; 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为期较远。 (3)森林资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湿度; 防风护田,保持水土; 调净空气,①“自然调度”。 保护资源,植伐同步。 ①调,调节大气成分。净,净化。 (4)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实不少,煤铁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国铁矿储量高; 煤矿要数中美俄,亚欧北美煤质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东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亚洲东部南部; 北美东部欧洲,人口稠密在数; 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 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展。 25、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过快,环境资源受害; 人口城市迁移,带来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电,医教就业问题。 26、世界人种问题 世界人种分清,要看肤发眼睛。 白居欧洋北美①,黄人主在亚东, 黑人非洋美国,种族歧视受轻。 ①洋,大洋洲,后面“洋”字亦同。 27、世界主要语言 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语言。 汉语使用最多,亚洲中国东南; 英语使用面广,英澳北美印度; 俄语比较集中,拉美西语侵占; 法语世称美丽,主要法国内焉; 阿拉伯语亚非,国际重要语言。 28、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兰。 基督徒十亿,欧美洋广泛①; 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兰, 六亿穆斯林,亚非最多见。 ①欧美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9、世界人口过一亿的前10个国家 中印美尼俄①,巴日尼孟巴②。 ①印,印度。尼,印度尼西亚。 ②巴,第一个“巴”字指巴西,第二个“巴”字指巴基斯坦。尼,尼日利亚。本句可用形象语言“终因没米(尼的谐音)饿,八日你梦巴(锅巴)”来帮助记忆。墨西哥是第11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30、有关世界国家问题 世界国家近二百,面积俄加中最大, 领土领水海陆空,两邦之间国界划。 政治制度分社资,多数国家不发达; 国际交往要平等,五项原则维护它。 31、世界区域划分 世界区域分十三,依据人地和自然①。 亚洲区域数有五:东西南中和东南; 非洲区域两部分,撒拉划分南北线; 美洲区也分两段,拉丁美洲占南边; 欧分西东联北亚②,南极大洋独成片。 ①人地,人文地理因素和地理位置。 ②东联北亚,欧洲东部和北亚联合为一个区域。 32、东亚各国 东亚有五国:中朝韩日蒙①。 蒙古居内陆,畜牧业较盛; 朝鲜分南北②,北朝资源丰; 南韩经济发,与日称“小龙”; 中国更重要,后面另外评。 ①朝,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②朝鲜,指朝鲜半岛。 33、东亚地形 东亚海岸线曲折,半岛岛屿似星罗; 西部高原和山地,东部平原丘陵多; 地势西高东部低,东流入海是江河。 34、东亚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显著,东海西部大陆。 海陆比热不同,气压随季摆动。 夏陆增温较快,形成低气压带; 海水吸热较迟,低温高气压在; 季风从海到陆,近海降水丰富。 气候还分两种,温带亚热季风。 35、东亚沿海与内陆差异 东亚之沿海,温湿人稠密; 平原耕地广,稻茶丝产地; 沿海多良港,经济贸易益。 西部人口少,多高原山地; 草原气候干,畜牧加工宜。 36、日本 日本四大岛,本洲最重要; 海岸线曲折,人稠地狭小; 地震活动频,海洋季风显; 森林水力富,矿产资源少; 经济发展快,科技水平高; 经济四要区,原料进口靠; 对外贸易港,神横本州岛。 东京为枢纽,铁路速度高; 寒暖流交汇,捕鱼北海道; 地小靠机械,农业单产高; 文化东西兼,樱花国代表。 37、东南亚地理状况 “南洋”东南亚,共十个国家; 最大群岛国,印度尼西亚。 欧洲向东行,必经马六甲; 印太两洋间,“十字路口”卡。 半岛山河间,分布呈纵列。 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 下游宽且缓,冲积成平原; 土肥灌溉便,人稠农业兴。 群岛多火山,三大板块间; 印度尼西亚,“火山国”名兼, 农民不怕险,火山口种田。 38、东南亚两种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赤道边,马来半岛群岛焉; 全年对流雨为主,一载降水过二千; 雨热充足植物茂,四季农作不休闲。 热带季风分雨旱,中南半岛菲北边; 六至十月为雨季,旱十一至五月天; 全年降水一千五,雨季播种收在旱。 39、东南亚居民和物产 东南亚人稠,物产多量大: 橡胶油棕锡,盛产在马来①; 椰子和蕉麻,菲律宾可夸; 稻米为主食,泰国质量佳; 印尼文莱国,石油在开发; 人稠多信佛,建筑出精华; 柬寨吴哥窟,仰光大金塔; 经济有发展,华人贡献大。 ①马来,马来西亚。 40、新加坡 马来半岛新加坡,形如狮子市岛国; 岛小如星人稠密,四分之三华人多。 “十字路口”马六甲,太印航行必经过。 资源贫乏靠进口,独立新兴工业国。 地理优越港口良,对外贸易航运多; 开放吸资引技术,工业发展“小龙”活。 花园城市环境美,旅游行业创汇颇。 41、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群岛国最大。 产量世界首,木胡藤金纳①; 石油输出口,本区亦最大; 热带雨林景,翡翠链项挂; 万隆环境雅,疗养旅游佳; 都城雅加达,位于岛爪哇。 ①木,木棉,胡,胡椒。金纳,金鸡纳。 42、南亚地理气候 南亚次大陆,地形分三部: 北部为山地,三国居内陆; 南德干高原,土肥矿产富; 中间农业区,平原连成弧。 三条大河流,冲积平原出; 印河便灌溉,恒布下游汇①。 气候热季风,降水有偏护。 ①恒,恒河。布,布拉马普特拉河;本河源于中国境内,在中国称雅鲁藏布江。 43、印度 南亚最大国,首都新德里; 人口世居二,耕地亚洲一; 麻茶世界首,棉蔗属经济; 孟加两大港①,棉麻工业地。 ①孟,孟买。加,加尔各答。 44、印度主要作物 水稻小麦棉花茶,还有花生甘蔗和黄麻。 45、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南亚西,工业棉纺织第一; 农业主要靠灌溉,干旱恒河解危机; 伊斯兰堡为首都,最大城港卡拉奇。 46、中亚 中亚有五国,哈塔吉土乌①。 欧亚铁路桥,“丝绸之路”古; 五国内陆居,高原平原主; 气候多干旱,卡拉沙漠著②; 河湖多内流,灌溉引阿姆③。 民族一百三,奉教伊斯兰。 “白金之国”乌④,产棉世第三。 矿产储量大,煤铁石油天⑤。 乌都塔什干,大城枢纽站。 ①哈,哈萨克斯坦。塔,塔吉克斯坦。吉,吉尔吉斯斯坦。 土,土库曼斯坦。乌,乌兹别克斯坦;下面④也指此国,不再另注。 ②卡拉沙漠,卡拉库姆沙漠。 ③阿姆,阿姆河。⑤天,天然气。 47、哈萨克斯坦 中亚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内陆国; 民族俄罗哈萨克①,耕地草原面积阔, 能源采矿工业体,石油煤矿储产多, 卡拉干达工业地,阿斯塔那为国都。 ①俄罗,俄罗斯。 48、西亚和北非居民及地理位置 西亚和北非,阿拉伯人多; 教奉伊斯兰,西亚除四国①。 五海三洲地,西亚交通活; 古有丝绸路,海陆空今说。 北非国六个,临海港口多, 塞亚的阿卡②,苏伊士运河, 沟通两大洋,运油经此过。 ①四国,指以色列、塞浦路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筹四国。这几个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 ②塞,塞得港,亚,亚历山大。的,的黎波里。阿,阿尔及尔。卡,卡萨布兰卡。 49、西亚北非的地形和气候 两区地形高原主,北回归线过中部; 副高东北信风带,炎热干燥沙漠布; 农业主要靠灌溉,山地绿洲可放牧; 冬季降水地中海,西亚北非均分布。 50、西亚和北非石油 两区石油最富饶,储产出口世最高。 七大石油生产国①,埋藏浅且油质好。 输往西欧和美日,方式油船和管道。 到日须经马六甲,欧美多绕好望角。 ①七大石油生产国,指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 51、西亚北非各国物产 西亚北非好物产,紫羔皮产阿富汗; 安拉羊毛土耳其①,伊朗羊毛织地毯; 椰枣特产伊拉克,摩哥盛产油橄榄②。 ①安拉,安卡拉。 ②摩哥,摩洛哥。 52、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国。 地形高原主,淡水资源薄。 储产居世先,石油之王国。 沙土变农田,投资举新措。 麦加称圣城,首都利雅得。 53、埃及 埃及位置重,亚非欧要冲。 地跨两大洲,苏伊士居中①。 尼罗贯全境②,“绿色走廊”青。 阿斯旺大坝,金字塔奇景。 河谷三角洲,长绒棉著名。 工业采石油,运价收入升③。 首都古开罗,非洲最大城; 亚历山大港,地位不可轻。 ①苏伊士,苏伊士运河。 ③尼罗,尼罗河。 ③运,运河。侨,侨汇。埃及劳动力资源丰富,前往西亚工作的人很多,每年有大量的侨汇收入。 5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状况 撒哈拉以南,地形多高原。 东非大裂谷,陷落地层断。 乞力马扎罗,非洲最高巅。 维多利亚湖,属盆地凹陷。 中部有盆地,刚果河其间。 几内亚海湾,大西洋沿岸。 马达加斯加,大岛位西南。 南非好望角,大陆西南端。 55、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 非洲热带大陆,赤道横贯中部。 气候略成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中部热带雨林,终年高温雨足。 三边热带草原,干湿南北季反。 热带沙漠规律,南北回归不误①。 地中海式南端,冬雨夏干特殊。 ①回归,回归线。 56、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 资源动植物,出名有矿产。 珍贵木材种,花梨木和檀①, 波巴布树寿,生长热草原。 动物非特有②,猩河象鹿斑③; 埃塞俄比亚,天然动物园。 黄金金刚石,储产均世端。 几内亚铝土,储油也可观。 ①檀,檀木。 ②非,非洲。 ③猩,大猩猩。河,河马。象,非洲象。鹿,长颈鹿。斑,斑马。 57、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象牙海岸”。 农业为主,垦林为园。 “可可王国”,第一出产①。 咖啡木材,非洲之巅。 阿比让市,“小巴黎”赞。 多样农产,摆脱困难。 ①第一出产,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 58、亚洲综述 (1)气候 气候复杂千万象,水热分布差异大。 东部季风多雨雪,西部大陆多风沙。 南部低纬号暖国,北部高纬称寒极。 (2)高原山地 帕米尔高原,四周山脉环; 喜马拉雅山,珠峰世界巅; 天山阿尔泰,兴都库什南。 青藏最高原,北蒙南德干; 中西伯利亚,伊阿隔海湾。 (3)湖泊河流 里海最大湖,西北属于欧; 死海贝加尔,最咸最深属。 长江第一河,黑湄入太波②; 北流勒时鄂③,南流恒印河。 ①伊阿,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 ②黑湄入太波,黑龙江、湄公河都注入太平洋。 ③勒叶鄂,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59、欧洲西部轮廓 认清欧洲大陆西,记住四三和二一。 四个半岛居南北①,三个内海波地黑②, 二个岛记列颠冰③,一个北海属边缘, 还有一湾比斯开。 ①四个半岛,指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和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②波地黑,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 ③列颠冰,指不列颠群岛和冰岛。 60、欧洲西部地形气候 欧西地形分三,山地平原相间; 地表错综复杂,侵蚀受自冰川。 气候西部特点,温带海洋明显; 东属温带大陆,远海洋性逐减; 南部地中海式,北部夏爽冬寒。 61、欧洲西部居民和国家 欧洲西部区,国家三十多。 最小梵蒂冈,称为“袖珍国”。 居民白主人,人口增长弱。 工业中心密,多为发达国。 旅游业兴旺,名胜古迹多。 62、英国 “联合王国”西欧英,英多海峡位置重①, 三面环海属岛国,英法海底隧道通。 海岸曲折多港湾,伦敦利物浦驰名。 早期工业近煤炭,战后新区又形成: 汽车飞机和电子,伦敦苏南英兰中②; 北海沿岸石油产,重要中心阿伯丁。 气候湿润宜农畜,贸易出口品制成。 大港伦敦称“雾都”,首都游览多名胜。 ①英多海峡,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 ②苏南,苏格兰南部。英兰中,英格兰中部。 63、法国 法国领土六边形,国家轮廓须记清。 欧西面积为最大,科西嘉岛也附从。 塞纳河经巴盆地①,地势东南西北倾。 平原丘陵土肥沃,气候温湿宜兴农。 粮食产出世重要,园艺葡萄酒闻名。 洛林铁矿里尔煤,地中海岸炼铝兴。 水核发电能源补,巴黎盆地工业精。 首都巴黎多古迹,化妆烹调享盛名。 ①巴盆地,巴黎盆地。 64、德国 中欧须说德,陆上邻九国。 铁路连四方,“十字路口”说。 水运颇便利,沟通多运河。 居民德意志,奉教信基督。 地势阶梯布,南北农差多。 工业现代化,褐煤钾盐富。 鲁尔重工区,慕黑新区落①。 首都位柏林,波恩联邦德②。 法兰航空港③,汉堡易北河。 ①幕黑,慕尼黑。 ②波恩联邦德,被恩是原联邦德国的首都。 ③法兰,法兰克福。 65、意大利 地中海岸意大利,靴踢撒丁西西里。 北部阿尔卑斯山,隧道与内相联系; 南部山脉亚平宁,中部平原属冲积。 南多火山和地震,汞铝硫磺和园艺①。 波河平原农业区,丝稻小麦和玉米②。 米兰都灵热那亚,工业发达三角地。 钢铁大厂塔兰托,水上城市威尼斯。 首都罗马世皆晓,游览胜地多古迹。 ①铝,铝土矿。 ②丝,蚕丝。 66、俄罗斯 东欧俄罗斯,地跨两大洲。 面积世最大,重心居于欧。 平原高原山,自西向东走。 冬季长且寒,极地气候有。 “母亲伏尔加”,欧最长河流。 贝湖世最深①,西伯利亚属。 资源蕴藏富,煤铁林水油。 工业重为主②,莫圣区居欧③; 乌拉尔新西④,二战间后有。 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进口。 首都莫斯科,东欧铁路稠; 圣彼得堡港,海参崴港口; 摩尔曼斯克,不冻有暖流; 伊尔库茨克,东部交通纽。 东区正开发,经济发展有。 ①贝湖,贝加尔湖。 ②工业重为主,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莫圣区,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④新西,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67、乌克兰 东欧西南乌克兰,丘陵低地布相同。 黑土肥沃宜兴农,气候大陆性草原; 克半岛南是黑海①,风景优美“珍珠”赞。 煤锰铁水资源富,顿煤克钢第水电②。 向有“粮仓”之美誊,麦薯玉米向葵甜③。 首都基辅第河畔④,敖德萨港黑海边。 ①克半岛,克里木半岛。 ②烦煤,顿巴斯煤矿。克钢,克里沃罗格钢铁基地。第水电,第聂伯河水电站。 ③薯,马铃薯。向葵,向日葵。甜,甜菜。 ④第河,第聂伯河。 68、北美概述 北美美国加拿大,英法后裔英语主。 本地居民印第安,因纽特人居北部。 经济均属发达国,地形可分三大部: 西部高山平行数,海陆板块不稳固; 东部山地和高原,阿巴拉契亚拉布①; 中部平原五大湖,“地中海居美大陆”。 温带大陆气候广,北寒南热少特殊; 西部高山湿气挡,降水自东移内陆; 中部平原贯南北,冬夏气温变化速。 ①阿巴拉契亚,阿巴拉契亚山。拉布,拉布拉多高原。 69、北美气候 东部季风区,冬寒夏热雨。 中部大陆性,南北少差异。 西部临大洋,气候类型齐。 夏受飓风侵,冬有寒潮袭。 70、加拿大 美洲北部加拿大,面积第二大国家。 地广人稀密度低,林海雪原好景夸。 南部走廓宜工农,人口集中也在它。 蒙特利尔多伦多,国家首都渥太华。 领土一半为森林,“枫叶之邦”是说加。 铀锌钛矿世居一,水资丰富电可发。 寒暖流汇纽芬兰,著名渔场别忘它。 工农牧业均发达,人少生产机械化。 71、美国 (1)领土和居民 美国共分五十州,哥伦比亚特区属; 阿拉斯加夏威夷,两处领土也在数。 人口二亿五千万,居民白种人为主; 有色人种黑和印①,“唐人街”上华人住。 人口迁移向西南,“阳光地带”人较疏。 (2)自然条件 美国领土大,温带纬度跨; 还有寒亚寒,位于阿斯加②; 亚热在南部,热带海洋夏③。 三面临海洋,良港海运便。 平原面积广,耕地也可夸。 五湖密西比④,灌航电也发。 矿林草原富,煤铁铜油佳。 资源耗费多,进口量很大。 (3)农业 世界农业大国美,农产出口世无双。 事农人少机械化,农业特点第一项; 第二生产专门化,五大区带记心上; 乳畜带位东北方,南部棉花种植广; 中部北部小麦旺,机械化早生产粮; 中低平原玉米香,大豆世界高产量; 西部畜牧灌农区,各带区间无严框。 (4)工业和城市 工业高度机械化,产值世界数它大。 分布主要三大区,东北资本最早发, 煤铁丰富工业便,交通水运条件佳; 联国总部在纽约⑤,大西洋岸首屈它。 首都位于华盛顿,中部工交在芝加⑥。 南部工业属新兴,休敦宇航和石化⑦。 西部工业集沿岸,加州经济最发达⑧; 旧金山洛两大港⑨,好坞影视世皆夸⑩。 ①印,印第安人。 ②阿斯加,阿拉斯加。 ③夏,夏威夷。 ④密西比,密西西比河。 ⑤联国,联合国。 ⑥芝加,芝加哥。 ⑦休敦,休斯敦。 ⑧加州,加利福尼亚州。 ⑨洛,洛杉矶。 ⑩好呜,好莱坞。 72、西印度群岛和巴拿马运河 西印度群岛,麦哲伦首过; 加勒比海上,古巴最大国。 中美地峡连,南美墨西哥; 巴拿马运河,两洋捷径握。 73、拉美地形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脊梁”安第斯①; 亚孙平原大陆北②,热带雨林少人烟; 巴西高原世最大;铁矿蕴藏在其间; 南部平原阿根廷,发展畜牧大草原。 ①安第斯,安第斯山。 ②亚孙平原,亚马孙平原。 74、拉美气候 气候湿热主,全年降水多。 冬季无酷寒,夏季无暑热。 高山贯南北,气候分两边; 东部湿又暖,西部热多干。 高山区特殊,垂直变化显。 75、拉美的居民和经济 拉美种族杂,混血比重大; 人口密度小,分布有偏差; 增长速度快,城市人口发。 属于发展国,工业不发达; 咖啡蔗香蕉,群岛中美峡①。 粮食玉米主,墨西哥是家②。 ①群岛,西印度群岛。中美峡,中美地峡。 ②墨西哥是家,指墨西哥为玉米故乡之意。 76、巴西 巴西拉美第一国,面积人口经济说。 热带面积世最大,平原热带雨林阔。 人口一亿四千万,东部沿海居民多。 亚马孙河第二长,量大域广数此河。 热带雨林遭破坏,采措保护别耽搁。 农产世界占首位,咖啡香蕉剑麻蔗。 巴西高原铁矿富,水电伊泰普合作。 巴西利亚环境美,首都建筑颇独特; 港城里约热内卢,工业中心圣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