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盐城在江苏地理位置图

盐城在江苏地理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21-02-24 10:47:38

❶ 江苏盐城属于苏南还是苏北

你好。肯定是苏北。长江北部的城市,当然是苏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如果感到满意,请采纳,谢谢。

❷ 江苏盐城位于江苏的那个位置

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1983年由地区改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两个区和盐城开发区,市辖区面积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万。全市有1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927个村民委员会,554个居民委员会,796.51万人口,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基本特点是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 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市。全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13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其中潮上带1677平方公里,潮间带1610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75%、64.6%、60.8%。隶属于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等县(市)的沿海滩涂,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目前,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称之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预计总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有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海洋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有212个、面积223万亩,畜牧业产地87个、畜禽规模1799万头(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10.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个2.2万亩。全市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的产品共有179个。
人力资源十分充裕。盐城是江苏第二人口大市。目前城乡劳动力供给总量为392.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2.0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8.9万人,其中劳务输出79万人,出国劳务2.05万人。现有富余劳动力84万人,可供输出50万人,其中有一技之长的21万人。可供输出的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6万人,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文化程度的26.5万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9万人;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有5.8万人,初级职业技能的专业人员14.8万人。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
盐城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鲜明。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盐城也是全国三个半杂技故乡之一,在杂技资源、教育培训、人才队伍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现代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的故乡也在盐城市境内。
革命老区,百河新城

盐城是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此后,又相继在盐成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华中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江淮银行等组织,盐城迅速成为华中敌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时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之说。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叶飞、张爱萍、洪学智、曾山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现在市区有新四军纪念馆、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大丰白驹建有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念碑。

盐城地处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市区河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数量众多,水乡特色显著,号称“百河之城”。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蟒蛇河、串场河、皮岔河、小洋河与通榆河等,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亭湖区的大洋湾作为城市中心最主要的湿地,正在规划建设包括大洋湾森林公园和水上公园在内的大洋湾休闲旅游度假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盐城将以快速干道和主要河流为界划分六个片区,构成比较典型的水网城市格局。通过滨水地区的开发与景观建设,增加亲水性场所,“人、水、城”相伴而生,和谐生长。

❸ 江苏盐城地理位置和海相临吗

地理位置

盐城地处北纬°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相连、西南与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

气候特征

盐城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一般以灌溉总渠为界,渠南为北亚热带气候带,渠北为南暖温带气候带。由于东临黄海,海洋调节作用非常明显,也可属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

主要特点是: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与同纬度的江苏省西部地区相比,春季气温低且回升迟;秋季气温下降缓慢且高于春温;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显偏多。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受欧亚大陆冷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且多寒冷天气;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且多炎热天气,空气温暖而湿润,雨水丰沛。

水文条件

盐城地处里下河水网地区,市区河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数量众多,水乡特色显著,号称“百河之城”。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蟒蛇河、串场河、朱沥沟、皮岔河、小洋河、通榆河、川东港、江界河等,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亭湖区的大洋湾作为城市中心最主要的湿地。大丰区沿海滩涂面积列全国之最。

❹ 地理答啦:江苏盐城的地理位置是不是优越

对于这个问题,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专家——地理答啦认为,从历史上看,盐城的地理位置并不好,经济落后的原因也很明显。
先说说盐城的地理位置,盐城虽然地处沿海,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但从历史上看,它的地理位置其实很尴尬。
——盐城是运河的弃儿。隋唐以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的交通大动脉,大运河沿岸的镇江、扬州、淮安、济宁、德州等城市,也是随着运河漕运的发达而兴起。盐城虽然离运河不远,毗邻运河之都的淮安,但毕竟没有处于黄金水道之上,没有受益于运河而兴起。
——盐城是铁路的弃儿。近代以来,铁路兴起,运河式微。长期作为中国南北经济命脉的津浦铁路(京沪铁路)自北而南,到了徐州便转向了安徽,直到南京才回到江苏境内,把广大苏北地区甩在了一边。不仅是盐城,包括淮安、扬州、泰州、南通、宿迁在内的苏北各市,在很长很长时间之内,竟然没有一寸铁路。后来盐城虽然通了铁路,但也仅仅是次要铁路拐了个弯通过盐城,在盐城坐火车可选择的车次以及可以直达的城市,还是少得可怜。
——盐城是海运的弃儿。盐城虽然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江苏最好的港口。在改革开放后,沿海的大连、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湛江、北海等沿海城市借助海港优势发展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盐城却只能望海兴叹,坐拥沿海城市之名却未得通达全球之利。
——盐城是高速、高铁的弃儿。盐城现在已经有了高速公路、将来也会有高铁。但摸着良心说,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江苏其他城市,乃至苏北其他城市,盐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通车时间、网络化程度,还是比其他城市稍晚了一些,稍慢了一些。当别的城市很多年以前已经乘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撒着欢儿奔上小康的时候,盐城的很多规划、建设才刚起步,落后也是意料之中的了。
综上,地理答啦认为盐城的地理位置并不好,甚至很尴尬。

❺ 江苏盐城在哪

苯.在盐城.你不会网上搜一下啊!

地理环境 盐城是江苏省的省辖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浦东开发区、长江三角洲辐射区内,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东濒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毗邻,西与扬州市、淮安市相连,北与连云港市接壤,总面积14983平方公里,总人口795.6万人。市境东部沿海海岸线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60%左右。沿海滩涂面积680多万亩,占全省滩涂面积的3/... 自然资源盐城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一般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渠南属北亚热带气候,渠北属南暖温带气候,具有过渡性特征。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与同纬度的江苏省西部地区相比,春季气温低且回升迟;秋季气温下降缓慢且高于春温;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显偏多。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受欧亚大陆冷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且多寒冷天气;夏季受太平 ... 行政区划 盐城市面积14562平方千米。 2004年底,总人口798.28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亭湖区,邮编:224005。行政区划代码:320900。区号:0515。拼音:Yancheng Shi。 2005年,盐城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亭湖区、盐都区、东台市、大丰市、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

❻ 盐城属于江苏东南西北哪个方向

江苏省东面靠海的三个市,最北边是连云港,最南的是南通,接近中间的是盐城,总体来讲位于江苏东部.

❼ 江苏13个省辖市名称及分布地图

江苏13个省辖市名称: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

江苏13个省辖市分布地图:

截至2018年5月,江苏省共辖13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19个县、55个市辖区,767个乡镇,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市(县)。

(7)盐城在江苏地理位置图扩展阅读: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陆域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共26个海岛。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❽ 江苏盐城在中国地图上哪里

在中国东部啊

❾ 盐城的地理位置

基本概况

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1983年由地区改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两个区和盐城开发区,市辖区面积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万。全市有1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927个村民委员会,554个居民委员会,796.51万人口,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基本特点是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地名探究
[编辑本段]
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盐城,周以前为淮夷地;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东晋义熙七年改名盐城,此为现名之始;南北朝称盐城郡;隋初仍为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宋代属楚州;元朝属淮安路;明代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划归江苏省;民国初属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46年盐城一度改名为叶挺市,后仍恢复原名。其它县的设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建东台县;抗日战争中期,建台北、盐东、阜东、建阳4县;1966年新建响水县。1983年撤销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城区、郊区和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县。1987年后,东台、大丰先后建市,1996年,郊区撤销,建盐都县。2003年,城区更名为亭湖区;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以原盐都县潘黄、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冈、郭猛、大冈1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盐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潘黄镇。亭湖区辖原盐城市城区以及原盐都县的步凤、伍佑、便仓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中路。
2007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将盐城市亭湖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划归盐都区管辖. 这就是盐城历史变迁的轮廓。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阜宁县羊寨一带的石器、骨器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盐城境内就有靠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动的踪迹。远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盐城一带定居,他们可以说是盐城早期的开拓者。
盐城历史上盐、渔、农业较为发达,尤以产淮盐著名。先秦时期开始零星煮盐,从西汉至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之一。在唐代,盐城还是我国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据新、旧《唐书》记载,高丽僧人封大圣、新罗国王了金士信、日本国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吕,都是经盐城登陆转赴长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恢复沿海经济,从苏州、松江等地大规模移民来盐屯垦,盐城人口大增。盐城的手工业也颇为发达,明清时期的建湖周氏冶铁、李氏花炮,东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滨海的泥彩塑,大丰的西团发绣和东台安丰的木芙蓉织品等,在江淮之间是负有盛名的。
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上,盐城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26年春,盐城建立了党的组织。1932年间,胡乔木同志在盐城加入地下党,办报宣传革命。1940年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从此盐城成了苏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华中局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在盐城为党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战斗足迹。1947年10月底盐城获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盐阜区回到了人民怀抱,又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文化的发达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盐城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在盐阜大地上,哺育过文雄海内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南北朝产生过名医徐道度,清代有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出现过诗人吴嘉纪 陈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以及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杂技三个半发源地之一。明代中叶还出现过东台安丰人王艮为代表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泰州学派。近、现代盐城出现的学者名流甚多。
盐城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场盐民张士诚起兵于白驹场。南宋末年的陆秀夫是盐城长建乡人,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官至左丞相,抗元于崖山,背负幼帝投海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桢,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马玉瑗在三河、宝坻等县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❿ 江苏省盐城市地图

盐城市地图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