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关于上海地理知识的中考题

关于上海地理知识的中考题

发布时间: 2021-02-24 02:42:25

㈠ 我想要中考地理的试题,有答案,最好是整个初中的

这花了我不少分啊,有些图片无法显示,当然有追加分那是再好不过的啦
八年级下期地理会考综合测试
出题人:佘森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50分)
1、下列地理区域有从属关系的一组是:( )
A 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 成都平原——四川盆地
C 重庆市——四川省 D 中温带——暖温带
2、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B年均温0℃以上和以下和界线
C年平均温降水量800mm以上和800mm以下和界线
D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
3、流经三大地理区域和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4、地形是划分下列( )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下列四条河流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6、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7、下列因果关系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针叶林
B北方地区——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
C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常绿阔叶林为主
D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
8、造成南稻北麦、南柑北苹、南蔗北菜(甜菜)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热量 D地形
9、西北地区的景观,从西向东,依次是(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10、下列现象与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无直接联系的是( )
A多为内流河 B油气资源丰富 C草原牧场 D灌溉农业
1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太阳能量最丰富且多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将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水路是( )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京杭运河
13、下列各胜古迹,不在北京的是( )
A故宫 B颐和园 C天坛 D承德避暑山庄
14、香港位于珠江的( )
A东侧 B西侧 C北侧 D南侧
15、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金融业 B信息服务业 C制造业 D博彩旅游业
16、被称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的岛屿是(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澎湖列岛 D舟山群岛
17、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是( )
A甘蔗 B棉花、甜菜 C苹果 D柑橘
18、台湾的下列物产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稻米 B茶叶 C樟脑 D海盐
19、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是( )
A有色金属资源 B煤炭资源
C石油、天然气资源 D钾盐资源
20、下列四省轮廓中,珠江三角洲分布( )省区内

2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台湾地区 B港澳地区 C东南亚地区 D美洲的华人
22、西双版纳位于以下四省区中的( )

23、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各月气温降水量图,这里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4、以下不属于西双版纳特色旅游资源的是( )
A民俗风情游 B名胜古迹游
C动植物资源 D边境跨国游
2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前店后厂”生产模式中,不属于有利条件的是( )
A廉价的土地 B充足的劳动力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便利的交通
二、填空题:(10分)
1、四川省地跨 和 两大地理区域。
2、北方地区耕地以 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 。
3、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是 ,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4、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和 。
5、港澳地区经济 产业发达, 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旅游中心。
6、台湾岛地形西部以 为主,中东部为 ,其中最高峰为 。
7、台湾省的居民中97%为汉族,主要是明清以来 两省移民的后代。
8、由于 ,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的环抱,来自海洋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 ,荒漠广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 农业。
9、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和 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三、连线题:(17分)
1、内蒙古牧区 滩羊
新疆 牦牛
宁夏 三河牛、三河马
青海、西藏牧区 细毛羊
2、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绿洲农业
雅鲁藏布各地、湟水谷 灌溉农业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河谷农业
四、读图填图题:
1、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8分)

(1)用代表以下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图和填空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其中跨经度最宽的地区是 ,气候最温暖湿润的 。
(2)①是 (地形) ②是 (河流)
2、读西气东输工程图,完成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新疆轮南,终点上海,该线路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 ,山西, ,安徽,江苏,上海。
(2)该工程的运输方式是
A河运 B管道 C铁路 D公路
(3)A地区是著名 高原,这里的典型民居是
(4)新疆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5)新疆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为解决这个问题很早修建了 工程。
(6)新疆农业的特点是
A生态农业 B河谷农业 C灌溉农业
3、读珠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用以下代表事物的数字序号填图
①珠江口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 ③澳门特别行政区 ④南海 ⑤广州
(2)A是 铁路 B是 铁路
4、分析某城市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回答问题(4分)

(1)该城市位于 (北方、南方),判断依据


(2)该城市附近的物产可能是(不定项)( )
A水稻 B大豆 C柑橘 D油菜
5、读台湾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图,回答问题是:4分

(1)在图中 的出口呈持续递减
(2)出口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的是
(3)台湾工业重点发展了 工业,形成 型经济。
五、简答: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有哪些?(至少答出三条)

2008年地理学业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从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四川省的简称是( )
A.滇或黔 B.川或滇 C.川或蜀 D.黔或川
2.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风雨阴晴的天气变化
3.20ºW、160ºE组成的经线圈是( )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44线
4.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分别是( )
A.俄罗斯和巴西 B.澳大利亚和印度
C.巴西和澳大利亚 D.俄罗斯和印度
5.欧洲旅游胜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观赏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B.参观艾菲尔铁塔——伦敦
C.观看斗牛比赛——法国 D.参观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6.以运河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南美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非洲
7.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
A.武汉冬冷夏热 B.北京风和日丽 C.昆明四季如春 D.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
8.我国东部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
A.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季风气候
9.右图展示的属于哪两种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
A.佛教、伊斯兰教 B. 基督教、伊斯兰教
C.佛教、犹太教 D.佛教、基督教
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
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1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 C.墨西哥沿岸 D.英国北海
1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台湾经济发展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B.台湾岛上风景名胜有阿里山、日月潭
C.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是广东省
D.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1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6.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和盆地是( )
A.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D.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17.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流量小 C.有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18.上海市位于下列哪一个工业区( )
A.沪宁杭工业区 B.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9.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人工降水
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 )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广深线
21.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
A.矿产品出口 B.木材出口 C.农产品出口 D.旅游业
2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3.“H”形经济格局的东端是( )
A.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沿海经济带
24.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
A.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工业部门齐全 B.高新技术产业是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C.世界第一资源消耗和排污大国 D.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产品的商品率低
25.哈尔滨有“冰城”之称,是因为( )
A.海拔高,气温低 B.离海近,降水多,气温低
C.纬度高、气温低 D.地势低,气温低
二、综合题
26.读右侧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为 和 。
D点的地理坐标为 和 。
(2)图中C地在A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东方向 D.正南方向
27.读右侧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地跨 两洲,传统上是 洲国家。
(2)将图中的字母代表地理事物名称填入空格内:
A是 山脉 B是 湖 C是首都
(3)近几年俄罗斯的货运总是中,管道运输占一半以上,这反映该国 的产量和输出量都较大。
(4)讨论:日本工业大多数分布在海港城市,而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内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
(5)2007年3月26日——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访问并参加 开幕式等活动。
A.“中国年” B.“合作年” C.“伙伴年” D.“奥运年”
28.读右侧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表形态名称。
A. B.
(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陡的是 ,
判断的理由是
29.读右侧中国四大区域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相应的编号填到横线上: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A是 (山)
和 (河)。它大致与1月 ¬¬¬ ℃等温线分布相吻合,大致与年降水量 等降水量线相当。它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3) 界线C大致与哪几列山脉的走向一致( )
A.天山——阴山 B.横断山——岭
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 我国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青藏地区,请你任写出两条 。
(5) 受降水的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是草原、 、 。
(6) 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原是 。挖窑洞居住,以小米为主食的居民分布在 。
(7)哈尔滨所在的区域是 ,广州所在区域是 。(用数字代号表示)
30.2004 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下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与雅典8月比较,北京8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2)解释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何选在8月8日召开 。
(3)请阅读资料回答相应问题:
资料1:北京气象部门据1971—2006年气象资料推测,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当天降雨概率近50%、8月24日奥运会闭幕式的降雨概率为25%。针对奥运会开、闭幕式期间可能出现降雨、冰雹天气影响开、闭幕式召开的状况,气象部门应该制定什么方案? 。
资料2:青岛的帆船、帆板比赛中,一旦出现风速小于每秒3米或超过每秒20米,以及能见度小于1000米等情况,比赛将被取消或推迟。
请根据资料中的信息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问题1 。
问题2 。
请你列举北京奥运会的其他协办城市: (至少列举3个)
31.规划亚布力未来发展:
未来的亚布力不单是冰雪胜地,更是旅游胜地,是因冰雪而闻名、因旅游而发展的胜地。是既可以承办世界大赛,又可以为百姓提供休闲旅游度假的胜地。以往的亚布力,“一季火、三季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亚布力四季皆有特色。春天漫山绿树、红花、是天然氧吧;夏天这里气温比其他地区偏低,可以与北戴河、承德比美;秋天,漫山遍野、层林尽染,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1)你能解释以往“一季火、三季闲”的现象吗?
(2)请你规划如何让亚布力四季旅游得到均衡发展?
(3)2009年第24届大冬会将在哈市举办,请你说出大冬会的滑雪场地设在何处?
32.读图回答问题
(1)哪幅图是现在的海陆分布图( )
(2)2007年5月河北地址学家在西北部山区抱犊寨的山上,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古生物化石群,其中有沉睡了上亿年的古生物化石---角石。角石是古代海洋动物化石的名字,是古代海洋保留下来的一种化石。
据此推断石家庄5亿年前是 (海洋或陆地)这些化石发现主要价值是 。
(3)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9.0级强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30多万人死亡。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大劫难。2005年10月08日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你是否感觉到了板块的运动威力?事实上,那毁灭人类生命财产的火山和地震、给人类带来利益的矿产资源的形成、海陆的变迁、山脉的形成、河流的布局、生命的演化……,地球上很多宏伟的自然现象,都与板块活动有关。
⑴揭开未解之谜:引发印度洋大海啸的苏门答腊强震和巴基斯坦地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⑵小小预言家:①假设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挤压碰撞,我国现在的地势分布特点和河流流向会发生变化吗?②假设板块曾在几亿年前就停止活动了,山脉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3.读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①A-------成为中国2010年 会吉祥物。
②图B所示是 标志,中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因为 。
③图C漫画的含义是 ,请为该幅漫画命名 。
④为图D漫画命名 ,请解释图中的寓意和原因 。
⑤从图E中的服饰判断该民族是 ,他们主要分布在 。
参考答案
一、项选择题:
1.C 2.B 3.B 4.B 5.D 6.D 7.B 8.D 9.B 10.C
11.B 12.A 13.B 14.C 15.C 16.D 17.D 18.A 19.A 20.C 21.D 22.C 23.D 24.D 25.C
二、综合题
26.(1)北纬40度 东经20度 南纬20度 西经40度
(2)B
27.(1)亚、欧 欧(2)乌拉尔山 贝加尔湖 莫斯科 (3)石油、天然气
(4)日本经济发达,但资源却严重不足,大部分资源需要进口。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和燃料。(5)A
28.(1)A.鞍部 B.陡崖 (2)EF 等高线密集
29.(1)② ① ③ ④ (2)秦岭 淮河 0℃ 800mm 气候因素 (3)C
(4)长江 黄河 (5)荒漠草原 荒漠 (6)地形地势 黄土高原 (7)① ②
30.(1)地中海式气候 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2)在节气上8月7日为立秋,此后天气逐渐凉爽。
(3)《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人工消雨作业实施方案》
(4)略 天津、沈阳、香港、上海、青岛、秦皇岛等
31.略
32.答案详解:
(1)D (2)海洋 证明海陆是变迁的。
(3)⑴地球表层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这两次地震都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所造成。⑵①正因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才形成了当今的世界屋脊,也才奠定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发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和长江。假设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挤压碰撞,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就不复存在,世界最高峰将不知在何处呢。我国地势将不是西高东低,黄河和长江也不会滚滚东流。②山脉将不再升起。在千百万年风雨流水的剥蚀作用下,高山将被夷平,高原将逐渐降低,陆地将慢慢变得像海面一样平,最后整个世界都可能被无情的海水所吞没。
33. ①上海世博会 ②节水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③略 ④略 气候变暖
⑤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㈡ 地理中考新题型即分析题 地理复习提纲

2006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 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 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 ②咨询有关人士 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2.1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 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0度

经线
半圆(弧形)
相 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
东西方向
赤道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 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学会看地图)

§2.4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3.1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2 世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混血人种***:三大人种通婚

§3.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基督教 教堂:高高耸立;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典:《圣经》 伊斯兰教 清真寺:星月照应;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经典:《古兰经》

佛教 庙宇:金碧辉煌;分布:亚洲;概述: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

***道教***:中国本土的宗教

§3.4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村庄: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集镇: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4.1 天气和气候

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的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符号:晴 阴 多云 降雨 霜冻 雷雨 降雪 雾等

§4.2 气温和降水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主要降水类型: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气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A表格b坐标图c等值线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春分、秋分:太阳与赤道(0°)成垂直角。夏至:太阳与北回归线(23.5°N)成垂直角。冬至:太阳与南回归线(23.5°S)成垂直角。

根据这三条线划分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人类活动与气候: 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5.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不同类型的国家:全世界有60多亿人,分别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0.44平方千米。

世界国家面积居世界前十名世界国家人口居世界前十名

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国家
单位(亿人)

俄罗斯
1707
中国
12.67

加拿大
997
印度
9.98

中国
约960
美国
2.76

美国
937
印度尼西亚
2.09

巴西
854
巴西
1.68

澳大利亚
768
巴基斯坦
1.52

印度
297
俄罗斯
1.45

阿根廷
278
孟加拉国
1.27

哈萨克斯坦
272
日本
1.27

苏丹
250
尼日利亚
1.09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5.2 国际合作

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当代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国际合作与经济合作化:

§5.3 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缩写:UN;常任理事国: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行政负责人:秘书长。总部:美国纽约;主要职责: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缩写:WTO;行政负责人:总干事;总部:瑞士日内瓦;主要职能: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精神: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理想:和平、友谊、进步;总部:瑞士洛桑。 红十字会:宗旨:人道主义;任务: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

上海合作组织: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度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3 西亚

五海三州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㈢ 哪里有关于中考地理的试卷啊急求

2006年平度市地理中考试题
第一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分)
1、在下列哪两个省区能够看到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A.辽宁、河北 B.山东、江苏 C.山东、辽宁 D.山东、河北
读右图,完成2、3小题
2、图中阴影所示的区域位于:
A.西四区 B.东三区
C.东四区 D.西三区
3、当甲地是下午5时的时候,乙地是:
A.晚上8时 B.下午2时 C.晚上7时 D.下午3时
4、小明在旅游时认识了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波比,波比告诉了小明许多地理名称:①大自流盆地 ②德干高原 ③科罗拉多大峡谷 ④大堡礁 ⑤维多利亚大沙漠。小明仔细地在地图上查找,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家住广州的周先生一家要利用暑假的时间到国外旅游,儿子建议爸爸先去一个比较湿润,又不很热的地方,请你帮忙选择一个去处:
A.开罗 B.纽约 C.伦敦 D. 莫斯科
6、下图是沿某一纬线方向的某国家地形剖
面图,这个国家可能是:
A.俄罗斯 B.巴西
C.澳大利亚 D.美国
7、根据图示判断四条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 里海 B. 黑海 C. 波斯湾 D. 鄱阳湖
读下面的小材料,完成第8题: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通过下列方式自报家门,甲:我的祖国躺在太平洋的怀抱里,到处洋溢着樱花的芬芳。乙:我的祖国是一个热带城市岛国,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居民以华人为主,我也是华人的后裔呢。丙:我的祖国是一个半岛国家,人口稠密,近年来,我们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丁:我来自一个沙漠之国,但是我们的节水农业以及灌溉技术和设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荣的。
8、关于这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四个国家中有两个属于季风气候
B.这四个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
C.这四个国家都属于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
D.这四个国家的居民都以黄色人种为主
9、右图中,铁路从甲地运出的物品
可能性最小的是:
A.钾肥 B.棉布
C.肉制品 D.地毯
10、右图所示的省级行政单位主要的矿产是:
A.石油 B.煤 C.铁 D.有色金属
11、青藏铁路上行驶的载客列车都是全封闭式的,关于这样
设计的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抵御寒冷的外部环境
B.为了抵御低气压
C.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D.为了阻止乘客向外观望
12、关于右图中的山脉甲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三级阶梯的界山之一
B.北侧山脚下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C.它的北部主要是荒漠和沙漠景观
D.它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
13、我国以下几个区域中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比重最大的是:
A.东北地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黄土高原
14、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沿经线飞行,最终可以回到上海
B.如果沿经线飞行可以经过两个极点
C.如果沿纬线飞行可以飞回上海
D.无论沿经线还是纬线飞行都不能飞回上海
15、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地形
16、太白山是 的主峰:
A.长白山 B.秦岭 C.太行山 D.巫山
读右图,完成17、18题:
17、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不在:
A.海南 B.广东
C.广西 D.台湾
18、图中的运输管道最可能运输的是:
A.水、石油
B.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铁矿石
D.铁矿石、石油
19、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对应正确的是:
A.闽南地区——平顶房 B.陕南地区——窑洞
C.云南南部——竹楼 D.东北地区——碉楼
20、某采购员采购的商品与其产地对应正确的是:

A.大米——丙 甘蔗——甲 甜菜——乙 花生——丁
B.大米——甲 甘蔗——乙 甜菜——丙 花生——丁
C.大米——乙 甘蔗——甲 甜菜——丙 花生——丁
D.大米——甲 甘蔗——丙 甜菜——乙 花生——丁

第二卷 综合题
一、关注生活中的地理:(6分)
1、家住哈尔滨的明明春节在家看电视,当他看到电视上的一个画面时,突然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三亚的小朋友不怕冷呀?”你猜测一下明明看到的电视画面会是什么呢? 。
请你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给他解释这个问题

2、有两个同村的同学甲和乙,甲家在乙家的西北方向。两个人分别绘制了一幅(图幅大小相同)村庄平面图,结果发现两幅图有两个不同的地方:
①甲同学绘制的图中甲乙两同学的家更近一些,②甲、乙两家方向也不同(乙绘方向如右图)。
(1)请你解释一下①现象的原因


(2)请你在右图中加上指向标。(加在虚线框中)
3、在青岛某个小区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化工厂,小区里的居民在
季节不敢开窗通风,也不敢在室外凉晒衣物。原因是

二、读“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北部通道主要任务之一是把陕西、山西、内蒙古的 (电力形式)输送到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的 地区。
2、中部通道主要是以 为中心把丰富
的 (电力形式)输送到华中、华东。
3、南部通道中很大一部分输送的是
和 上游的水电。

三、右面为某区域一月份等温线图,三条线的气温关系 是a>b>c,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这幅图反映的是 半球的等温线分布,判断的依
据是

2、如果图中的甲和乙是位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的两
个地点,那么甲应该位于 。

四、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的铁路干线A是 ,它自东而西,经过的干湿地区是

经过的植被类型是 。
2、铁路A经过的油田B是 ,自东而西穿越的两条山脉是 和 。

五、读下面的两幅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在我国 地区有A图所示的 气候。
2、B图所示的 气候最大面积地分布是在 。

地 理 答 案

第一卷 选择题(20分)
CBCDC DAABB DDCCD BCBCC
第二卷 综合测评题(共25分)
一、6分
1、(第一个空必须通过描述小朋友的穿着、活动等等反映出“不冷”)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南去气温越高(也可以从低纬度、温度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等方面回答)
2、甲同学选择的比例尺小(或乙同学选择的比例尺大、或图幅大小不同)
(图略)
3、夏(春夏或夏秋)、青岛的夏季大多吹的是东南风
二、6分
1、火电、京津唐
2、三峡、水电
3、长江、珠江
三、3分
1、南、因为南半球的气温分布从南往北逐渐升高
2、海洋
四、6分
1、滨洲——滨绥线、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森林、草原
2、大庆、 长白山、 大兴安岭
五、4分
1、南方(或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
2、温带海洋性、欧洲西部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具体评分)

㈣ 谁有地理中考典型例题啊

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题
第卷 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一卷每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1.下列现象哪些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地球上的五带
C.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D.一般情况下,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
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回答2~3题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D.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可能分布的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分布在欧洲南部B.②地分布在西亚和北非C③地分布在印度半岛D.④地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5题。

4.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近几年亚丁湾索马里海盗活动频繁,我国海军某部奉命从海南出发前去执行任务。结合下图完成6—8题

6.海军舰队要经过的重要通道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在亚丁湾经常会看到满载石油的巨轮,它们最有可能来自
A、孟加拉湾 B、几内亚湾 C、波斯湾 D、 墨西哥湾
8、亚丁湾油轮的目的地不可能是
A、美国 B、印度尼西亚 C、英国 D、法国
9、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智利位于那两大板块交界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10.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震活动较少B.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C.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D.农产品大量出口
欧洲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欧洲国家的特点,
回答11—12题
1 1.下列城市与其别称组合,正确的是
A.钟表之城——巴黎B.音乐之都——维也纳 C.欧洲首都——日内瓦 D.艺术之都——伦敦
12.观赏下列欧洲风光,应去的国家是
A.观赏午夜的太阳——荷兰 B.参观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c.观赏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D.观看斗牛比赛——法国
13.在东北平原上的春小麦产区,农耕制度是
A 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14.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多千米,跨纬度约50度,这就造成了
A.当海南岛春耕大忙时期,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 B.当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处于深夜
C.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华南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 D.东北地区人口稀疏,华南地区人口稠密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15—16 题。
15.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16.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随着海峡两岸“大三通”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据此完成17—18 题。
17.丽丽赴台湾探亲前查阅到台湾的相关资料,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居民多为高山族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D.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18.当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狭人稠,人均资源不足 ②岛内市场狭小
③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 ④山地多,交通运输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目前,我国的铁路线、水上航线以及航空线等相互交织,形成四通八达的运输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回答19~20 题
19.关于运输方式和运输线,正确的叙述是
A.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B.上海和广州是我国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
C.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线 D.我国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的密度分布均衡
20.目前,国际贸易中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高速公路运输 D.海洋运输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地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根据所学的潍坊地理知
识.回答2l一25题
21.关于潍坊各县(市)的特点,正确的组合是
A.宝石之乡——诸城 B.蔬菜之乡一寿光 C.丝绸之乡——高密 D.化石之乡一昌乐
22.潍坊市风筝会的具体时间
A、4月20日 B、3月21日 C、4月1日 D、5月1日
23.秋末冬初,影响潍坊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A.旱灾 B.寒潮 C冰雹 D干热风
24.潍坊市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海运 C.铁路 I).管道
25.潍坊纯碱厂能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的条件是
A.靠近大型港口 B.靠近大城市 C. 靠近海盐产地 D.靠近消费市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 分)
26、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7 分)

(1)甲村所在地区地形是___________,A 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
(2)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2厘米,实际距离是21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
(3) A、B两地,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地。丙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4)要将河流水引向乙村,①、②两条输水线路中的_______线路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请根据图中①~⑧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2)图中A处为著名的 海峡,它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通道。
(3)图中B地及沿岸是世界上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写出一条通过A海峡的能源运输航线 。
(4)C国的东北部是该国著名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其形成的条件是( )
A.接近黄麻产地 B.气候湿润,土壤肥沃
C.位于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D.地处新兴工业区,技术水平高
28、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是:A ,E ,F 。
⑵A、B两气候区东西狭窄、南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⑶位于B气候区的城市①是 ,该市的标志性建筑是 。
⑷位于F气候区的城市中,有该国首都 ,其图中数字代号为_;有全国第二大城市 。
29、读“新疆地区图”,分析回答。(9 分)

(1)读图填空:
邻国:① 是___________ 内流河:② 是___________河
山脉:③ 是___________山脉 铁路干线:④ 是___________线
(2)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输出该地区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著名能源输出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约新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疆经济作物中___________产量居全国首位。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该区盛产的瓜果特别甜。
30、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土地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比例(%) 5.4 17.5 26.2 3.54
材料三: 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山脉A是 ,矿产地B是 。
(2)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 。
(3)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三条)

3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题(10分)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大地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纬度位置方面 b海陆位置方面
c地形方面 d气候方面
(2)③处人口稀少的原因
(3)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 有密切关系。
(4)⑶数码 所在国家的居民为白色和黑色人种混居;数码 所在地区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

2010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题答案

1-5BDBCB 6-10 DCBBC 11-15 BBAAD 16-20 CDADD 21—25 BAAAC
26、(1)盆地 山顶
(2)1:500000
(3)B 自西向东
(4) ① 属第十引水,工程量小
27、(1)中部高四周低 (2)马六甲 太平洋 印度洋
(3)石油、略 (4)AB
28、(1)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2)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的进入
(3)悉尼 ①
(4)堪培拉 ② 墨尔本
29、(1)蒙古 塔里木河 昆仑山
(2)西气东输
(3)水资源
(4)长绒棉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0、(1)太行山 胜利油田
(2)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总量少
(3)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31、(1)①②④⑤ 中低纬度 临海 平原 温暖湿润
(2)潮湿 闷热
(3)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地理环境
(4)⑤ ②③

㈤ 上海市初中地理会考试题

初中地理会考重要的是跟上老师的节奏,
自己不能盲目刷题,
会耽误时间的,
要在“背、背、背”的基础上,多理解、多掌握自然科学、多练习活题!

㈥ 地理、生物中考常考题型

一. 选择题
1.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A.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少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2.世界万物都在不断运动着,其中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它的周期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一年
3.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5.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 ——晾晒衣服 B. ——体育锻炼
C. ——播种小麦 D. ——高空作业
6.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居住形成了
A.乡村 B.城市 C.家庭 D.聚落
7.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是
A.米饭 B.牛排与奶酪 C.馒头 D.油条与豆浆
8.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和废弃物排放国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巴西
9.读右“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工业水平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
10.下面是小飞同学在网上学习中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图片,其中属于法国的是

11.拉丁美洲的主要人种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12.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13.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这是因为
A.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14.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5.下列几个省区的名称,排序和图序相符的是

A.①湖北省 ②广东省 ③云南省 B.①广东省 ②云南省 ③湖北省
C.①广东省 ②湖北省 ③云南省 D.①云南省 ②湖北省 ③广东省
1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耕地 B.石油 C.水能 D.太阳能
17.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面不合适的行为是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1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20.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最高山峰是黄岗山
C.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二、读图综合题(有8大题,共计60分)
21.学会探索(6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现在,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上面划分了经线、纬线,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一点的位置。
请读下图完成要求:(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其平均半径为千米。图中字母A表示_____;字母B表示_______。
(2)请根据图提出两个问题,只提问,不必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学会看图: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是___________;
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⑶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23.放眼世界: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为:
A ________洲、B ________洲、C ________洲、D ________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三大洲、 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4.了解地区:下列是法国和巴西两国的地图。⑴请你通过读图,按照下表的要求,完成对这两个国家的比较。⑵在最后一行中添加新的对比项目名称和内容。(7分)

国家 法国 巴西
首都
主要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
主要河流 塞纳河

25.认识祖国: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地图回答:(8分)
⑴我国位于 ______洲的东部, ______洋的西岸。
⑵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是 ______海,最南面的是 ______ 海。
⑶我国陆地面积约 ______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 ______度。
⑷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人口最多的是 ______。
26.学会分析: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6分)

⑴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地。
⑵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2分)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_____气候。
27.学会归纳: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_____地区,B_____地区,C._____地区,D.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 岭―_____河一线,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项目 B地区 A地区
例: 地形不同 以平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农作物不同 以小麦为主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28.关注发展:读下图“沪宁杭地区工业分布图”(8分)

⑴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有: 、南京、 。
⑵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 ,该中心拥有的工业部门包括:机械工业、 工业、 工业等;
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发展,该基地已演变成为信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 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⑶列举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便利条件(至少两条)。(2分)

2007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B D B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C C B C A C B
二、读图综合题(有8大题,共计60分)
21.学会探索(6分):
(1)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6371 经线 纬线(2)略
22.学会看图:(6分)
(1)自北向南(2)17米(3)山脊、山谷、鞍部(4)40千米
23.放眼世界:(6分)
(1)亚洲 大洋州 非洲 马六甲(2)太平洋 印度洋
24.了解地区:(7分,每空一分)
国家 法国 巴西
首都 巴黎 巴西利亚
主要地形区 西部平原、大盆地等
主要河流 亚马孙河
(最后一行为开放型题,可列举所在大洲、濒临海洋、气候、人种、语言、矿产、工业品、农产品……教师根据情况打分)
25.认识祖国:(8分)
(1)亚洲 太平洋(2)渤海 南海(3)960万 49(4)俄罗斯 印度
26.学会分析:(6分)
(1)甲 乙 (2)乙 (3)C(2分) (4)温带季风气候
27.学会归纳:(13分)
(1)南方 北方 青藏 西北(2)高寒 干旱(3)秦岭 淮河
项目 B地区 A地区
例: 地形不同
农作物不同 以水稻为主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最后一行为开放型题,可列举温度带、作物熟制、一月平均气温等方面比较,酌情打分)
28.关注发展(8分)
(1)上海 杭州(2)上海 石化 钢铁 电子 纺织等 高新技术
(3)水陆交通便利 消费市场广大 人才密集 工农业基础好 科技力量雄厚等。(2分

我这只有地理的,请见谅

㈦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山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B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D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3.北京时间1月5日20点,小红在哈尔滨给在纽约的父亲打电话,表达正确的是( )
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4. 关于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描述正确的是 (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四分陆地、六分海洋 D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5. 图中字母C、E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为 ( )

A岛屿、半岛 B海峡、大洋
C半岛、岛屿 D大陆、岛屿

6. 欧洲西部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使其旅游业十分繁荣,下面旅游景点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埃菲尔铁塔——法国 B风车——荷兰
C白金汉宫——英国 D水城威尼斯——德国
7.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

A B C D
8.世界三大宗教是: ( )
A佛教、道教、天主教 B基督教、犹太教、婆罗门教
C伊斯兰教、犹太教、天主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9.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 英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法语
1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撒哈拉沙漠
C 印度沙漠 D巴丹吉林沙漠
12.如图所示,当地球公转至③点时,阳光直射点位于 ( )
A赤道 B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13.以“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为基本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
A 世界环保组织 B联合国
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D世界红十字委员会
14.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C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D大部分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15.关于澳大利亚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B矿产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首都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国家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动物演化缓慢
16.下面的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

A B C D
17.下游地区,由于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该河流为(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黑龙江
18.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香港位于珠江口的西侧
B澳门位于珠江口的东侧
C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被誉为“东方明珠”。
D澳门旅游业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19.关于我国台湾省,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甘蔗产量大,有“东方甜岛”之称 B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C台湾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 D台北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
20.如图所示,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路线的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主要工业区沿北冰洋沿岸分布
C该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D该国与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相同
21.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你知道下列哪种条件最适合其发展吗?( )
A自然资源丰富 B人口密集的地区
C交通便利的地区 D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22.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 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高纬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23.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
2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25.对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描写的省区分别为( )
A宁夏自治区、吉林省 B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C青海省、黑龙江省 D 陕西省、黑龙江省
26.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 )
A亚马孙热带雨林 B刚果盆地热带雨林
C马来群岛热带雨林 D非洲热带雨林
27.西双版纳地区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其增添了无穷魅力, 右图中反映的是哪一民族的文化生活 ( )
A傣族 B壮族 C朝鲜族 D苗族
28.我国最北部的城市漠河冬季寒冷漫长,而海南岛最南部的天涯海角却终年如夏,造成这种南北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
29.观察下图,与西部地区及沿海经济带构成“H”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的地带指:( )

A黄河沿江带 B珠江沿江带 C长江沿江带 D淮河沿江带
30.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用的运输方式是 (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 D内河运输
31.下面的图表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平均量 1/2 1/3 1/4 1/6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C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D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2.下列做法不属于“因地制宜”行为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桑基鱼塘” B长江中游地区退耕还湖
C 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D东北地区把湿地开垦出来耕种
33.我国以“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宁夏平原
34.哈尔滨位于下列哪个热量带中(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35.黑龙江省被誉为 ( )
A祖国心脏 B海上花园 C北国粮仓 D祖国煤海
II卷 非选择题
二、连线题
1.将省级行政单位与简称及行政中心用直线连接起来
A黑龙江省 a辽 ①重庆
B上海市 b渝 ②沈阳
C辽宁省 c黑 ③上海
D重庆市 d沪 ④哈尔滨
2.将字母和其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及特点连接起来:

A 沪宁杭 ①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 珠江三角洲 ②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C 京津唐 ③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辽中南 ④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将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与相应的气候类型连线。
A热带雨林气候 甲
B地中海气候 乙
C极地气候 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丁
三、读图分析题
1.暑假来临,同学们将在下图所示的地区进行夏令营,请你帮助大家熟悉那里的环境: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千米.
(3)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自___向____流.
(4)在图中标出适合攀岩运动之处.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太平洋东岸的____ 洲东部及南部地区,大西洋沿岸的_____洲西部和_____洲东部。
(2)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从地形条件分析,主要分布在 地区。

3.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气温较低、比较湿润的是_____,该地区适宜牧草的生长,______业比较发达。
(2)写出图中代表粮食作物的种植区的名称:A_____ , B ________。
(3)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农业生产过程____ 化和________化。
4.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据资料回答:
(1)图中七月平均气温约为 ℃,降水量约为 毫米。
(2)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 ,冬季 。所属的气候类型为 。
(3)历届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据此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
A全国军事中心 B全国经济中心 C全国文化中心 D全国政治中心
5.读图,回答问题
(1)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 及其沿岸地区。
(2)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输出路线经过 ( )
A.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B.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
C.马六甲海峡、好望角
D.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3)一艘从中东地区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6.读简明列车时刻表,回答问题:
2009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大冬会,这是我国首次举办世界综合性冬季运动会。
T71 T17 车次
特快 特快
自北京起
(千米) 列车种类
北京 北京 始发站
哈尔滨 哈尔滨 终到站
17:30 18:20 0 北京
0:45 1∶16 744 沈阳
3:52 ↓ 1046 长春
6:19 6:49 1288 哈尔滨
(1)北京的观众欲乘坐火车来哈,若想节省时间应选择 列车。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里程是 千米。
(2)为成功举办大冬会,新建的铁路可直达高山滑雪场地 滑雪场。
(3)请你介绍两个我国冰雪旅游景点或项目。
(四)材料分析题
1.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2007年北京时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纬28°,东经102°),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材料2:

(1)酒泉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该区域的________自治区绿洲灌溉农业十分发达. 西昌所在区域的耕地以 为主。
(2)“神舟”飞船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着陆的原因是 ( )
①地势平缓宽广,多分布沙质草地 ②晴天多,空气能见度好 ③当地人烟稀少,
便于着陆安全 ④地表河网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神舟五号”、“嫦娥一号”发射后的一个月内,哈尔滨市的白昼时间越来越 .

2.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 80% 14.7%
人口 53.5% 54.4%
耕地 35.2% 59.2%

材料二: 目前,国务院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指出降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具体要求。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实施的最大调水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二期工程
(3)专家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节能减排亦是如此,请你写出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做法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A 5C 6D 7D 8D 9B 10C 11B 12C 13B 14C 15C
16B 17A 18C 19D 20C 21D 22B 23D 24D 25B 26A 27A 28B
29C 30B 31A 32D 33A 34B 35C
二、连线题
1.A-c-④ B-d-③ C-a-② D-b-①
2.A-辽中南-② B-京津唐-① C-沪宁杭-③ D-珠江三角洲-④
3.A-丙B-甲C-丁D-乙
三、读图分析题
1.(1)①鞍部 ② 山谷 (2)143 6 (3)大致自北向南流 (4)⑤
2.(1)欧洲西部、亚洲南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2)沿海 平原
3.(1)D 畜牧业 (2)小麦区 玉米带 (3) 专门 机械
4.(1)27 210 (2)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3) D
5.(1)波斯湾(2)B (3)C
6.(1)T17 1288(2)亚布力 (3)冰雪大世界、 雪雕等
四、材料分析题
1.(1)西北 新疆维吾尔 水田(2)A (3)短
2.(1)B(2)C (3)略

㈧ 关于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的知识梳理问题

地理会考技巧 1、认真审题审图
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2、全面思考要回答的问题
认真思考答题的各个方面,是答好简答题的保障,它可以防止漏答。而且在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探究类(解答的关键在于把握题目情境与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之间的联系,同时体现出现代地理价值观,即正确的环境意识及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3、答题要“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且一定要用地理专业术语。
题目审好了,回答问题的方面想全了,接下来就是要落实答题的知识要点。组织知识要点要做到层次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同时还要做到术语专业。回答地理问题时有一大忌,就是不用专业术语,讲白话,这就违背了科学严谨的本质
长期以来,地理初被家长看作“副课”,不被重视,影响了老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得不扎实,使得高中学生的地理知识普遍匮乏,直接影响高考成绩。新课改以来,我省初中地理教学得到重视,制定了初中地理会考制度,并且会考分数与中考挂勾。为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在我从教地理教学十几年中,我认真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教的每届学生统考、 会考成绩都在全县名列前茅,现将我教学中高效的复习迎考办法介绍如下:
首先,要掌握好考试的命题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会考的目的是全面、 准确地考查初中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考查内容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各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空间规律,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重视考查学生的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根据近年来考试内容分值分配情况分析,地理基础知识20%左右,中国地理50%左右,世界地理20%左右,宣城地理10%。考试题型是单项选择50%,填图、 绘图、填表、分析图、简答等50%。
把握住了这个大方向,复习的纲目,重点就很清晰了。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按照大纲的要求需要48课时,实际只有33课时左右(每周两节),如果与大纲同步新课都上不完,那就谈不上复习了,我在教学中打破大纲的制约,突出教材重点。第一章 四大产业用五个课时,主要分析农业、工业、 交通运输业、 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地位发展前景及分布,我国主要铁路干线铁路枢纽及主要海港,学生回家预习后,使用电脑多媒体动画填图游戏,强化训练。第二、 三、 四章沿海万里行,陆疆万里行,黄河万里行,长江万里行,用13个课时,北京、台湾、 香港和澳门、安徽用4个课时,其余30个省级行政区用9个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前要求学生在家预习,课上使用电脑多媒体,出示各个省市的地形图和政区图,分别有所侧重地介绍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以及发达的交通运输设备。使用比较法、列图表、 有些地区可以打乱教材章节顺序,根据差异性相似性,空间联系进行组合,有些章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在老师引导下自学完成。
按照会考时间的安排,还剩余13—15课时用来完成迎考前的复习。
其次,要运用节时有效的复习方法。我把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地理基础知识部分需要2个课时,第二部分世界地理部分需要4个课时,第三部分中国地理部分需要8个课时,第四部分宣城地理需要1课时。
一、地理基础知识部分的复习:使用电脑多媒体完成: 1、 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比例尺大小运用及计算; 2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绘制; 3、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5 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性质,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空间感强,要寻找新视点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关于东西半球的差别可以画一简图,老师指图报东西任一经度学生回答,很快就能掌握。
二、世界地理部分的复习:使用电脑多媒体完成。1、掌握七大洲、 四大洋的位置、 地形、气候、 河流的特点;2 、七大板块运动与地震分布;3、 天气和气候区别,识别天气符号;4 、了解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和降水各地区的差异;5、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6、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7 、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地区及特征,世界的语言和宗教;8、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9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10、了解几个经济大国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发展等情况。
这部分内容多,复习时间又紧,我在复习中,随时注意启发学生将同类事物进行比较,纵横向对比较,并将知识点时时落实在图上。例如:讲到欧洲。轮廓、 地形、地势就与非洲轮廓、 地形、地势南亚地形进行比较,讲北美的气候时与纬度相当的欧洲西部,北亚地区对比从而得出本区气候特点和影响气候的因素,通过比较,求同存异, 达到条理化,对学生的识记大有帮助。
三、中国地理部分的复习:使用电脑多媒体完成。1、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领土面积、 邻国、濒临的海洋,记住34个省级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轮廓;2 、我国人口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民族分布特征;3、 地形地势特征,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分布及特点;4、中国的气候特征、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的划分,特殊天气及自然灾害;5、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划分,长江、 黄河的概况;6 、自然资源,分类及特征;7 、我国石油、煤、 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地;8、 我国土地资源使用类型及比重,珍惜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性;9 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解决水资源不足采取的途径(主讲南水北调);10、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及位置、 范围、 面积、人口、 地形、 气候、 河流、 农业、 矿产、 名胜等等。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分值高的部分。内容多,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例如:讲34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及轮廓可以结合沿海万里行、 陆疆万里行、 黄河万里行、 长江万里行进行,系统完整地介绍各省位置、 自然环境、交通及工农业生产情况,这样学生对各省市就有了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了。
四、 宣城地理部分的复习:使用电脑多媒体:1 、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主要河流分布;2、 掌握宣城市行政划分、 人口及民族、 两大河流、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3 、宣城市的工业、农业、交通及旅游业发展情况;4 、宣城市各县市的特色。
乡土教材作为必考内容,目的是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宣城的情感,让地理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复习时尽量结合实际,例如,讲宣城市的交通,我运用家乡-广德三省交界处的地理位置,来讲宣杭铁路、318国道及皖赣铁路等,这样贴近了学生们的生活,拓展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活学活用教材,学生掌握起来快的多。
以上是我的井蛙之见,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㈨ 有关地理中考的重点内容和考题(带答案)

生物复习提纲
一.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 (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二.米勒实验示意图:
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 、遗物 和遗迹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四.马的进化过程
年代: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现今(现代马)
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
四肢:短小———→稍长————→较长—…… →现状
足趾:4趾———→3趾 ————→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
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 →干旱草原
五、鸟类化石
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
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六、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见课本P11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
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
七.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
八.生物进化趋势 :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九.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解释自然选择例子: 1、 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
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记忆:在**区,树干是黑色的,与甲虫的颜色相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