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栖霞区在南京的地理位置

栖霞区在南京的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24 00:02:45

Ⅰ 南京的地理位置 ,城市性质

南京是江苏省地级市,古称秣陵,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东邻镇江市,西邻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南接安徽宣城市,北连扬州市。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06毫米,无霜期237天。东连长江三角洲,西达荆楚,南临皖浙,北接江淮平原;距入海口380公里,长江穿越境域。面积6597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拥有40多种矿产和富的水力资源,其中锶储量位居东南亚之首。

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 总面积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723.0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海拔20~25米。长江横卧城北,秦淮蜿蜒城南,钟山盘绕在东,清凉山雄踞于西,有龙蟠虎踞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面的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北面的滁河,城内的玄武湖等,构成丰富的水系。四周群山环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山、清凉山、狮子山、鸡笼山等聚散于市内,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征。
截至2002年6月底,南京市行政区划为11区2县。11区: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浦口区、六合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2县:溧水县、高淳县。在这些区县中,共设有64个街道办事处、63个镇、1个乡。全市人口总数561.78万。

Ⅱ 栖霞区的地理环境

栖霞区地质构造属宁镇褶皱带。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低山、丘陵、岗地、平原、洲地交错分布。土壤类型,大致可分低山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含洲地)区三类。栖霞区地形大势南高北低。南部丘陵、岗地连绵起伏,海拔多在50~300米之间。北部沿江平原及江中洲地,地势低平,海拔在10米以下,汛期常受洪水威胁,是南京市重点防洪区之一。
栖霞区地形大势为南高北低。境内无海拔300米以上低山(紫金山海拔448。9米,原为区境内唯一低山,1999年划入玄武区境),南部有南象山、北象山、栖霞山等丘陵,与岗地呈连片分布。北部为沿江平原及江中洲地,地势低平。内丘陵分布较广,以山体单薄,山势和缓低矮为特征。以长江南岸幕府山、栖霞山、龙潭东西向一线,海拔50~300米,即宁镇山脉西段北支。其中有幕府山、直渎山、南象山、北象山、栖霞山、灵山、青龙山等几十座。
栖霞山:位于尧化门东北11公里处,北临大江,东与龙潭擂鼓台相望,西隔九乡河与南、北象山相对,南与岗地相连,呈孤峰之势,形如伞,山中多药草可以摄生,故又称“摄山”。南朝时建栖霞寺于此,故名“栖霞山”。山体自南而北有三条山岭组成,南为景致岗,中为千佛岭,北由黑石石当、平山头、三茅峰组成。栖霞山之主峰三茅峰,呈圆锥形,海拔2847米。栖霞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由带状花岗岩分布。地质学上的“栖霞灰岩”源于此。
幕府山:北临长江,属宁镇山脉北支西段。据《景定建康志》载,东晋丞相王导建幕府于此山,故名幕府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6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山体北侧为断层线,成峭壁,多溶洞。南坡平缓,沟谷发育。山有五峰,主峰名北崮峰,偏于山体西南部,海拔204米。山体西北部有夹萝峰,俗名“夹骡峰”,峰下有达摩洞、五马渡等古迹。主产白云岩和石灰岩。幕府山区尚有炮台山、劳山、猪头山、煤炭山、铁石山、乌龟山等低丘。
直渎山:直渎山西连幕府山,北临长江,属宁镇山脉北支。曾名岩山、严山、观音山、西十里长山。东西延伸约6公里,主峰海拔187米。山体北侧为断层线,呈北陡南缓之势。北坡悬崖上,多溶洞,有“严山十二洞”之说,以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有名。直渎山和燕子矶相互辉映,构成南京北郊风景区。直渎山多松、槐等林地分布,北坡有大型采石场多处,1998年始,全面禁采复绿。
象山:南象山、北象山位于尧化门东北4公里处。南、北象山山形似象,故名。南象山长约2公里,西南—东北走向,宽不足1公里,主峰海拔1108米。北象山略呈方形,长宽各约1公里,主峰海拔约807米。东北距栖霞寺约1公里,似栖霞寺的守门双象。主要由象山群的长石砂岩、粉砂岩及页岩组成。山区有疏林分布。
灵山:位于尧化门东南约6公里处,清代时称“林山”,后相传有大仙在此给百姓送灵芝而改称“灵山”。山体平面略呈方形,长宽各2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155米,山体由石灰岩组成,有少量松林分布,山北部有灵山煤矿。
青龙山:位于尧化门东北约19公里处,地处龙潭镇南。原名“蟠龙山”,因所产之石为青色,故亦名“青龙山”。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南北宽不足1公里,海拔166米。山体由石灰岩组成,是三迭系下统地层青龙组和中统地层上青龙组的命名地。 便民河:现今起点为七乡河,汇积东山河,连接三江河,中途汇入句容市境内4条泄洪河,与大道河相通,全长17公里,流域面积近11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约40米,最窄为4米左右,摄山境内源头段河床较窄,平均宽20米,龙潭、营防境内中段河床渐宽,平均25米,在长江入江口附近河床宽约100米。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多次疏浚,但整体河床的淤积情况仍很严重。
九乡河:九乡河古称“江乘浦”,源头在江宁县汤山镇琐石村、青龙山一带,至栖霞镇石埠桥村汇入长江。又称“琐石溪”、运粮河。据《江宁县志》载,因其旧时流经琐石、东流、西流、其林(麒麟)、仙林、长林、衡阳、栖霞、石埠9乡,而得名。全长23公里,流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区内段长7.8公里,流域面积29.6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沿河乡镇多次对河道疏浚拓宽、理直,逐年逐段实施护砌。现排灌流量为200~250立方米/秒,距河口4公里处,设有一座拦水坝,称“中坝”。
七乡河:源于江宁区汤山、孔山诸山,旧时因流经汤山、骆墅、孟塘、孟北、龙泉、东阳、三阳7乡,故得名。于1974年,重开新河将水直接导入长江,全长约18公里,流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区内段长7.5公里,流域面积34.5平方公里。
南十里长沟:位于玄武湖北,承受北崮山、劳山、老虎山、魏家山及红山一带来水,在南京火车站西侧过韶山路入玄武湖,汇水面积约12.92平方公里。丘陵面积约占汇水面积60%以上。长沟两岸地带狭长,地势较平坦,是城北主要的工业区。分主流和3个支流。主流源于小营,入玄武湖,长约6.25公里。一支源于劳山,经和燕路小市桥流入主流,长约3.65公里。二支亦源于劳山,在黄家圩桥附近流入主流。三支在长营村以上汇集两条水沟来水,于高家村附近入主流,长3.25公里。
北十里长沟:分为东、西十里长沟,其中,西十里长沟集南京北郊迈皋桥以北山岗之水,至燕子矶附近入长江,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东十里长沟源于钟山北麓,纳北郊诸岗之水,与西十里长沟汇合后入长江,俗统称“北十里长沟”。新中国成立后,两沟分流,在下游另开新河改道至笆斗山附近入长江,长9.6公里,流域面积28平方公里。
百水河:亦名“白水河”,源于紫金山东麓,汇积附近诸岗之水,沿南西向穿马群镇至花岗圩段汇入运粮河,长约8公里,汇水面积近20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平均宽18米,平均深4.5米。
滨江河:源于尧化镇岔路口,汇积附近岗丘之水,沿东向偏北流经尧化门铁路编组站、金陵石化公司化肥厂、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后在石埠桥附近入长江,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
三江河:源于便民河楠江桥,北止入江口,全长7公里,是龙潭圩及靖安场一带排涝主干河,也是便民河水系泄洪的一个入江水道。控制面积近25平方公里,行洪流量在100立方米/秒左右。
八卦洲河流:50年代,八卦洲乡开挖拓宽自然河道,形成河道2条及大沟1条。河道为:小江,全长8.6公里(上坝街-下坝街);跃进河,全长5.8公里(临江六组-长江六组)。大沟,即双柳河,全长5.2公里(七里四组-中桥七组)。3条主要河道南北东西贯穿八卦洲。70年代中期,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开挖拓宽自然河沟形成中沟21条,完成八卦洲乡农田水网化建设。第五节土壤植被 栖霞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和季风环流的海洋性气候区,季风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资源充沛。长江横贯东西,江岸线长达81.2公里(含八卦洲环江岸线)。
栖霞区地处中纬度,近地面层受季风交替影响,故季风气候明显,并形成冬寒、夏热、春温、秋暖四季变化明显的气候特征。春季,大致于3月下旬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平均历时60天左右。天气特点为: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寒暖、晴雨多变,常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倒春寒”。夏季,大致从5月下旬到9月中旬,平均历时120天左右,明显分为初夏时的梅雨天气和盛夏时伏旱天气。秋季,大致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历时60天左右。出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温湿宜人天气。冬季,大致从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下旬,历时120天左右。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栖霞区常年气温平均为15。3℃。一年中,日最低气温≤-10℃的日数平均为1天,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平均75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16天。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100小时,年日照率在47%左右,无霜期为7个月,在江苏省处于中等偏少的水平。栖霞区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降水日数年平均在110天左右,以降液态的雨水为主,占全年降水的90%以上,间有少量的雪、冰雹等固态水降落。

Ⅲ 南京栖霞山位于南京哪里

南京栖霞山,古称摄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北部。

南京栖霞山位于南京哪里……这问题太简单了,无法用更多的文字回答了,不易被判为优质回答。

Ⅳ 南京栖霞区是市区还是郊区

南京栖霞区是市区。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北部,面积395.44平方公里(含长江水面),北起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东长江中心航道,与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市接界;自马渡村沿便民河至龙潭街道,经东阳至漳桥一线,与句容市接界;再绕西岗果牧场南端,以灵山与南京市江宁区接界。

南以仙林街道、马群街道,与南京市江宁区、玄武区接壤。西以迈皋桥街道十字街起、至燕子矶街道与南京市鼓楼区毗邻。北从燕子矶街道渡师石起,绕八卦洲街道北,经栖霞街道,至龙潭街道马渡村,以长江中心线为界,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隔江相望。

(4)栖霞区在南京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废分封而设郡县”,在其第五次东巡时,首置江乘县,此为栖霞地区历史上最早的独立行政建置,治所在江乘村,即今西岗街道摄山星城。后至隋开皇九年(589年),江乘县“被裁分并入江宁、丹徒、句容三县”,前后历时近800年。

其间,东晋元帝司马睿于大兴三年(320年),在当时的江乘县境内寄设侨郡、侨县,以“安顿随其南渡之北方流民”,使之“流寓江左,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皆取与山东原籍相同的名字,分别称为南琅琊、南东海、南兰陵、南东平等郡以及临沂、怀德、即丘、丹都、开阳等县。

侨立郡县,起于东晋,定形于刘宋,齐梁稍有变更,至陈亡隋兴方告消亡,前后历时248年。唐上元二年(761年),江宁县更为上元县,栖霞地区属之。

五代十国,世事纷乱,吴天祐十四年(917年),上元县析为江宁、上元两县,栖霞地区分属江宁、上元、句容三县,至宋、元、明、清,大体如旧。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江宁、上元县,设南京府;民国2年(1913年),重置江宁县,栖霞地区均属之。

民国23年(1934年),划江宁县燕子矶和孝陵卫两个地区归南京市,成立燕子矶和孝陵卫两个乡区。民国31年(1942年),汪伪维新政府将燕子矶区改为乡区自治实验区。

民国34年(1945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废汪伪建置,改燕子矶乡区自治实验区为第九区,孝陵卫区为第十区。民国38年(1949年)1月,一度将八卦洲单设为第十四区,旋于当年6月废止。

Ⅳ 南京栖霞区在哪

要看栖霞区的什么地方
我是那边仙林大学城里面的到市中心要一个小时左右
打车50几块

Ⅵ 南京 地理位置

南京地理优来越,风景佳丽,赢自得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的赞誉。诸葛亮曾赞叹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今天的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一座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全国四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大商埠。

Ⅶ 南京市的栖霞区属于市区吗

栖霞区是南京主城区之一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北部,栖霞区建区始于回民答国二十三年(1934年),源于民国时期的第九区(燕子矶区)和第十区(孝陵区),因“第一金陵名秀山”栖霞山位于境内,故名栖霞区。

栖霞区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氏族聚落,文化积淀丰厚,历史遗存众多,区内幕府山、太平山、栖霞山沿江风光带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名胜古迹遍布。

(7)栖霞区在南京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北部,面积395.44平方公里(含长江水面),北起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东长江中心航道,与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市接界;自马渡村沿便民河至龙潭街道,经东阳至漳桥一线,与句容市接界;

再绕西岗果牧场南端,以灵山与南京市江宁区接界。南以仙林街道、马群街道,与南京市江宁区、玄武区接壤。西以迈皋桥街道十字街起、至燕子矶街道与南京市鼓楼区毗邻。

北从燕子矶街道渡师石起,绕八卦洲街道北,经栖霞街道,至龙潭街道马渡村,以长江中心线为界,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隔江相望。

Ⅷ 南京栖霞区在哪里。

南京城的东面,和句容市交界。

Ⅸ 栖霞区在南京是郊区吗

应该是的,但不是特别偏远,主城区现在只有鼓楼,秦淮,建邺,雨花

Ⅹ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否属于郊区

不属于郊区,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航运中内心,华东地区现代容工业、科技、人才集中区。是以医药电子、机械制造、港口运输、建材工业、风景名胜、生态农业为主要职能的现代化江滨区。

截至2016年年末,栖霞区辖尧化、龙潭、西岗、栖霞、马群、仙林、迈皋桥、燕子矶、八卦洲9个街道,共119个居(村)委会。

(10)栖霞区在南京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栖霞区的地理环境

东,北起龙潭街道马渡村东长江中心航道,与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市接界;自马渡村沿便民河至龙潭街道,经东阳至漳桥一线,与句容市接界;再绕西岗果牧场南端,以灵山与南京市江宁区接界。

南,以仙林街道、马群街道,与南京市江宁区、玄武区接壤。

西,以迈皋桥街道十字街起、至燕子矶街道与南京市鼓楼区毗邻。

北,从燕子矶街道渡师石起,绕八卦洲街道北,经栖霞街道,至龙潭街道马渡村,以长江中心线为界,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隔江相望。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