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战役中泸州地理位置
Ⅰ 泸州会战的介绍
泸州会战是云南的滇军同袁世凯的北洋军1916年在四川发生的战役。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版锷由北京权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电影《让子弹飞》里面张牧之对假师爷葛优说过自己跟随松坡将军参加“泸州会战”。
Ⅱ 成都位于泸州的哪个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来泸州源的西北方,泸州位于成都的东南方。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东与重庆市和贵州省接壤,南与贵州省连界,西与云南省和四川省宜宾市、自贡市相连,北接四川省内江市和重庆市。南北长184.84公里,东西宽121.64公里;东到重庆221公里,北到成都318公里。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都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2)护国战役中泸州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
2016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为4241.8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837.27平方千米。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
Ⅲ 泸州市哪三个省的交界处,也是哪个省的盆地
泸州市是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的交界处,也是四川的盆地。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东与重庆市和贵州省接壤,南与贵州省连界,西与云南省和四川省宜宾市、自贡市相连,北接四川省内江市和重庆市。
泸州地形地貌总体北低南高,境内大部分为1000米以下低山,少数中山,全市最高海拔1902米、最低处仅203米。主要山脉有叙永丹山等14条。全市喀斯特地貌发达,面积2439平方千米,占全市辖区面积20%。
(3)护国战役中泸州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泸州市,下辖市中区和泸县、纳溪县、合江县。1985年6月4日,国务院决定将叙永县、古蔺县划归泸州市管辖。1996年7月1日,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设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市政府驻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至2018年年底,全市有10个乡、111个镇、23个街道办事处。
在10个乡中,少数民族乡8个,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2018年3月,省人民政府批准龙马潭区撤销特兴镇,设立特兴街道办事处;古蔺县撤销桂花乡、黄荆乡,设立桂花镇、黄荆镇,水口镇更名为茅溪镇。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2232.34平方公里。
Ⅳ 泸州处于什么地理位置,这么热
泸州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响,泸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为连绵阴雨天气,多轻雾天气, 而全年少有大风,多为0-2米/秒的微风。
年平均气温17.5─18.0℃,年际之间的变化为16.8─18.6℃,高低年间相差值为1.8℃;泸州市无霜期长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240米~520米。合江县九层岩长江江面海拔203米,为市境最低点。叙永县罗汉林羊子湾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为最高点。
泸州地处川东南平行褶皱岭谷区南端与大娄山的结合部,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类型,分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丘陵区和巫山大娄山中山区两个地貌二级区。总的特点是:南高北低,以长江为侵蚀基准面,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展布。大体上以江安──纳溪──合江一线为界,南侧为中、低山;北侧除背斜形成北东向狭长低山山垅外,均为丘陵地形。最低点是合江九层长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最高点是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相对高差1699米。按其特点,全市地貌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北部浅丘宽谷区:包括泸县、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合江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为川东平行褶皱地带的延伸部分,属四川盆中丘陵区的南缘,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18.6%。海拔多在250-400米,最高为万寿山,海拔757米。长岗山多为林地,浅丘宽谷多为耕地,田多土少,是全市主要农业区。
南部低中山区:包括叙永、古蔺县大部,属四川盆地南缘的盆周山地低中山地貌类型区,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38.6%。出露的地层以古老海相沉积的各类灰岩、泥岩为主,侵蚀严重,形成山峦迭嶂,沟谷纵横的复杂地貌类型,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为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山地为林地、旱地和园地(茶园);槽坝地势平坦,以耕地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也是泸州主要农业区之一。
中部丘陵低山区:长江以南,南部低中山区以北为中部丘陵低山区,包括泸县少部,江阳区一部,合江县、纳溪区大部和叙永、古蔺县北部,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41.5%,山地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最高为古蔺县斧头山,海拔1895米,丘陵海拔350-500米。山地以林地为主,全市现存的两大片原始森林──福宝林区和黄荆林区以及楠竹林,均集中在这一区,丘陵以耕地为主,其次是园地(果园和茶园)。
沿江河谷阶地区:沿长江、沱江等大、中河流两岸,由于河流的冲积、堆积而形成数级阶地,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1.3%。一、二级阶地为第四系现代河流冲积物,阶面平坦宽阔,宽达500-1000米,海拔25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30米,厚15-20米,以耕地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全市蔬菜、甘蔗、龙眼的集中分布区。三、四级阶地为第四系近代冰水沉积物,由于流水的侵蚀,只零星残留于河谷两岸的基座台面上,海拔250-330米,多为耕地和园地,土层深厚,是全市甘蔗、荔枝的集中产区。
Ⅳ 战国时候四川泸州市属于哪个国家
秦国。战国时候四川泸州市初属于巴国,公元前316年,巴国为秦国所灭,秦国设立巴郡,泸州市属于秦国的巴郡。
Ⅵ 什么是护国战争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为反对洪宪帝制,领导云南、贵州等省军民讨伐袁世凯的战争。因其所组织的军队名护国军,所以称护国战争。1915年起,袁世凯加紧推行帝制复辟计划。5月,他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接受除第五项以外的日本“二十一条”要求(见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以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8月,策动杨度等人组织筹安会,公开鼓吹帝制。10月,命令组织“国民代表大会”,进行国体投票。12月,公然宣布承认帝位,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准备次年元旦正式登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激起了全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势力的坚决反对。孙中山自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即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从事反袁武装斗争。黄兴和一部分未参加中华革命党,另组欧事研究会的革命党人,自袁世凯帝制活动公开化后,也放弃“停止革命”的错误政策,重新举起反袁旗帜。原进步党领袖梁启超及其学生蔡锷,为了不致落为“牛后”,也走上了反袁道路,并在云南护国起义中发挥了主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筹安会出笼后的第二天,蔡锷赶到天津,与梁启超秘密商定:由梁作篇文章,表明反对帝制的态度,蔡则伪装拥护帝制,麻痹袁世凯,以便逃出北京。随后,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于9月3日公诸报端;蔡锷一面回北京召集军界要人举行赞成帝制签名活动,一面密电云南将军唐继尧等速作反袁准备,并派专人送信给远在美国的黄兴,报告他准备回云南发难,请予协助。11月中旬,蔡锷以赴日治病为名离开京津。12月19日,经日本、上海、香港、河内,秘密回到昆明,与唐继尧以及早两天到达这里的李烈钧会合。
22日,唐继尧召开军事会议,与会者一致赞同蔡锷所提立即兴师讨袁的主张。23日,唐继尧等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取消帝制,惩办元凶,限25日上午10时以前答复。25日,袁世凯拒不答复,唐继尧、蔡锷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按照民国元年旧制恢复都督府,以唐继尧为都督(参见彩图插页第129页)。又将云南陆军编成护国军第一、二、三军,由蔡锷、李烈钧分任第一、二军总司令,统兵出征;唐继尧兼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护国战争正式爆发。
护国军以夺取四川为首要目标。1916年1月,蔡锷亲率护国第一军向四川进发。1月下旬至3月下旬,在川南与优势袁军展开激战,相继攻占叙州(今宜宾市)、江安、南溪、纳溪等地。此外,护国军还先后开辟了湘西和滇桂边两个战场。1月27日,贵州响应云南独立后,一面北援蔡锷攻川,一面东进湘西,占领晃州、芷江、麻阳等地。2月21日,李烈钧率护国第二军进军广西,先后收复皈朝、剥隘、龙潭等要地,并在友军配合下,于广西百色迫使从广西进犯云南的袁军缴械投降。3月15日,陆荣廷宣布广西响应云南独立,护国战争达到高潮。
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命四川将军陈宦与蔡锷谈判议和,妄图退保总统地位。但护国军坚持袁不退位,无调停可言。4月6日和12日,广东、浙江先后宣布独立。5月8日,独立各省在广东肇庆成立中华民国军务院,否认袁世凯政府的合法地位。袁世凯内部又分崩离析,段祺瑞、冯国璋拒绝合作,陕西、四川、湖南纷纷宣布独立。6月6日,袁世凯在恐惧和怨恨中死去。29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唐继尧通电撤销军务院,护国战争宣告结束。
护国战争推翻了洪宪帝制,埋葬了袁世凯,具有革命进步意义。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北洋军阀段祺瑞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远没有完成。
Ⅶ 发生在泸州的战役有哪些
泸州起义、泸州会战。
1、泸州起义
发生于1926年12月1日的西南地区泸州,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组织和领导下,以打倒军阀,配合北伐为旗帜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2、泸州会战
云南的滇军同袁世凯的北洋军1916年在四川发生的战役。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7)护国战役中泸州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其它相关介绍:
据史料记载,龙头关位于城南,始建于蜀汉时期,起止于长沱两江两岸,长约数公里。后来建在宋朝、清朝,建堡等,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泸州三面环水,唯一一条陆路通往城外的道路就是这里。
在泸州战役中,国民警卫队与所谓的精锐北洋军打了几个月,兵力弱于敌人。虽然没有攻占泸州,但它遏制了敌人的主力,阻止了敌人的前进,与其他势力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促进了民族反帝运动的发展。
Ⅷ 泸州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如何
州市为四川省省辖市,位于四川省东南川渝黔滇结合部。地理坐标北纬27°39′~°20′,东经105°08′41″~106°28′,东西宽121.64千米,南北长181.84千米,幅员12,243平方千米。共有40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8.47%,39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苗族占总人口的1.26%,其次是彝族、回族、满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等。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泸州历史悠久,古称“江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 年平均气温17.5─18.0℃,年际之间的变化为16.8─18.6℃,高低年间相差值为1.8℃;泸州市无霜期长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 201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268325 户,家庭户人口为406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2人增加0.0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38061人,占50.68%;女性人口为2080365人,占49.3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66%下降为102.77%。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92083人,占21.15%;15-64岁人口为3094675人,占73.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231668人,占5.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2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3.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4%,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23.6%、11.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4.8:38.6:36.6调整变化为2010年的15.2:56.5:28.3,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7.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9.0%,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高 2.1个百分点。
</SPAN></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