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地理知识的故事
⑴ 地理趣味小故事
与地理有关的谐音谜语
1、大雨天请客--猜地理术语
(提示:宾淋=bīnlín=谜底:回濒临)答
2、河南省的牡蛎--猜田径赛用语
(提示:豫贝=yùbèi=谜底:预备)
3、奥运夺冠--猜中国直辖市名
(提示:添金=tiānjīn=谜底:天津)
4、冰洋大动物--猜中国直辖市名
(提示:北鲸=běijīng=谜底:北京)
5、节日蝉鸣--猜中国直辖市名
(提示:虫庆=Chóngqìng=谜底:重庆)
6、新闻第一句--猜地理名词
(提示:导语=dǎoyǔ=谜底:岛屿)
7、夕照下--猜地名
(提示:落阳=Luòyáng=谜底:洛阳)
⑵ 关于地理知识的幽默故事
一天,小明回家告诉爸爸:我被老师留下了。
爸爸:为什么?
小明:我把撒哈专拉在哪忘记了。属
爸爸:告诉你多少次,东西用完不要乱放!
地图上的牛奶天气炎热,妈妈让王辉把牛奶放进冰箱,王辉却从书桌里找出一张世界地图,把它摊开平放在桌上,然后将一瓶牛奶放在地图的南极地区。妈妈问:“你为什么把牛奶放在地图上?”王辉解释说:“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88以下,人们发现几十年前探险者留下的饼干和罐头一点也没坏。牛奶放在那儿,保险不会坏。比电冰箱温度低得多。”
⑶ 有谁知道有关地理知识的故事
盘古开天地
关于世界的来历,尽管有科学的解释,但我国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美传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盘古开天”就是其中精采的一段。
相传在天地还没有诞生以前,宇宙黑黝黝的,一团混沌,好象一个大鸡蛋。后来,在这个大鸡蛋里,慢慢地孕育了一个叫盘古的人。
开始,盘古在里面呼呼大睡,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发现周围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盘古抓起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猛砍过去,经他这么用力一砍,就听得山崩地裂似地一声巨响,使得那个大鸡蛋一样的一团混沌突然破裂开来,其中一些轻而清的东西,便冉冉上升变成了青天,另外一些重而浊的东西,则沉降下来变成了大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青天、脚踏大地站在天地之中。自那以后,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随着天地每日长高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地变得极厚,而盘古顶天立地,也变得极其高大。
就这样,盘古象一根长柱子一样顶天立地地辛苦工作了一万八千年,使天和地都变得非常牢固,他自己也由于过度劳累而倒下死了。
为了缔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盘古献出了自己的躯体,让它化为万物。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变幻的风云;他的声音,变成了隆隆作响的雷霆;他的右眼变成了红彤彤的太阳,左眼变成皎洁的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连绵的山脉;他的血液和筋脉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纵横的道路;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肌肉变成了泥土;他的牙齿、骨头和骨髓,则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精美的玉石;就连身上的汗水,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自此以后,万物在天地的怀抱中繁衍生息。
这个传说故事虽纯属虚构,但它说明了人类改造、征服大自然的伟大气魄,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与自然抗争、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聪明才智。
⑷ 找一个蕴含科学道理的小故事
公元前6世纪,在爱琴海东岸,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居住着来迪斯和吕底亚两大部落。两部落本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后来,不知是为了争夺地盘,还是由于一位贵族被害,也许是由于一位公主被抢走,或者是别的其他原因,两部落对峙,要用刀和剑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仇恨。战争残酷地进行了5年。战争拖得愈久,双方积怨愈深,老百姓遭受的苦难也愈重。
古希腊天文学家泰勒斯痛恨这场无谓的厮杀,决定利用一次难得的日全食来消除战祸。日全食是罕见的,但是,泰勒斯熟悉天文知识,预先推算出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地将发生日全食。于是,他公开宣布:“上天对这场战争十分厌恶,特借助曰全食来向大家示警。如若双方不肯休战,将有大灾难临头。”双方都自认为上天是他们的庇护者,不可能对他们发难的,因而也都把泰勒斯看成是一个疯子,根本听不进泰勒斯的劝告,两军对战更加激烈。5月28曰,正当交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忽然间,日全食发生了一个黑影闯进了圆圆的曰面,把太阳一点一点地“往肚里吞”,眩目的太阳光盘一点一点减少,大地上太阳光慢慢减弱,好像黄昏降临。动物不安地躁动起来,鸟儿归巢,鸡犬返窝,气温下降。等到黑影把太阳全“吞没”时,顿时天昏地暗,大地呈现一片夜色天上的星星也出来了,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着.就在这时,交战的双方都被推入茫茫的黑夜。士兵们惶惑地仰望着天空,将帅们惊恐地面对着“黑夜”。尽管过了几分钟,黑影开始慢慢将太阳吐了出来,灿烂的阳光又洒满大地,但是,这种奇异的天象给交战双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方的僧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都相信了泰勒斯事前警告的话,是上天不满他们的战争而发出的警告,于是,双方一致同意握手言和,心悦诚服地签订了永久恪守的和平契约,从而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其实,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知道,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在空中旋转着的,月球和地球都是不发光的,就跟我们人一样,如果太阳照来,就会在身后留下影子。我们站着看那人太阳没照到的一面就是黑的或近乎黑的。那么,如果月球运行到夹在太阳与地球中间,使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就要被月球遮掉了,看上去太阳被一个黑乎乎的圆盘——月球给挡住了,日食就发生了。
科学道理
日食有曰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三种。日偏食是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一部分,而太阳圆面其余部分仍然很光亮的现象;曰环食是太阳圆面中心部分被月球遮住,而太阳圆面边缘还露出一个像光环似的一团的现象;日全食是整个太阳圆面完全被月球遮住的现象。就全世界来说,日食并不罕见,最少时一年要发生2次,最多时一年可发生5次。其中最罕见的是曰全食,对某个具体地方来说,大约平均要二三百年才能有机会看到这种奇异壮观的理象。幸运的是2009年7月22日将要出现的日全食,从我国西藏南部到长江口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而且日食的时间长达5~6分钟,十分难得,到时,只要天气条件良好,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都能一饱眼福。
祖冲之赴宴话月食
公元459年夏历九月十五晚,都城建康(今南京)沐浴在银白色的月光之中。离皇宫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官府,那深宅大院在月光衬托下显露出巍峨的轮廓,屋檐下两盏大灯笼放射出红色的光芒,门前一对石狮子也披上了红绸,主人站在门口向前来的宾客频频作揖,原来主人今晚要举行生日大庆典礼。
前来祝寿的人真不少。当一位眉目清秀的年轻人光临时,主人更显得兴奋不已。这位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学问高深,名噪全国的大科学家祖冲之。
正当乐师奏歌,少女起舞,宾主举杯祝寿的时候,只见一位仆人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禀告说:“老爷,不好了,今晚天狗吃月亮……”主人一听,脸色“刷地”一下子变得铁青,酒杯从手中掉落,在地板上摔个粉碎。主人的夫人走到窗前,抬头望天空,只见一轮圆月高照,万里无云,便转过身来,骂道:“你看看,窗外月亮那么圆,你在胡说八道,今天老爷大寿,你怎么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来。”仆人慌忙跪下辩解道:“奴才不敢胡说,外面墙上贴有告示。”此时,歌也停了,舞也停了,厅堂内一片沉寂。
原来,古代人以为出现日月食是一种凶兆。主人大寿,却逢月食,以为大难临头,当然惊慌。
“来人,去查一下是谁贴的告示。”主人不相信今晚会发生月全食,以为有仇人与他作对。
这时,祖冲之离座而起,微笑道:“大人不用追究,告示是在下贴的。大人也不必惊慌不安,古言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月食是大自然的运动规律,与人间无关。月亮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日、月、地像走马灯似地转个不停。月亮不发光,靠反射阳光而发亮。月亮走到日地中间,月亮暗的一面对着人间,这时必逢初一或三十,当月亮走到地球另一侧,月亮面对着我们,这天必是十五。地球在曰月之间,阳光被地球挡住而照不到月亮,便成了月食。今天恰巧是十五……”
“为何月月有十五,却不是月月有月食?”主人不等祖冲之讲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这很简单,月亮绕地球转的轨道与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不在同一个平面。只有十五这一天,又恰逢两个轨道在同一平面,日、月、地才在同一直线上,才有月食。”
不少来客听完祖>中之的这席话,点头称是。他们知道祖冲之精于数学,通晓天文,他今天敢言,定有依据。于是,客厅内干杯声又起。
可是,主人心中还是怏怏不快,“要是今天没有月食,我可不客气。”
“如果没有月食,在下甘愿受罚”,祖冲之大声回答。
过了一个时辰,忽然楼下有人惊呼:“天狗食月了。”人们一下子拥到窗前,只见那明月一点一点被黑影吞没。
科学道理
世界上万物都有其本身的运动规律。
⑸ 急需地理趣味小故事!!!!!!
地理小笑话
地理课 地理课上,老师问:“巴西在哪里?谁发现了新大陆 ?” 阿呆:“在地理课本五十一页。” 大军同学在睡觉,老师叫他到讲台上,要他指出挂图上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大陆, 大军指出了正确的位置。 老师满意地笑道:“ 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是谁发现新大陆了吧?” 同学们齐声说:“大军!” 接着老师问大军:“新大陆下面的那行数字是什么意思?” 大军答:“是哥伦布的电话号码。”
与地理有关的谐音笑话
A、“南海诸岛”
李先生在上地理课。
先生:南海诸岛在什么地方,大家看见了?
学生暴笑,齐呼:“看见了,在前排!”
原来,班上有个“男孩”叫“朱导”。
提示:南海诸岛(Nánhǎizhūdǎo)≈男孩朱导(nánháiZhūdǎo)
B、“中国的疆域”
李先生:中国的疆域有多大?
某学生:中国的江玉?长江的江玉还是黑龙江的江玉?
李先生:你的地理成绩,可能倒数第一。
某学生:到蜀第一?那我得到四川读书了。
提示:疆域=jiāngyù=江玉;倒数=dàoshǔ=到蜀
C、“三级行政区划”
李先生: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怎样的?
某学生:中国的三级性征趣话是儿童不宜的。
提示:区划(qūhuà)≈趣话(qùhuà)
D、“地域文化”
一班主任休产假,学校安排上地理的李籼生代之。一天,班长找到李籼生,焦急的诉说:“我们班本月的黑板报还没出,学校下周就要评比了,请您定个主题,叫大家提供稿件吧。”
李籼生想了想,说:“你马上回班上告知同学们,本月黑板报就以‘地域文化’为主题,请大家积极投稿。”
班长回到课室,在黑板上广而告之:本月黑板报主题--地狱问话,请大家积极投稿。
E、美日在亚洲
李先生:你怎么说美、日都在亚洲?
全求通:我说每日都在亚洲怎么不对?我不是天天都在亚洲吗?
⑹ 古诗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古诗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里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海洋、陆地上气压中心就会发生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一年中盛行风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夏季,亚洲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北太平洋升温慢,形成高压。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以东南风吹向亚洲东南地区,形成东南季风,也就是夏季风。随着离海洋的距离不断增加,夏季风的势力就会变弱,夏季风影响不到内陆地区。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划分为非季风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就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线以东以南地区为季风区,季风区降水较多;这条线以西以北地区为非季风区,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的“胡”指的是中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胡马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是不让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越过阴山。阴山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的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即北方少数民族和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分界线)。阴山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阴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的分界线。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该句诗描述了平原和山地的气候差异,蕴含了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知识。四月的平原已经芳菲落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开放,这主要是由于山地海拔高导致气温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中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同一时间,平原地区气温高,百花开放的时间早,高山上气温低,百花开放的时间晚。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该句诗反映了一个地方同一时刻不同的天气状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城市的一边天气晴朗,另一边下雨。该句诗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降水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和台风雨。对流雨是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
⑺ 《地球脉动》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有哪些(越多越好)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⑷地球卫星照片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⑷地球卫星照片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 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变化数轴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⑻ 间短地理小故事10篇,含有地理知识
没有十个,只有以下
字典——我最好的老师
“妈妈,这个字我不会写!” “查字典!” “太麻烦了!” 平时,我最不喜欢查字典了,我不喜欢我妈妈总盯着我写作业的原因就是:我一有空着的字,她就对我吼道:“就这么空着呀?给我查字典!”这句话我足足听过100遍了,都背过了。我生气了,就把字典往桌子上摔打,又撕了几页。可怜的字典,他好像在冲我哭,“你为什么要打我呀。”
不过,有一次,妈妈冲我发火了。她拿来一张卷子给我做,还说如果有错题就再做一张卷子。我发现有一个字不会写,心想:“坏了!又得做一张卷子。”这时,风把字典的一页吹跑了,字典比我还急,好像在说:“小主人,用我吧。”于是,我拿起了我的救命良药,很快就查出了那个字。字典打了一个漂亮仗!他好像十分骄傲,说:“还是我行吧。”那天,那张卷子都做对了。妈妈表扬了我,并且奖励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都是字典的功劳呀。”
我爱字典—我最好的老师。
⑼ 有关地理方面的古代传说故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回地的山川宝藏答.
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着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都是有关地理的!
⑽ 有谁知道有关地理知识的故事
1热胀冷缩
查字典地理课上,老师问:“一般物体遇冷得遇热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说:“热胀冷缩。”
老师点点头说:“对,谁能举个例子?”
王辉说:“比如夏天很热,所以白天很长;冬天很冷,所以白天很短。这就是热胀冷缩的缘故。”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为什么?
2地图上的牛奶
天气炎热,妈妈让王辉把牛奶放进冰箱,王辉却从书桌里找出一张世界地图,把它摊开平放在桌上,然后将一瓶牛奶放在地图的南极地区。
妈妈问:“你为什么把牛奶放在地图上?”
王辉解释说:“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88以下,人们发现几十年前探险者留下的饼干和罐头一点也没坏。牛奶放在那儿,保险不会坏。比电冰箱温度低得多。”
3先与后
一个雷雨的夜晚,闪电过后,接着就是一声霹雷。
弟弟问:“辉哥。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
王辉神气地说:“这也不懂,因为眼睛长在前面,耳朵长在后面,当然是眼睛先看见,耳朵后听到。”
4星星到哪儿去了
晚上,天空闪烁着点点繁星。弟弟忽然问:“辉哥,晚上能看到这么多星星,为什么白天就看不见呢?”
王辉说:“那还不简单。”他把两手握拳头,“这是地球,这是星星,地球一自转,这星星就绕到地球背后去了,我们怎么能看见。”
5下硬雨
从前,有两个人从没见过下冰雹,一天,天空忽然下了一场冰雹,他俩都觉得奇怪,一个问:“天上下的什么?”
另一个说:“天上下的是硬雨。”
6月亮上多拥挤
地理老师讲到月球上的情况时说:“月球大得很,在上面住几百万人也是很宽敞的。”
学生杨亮忽然大笑起来。
老师奇怪地问:“你笑什么?”
杨亮说:“老师,您就没想到,当月亮变成月芽的时候,住在上面的人该多么拥挤啊。”
7是英国伦敦
王辉在公共汽车上,听见两人谈话。
高个说:“请你给我介绍一下杰克伦敦的情况。”矮个还没来得及回答。王辉强忍住笑说:“叔叔。不是捷克伦敦,是英国伦敦。”
8倒挂着
弟弟问:“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们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
哥哥说:“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
弟弟说:“他们怎样走路呢?”
哥哥说:“他们走路脚一定不能离开地面,否则就会掉下去。”
弟弟说:“幸亏我们是在地球上面。”
9当没有太阳的时候
王辉问爸爸:“地球真是绕着太阳转吗?”
爸爸说:“当然。”
王辉问:“那么,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呢?”
10汉水发源在哪儿?
地理课上老师说:“上节课讲了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它的几条大支流,谁还记得长江的支流汉水发源在哪儿?”
王辉思想正开小差,没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可老师偏偏叫他回答,王辉急得满头大汗。
老师见他闷声不响,又问:“汉水发源在哪儿?”
“汗水?汗水发源在头上!”
11二郎山最高
地理课上,老师讲:“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王辉说:“不对。前两天我听到一首歌里说:二郎山高万丈。我一算,一万丈要有三万多米,它比珠穆朗玛峰高多了。”
《地理笑话》答案
1热胀冷缩
由于地理是倾斜地太阳公转,冬季,北半球受阳光照射的时间短,照不到阳光的时间长,所以昼短夜长。夏季,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长,照不到的时间短,所以昼长夜短,根本与热胀冷缩无关。
2地图上的牛奶
地图上的南极不能代替真正的南极。
3先与后
人所以先看见闪,后听见雷声,是因为光速快,每秒30万公里。声速慢,每秒只有340米,并非因为眼在前耳在后。
4星星到哪儿去了
白天看不见星星,并不是星星都转到地球背面,而是因为白天太阳光最亮,掩盖了微弱的星光。
5下硬雨
雨是液体,冰雹是固体,多发生在夏季,夏天地面很热,空气强烈上升。当热空气升到高空,水气凝成小水滴,再变冷形成小冰晶。经过反复升降,使颗粒越变越大,直到空气托不住它时,冰雹就从天而降了。
6月亮上多拥挤
月亮由圆月变成月芽,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位置的不同,地球上看到月亮的亮面大小就不同。并非月亮面积大小发生了变化。
7是英国伦敦
杰克伦敦是美国作家。
8倒挂着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在宇宙空间,对地球来说周围都是天空,无所谓哪面朝上哪面朝下,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人无论在地球的哪个位置都是脚踏地,头顶天。
9当没有太阳的时候
地球绕太阳转产生四季变换。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当你所在地背着太阳时就是夜。
10汉水发源在哪儿?
汉水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的山地。
11二郎山最高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二郎山高万丈是形容词,艺术夸张,二郎山海拔只有1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