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Ⅰ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对于新加坡而言说的应该不是地理环境而是地理位置吧?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扼守重要海运航线马六甲海峡,适宜发展转口贸易等等。若还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Ⅱ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教案
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
1.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新加坡区域发展的条件评价。
3.新加坡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教学难点
1.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新加坡区域发展的条件评价。
3.新加坡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教具准备
1.新加坡地图。
2.有关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加坡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会分析地理数据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区域研究的方法。
2.学会评价某区域发展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科学实用性的认识。
2.建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分组进行研究,依据教材所提示的探究过程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研究,课堂上主要是汇报研究的成果。教师也准备相应的资料,以备学生在课堂展示研究成果时进行一些补充。
导入新课
师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新加坡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创造着奇迹,许多人都在研究新加坡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同学们也作为专家进行了一些研究,重点以新加坡为例,分析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下面我们共同探究,已经形成一些想法的同学可以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后,代表小组来介绍探究的成果。
推进新课
板书:
问题研究:地理环境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条件
师
(设置探究题目便于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入)请大家针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特点来共同分析和评价新加坡地理环境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新加坡哪些地理条件对工业发展不利?
课件展示图片:
新加坡地图
课件展示:文字资料: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简介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槃(pán)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它位于赤道以北136.8千米,东经103°38′至东经104°6′,北纬1°09′至1°29′,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面积为682.7平方千米(新加坡年鉴2002),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自然资源缺乏。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
生
有利条件主要是地理位置优越,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然后总结)
师
新加坡的工业非常有名,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是什么地理环境影响到工业部门的选择呢?除新加坡本身的地理条件外,促进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我们从其发展简史上去寻找。
一、主要经济部门
课件展示:文字资料
生
(学生回答后师生讨论并评价)
师
新加坡国民体系中,服务业、农业等与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哪些地理条件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
课件展示:
新加坡的经济概况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包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业部门,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师生讨论归纳)
板书:
二、主要影响因素
不利因素:耕地面积小,资源贫乏
有利因素:气候条件优越,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航运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
师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气候条件优越,不利条件为耕地面积小,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
课堂小结
结合学生活动实践,评价学生学习行为
板书设计
问题研究:地理环境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条件
一、主要经济部门
二、主要影响因素
不利因素:耕地面积小,资源贫乏
有利因素:气候条件优越,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航运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
活动与探究
新加坡一直都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大力进行海外投资,例如非常有名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同学们想一想积极对外投资与新加坡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就此写一篇小短文。
提示:学生从新加坡土地面积、资源、环境和土地承载力等方面展开。
Ⅲ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课
(地理必修 3 第一章 问题研究) [教学设计] 海口市实验中学 许杰胶
一、准备工作 指导学生分组上网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质疑,形成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二、课堂实施过程 通过上网或读书查询,学生手中已经有了大量有关新加坡及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料,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围绕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具体步骤为:
1.整理资料图表分析方法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手中的各种资料用图表方式呈现出来,如相关国家经济发展条件比较表、相关国家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表、新加坡主要产业产值增长图、相关国家人口增长和人均GDP 增长示意图等.
2.利用图示分析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
3、总结研究方法1)对比分析方法 在地理位置方面,对比巴拿马(相似)和瑞土(相反);在发展农业、工业的资源条件方面,对比马来西亚(相反)和瑞士(相似);在科学技术条件方面,对比瑞士(相似)和巴拿马(相反)等.2)综合分析方法 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之一就是综合性.所谓综合分析方法,就是对某一地理事象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其形成的诸多因子,了解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探讨该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对其他地理事物乃至地理环境整体所带来的影响和效应.如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受其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等)、社会环境(人口、科技、市场、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新加坡的科技水平既受人口素质、文化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又对经济发展、工业技术水平、产业部门选择等产生直接作用.3)主导因素方法 由于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纷繁复杂,为了抓主要矛盾突出区域特色,我们还需要把握影响某一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主导因素.三、分组形成探究的书面结论
[教学体会]
1、 问题探究首先要让学生能提出问题,问题才是学生去探究的源动力,当然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这不是短时间学生就能具备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学习.2、 问题探究式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知识面得要求比较高,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有锻炼和提高作用,给学生自我学习提供了方向
Ⅳ 地理环境为新加波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详细
地理环境条件: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条件: ③土地条件: ④矿产资源: ⑤人文环境: 新加坡发展工业的不利地理条件: 领土面积小、分散,劳动力缺乏,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对工业发展不利 ①处在东南亚中心,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交通要道②重要的港口位置 ③国内矿产资源贫乏的条件影响了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的选择。 什么地理条件影响了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的选择? 除新加坡本身的地理条件外,促进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①新加坡处于西亚原油产地和东方石油消费区之间,为其炼油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政府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本国的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④东南亚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与地理条件有什么关系? 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得业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 新加坡农业发展不利的地理条件有哪些?新加坡是怎样解决农业问题的?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这不利于农业发展。在新加坡发展蔬菜,而粮食产值较低的农业生产则停业,其粮食、禽蛋、肉乳等全部依靠进口。 哪些地理条件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 国土面积狭小、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
Ⅳ 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
有利条件主要是地理位置优越,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
新加坡国土小,人口少,资源缺乏,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地理位置优越。因此,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在李光耀总理执政期间,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实行全方位开放,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济之中,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是工业化程度高,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的国家,而且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非常明晰。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它位于赤道以北136.8千米,东经103°38′至东经104°6′,北纬1°09′至1°29′,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面积为682.7平方千米(新加坡年鉴2002),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自然资源缺乏。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
Ⅵ 高2地理:教案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完全正确不敢肯定,但你可以从:交通,地理位置,发展的有益件等,综合1下,便可
Ⅶ 问题研究一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成功道路不仅为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岛国提供了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Ⅷ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成功道路不仅为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岛国提供了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由于新加坡在许多方面对外国依赖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