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知识奇异
㈠ 有关地理知识
11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体水库”之称。
111、西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右图)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112、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113、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14、云贵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115、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116、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117、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118、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 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119、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120、成都平原在 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 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121、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122、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123、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12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
12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稻米和淡水鱼主要产区,所以有“ 鱼米之乡”的美称。
126、历史相传的五岳:东岳是 泰山(山东)、西岳是华山(陕西)、北岳是恒山(山西)、南岳是 衡山(湖南)、中岳是嵩山(河南)。
127、泰山地处中国东部,古称东岳,是一座历史名山,历代皇帝和许多名人,都攀登过泰山,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联合国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128、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一起誉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群。
㈡ 奇异地理小故事100字
关于阿艾石窟的千年猜想
来源: 网易论坛
人们目睹这些文明的碎版片,总会升起权种种疑团,是谁,在什么时候,在如此险峻的地方开凿这个洞窟呢?
被称为天山大峡谷的库车北部的克孜利亚峡谷有着地质构造学上的奇观。它曲折幽深、怪石嶙峋,最宽处有几十米,狭窄处仅可容一个人通过。春、夏季,山洪会注满河谷;秋、冬季,峡谷内断断续续渗出的细流慢慢融入沟口处的铜厂河。铜厂河是史书中所说的“东川水”,它以恒久的姿势流淌着,不仅滋润和丰饶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且孕育和发展了人类文化,至今保留的诸多遗址如阿艾古城,苏巴士佛教遗址及炼铜冶铁遗址都在这条河边。滚滚不息的河水承载和见证着历史、现在、还有将来。
迂回的山崖峭壁一次次地阻隔着人们的视线,使得许多不解之谜经过千年的封存保留到了今天。
1999年4月的一天,库车县北部天山河谷中的阿格乡牧民阿布来提同往常一样挎上采药背包和用具在崎岖的山道间跋涉跳跃,矫健得如同羚羊。他寻找着,采撷着。在离谷底三十多米处的绝壁间他发现了一丛绿色。他没有犹豫,他在抓住绿色藤蔓的同时,一脚踏进了尘封一千多年的石窟。
㈢ 中国地理奇异事件
长白山天池怪物
㈣ 关于地理奇异现象有赏析
世界岛是一个人工岛,占地5.5平方公里,当中包括约1平方公里的沙滩,位于阿内联酋迪拜附近的容海域,由300个面积从2.3万至8.4万平方米不等的小岛组成。这些小岛的形状经过精心设计,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形状,整体看像是一幅世界地图。
㈤ 趣味地理知识有什么关于地理的趣味性知识
(1)奇趣之地:世界上有许多奇趣之地,除了“百慕大”的魔鬼三角地,还有许多“死亡谷”。比如,中国昆仑山内的“魔鬼谷”;埃及西部沙漠中的“死亡之地”;美国加利福利亚和内华达之间的“死亡谷”;意大利的“死亡谷”……
(2)奇趣之山:中国甘肃省有座会跑的山;新疆有座颜色紫红的火焰山;湖北有座在盛夏时山腰会结冰的山;美国有座双怪山;意大利有会喷金的火山;冰岛有喷发冰块的火山……
(3)奇趣之石:澳大利亚有世界山最大的独块岩体——艾尔斯巨石;缅甸北部森林中发现有每逢阴雨天就会“哭”的奇异岩石;墨西哥有块一移动就会发暴雨的怪石雕像;印度有随着人们的呼喊而飘起来的巨石;我国四川省有随着人们呼喊而涌出汩汩清流的悬崖巨石;福建省有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江苏省有一种“身怀六甲”的“孕子石”……
(4)奇趣之湖:哈萨克斯坦有一个奇异的甜湖;俄罗斯有一个在很远距离都让人感到窒息的水银湖;东非扎伊尔有一个像汽水一样充满气体的“汽湖”;我国台湾、新疆和云南都发现有水往高处流的湖泊;西双版纳还有许多悬在树上的“湖”……
(5)奇趣之河:“香河”——西非安哥拉的勒尼达河,河水香气浓郁,百里之外也能闻到扑鼻异香;“甜河”——希腊半岛北部的奥尔马河,河水甘甜醇口,可与甘蔗媲美;“酸河”——哥伦比亚的雷欧维拉力河,酸性很大,甚至可以用来杀人……
(6)奇趣之泉:“太阳泉”——我国云贵高原深处,需要见到太阳光时泉水才会涌出来;“音乐泉”——非洲突尼斯有一处可以“演奏”出不同曲调和优美乐曲的泉水……
(7)奇趣之洞: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洞,能够治疗关节疼痛或神经衰弱;在尼加拉有一个洞穴,在每天的不同时候,洞口会变换出不同的形状……
(8)奇趣之岛:西印度群岛有一座奇异的小岛,可以像地球一样24小时自转一周;此地还有一个神秘的马提尼克岛,可以使外来的成年人长高几厘米……
(9)奇趣之雨:“天上掉馅饼”,这是句玩笑化。可是,世界上的确有许多奇怪的雨,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礼物”。比如,西班牙沿海下过一场“麦雨”;丹麦沿海下过一场“虾雨”;英国下过一场“螃蟹雨”;法国下过一场“青蛙雨”;俄罗斯下过一场“银币雨”;乌克兰下过“牛奶雨”;马来西亚下过黑雨;美国下过蓝雨;中国河南下过像血一样鲜红的红雨,《清史稿》记载:松滋天雨血,以碗盛之,作“桃花色”……
(10)奇趣之鸟:澳大利亚的食火鸡,有几个别称,分别叫“杀人鸟”、“戴头盔的巨鸟”、“双颈垂食火鸡”;西亚沙特阿拉伯北部的“吃铁鸟”可以吃铁;太平洋的赤道奇岛上的啄木燕,可以使用细树枝来捕食;非洲的布隆迪有一种鸟,会使用石块来捕食……
㈥ 求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百科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
太阳光射入大气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专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属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就变成了一个
散射光的光源。它们向四面八方发出光来。在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如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波最容易
被大气分子和微粒散射出来。波长较长的如红、橙、黄等颜色的光波透射力最强,它们能透过大气分子而
保持原来的前进方向。这样光波的分离作用就此发生了,而颜色也就出现了。
【为什么会出现海市蜃楼】
在炎热的夏季或沙漠地区,当近地面的空气受到太阳的猛烈照射时,温度
升得很高,空气密度变小了,而上层的空气仍然比较冷,空气密度也大,这样由远方物体各点所投射的光
线在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
就要向远离法线的方向折射。
当光线快射到地球表面时,
就会发生全反射,
于是远处物体上下各点所投射的光线就沿下凹的路径到达观察者眼中,出现“海市蜃楼”。而在地面逆温
较强的地区,尤其是在冷海面或极地冰雪覆盖的地区,由于底层空气密度很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很小,这
种上疏下密的空气就能使物体投射的光线经过它产生折射和全反射现象,以致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
请采纳。。。
㈦ 地理奇异文化
秘鲁纳斯卡线条- -
纳斯卡和朱马纳大草原在利马以南约四百公里, 位于秘鲁海岸的干旱的草原上, 占地约四百五十平方公里。 这些线条图大约刻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 就其数量、自然状态、大小以及连续性来说, 它们是考古学中最难解开的迷团之一。 有些线条图描述了活着的动物、植物,想像的形象,还有数公里长的几何图形。 这些物品被认为是用于与天文学有关的宗教仪式。
纳斯卡线条图约出现于公元1世纪。在辽阔的荒漠上,有人用网状线条,蚀刻出巨形飞禽走兽的图案。
纳斯卡线条图是一种巨形的,镂刻在纳斯卡山谷的潘帕·因哈尼奥荒漠中的一些奇怪的超大图形。有直线形、几何图形,还有飞禽走兽等各种各样的图形。在地面上,它们似乎像在暗红色的砂砾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只有从高空往下观望时,这些线条才能呈现各种兽类的巨大图形。
例如:一只50米的大蜘蛛;一只巨大的秃鹰,其翼展竟达120米;一条蜥蜴有180米那么长;而一只猴子则有100米高。
这些迷宫般的图案占地500平方公里,它们是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石块,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创造出来的。
自1926年人们发现了这些图案后,众说纷纭,然而对这些图案想表示的意图,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艾尔弗雷德·克鲁伯和米吉亚·艾克斯比,这两个最早注意到这些图案的人以为,这些是灌溉用的水渠。后来,艾克斯比认为这些小径与印加帝国的 “神圣之路”相似,那些圆椎形石堆是“聚焦”(即这些线条的聚合相交点),也可能是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所。
保尔·考苏克在1941年到达该地时,在夏至那一天,他碰巧观察到太阳恰好就是从这些红条中某一条的末端的上空落下去的。这一奇妙的现象他认为,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天文书。
德国学者玛丽亚·莱因切在经过30余年潜心研究之后,提出相同的理论。她解释道,这些直线与螺线代表星球的运动,而那些动物图形则代表星座。
在所有的理论中,最出名却又最牵强附会的要数埃里克·冯丹尼肯在他那本《上帝的战车》一书中所作的解释:这些是为外星人来参观而留下的入口处标记。另一种同样异想天开的妙说是,古代时,这里的人乘坐在热气球上留下这样的残迹。这一猜度的依据是,这些图案在空中才看得清楚,还称图案中有许多看上去很可能是当时为使气球飞离地面时那些燃烧物留下的痕迹。不过,乔奇艾·冯布鲁宁又声称这是赛跑比赛时留下的轨迹。
考古学家乔斯依·兰其奥则更直接而简单地把这一切解释为地图,标出的是一些进入重要场所的通道,比如地下水渠等等。对于这些图案形成的时间的争论则少多了。
考古学家们最新的估计是出现在公元1世纪前后,这估计比原先的推算更早些。然而,不管是行家还是非专业的分析家都无可置疑地对其魅力感到难以抗据。 为了让它们能一直保存下去,当今已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参观者不准步行或驱车前往。在纳斯卡北部20公里处,建了一座了望塔,专为不宜乘飞机的游客们,提供斜向观望其中三个图案的机会。倘若站在平地上去观看,那么这些奇妙的图案将即刻失去期所有的魅力,因为它们规模之大,式样之繁多,是难以被觉察的。
纳斯卡山谷这块辽阔的考古沃土,还孕育了一座座卡瓦奇锥形塔。那里众多的土砖建筑和昆切(用木条,藤,竹等捆绑在一起,外面涂盖泥土的建筑)虽然平淡无奇,但是有几幢建筑物运河不一般,它们也许是公众聚会进行祭奠活动的场所。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寺庙。
这是一座有石阶的塔状寺庙,建造在一个斜坡上,随坡度逐渐增高到20米。庙前及最高处,都有长方形土砖砌成的墙。寺庙底基周围有用土夸砌的房间,还有一些广场,其中最大的有45×75米。在纳斯卡文化早期(从公元100—800年间),教士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那里的宗教活动却鲜为人知。不过,后人能从那里的陶器以及纺织品上的动物图案推断出几种当时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如:猫科动物。另外,那里还埋着不同时期的一些墓穴,从有些寞穴中,人们还挖掘出一些当时的纳斯上学人所使用过的陶器和吃过的食物。
在秘鲁许多博物馆里存放着许多展现纳斯卡各个时期的文化的陶制品,其中最出名的是存放在利马的一件精品。早期的陶壶以其现实主义手法之描绘为特点,壶上用多种色彩画出各种飞禽走兽(秃鹰、美洲驼、蜂鸟等动物)以及庄稼(玉米、辣椒、利马豆等)。后期的图案就更抽象了,而陶壶本身则更笨大了。
http://ke..com/view/142196.htm
㈧ 关于地理百科知识比较大资源比较多的网站!!
网络搜索;地理网络‘
你就知道了是那个网站了,第一个就是
㈨ 地理百科知识
其实,要是你方便的话,可以借初中地理课本,总共三本,看完基本的常识就知道了,这个方法系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