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光照图知识点
1. 高中地理晨昏线 光照图的判断技巧 最好有几个例子拜托了
同学你好:晨昏线,其实很简单的。也不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所以只是在现在的考试中比专较重要而已.给你分析属一下吧!
晨昏线就是白天与黑夜的交界处。太阳是自西向东转的对不,如果晨昏线的从左向右是由白天进入黑夜的话,就是昏线了;相反就是晨线了。(注意从左向右是自西向东的)
特点:1.白昼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黑夜为0点或24点
2.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为18点;
2. 高中地理太阳光照图之圆柱投影图的判读方法
(1)此图是_12_月_22_日前后的光照图。
AB线为晨线,则AC线为昏线,AB线和AC线上侧为夜,下回侧为昼,A点在北极圈答上,说明北极圈上刚好出现极夜现象,是北半球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
(2)此时正午太阳直射点位置在:_23°26′S , 90°W_。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度为23°26′S;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平分大部分昼半球,从图中可看出平分大部分昼半球的经线是90°W。
(3)经过_18_小时太阳经过D点所在的子午线。
图中现在太阳(直射点)在90°W,太阳自东向西运动,过D点(0°经线)所在的子午线要跨越经度为360°-90°=270°,所需时间为270°/15°每小时=18小时
3. 高一地理光照判读图总是不会做,请大神赐教嘿嘿
其实,要学好地理,首先就是要学会看地图,各种各样的地图都要会看专,我初一的时候就把世属界地图,各个重要国家的地图都画过好几遍了,高中的各种光照图,洋流图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所以你先把书上的各种图看明白,为什么光照图是那样的,会看图之后再做题吧
4. 高中地理光照图题,为什么120°E是24时啊
选B. 第一步,找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由图可知°E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可推出6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这条经线;第二步,找太阳直射的纬线,由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0°,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40°=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的纬度),再由此时晨昏线与该纬线相切,可知: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的纬度=90°,由此解二元一次方程,可得太阳直射的纬线的纬度为 20°N.下面为我已发表的一篇文章,帮你理解。
高考中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主要通过光照图来完成。利用光照图判读晨昏线,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和南北极地区极昼极夜的状况,解答与时间计算有关的问题等。光照图题在高考中分值占到8分—12分,难度大,考生失分重,有的考生干脆放弃,如何解答这些考题呢?光照图类型很多,归纳起来就是三线一点的问题。
一、什么是三线一点呢?
三线:(如图1)晨昏线ABC,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75°N,过切点B的经线90°E。一点:晨昏线ABC与纬线75°N相切的点B。
二、三线一点有何特征呢?
1、这条纬线的纬度是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最低纬度;其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
2、这条经线可能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点;也可能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也是自然日界线。据此,可以解答与地方时有关的问题。
3、切点在一年中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在 66°34′N-90°N之间或66°34′S-90°S之间移动。
4、如高纬度地区是极昼,则该点的地方时为0时(如图1的B点),太阳直射此半球(如图1太阳直射北半球15°N);如高纬度地区是极夜,则该点的地方是为12时(图2的切点M),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图2太阳直射南半球23°26′S)。据此,可以解答与季节有关的问题。
三、 解答技巧
可根据题意,先转绘出自己熟悉的光照示意图,并在图中找出三线一点,再依据题意确定昼夜状况,特别要找出极昼极夜出现的纬度范围,最后根据三线一点的特征解答问题。
例1 (2008年天津卷)图6 中X 、Y 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11~12 题. 11. X 、Y 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
解析:转绘右图.根据赤道向北凸起,可知南极点在此图中且靠近Y切点,Y切点的高纬度地区出现极昼,X切点与Y切点不同在一条经线上,但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两点的时区不同;图中左边为晨线,右边为昏线,可知图示地区为白昼,X切点刚好为极夜,Y切点刚好为极昼,所以C、D项错;用排除法可选出A。
12 .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解析: 由已知条件无法判定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但可知太阳直射点总是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向西移动,可选出 D。
例2(2007年全国卷一)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解析:根据题意可转绘成右图,M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北半球切点M的高纬度地区为极夜,则过切点M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P点所在经线与过切点M的经线的经度差为45°可知B正确。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解析:因此时为7月,可知北半球切点M的高纬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M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选C.
8.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解析:若Q地的经度为0°则北京位于P点(90° E)所在经线以东,且此时正日出,故M点以东的晨昏线晨线,M点以西的晨昏线为昏线,切点M以北的北半球高纬地区为极昼,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炎热干燥,选A。
例3(2011年四川卷)图4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10-11题。
10.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解析::根据题意可转绘成右图。A点为68°S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图示区域在赤道以南,此刻,北京处于白昼,AB线西是白昼,表明太阳直射22°N,是北半球的夏季。根据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可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的昼越来越长(日期为6月28日附近)。150°W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点,可计算出,0点经线为60°W,即从60°W向东到180°与北京在同一日期内,华盛顿(76°W,西五区)不在这经度范围内。选B.
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解析:太阳直射22°N接近6月28日,A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该季节全球太阳都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B错;正值尼罗河丰水期,C错;地球上北边的白昼比南边长,故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选D.
例4 图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题。
若E、F两点重合时,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纬线a位于高纬度 B.纬线a位于中纬度
C.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E、F两点重合为晨昏线与纬线a的切点,即正好发生极昼或极夜,其纬度范围是66°34′—90°,不可能是位于中纬度,故选B项;
例5 下图所示地区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弧线b为晨昏线,M为a、b线的切点,N为纬度最高点。据此回答1--2题。
1、一年中M与N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 )
A. 7300千米 B. 6600 千米 C. 2600千米 D. 1100千米
解析:根据题意可转绘成右图。M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M点为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而N为纬度最高点即为90°N,一年中M与N之间的最大距离时,纬度差为23°26′,由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可计算出MN的最大距离为2600千米,选C;
2、 若M点所在经线为30°E,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则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2时 B.6月22日 6时
C.6月22日 12时 D. 6月22日 18时
解析:由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则可知a纬线为北极圈,日期为6月22日前后,由切点M所在经线为30°E,知其地方时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6月22日6时,选项B正确。
5. 高中地理:分析一下右边的一些光照图
这个是夏至的光照图吧
第一张地球逆时针转动说明是北极,然后北极出现极昼现象,版第二张是第一张的权1/2 ,他标了一个N 第三张标了一个S说明是南极,南极出现极夜 第四张地球顺时针说明是南极,南极圈出现极夜 第五六七张很容易看出是北极极昼 后面的你问问老师或别人吧,让我一个高中毕业十几年的人来答,确实不记得该怎么答,得慢慢想才行 地理光照图是很简单的,也很喜欢考的,但是也是容易出错的,多看看,多分析就知道了
6. 高中地理光照图题
B .
首先,甲乙都位于120E,此时已是夜晚24时。而乙点却未黑夜(极昼),北半球夏季回。可判断太阳直射点答位于北半球,(根据4个答案也看得出是在北半球,额。。。)
其次,东经120度是夜晚24时,那么西经60度,一定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排除A和C;
再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角=90度。所以答案是B
7. 高中 地理 光照图 太阳直射
14.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夜弧跨经度75°,即夜长为5个小时,日出时刻等于夜长的一半内,即容5/2=2点30分。选
15.夜长只有5小时,意味着昼长有19小时,在我国以下城市中应该是纬度最高的地方。选A.大庆
16.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那么NA的经度为180°,推出NB经度为105°W(西七区中央经线),且NB为0时,所以100°E(位于东七区) 的区时为3 月 2 日 14 日 00 分 (比西七区早14小时,向东跨过零时经线后日期增加一天,所以是3月2日)。选C
17.12月22日太阳直射23°26'S,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说明当地距离南回归线有43°08'(90°-46°52'=43°08')。有两种可能
一是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则当地纬为:23°26'+43°08'=66°34'S
二是位于南回归线以以,则当地纬为:43°08'-23°26'=19°42'N
D答案符合
8. 求问地理高手!!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太阳光照图表示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情况图,它可以经纬网上绘制,也可在地球公转图上绘制,判读综合性强,跨度大,是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知识重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地球光照图有三种形式:极视图、侧视图、变式图,在各种图形上判断日期的方法是观察各条纬线昼夜长短的状况和极昼极夜的范围。
(一)极地投影图的判读
1、根据地球自转确定南北极。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而在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所以图1图2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3图4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情况确定节气,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为极昼(如图1),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5),则为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2),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如图3)则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如图5),全球昼夜平分,这时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即北半球春分或秋分日,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相反。
3、根据地球自转确定东西经度。图1图2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图3图4图5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自转箭头指东原则,以0°经线为基准,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如图中FB为东经度,EA为西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呈正南正北方向,在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上,沿任意经线向中心走都是北方,反之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呈正东正西方向,顺地球自转方向为正东,反之为正西(如图1-5中的C点、D点,D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向)。
4、找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根据日期来确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26′S(如图2图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如图1图4),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即0°(如图5)。经度位置则是找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在极视图上(图1、2、3、4、5)们于昼半球中间的经线上。
5、计算地方时刻。根据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平分确定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子夜(24时)。在图1-5中,晨昏线与赤道相交于AB两点,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B点为太阳升起时刻,即清晨6点,A为太阳落下时刻,即黄昏18点。D点正对太阳为正午12点,C点为子夜24点(0点),其他点的时刻,只要算出与上述四点的经度差,根据地球自转速度15°/小时和东 早(加)西迟(减)的原则加减相差的时间即可。如图1中
E点的时刻为A点时刻+45°÷15°/小时=18+3=21时
F点的时刻为B点时刻-45°÷15°/小时=6-3=3时
(二)侧式图
1、确定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是一个大圆,晨 线昏线各为一个半圆(如图6图7),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跃到昼半球的半圆线称为晨线。反之,从昼半球跨跃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则为昏线。面对地球自转侧视图,解题时有这样一个规律:当太阳光线在图的右侧时(如图7),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线,反之为昏线(如图6),即为“左昏右晨”。
2、确定节气,晨昏线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利用晨昏线与地轴重合还是与极圈相切来判定节气。如果晨昏线是与地轴重合,晨昏线被切割为昼夜弧相等的两部分,此时为春、秋分(如图8)。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时(如图9),即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如图6、图7。
3、如何计算地方时刻,首先计算出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侧视图是半球,总经度度为数为180°,用总经度度数180°÷(7-1)=30°,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求出相邻经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15°/小时=2时,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午夜(24时)四点,看所求地点在已找出的四点的东侧还是西侧,相隔多少经度,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早加迟减求出地方时刻。例:如图10所示,求D点的地方时。先确定A点为日出(6时)B点为正午(12时)C点为子夜(24时)三点中的一点,再求D点的地方时,D点地方时为A点地方时-2×(30°÷15°/小时)=6-4=2时。
4、计算昼夜长短。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来计算。如图10求A点昼长为90°÷15°/小时)×2=12时,D点昼长为150÷15°/小时×2=20时,在北极圈以北昼长为24时。不过侧视图上昼弧和夜弧仅表现了一半,所以在图上数出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后,乘以2即为所求地点的昼弧和夜弧。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变化: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对某地而言,在太阳直射点移近该点的时段,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9. 地理光照图的详细详细再详细的解释做法
单说光照图并不难,
你把课本上的三个光照图反复看。注意其特征。实际上就是三条线的关系回,晨答昏线与经线,与纬线。纬线要侧重三条。赤道,及与晨昏线相切的两条。特别是两个切点。
经线注意与晨昏线角度关系,及经过上边两个切点的经线——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一旦牢记于心,稍加练习,一切迎刃而解。
我有空把我以前教书的资料找找。四五年没用,不知在哪里。
10. 高中地理晨昏线光照图的判断技巧最好有几个例子拜托了
同学你好:晨昏线,其实很简单的。也不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所以只是在现版在的考试中比较重权要而已.给你分析一下吧!
晨昏线就是白天与黑夜的交界处。太阳是自西向东转的对不,如果晨昏线的从左向右是由白天进入黑夜的话,就是昏线了;相反就是晨线了。(注意从左向右是自西向东的)
特点:1.白昼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黑夜为0点或24点
2.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为1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