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奥匈帝国地理位置

奥匈帝国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22 21:29:54

1. 维也纳地理位置

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

2. 奥匈帝国和俄国曾经在别的大陆建立过自己的殖民地吗入侵过别的大陆吗

俄国非洲和美复洲都曾有殖制民地
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在非洲图尔卡那湖一带(肯尼亚北部)殖民,最后却失败了。这块土地最后落入英国之手。
俄国在美洲曾占有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其势力范围还曾向南部延伸到英属哥伦比亚(今属加拿大),上加利福尼亚(当时属墨西哥),俄国殖民者势头甚至到达了旧金山以北不远,但后来受到墨西哥军队的遏制。阿拉斯加也因为交通不便无利可谋而以每公顷两美分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奥匈帝国在非洲有殖民地,在南美没有殖民地
1777-1781统治莫桑比克部分沿海地区,被葡萄牙赶走

3. 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奥地利这三国的区别和联系

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封建帝国,又称奥斯曼帝国。原居里海东南岸,后西迁小亚细亚,依附罗姆苏丹。13世纪末,这支土耳其人在酋长奥斯曼(1259—1326)率领下独立,称奥斯曼国家。1326年夺取拜占廷重镇布鲁萨,定都于此。1369年迁都阿得里亚堡,改名爱德尔纳,统治者始称苏丹(又译素丹,即君主)。14世纪末占领巴尔干半岛大部地区,奠定帝国基础,震动欧洲。1453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并迁都于此,改名伊斯坦布尔。苏莱曼一世时期(1520—1566),帝国臻于极盛,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苏莱曼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尊为大帝。16世纪末17世纪初,人民起义高涨,国际形势越来越不利,国势衰落。19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巴尔干诸国先后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战败国,领土仅剩土耳其本土。191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帝国覆灭。

2.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的“二元君主国”。在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联盟,这个联盟的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在这情况下,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国王均是同一个人。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地于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享有自治权;对外事务方面(外交和国防)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中央政府处理。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

3.奥地利: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在巴本贝格王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8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领土空前扩大。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1867年与匈牙利签约,成立奥匈帝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解体,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希特勒德国吞并。二战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同奥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尊重奥的主权和独立。10月占领军撤出,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

4. 同为欧洲列强,奥匈帝国为何对殖民扩张没胃口

当时奥地利、西班牙、匈牙利实行共主联邦制,他们都是独立的国家但都共同听令一个君主,后来弗兰茨一世将匈牙利独立出来建立了奥匈帝国。列强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瓜分世界,拥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当时的欧洲列强有英国、美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那么同为欧洲列强,奥匈帝国为何对殖民扩张没有胃口呢?

三、精力有限

奥地利没有单独独立之前,都是三个国家听令于一个君主,这个统制方法也延续到了奥地利自己的国家。奥地利有太多的民族,不像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统一,奥地利的民族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自然会有内乱发生。奥地利自己内部都自顾不暇,当然不会想去殖民扩张了。


5. 奥地利地理位置和气候怎么样

地理位置: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东邻匈牙利东南同斯洛文尼亚,南同 意大利接壤,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联邦德国和捷克为 界。东西边境相距580公里,南北294公里。
地形:奥地利是内陆国家,境内多山,多河流湖泊。东阿尔卑斯山 脉横贯全境,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形成 维也纳盆地。其他主要河流有穆尔河,萨尔察赫河。较大的湖 泊有博登湖,新民湖和阿特尔湖。
气侯:奥地利气候温和,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平均气温 7-10 度,年平均降水量为700-900毫米。

国家主要城市

序号 主要城市 所在地区
1 维也纳 维也纳州
2 格拉茨 施里亚州
3 林茨 上奥地利州
4 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
5 因斯布鲁克 蒂罗尔州
6 克拉根福 克恩腾州
7 菲拉赫
8 韦尔斯
9 圣珀尔腾
10 施泰尔

国家民族节日

节日 日期 内容
新年 1月1日
主显节 1月6日
复活节 4月13日
劳动节 5月1日
耶稣升天节 5月21日
圣神降临节 6月1日 复活节后第七个星期一
圣体节 6月11日
圣母升天日 8月15日
国庆节 10月26日
万圣节 11月1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国家基本情况

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

国家元首 托马斯·克莱斯蒂尔 总统()
政府首脑 总理()
首都 维也纳
面积 83,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国际电话码 43
人口 (1998年)
语言 德语
货币 奥地利先令
民族 %,%,%,%。
宗教 天主教85%,基督教6%,其它占9%。
国花 高山火绒草(菊科

简史

奥地利原为奥匈帝国的中心,它占有中欧大部分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
帝国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同
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同年7月,德军投降
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55年5月,4国与奥
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955年10月4国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
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宪法性法律宣布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

那边的环境还算适合中国人生活、居住。

6. 奥地利是怎样的国家(地理位置,风俗人情以及特产)求大神帮助

【国 名】 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 Republik Österreich)。 【国 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国王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 徽】 为一只鹰。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鹰是奥地利的标志,璧形金冠象征市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国 歌】 《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 花】 火绒草 【国 鸟】 家燕 【国 石】 贵蛋白石 【面 积】 83871平方公里。(资料来源:2004年奥地利统计年鉴) 【人 口】 811.8万(2006年)。其中外国人75.8万人,占9.4%。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官方语言德语。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 都】 维也纳(Vienna),人口155万人(2002年)。 【国家元首】 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2004年4月25日当选,7月8日就任。 国家概况 [编辑本段] 奥地利 意为“东方的国家”。位于欧洲中部,为著名的山国,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横贯境内,美丽的多瑙河蜿蜒流淌。水力,森林,矿产丰富,经济发达。石墨,菱镁矿储蓄量居世界前列。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业机械成套设备,如水轮发电机、多钻头采煤机、铁路筑路机、木材加工机和钻探设备等。汽车工业是奥地利机械制造业的又一主要部门。主要生产载重汽车、越野车、拖拉机、牵引车、装甲运输车及散件等。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42%,有林场4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自给有余。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农业发达。 自然环境 [编辑本段] 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

7. 古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分别指现在是哪些地区或国家

奥斯曼帝国:叙利亚、土耳其等,奥匈帝国:斯洛文尼亚、奥地利、斯洛伐克等。

1、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英语:The Syrian Arab Republic;法语:La République arabe syrienne),简称叙利亚。

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国土总面积(包括戈兰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马士革。

叙利亚在公元前3000年时就有原始城邦国家存在, 公元前8世纪起,先后被亚述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十字军、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6年4月17日获得独立。1963年起由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

2、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语:Türkiye Cumhuriyeti,英语:The Republic of Turkey),简称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

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主要是欧洲人种-地中海血统,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立奥斯曼帝国。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

16世纪~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统治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区域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因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 土耳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此得以统合。

19世纪时国力开始衰落,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并于1918年战败。丧失了大片领土,帝国从此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3、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语:Republika Slovenija),简称斯洛文尼亚,是一个位于中欧南部,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

西邻意大利,西南通往亚得里亚海,东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围,东北有匈牙利,北接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国土面积为20,273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205万人,卢布尔雅那为首都及最大城市。

9~20世纪初,斯洛文尼亚一直在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

1918年12月,斯洛文尼亚与其他南斯拉夫人联合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宣布独立。

4、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 德语:Republik Österreich,英语:The Republic of Austria),简称“奥地利”(Austria)。

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下属九个联邦州,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东邻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邻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邻德国和捷克,国土面积83855km²。首都维也纳,人口超过170万,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

奥地利从中世纪末期到一战结束前,一直是欧洲大国之一,更是统治中欧近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在地。

自1278年开始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1699年获得匈牙利统治权,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以奥地利帝国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

1867年与匈牙利王国联合为奥匈帝国,一战后帝国解体,1918年11月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德国吞并,1945年被盟军占领,1955年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

5、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斯洛伐克作为这个地区的称呼首次有证可考的是在15世纪。16世纪这个称呼经常被使用,公元5~6世纪斯拉夫人在此定居,830~960年属大摩拉维亚国,1867年后为奥匈帝国统治。

1918年10月28日与捷克联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1960年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起与捷克和平地分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奥斯曼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叙利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土耳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奥地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斯洛文尼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斯洛伐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奥匈帝国

8. 奥地利(奥匈)帝国作为欧洲列强,为什么殖民地却少得可怜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

纵观奥地利(奥匈)帝国的历史就不难看出,由于国内民族矛盾掣肘、国外需要同其他列强争夺中欧和巴尔干的霸权,统治重心放在欧洲大陆让帝国无力去开辟殖民地;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能够提供充足原料并消化大量的产出让帝国无需去开拓殖民地;受地理位置限制同时又没能抓住殖民机遇期,让帝国不易去开辟殖民地。

奥地利(奥匈)就此成为了殖民地最少的列强国家。

9. 奥地利是怎样的国家(地理位置,风俗人情以及特产)

【国名】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 Republik Österreich)。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国王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徽】为一只鹰。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鹰是奥地利的标志,璧形金冠象征市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花】火绒草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面积】83871平方公里。(资料来源:2004年奥地利统计年鉴)
【人口】811.8万(2006年)。其中外国人75.8万人,占9.4%。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官方语言德语。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维也纳(Vienna),人口155万人(2002年)。
【国家元首】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2004年4月25日当选,7月8日就任。

国家概况
[编辑本段]
奥地利 意为“东方的国家”。位于欧洲中部,为著名的山国,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横贯境内,美丽的多瑙河蜿蜒流淌。水力,森林,矿产丰富,经济发达。石墨,菱镁矿储蓄量居世界前列。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业机械成套设备,如水轮发电机、多钻头采煤机、铁路筑路机、木材加工机和钻探设备等。汽车工业是奥地利机械制造业的又一主要部门。主要生产载重汽车、越野车、拖拉机、牵引车、装甲运输车及散件等。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42%,有林场4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自给有余。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农业发达。

自然环境
[编辑本段]
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

10. 为什么连比利时都有殖民地,奥匈帝国却一丁点都没有

作者:PurpleLight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1781501/answer/550867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1.地处中东欧离新世界特别远就不必说了,奥地利到近代之后才征服了北意大利和威尼斯,然后没过几年又被法国意大利打回去了…奥地利帝国真正控制的海岸其实只有达尔马提亚,唯一的主要港口就只有的里雅斯特,实在是不便出海啊。

2.地理位置和一贯的传统决定了奥地利是一个欧陆霸权,并且同时面对着来自意大利、北德意志、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多重压力。同时奥地利帝国内部本身又有一打语言不通的民族,其中有半打总想着怎么起义…帝国的行政效率和军事实力又实在堪忧,完全没有开拓海外殖民地的余裕了。

3.不仅没有足够的实力,而且奥地利也没有开拓殖民地的需求。帝国的绝大部分领土都是农业社会,贸易并不发达。工业值得称道的也只有波西米亚和奥地利本土地区,生产的商品完全可以在国内市场消化…事实上你可以把奥地利帝国除了前神圣罗马帝国本土以外的部分都看作“经济殖民地”,整个帝国到一战爆发前夕都有了欧洲第三的人口却还多数没有工业化,在经济上没有寻求殖民地的必要嘛。

4.不仅经济上,政治上奥地利也没有开拓殖民地的动力。世界帝国的野望早在查理五世的时候就放弃了,罗马帝国的皇冠已经被拿破仑暴力打碎了,就连德意志地区主导权都被普鲁士抢走了,自己只能在和德国“兄弟般的同盟”中扮演弟弟…奥地利帝国其实已经(被迫)满足于一个地区霸权的位置了,没有与英法德争夺世界霸权的动力啊。

5.当然,作为一个地区霸权的野望还是有的。如果把奥地利和波西米亚、匈牙利本土以外看作是帝国的“内陆殖民地”的话,其范围其实是一直扩张的。直到1888年左右奥地利还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攫取了波黑并纳入统治之下,结果造成了俄罗斯的不满和塞尔维亚高涨的民族主义,奥地利决定坚守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结果你们都知道了,萨拉热窝枪响之后,帝国从此灰飞烟灭。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