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环境地理题

环境地理题

发布时间: 2021-02-22 20:55:52

㈠ 地理:环境问题选择题

关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内被砍容伐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B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
人类活动无法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
D
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㈡ (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4年2月22日前后几天,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


(1)雾霾时间长,大气较稳定,污染颗粒物不易扩散;降水少,空气干燥,扬尘多,颗粒物难以沉降;(北方)冬季取暖燃煤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颗粒物排放量大等。(4分)
(2)个人方面: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佩戴真正放pm2.5口罩;大雾天不能晨练。
政府层面:①是要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②是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放废气;③是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④是要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⑤合理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答其中三点给6分)

地理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其实自古就有,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就存在地震、火山活动、海啸等自然灾害,势必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形成环境问题。进入人类社会以后,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一样,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们知道,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都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与其他问题产生着影响,比如,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的需求量、对生存空间的环境等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人口素质低下又会直接影响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破坏环境。因此,人口、资源、发展这三方面都对环境问题产生着影响。

高考地理:环境问题

第一题:这道题主要是讲一种大气以及全球各种因素之间的不同运动和联系专所导致的,属所以这类题的灵活性很大。对于考试来说,做这种题一定要把握住它的重点。
答案: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这些都是大气生物圈内运动物质的不同载体,它们会根据不同的运动(如:三圈环流、水循环等)使得一处的地理环境而影响到其他地方。
第三个选项是在过绝对,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地球早就不行了。
第四是理论性错误。
第二题: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虽然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却远超我国的其它产业,而工业污染又是我国的主要污染源。A选项的白色污染不能被称为主要污染,只能被算作污染之一。C的面积则更小。
第三题:针对全球性问题,重要的是共同性原则,只有共同发展,共同治理,这样才能有效的对环境问题进行改善。《京都议定书》中明确提出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

㈤ 地理复习题 什么是陆地环境

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内候、土地、河流、湖泊、山容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求采纳~~

㈥ 一道关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地理题

C说的都只表象,A才是根本。

汽车、工厂的数量的多少要看城市的承载能力,同样100万辆汽车在专北京和在拉萨是不属一样的,再说汽车和工业污染可以通过技术措施降低,而人口增长城市无限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很多很复杂,很难处理。

㈦ 有关宇宙环境地理题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赤道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错误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春分到秋回分这段时间答,赤道到北回归线的问题。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一年中白昼与黑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具体是9月22,应该是a

在冬至直春分这一段时间,地球公转在减速,应该是对的,因为地球正由近日端向远日段运动。

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这个也对。

日全食,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 c

不行了,太多了。没时间一一解答了。

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试题

1.若山体的高度大体相同,垂直自然带最复杂、最典型的地区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沿海地区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由伦敦获得。伦敦和北京相同之处是
①气候类型相同 ②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都很大 ③土壤类型相同 ④ 自然带相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3~4题。
3.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4.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5.“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6.下列现象中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是:
A.从山麓到山顶,陆地环境有规律地变化
B.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
C.喜马拉雅山南坡森林带的分布,海拔高于北坡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7.某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动物为黄羊、旱獭,该自然带为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草原带
8.世界上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最明显的是在下列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答案:ABBBABDC

㈨ 一道环境保护的地理题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和认为措施相结合,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污染源头,综合防治和分散防治相结合,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实行总量控制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