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海南省地理位置图

海南省地理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21-02-22 20:01:27

① 海南省地图

建议直接手机上地图软件看吧,清晰还可以搜索,图片地图很模糊,且不够详细。


姑且提供一个作为参考吧。

② 海南省地图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位于中国南端。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回积加海洋面答积)第一大省,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海南省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③ 海南在地图哪个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版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权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是我国跨纬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④ 海南三亚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中国最南端。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

三亚东邻陵水县版,西接乐东县,北权毗保亭县,南临南海,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公里,下辖四个区。

(4)海南省地理位置图扩展阅读

地形地貌

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

气候

三亚地处低纬度,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7°C,气温最高月为6月,平均28.7°C;气温最低月为1月,平均21.4°C。全年日照时间25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7.5毫米。

⑤ 海南省具体的位置在哪里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 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从此,海南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地理位置】
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跟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
海南岛因地处大海之南,孤悬海中,故称之为海南岛。海南岛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的大雪梨。从琼东北的景心角至琼西南的莺歌海长约286公里,从琼西北的神尖角至琼东南的大花角宽约180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近岸滩滁面积宽广,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海南岛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上通道。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的海防市约220海里,从岛南的榆林港至菲律宾的马尼拉航程约650海里。海南岛控制中国南部沿海的交通,扼两广的咽喉,是中国南部海疆的要塞。
【气候特征】
海南省地外热带、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是中国最具热带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投射角大,冬至日在海口达4633,在三亚达4819。全岛辐射热量大,全年约5103兆焦耳/平方米,其中中部山区4600兆焦耳/平方米,西部沿海5800兆焦耳/平方米,南部沿海5700兆焦耳/平方米。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约2500小时。日照时数按地区分,西部沿海最多,中部山区最少。全年气温高,各地年平均温度在23°C-25°C之间,中部山区气温较低,西南部较高。12月为最冷月,平均温度大部分地区在17°C左右,南部沿海的三亚、陵水等市县高达20°C左右。历年平均极端低温,大部分在5°C以上,海南省是全由冬温最高的地区。7、8月为气温最高月份,平均温度为25°C-29°C。海南岛虽然气候炎热,但极端最高温度为40°C,比全国很多省份都要低。而且,这种高温不是出现在盛夏时节,而是出现在春天4-5月份,所以暑气不酷。在盛夏时节,除了中午很短一段时间外,早晚有海风调节,使人感觉气候凉爽舒适。西、南、中沙群岛属于热带海洋气候,夏长无冬,全年平均气温26.5,8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温度为29.5°C,2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温度为22.9°C。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全岛平均降雨量为1500一2000毫米。海南岛东湿西干明显,降雨中心在中部偏东的山区,年降雨量约2000一2400毫米,最高的达3000毫米左右,西南部沿海为干热区,雨量较少,年降雨量约1000一12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形成干湿季节分明,冬春两季雨量稀少,往往造成部分地区干旱。旱季从11月至竖年4月,长达6一7个月,不少地区旱季总降雨量仅为100一200毫米,仅占全年总降雨量的10一20%。旱季长的年份达8个月,最长的达9个月。夏秋两季是雨季,5--6月为夏季季风雨降雨高峰期,7一10月为台风雨降雨高峰期,两个高峰期的雨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一90%。
海南岛全年湿度大,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即中部山区较也南部沿海较大。中部和东部沿海为湿润区,西南部沿海为半干燥区,其他地区为半湿润区。
海南岛的风分为季风、台风和龙卷风3种。季风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每年10月以后,从西伯利亚、蒙古高原吹来的冷空气不断出现,到海南岛是以偏北风形式,其中又以东北风为多数;二是每年4月开始,海南岛转而以热带太平洋上来的东南风为主,其次是从印度洋来的西南风。季风环流规律正常,则风调雨顺;如果季风环流反常,则不涝即旱。
海南岛是个多台风地区。影响海南岛的台风多数发生于太平洋西部,即北纬520的热带海面上,也就是加罗林群岛、菲律宾东部海面及南海中部海面。海南岛的台风次数多,每年在海南岛登陆的台风89次,最多可达11次。台风季节长,从5至11月份,都有台风登陆的记载,其中以8至9月份登陆次数最多,风力最大。台风多数从本岛东部、东北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登陆,然后进入北部湾,风力多在7一12级以上,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做好台风的预报和预防工作,也能化害为利。
龙卷风是海南岛上一种不常见的、规模不大的强烈大气涡旋,出现次数不多,破坏范围小。
雷暴在海南岛一年四季皆可出现,初雷出现在3月,终雷出现在10月,5一9月是雷暴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南部沿海雷暴日数有60一85天,其他地区在100天以上,最多的澄迈达132.5天,居全国之冠。雷暴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地区,土地面积339.08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植物生长繁殖速度大大快于全国其他地区,农田多年可以耕种,不少作物每年可收获2-3次。
2.水资源
海南省有独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条,其中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8条。集水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这三大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全岛面积的47%。集水面积在1000一20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有陵水河、珠碧江及宁远河。集水面积在500一10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有望楼河、文澜江、北门河、太阳河、藤桥河、春江及文教河。全岛年降水总量为596亿方,产生水资源总量297亿方,丰水年475亿方,枯水年143亿方,差别较大。在全岛水资源总量中,河川水154亿方,可蓄水量79亿方:地下水天然资源143亿方,可采资源47亿方。海南省淡水资源在近期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主活的要求。
3.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作物,主要有水稻,其次是蕃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糖蔗、花生、茶叶;水果种类繁多,栽培和野生水果类29种、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柑桔、杨桃、人心果、菠萝蜜等:瓜菜有120多种,主要有西瓜、蜜瓜、冬瓜、苦瓜、青瓜、节瓜、丝爪、豆角、洋葱、萝卜、白菜、青菜、芹菜、芥菜、包心菜、空心菜等。在海南省农业生产中,反季节爪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海南省还是中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
4.植物和南药资源
海南的植物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据考察,海南岛的维管束植物4000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七分之一,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世界热带的80个科显花植物属、种最多的第一类17科,海南全有。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余种;乔灌木2000余种,其中有800余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有20多种;果类植物142种(包括野生76种);茅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纤维植物100多种:各种油料、胶料、染料植物等89种;糖料及饮料植物10余种;牧草及饲料植物200多种:工艺用藤类、葵叶等10多种。
5.动物资源
海南陆生脊推动物有500多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南特有)。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其他珍贵动物有水鹿、猕猴、黑熊、云豹等。
6.水产资源
海南省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讯期长等特点,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岛有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面积6.56万平方海里,西、南、中沙群岛渔场面积2.24万平方海里。海洋水产有800多种,鱼类就有6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40余种,主要有篮园参、始鱼、小公鱼、青干金枪鱼、扁舵鲤、中华青鳞鱼、弓头燕鳃鱼、乌娼鱼、康氏马绞、宝刀鱼、红鳍笛绸、金线鱼、马六甲衅鲤、黄带衅鲤、印度白姑鱼、二长棘鲷、五棘银鲈、海鳗、大黄鱼、带鱼、灰星鲨、石斑鱼、鳅鱼等。海洋软体动物主要有墨鱼、鱿鱼、海参、沙虫等。目前有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虾、贝、藻类海特产品种己在浅海养殖,主要品种有石斑鱼、鲍鱼、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刀额新对虾、中国龙虾、白蝶贝、马代珍珠贝、近海牡沥、翡翠贻贝、泥蚶、石花、麒麟菜、江离菜、沙菜等。
7.矿产资源
海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己发现的各类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55%。在全国己探明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省己探明67种,其中已列入全国储量统计的41种。海南省矿产资源中,能源矿产有天然气、石油、油页岩、褐煤、铀等:金属矿产有铁、钛、锆英石、铝土矿、金、钻、铜、铝、独居石、铝、锌、银、钨、锡、铬、镍、锯、钽、镓、镉等;非金属矿产有蓝宝石、红钻宝石、水晶、石英砂、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硅石、硫铁矿、磷、沸石、膨润土、硅藻土、萤石、白云母、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大理岩、玄武岩、耐火粘土、火山灰、火山渣、泥炭、页岩等;地下水有饮用水、矿泉水等。
石油、天然气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己圈定的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3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其中对油气勘探有利的远景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据初步探测,主油量约有145亿吨,聚集量约912亿吨。莺歌海盆地岩13—1天然气田,己探明含气构造面积为55平方公里,储量为1040亿立方米,可采量为700亿立方米;位于岛北部的福山凹陷构造,有11.5亿吨的石油储量;南沙群岛海域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
8.海盐资源
海南岛西南沿海是中国华南地区发展海盐业的最佳地段。这里海滩平坦,终年炎热,阳光充足,风力较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晒盐条件好。目前,己建有莺歌海、东方、榆林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盐场。
9.旅游资源
海南岛气候宜人,四季常青,具有迷人的热带、亚热带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据普查,全岛可利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风景资源共有11类、241处,其中滨海沙滩38处,主要有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芝兰湾、香水湾、高隆湾、石梅湾等;山岳28处,主要有五指山、尖峰岭、七指岭、东山岭、铜鼓岭等:奇石异洞18处,主要有毛公山、济公山、皇帝洞、落笔洞等:河湖19处,主要有万泉河、松涛水库、南丽湖等,瀑布11处,主要有百花岭瀑布、太平山瀑布等:温泉38处,主要有兴隆温泉、官塘温泉、南田温泉、蓝洋温泉、半岭矿温泉、七仙岭温泉等;野生动植物观光资源18处,主要有大田坡鹿、坝王岭黑冠长臂猿、南湾猴岛、东寨港红树林、东郊椰林等,游览海岛13处,主要有吴歧洲岛、大洲岛、野猪岛等;生产观光资源ii处,主要有华南热作两院、石碌铁矿、枫木鹿场等:古建筑25处,主要有五公词、琼台书院、东坡书院、万安书院、苏公祠、崖州古城、韦氏饲堂、汉马伏波井、文昌阁、文城文庙、美郎双石塔、定安古城墙、秀英村古炮台等;古墓葬8处,主要有海瑞墓、丘浚墓、张岳崧墓、赵鼎衣冠家等;近现代胜迹主要有宋氏祖居、冯白驹故居、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等:革命烈士纪念碑主要有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红色娘子军纪念雕像、冯白驹将军雕像暨纪念亭,李硕勋烈士墓、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等:社会风情8处,主要有黎族盛会三月三、番加风情、黎苗民族歌舞等。
【民族风情】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据1990年人口普查,海南省有汉族、黎族、苗族、壮族、回族、瑶族、土家族、满族、侗族、畲族、京族、傣族、布依族、蒙古族、朝鲜族、仫佬族、藏族、高山族、白族、彝族、水族、毛南族、土族、哈尼族、哈萨克族、羌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纳西族、达斡尔族、僳僳族、佤族、赫哲族、布朗族、仡佬族、撒拉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等39个民族。其中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他35个民族是1949年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其他移民,分散于全省各地。

⑥ 三亚的地理位置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

三亚是海南省下辖地级市, 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公里,下辖四个区。2018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14647人,聚居了汉族、黎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

三亚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2016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三亚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位居第三。

(6)海南省地理位置图扩展阅读:

三亚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

2、气候

三亚地处低纬度,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7°C,气温最高月为6月,平均28.7°C;气温最低月为1月,平均21.4°C。全年日照时间25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7.5毫米。

3、水文

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宁远河、藤桥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九曲水、六道水、烧旗水、文昌水、东沟溪、茅彭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亚

⑦ 海南岛在地图上的位置是哪里

在中国大陆的南端。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位于中国南端。海南省是中内国国土面积(陆地容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海南省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1988年4月,海南建省、成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

⑧ 海南岛在地图上的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岛地处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长轴作东北至西南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港湾68个,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
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在海南岛东南面约300多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沙群岛大部分淹没于水下,仅黄岩岛露出水面。西沙群岛有岛屿22座,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永兴岛最大(1.8平方公里)。南沙群岛位于南海的南部,是分布最广和暗礁、暗沙、暗滩最多的一组群岛,陆地面积仅2平方公里,其中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⑨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相关数据。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其位于我国南部,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具体为:

1、海南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

2、海南气候。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

3、海南地形。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岛的山脉多数在500~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为绵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长垣,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弥岭、雅加大岭和吊罗山等。

4、海南雨水情况。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

5、海南日照情况。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终年太阳高度角大。夏至前后有两次太阳位于天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在84°45′~86°45′;即使在冬至日,正午时,太阳照射的高度角也在46°05′到48°05′。各地夏至与冬至的昼长相差很小,因而,太阳辐射能相当丰富,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6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1793~2590小时.为热带气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海南岛位于东亚季风区,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东风带系统和西风带系统对其均有影响。

6、海南气温。海南各地的年平均气温为22.5~25.6℃,以中部的琼中最低,南部的三亚最高。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分布,从中部山区向四周沿海递增,23℃等温线在中部山区闭合。由于海洋的调节,海南气温年变差普遍较小,多数地区为8~10℃,三亚最小(7.6℃)。普遍比中国大陆地区低5~10℃。

⑩ 海南省地图全图高清版

从三亚到海口坐大巴需要多长时间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