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数字地理信息规范

数字地理信息规范

发布时间: 2021-02-22 19:44:23

A.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的关系有多大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具有特定服务功能的系统,而数字高程模型只是一种带有数值高度的数据模型,两者根本不是一个东西,或者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不一定有高度数据,有可能只有一个经纬度,但是如果地理信息系统里边除了经纬度还有海拔高度,并且可以生成带高度的模型,那么说明该地理信息系统包含数字高程模型。除了这些,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支持数据统计和分析,图形处理和其他服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相比来说,数字高程模型只是用于生成带高度的地形的模型。
两者详细的定义如下,从定义可以看出,一个是完整的服务系统,一个只是简单的数学模型,后者只是从属于前者专为地形服务的模型数据而已: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一般认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其中DEM是零阶单纯的单项数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础上派生。

B.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有何关系

地理(地上所有的地物,如房子、道路、桥梁、公园、草地等等),信息内(地物的属性,如容长度、宽度、楼层数等等)。简单来说,地理信息技术就是把地面上的地物用电脑画出来,便于查看分析。有了地物的信息,就可以在电脑上查看行驶路线(导航)、地理位置、河水面积的监测等,这些衍伸出来的功能其实就是数字地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我是这么理解的啦。

C. 地理学的18个标准是什么

18项测绘地理行业标准:
18项行业标准中均为新制定标准,具体包括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7-2012《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8-2012《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9-2012《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第1部分:常规光学航空摄影》、CH/T 1030-2012《基础测绘项目文件归档技术规定》、CH/T
1031-2012《新农村建设测量与制图规范》、CH/T 2011-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天摄影测量技术规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技术规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定》、CH/T 4017-2012《矢量地图符号制作规范》、CH/T
9013-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要求》、CH/T 9014-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规范》、CH/T
9015-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 9016-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CH/T
9017-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元数据内容规范》、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7-2012《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8-2012《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9-2012《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第1部分:常规光学航空摄影》这4项行业标准在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基础上,分别细化了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变形测量成果以及常规光学航空摄影成果的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为相应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质量检验提供了技术依据。

CH/T 9013-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要求》和CH/T
9014-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规范》2项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前期建设实施以及后期运行服务阶段的各项内容和要求,与先前发布实施的相关标准构成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标准系列,对于规范引导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十分重要。CH/T
9015-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 9016-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CH/T
9017-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三维模型的数据获取、加工处理和生产建库等过程以及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领域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标准方面的空白。

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天摄影测量技术规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技术规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定》等3项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针对1:50000地形图测绘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航天摄影测量内业成图、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摄影以及航测成图基本技术要求,对于推广应用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地形图测绘技术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元数据内容规范》和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接口规范》分别规定了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中元数据内容及其编码方法、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的信息模型及其访问接口,为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的元数据信息服务和地理信息元数据服务的互操作访问提供了技术保障。

CH/T 1030-2012《基础测绘项目文件归档技术规定》、CH/T 1031-2012《新农村建设测量与制图规范》、CH/T
2011-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H/T
4017-2012《矢量地图符号制作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分别规范了基础测绘项目文件整理与归档、新农村建设测量与制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与维护、地形图图式矢量地图符号制作的相关技术要求,能够为规范基础测绘项目文件归档管理、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国家和区域基准站网运行维护、地图符号制作绘制与共享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D.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的区别是

地理信息系统是某一个专业方面的,如:交通系统、警务系统、房产系统等等;数字地球现在叫数字城市,是一个平台,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地图等)的城市平台,可以把其他专业的数据加载到平台上,公开可以公开的部分,联系可以链接的部分,形成整体的综合应用模式。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数字地球”将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数字地理信息规范扩展阅读:

随着"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和人们对它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从二维向多维动态以及网络方向发展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发展和诸多领域的迫切需要如资源、环境、城市等。

在技术发展方面,一个发展是基于Client/Server结构,即用户可在其终端上调用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和程序。另一个发展是通过互联网络发展Internet GIS或Web-GIS,可以实现远程寻找所需要的各种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图形和图像。

而且可以进行各种地理空间分析,这种发展是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使GIS进一步与信息高速公路相接轨。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数据挖掘(Data Mining),从空间数据库中自动发现知识,用来支持遥感解译自动化和GIS空间分析的智能化。

E. 基础测绘的四项测绘行业标准

关于发布《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四项测绘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测国字[2007]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
以下四项测绘行业标准业经我局批准,作为推荐性测绘行业标准予以发布,自2007年7月1日起执行。
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编号为:CH/T 1015.1—2007;
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编号为:CH/T 1015.2—2007;
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编号为:CH/T 1015.3—2007;
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数字栅格地图(DRG)》,编号为:CH/T 1015.4—2007。

F. 海洋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和规范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及其环境的数据。它不仅可以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还可以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等信息,并能够帮助用户了解数据及其是否能满足需求。因此,元数据是使数据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此,对元数据标准的研究也是整个数据共享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科学院在 21 世纪初已经把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作为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纳入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其中标准与规范的建设、数据资源和系统平台建设成为科学数据库的三大建设任务,在标准与规范中首要的一点就是研究科学数据库元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同样,中国科技部正在进行的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项目,对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也是列在各项研究的前面。依托于上述的项目,海洋信息元数据标准化工作也在标准的统一、共享标准的制定、国际标准采用等方面有所侧重。

从国际看,目前主要有三个组织进行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工作,分别是欧洲标准化组织(CEN/TC 287)、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11)。表 3.2 给出了这三个组织的元数据内容对比。

表 3.2 元数据内容组成

在 CEN/TC 287 中,元数据分为数据集标识信息、数据集综述信息、数据集质量元素、空间参照系信息、范围信息、数据定义、分类信息、管理信息、元数据参考以及元数据语言,并用这 10 个部分来描述数据集,每一部分又有各自的组成元素。FGDC 的元数据内容由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空间数据组织信息、空间参照系信息、实体和属性信息、发行信息以及元数据参考信息 7 部分组成。包含 7 个主要子集和 3 个次要子集,共有460 个元数据实体和元素。它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元数据标准体系的蓝本。在 ISO/TC 211中,元数据的内容标准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标准化部分,它是用户必须遵循的标准; 另一部分是信息化部分,它用于通过提供示例等方法来帮助指导用户,以便更好地理解标准。标准化部分是元数据内容的核心,它定义了描述地理信息所必需的规则以及元数据的元素组成,共由 8 个部分组成,依次为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数据集继承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空间参照系信息、应用要素分类信息、发行信息以及元数据参考信息。这三个组织虽然在元数据标准的制定上各有一套体系,但都遵循着一些相似的原则,即保留一些必需元数据信息,对一些辅助的信息用可选项进行描述。表 3.3 列出了元数据的必选项,表 3.4 列出了元数据的可选项。

表 3.3 各种元数据标准中元数据必选项的说明

表 3.4 各种元数据标准中元数据可选项的说明

通过对 CEN/TC 287 、FGDC 和 ISO/TC 211 等元数据标准体系的分析以及对整个数字地理信息标准化理论前提的研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套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该体系由 12 个部分组成,其中标准化内容包括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数据集继承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空间参照信息、实体和属性信息、发行信息以及元数据参考信息 8 个部分。另外还有 4 个部分是标准化部分中必须引用的信息,它们为引用信息、时间范围信息、联系信息及地址信息。

在上述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海洋信息的特点,研究制定海洋元数据标准。海洋信息元数据标准规定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元数据的内容、提供有关数据采集源、采集单位、数据标示、覆盖范围、数据质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照系统、信息分发和用户限制等信息。

在本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中,在参考我国元数据标准草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数据种类,设计具体的元数据内容(表 3.5)。

表 3.5 各种类型数据集的元数据内容设计

续表

G. 2009年更新的测绘规范有哪些

GB/T 24354―2009《公共地理信息通用地图符号》
GB/Z 24357―2009《地理信息 元数据 XML模式实现》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4355―2009/ISO 19117:2005《地理信息 图示表达》
GB/T 17694―2009/ISO/TS 19104:2008 《地理信息 术语》
GB/T 23708―2009/ISO 19136:2007《地理信息 地理标记语言(GML)》
GB/T 14267―2009《光电测距仪》
GB/T 23707―2009/ISO19107:2003《地理信息 空间模式》
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23706―2009/ISO 19137:2007《地理信息 核心空间模式》
GB/T 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 基本要求》
GB/T 18317―2009《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 23705―2009《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
GB/T 23709―2009《区域似大地 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
CH/Z 1002―2009《可量测实景影像》
CH/T 1018―2009《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规定》
GB/T 12409―2009《地理格网》
GB/T 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 测量规范》
GB/T 12343.3―200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3部分》
GB/T 17159―2009《大地测量术语》
GB/T 14950―2009《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GB/T 16820―2009 《地图学术语》
CH/T 9003―2009《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
CH/T 9004―2009《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
CH/T 9005―200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H.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和24356的区别

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测绘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要求、内专容和方法。属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测绘成果的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及验收。其他的数字测绘成果可参照使用。
.
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标准确定厂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方法和要求,规定了测绘成果所具有的质量元素和错漏的分类以以及抽样和检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按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的测绘成果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监督检验、质量认定和质量鉴定以及其他测绘成果的检验可参照执行。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栅格地图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执行GB/T 18316-2008。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抽样检查程序、测绘成果种类、单位成果质量元素及错漏分类等。

I.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有新版本吗

家基础理信息系统/asp/userinfo.asp全登记免费载登记姓名自便数据较世纪90代前.哪SHP格式全电图数据共享万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