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北冲村地理位置

北冲村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22 19:23:10

『壹』 河套平原地理位置

河套平原位于来位于内蒙古自境内黄河沿岸的平原地区,就是下图黄河沿岸的绿色部分。

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巴彦淖尔市位于其核心位置,特别是乌兰乡胜丰村就称为大后套.

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东至乌梁素海,东南至包头市郊区,南临黄河,西界乌兰布和沙漠,北抵狼山。

『贰』 井陉县人口、地理位置

井陉位于河北省西南部,东邻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靠山西煤炭基地,县政府驻地微水镇,全县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被石家庄市列为卫星城。

历史上,井陉曾激荡着楚汉之争的背水之战,抗击日寇的百团大战的雄风;岁月嬗变的今朝,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资源丰富,能源充足,通讯先进,名胜众多,环境优雅的井陉,涌动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潮,必将成为您理想的投资场所。
地理位置优越

井陉地处冀晋结合部,距省会石家庄30公里,距首都北京300公里。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冀晋陕三省物资交流集散地,年交易额高达10亿元,是华北西部军事、经济、文化重镇,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
交通运输发达

井陉县交通极为发达。石太电气化铁路横贯全境,境内有9个火车站,6条铁路专用线,350个货位,铁路总长182公里,铁路年发送量达1000多万吨。石太(307国道)公路连接东西,宜沙、平涉公路纵贯南北,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石(家庄)太(原)高速公路,在井陉境内有三个上下口,从北京、天津乘车走京深、石太高速公路,2个小时即可到达井陉。地方公路四通八达,出境路口15个,公路总长52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年货运量1300万吨,日过境机动车辆2万余辆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
通讯设施

井陉县通讯设施先进,县内自动电话可直拔国际国内,可保障用户电报、电传、因特网等多功能通讯需求,实现了乡乡通程控,无线寻呼和无线电视覆盖全县各个乡村,移动电话联网覆盖主要地区,有线电视覆盖全县。
能源供应充足

井陉县西依能源基地山西,工业和生活用煤来源广,价格低。境内有省级煤炭市场,年吞吐量达130万吨,年交易额13亿元。县境内有装机容量11.5万千瓦的河北微水发电厂和装机容量为250万千瓦的华能上安发电厂,设计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张河湾水库抽水蓄能电站即将开工兴建。此外,境内还有9座水电站。井陉为冀、晋双网供电,可形成互补优势,境内有220伏变电站二座,容量为12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二座,容量为10.3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7座,容量为6.33万千伏安,电网如脉周身。
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

井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旧城区大规模改建,新城区日新月异,现已逐步发展为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产、生活方便,环境优美清新的新山城。
文化教育的发展

井陉教育事业发展蓬勃,现有各类学校361所,在校生达6万人,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井陉拉花”在全国举办的秧歌大赛中获四项大奖,并荣获国家级最高奖——群星奖金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艺舞台上旋转着时代的青春舞步。
名胜古迹众多

井陉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岩山,黄栌遍野的仙台山,不是香山胜似香山,红叶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素有小泰山之称的挂云山,怪石林立,临其顶,朝日出,午云海,晚彩霞,尽收眼底;秦皇古驿道,实属世界罕见,车辙至今尚存。此外,背水古战场、宋代古城、宋金壁画墓群、千佛岩石雕等数不胜数的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风格各异、兼具古今的旅游特色。
矿产资源丰富

井陉是少有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大县,已探明的非金属矿产31种,金属矿18种,其中“四石一土一水”以质优量大,享誉全国。(石灰石、白云石、硅石、花岗石、陶瓷粘土、天然矿泉水)

诚实好客的井陉人民热忱欢迎八方来客前来井陉观光旅游,参观考察,投资兴业,互利合作,共建繁荣昌盛的新井陉!

『叁』 长城的地理位置

中国北方 ,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

『肆』 关于北纬35度和30度的神奇地理位置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一块块巨石,无疑是一个个问号,它们历经沧桑,执著地矗立于这个古老星球上的各个角落,也矗立于人类渴望被知识浇透的心灵荒原,它长久地吸引人们的不仅有令人惊叹的原始艺术价值,更主要的是它们都不容分辩地超越了历史,向人类的所有思维能力发出了无声而持久的挑战。

北纬30度上的“死亡区域”

在美国的弗吉尼亚海岸,有一片地处百慕大群岛和佛罗里达群岛之间的广阔海域,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百慕大三角区。自从16世纪以来,这片神秘的海域共失踪了数以百计的船只与飞机,专门从事海洋和航空事业的人,对此谈虎色变,把这一海域称之为“魔鬼三角区”或“死亡三角区”。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该地区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公元1502年,哥伦布率领他的远洋船队,第四次远航美洲。哥伦布和他的船队在靠近百慕大时,海面上突然刮起了一阵阵狂风,船只好像航行在峡谷之间,几乎看不见天日。

哥伦布急令他的船队稳住舵把,调转航向,向佛罗里达海岸靠过去。然而,船上所有的导航仪器全部失灵,舵手和水手们晕头转向,简直没办法辨清方向了。还好,船队歪歪扭扭地终于从波峰浪谷间摆脱了危险。事后一检查,发现船上的磁罗盘的指针方向已从正北方往西北偏离了36度。

哥伦布心有余悸,在写给国王的信中,他还战战兢兢地描述了这次惊心动魄的航海历险:“当时,浪涛翻卷,一连八、九天,我的两只眼睛看不见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看见过各种风暴,但是却从来没有遇到过时间这么长、这么狂烈的风暴!”

哥伦布在百慕大遇险的经历引起人们对百慕大的惊恐不安,以后数个世纪,一直有类似的传说在加深百慕大的神秘。

科学家们对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也投入了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他们通过最现代化的设备和最先进的技术对它进行考察和探索,提出了各种可供参考的假设。

海龙卷说。发生在海上的龙卷风叫“海龙卷”,它的破坏力特别巨大,如果船只和飞机遇到海龙卷,很快就被卷得无影无踪。只不过海龙卷毕竟是短暂的和局部的,而且不可能经常发生。

反旋风说。有科学家认为百慕大海区存在一种反旋风和下沉的涡漩。反旋风的顶部在海面上是看不见的,它在水下的部分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旋涡,船只如果进入旋涡的中心,很容易被卷进海底,飞机在空中碰到反旋风,飞行员就会偏离航线,迷失方向,最后机毁人亡。

激光说。激光跟普通光不一样的地方是,激光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把光能高度集中起来,这样就可以产生几万度的高温,能使任何东西在一瞬间就化成一道烟似地消失掉。

太阳是激光的强大辐射源,海面和大气就好像是两面特别巨大的反光镜,移动着气流,也就是高空的强风,起著有效的操纵机构的作用。只要这束激光一起作用,辐射流就会引起一场暂时的大雾。如果它的功率特别大,是可以一瞬间把船只和飞机烧成灰烬的。

磁场说。飞机和船员在魔鬼三角遇难的日子,正好是新月和满月。这时,月亮、地球和太阳处在同一直线上,引潮力最大,引起地球磁场干扰振动,构成一个强大的磁场。

美国和法国曾组成一个联合考察组,在百慕大三角海底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建造金字塔的石头可能含有氧化铁,由于受海浪的长期冲击和地磁作用,表面的氧化铁就磁化到了饱和状态,以后又一点一点地往里边深入,使得整个金字塔成了一块巨大的磁铁,这种磁铁不但严重影响和干扰了船只和飞机上的罗盘以及无线电,还会把船只和飞机吸进海底。

超时空说。1991年,一架波音727 客机从东北方接近迈阿密机场。机场塔台正以雷达跟踪飞机,飞机突然从屏幕上消失,10分钟后又安全降落。塔台人员登机检查,发现机上人员的手表与仪器上的计时器,都比正确的时刻晚了10分钟!科学家认为:在磁气涡动中,多维空间与我们存在时空间出现交集。有的交集比较大,所以船舰进入多维空间便告消失,有的交集小,在短暂的消失后,又回到我们的时空里来。

UFO 说。有猜测说,来自外星球的 UFO,习惯于在百慕大三角区抓捕地球上的飞机船舰去做实验,就像渔民习惯到某一固定地方去抓鱼。

但这些假说都不可能令人满意。每一种假说都只考虑了一种情况,事实上,从前边的列举中可以清楚地知道:百慕大海域不仅能使船只、飞机方向失控,罗盘磁场偏离无线电系统失效,还能使神秘失踪的飞机、轮船又神秘地显形,它能无缘无故,不露声色地吞噬人的性命,却又让一些生命体游离于灾难以外。意思是说,它只想与人类过不去。

1963年时,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东南部的海面下边发现了一个怪物,立刻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艇前去追踪,追了4 天也没近前,因为这个怪物能一下子钻到8000米的海底,而人类各种笨拙的潜水器根本不可能达到那么深的海底,唯一的收获是看到那个怪物有一个螺旋桨。在西班牙,工人们曾在海底发现过一个体积特别大,圆顶透明的东西,正是这个也曾在百慕大海域内出现过的东西支撑了我们的判断:百慕大三角海区可能是外星人的一个海底发射场,那个怪物也许就是外星人的飞碟,那些失踪了的船只和飞机,也许就是被外星人弄走了!

百慕大三角区处于地球北纬30度线上,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地球南北30度线上,常常都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人们把这些地方叫“死亡旋涡区”。在北纬30度线上,有百慕大、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国大陆之间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五个异常区,加上南半球的五个异常区,等距离分布于地球上,如果把这些区域间用线连起来,整个地球就会被分割成20多个等边三角形,这些区域的海流、涡漩、气旋、风暴及海气相互作用,加上磁场,都远较其他地区剧烈和频繁。这些在地球上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的死亡涡漩区,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灾难,也为人类增添了探寻其奥秘的兴趣。

1973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大西洋上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时,一艘主力舰发现了不明潜水物。当时,这个半浮于海面的巨大物体被当成不明国籍的间谍潜艇,于是,一声令下,炮弹、鱼雷纷纷向它飞来,但不明潜水物毫无损伤,而且当它悄悄下潜时,整个舰队的无线电通讯设备统统失灵,直到10分钟后潜水物完全消失后,舰队的无线电通讯才恢复正常。

同年4 月,一个名叫丹。德尔莫尼奥的船长,指挥船只到达百慕大三角区附近的斯特里姆湾的明澈的海面时,一个形如圆形的大雪茄烟似的怪物浮出水面,它长约40-60米,时速达60-70海里,两次都是在下午4 点左右出现,地点一直在比米尼岛北部和迈阿密之间,而且都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位船长不知该怎样应对,下令水手小心翼翼地躲开,可是这个神秘的怪物却总是先主动地消失在船体的龙骨之下,显得极其友好。

有科学家据此认为,在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海域里,一定隐匿着外来文明!因为那种超级潜水物所显示的异乎寻常的能力,实在是地球人不可企及的。海洋是地球的命脉,因此倘有地球本土之外的文明存在,那么它对地球海洋的关注是必然的。这些超级潜水物也许已拥有它们的海底基地。海洋是地球上最险恶的环境,同时它能够提供生态情报,这对外来文明就已可构成足够的吸引力了。

1968年1月,美国TG石油公司在土耳其西部一处270米的地下,发现了一条深遥的穴道。穴道高约4-5米,洞壁光滑异常,如人工打磨一般。穴首向前不知延伸至何处,左右又连接着无数的空道,宛如一个地下迷宫,工人在万分惊恐的情状下突然发现一个白色巨人,身高足有4 米,无声无息就来到了工人面前,巨人在手电光下闪闪发亮,伴随着雷鸣般的吼声,所有的工人都被声浪掀翻在地。很显然,巨人对一群偶然闯进自己家门的不速之客发怒了!

如果这事确凿,那么巨人当是生活在地下的高级智能生物无疑。发现巨人的地点在地图上与百慕大正处在同一纬度!这是一个令人兴奋无比的发现!此后,科学家一直坚持,在百慕大魔鬼三角区海域下面有个大洞,海水就是从这里流进去,穿过美洲大陆,然后在太平洋的东南部的圣大社岛海面重新冒出来。大家可以推测,在地下数百米深处有如此庞大的地下迷宫,你还担心地球是钻不穿的吗?这个通向百慕大区域的大洞口肯定会产生巨大的涡漩,在外星人出入洞口时,超乎想像的涡漩能量肯定会轻而易举就吞噬了刚好经过的一只轮船或一架飞机了。

也许地下真有一个我们暂时不可知的世界?或者说百慕大魔鬼三角区果真是那个世界通向地面的出入口?照此推测,水下不明潜水物或巨人真是那个世界派遣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的探测器或密探了!

奇特的巨石文化巨石文化是由一些粗石巨柱或条状块石组成的,石碑、石塔、石墓道或石圈等代表着一种史前文化。散布于地球北半球北纬30度及附近区域的巨石遗址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在讨论地球巨石遗址这个话题时,我们需要把范围稍稍扩大一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位于英国南部索尔斯伯利平原的巨大石柱群,因为这些最壮观因而建造难度也最高的巨大石柱群与散布于北纬30度的各类巨石阵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正本溯源,它们应是搭乘大陆板块漂移从北纬30度附近出发的。

英国这组巨大石柱群是一座高4 公尺、重25-30吨的巨石排列成图形的巨石遗物。

正当地球北半球30度附近的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成立不久之时,这些巨大的石柱群也已开始兴建,换句话说,当古埃及在大建金字塔时,西欧也已开始建起了数万座巨石建筑物。

迄今为止,包括巨大石柱群在内的所有巨石建筑物,究竟为谁所建,目的为何,以何种方法建造等,都是一个谜团。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巨石柱是由高水准的土木技术建造完成的。但每当人们解开一道围绕巨石阵的谜团,立即就会产生另一个谜团,因此,始终都无法完整地破译出环绕于巨大石柱群的神秘谜底。也许巨石建筑的建造者们至今还操作着我们现代人不知道的某些能量呢!

从飞机上俯视,巨大石柱群看来就像是有柄的镜子,相当手柄的部分被称为林荫路,是面向巨大石柱群中心的道路,在入口处附近则是著名的鞋跟石。除此之外,还有周沟、山石、洞穴等配置于同心圆上的构造,现在通常是从中心向外依次分为三石塔、撒逊圆、工穴、丫穴、顾普力穴及周沟。

从多个则面和角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巨大石柱群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费时1000年以上,经过多次整修而成的,科学家将巨大石柱群从建造上分为三大部分。

“巨大石柱群1 ”建于公元前2750-22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此时先挖掘了一条直径98米的环状沟渠,再将挖出的土制成高2 米的土堤。在沟渠的内侧挖有56个称为顾普力的洞穴,石柱入处有两根门柱石,另外还有一根立着的“站石”。

“巨大石柱群2 ”建于公元前2100-2000年,这个时期的工程主要是在周沟的内侧竖立了两层半圆状的蓝石。

“巨大石柱群3 ”建于公元前2000-1100年的青铜器时代初期,也是建造三石塔及撤逊圆的最重要的时代。所谓三石塔,指的是组合3 个石材而成的牌坊型构造物,三石塔共5组,排列成一个U形,开口处朝向鞋跟石。

1964年,英国考古学家对其中34个穴加以考查,并从25个穴中出土了火葬的人骨,这些人骨看上去像后来才埋入的,当时许多人都这样说,但这个理由是解释不通的。还有正确地组织撒逊圆和三石塔的技术也是谜之一,因为这些构造物必须取得在石柱和其上的盾石(称为“林特尔”)的微妙的平衡。

建筑巨大石柱群的场所并非是完全的平面,而是向西北方倾斜约45公分。由于现在的盾石大都脱落,所以并不清楚当初的情形。

撒逊圆、三石塔是用石斧将石材加工而成的,身入其中时会发现每根柱子是一点点地变粗的,也就是典型的凸肚型建筑,众所周知,这是希腊式建筑的显著特色。

盾石也并不是简单地将石块平放了事,在加工之前,必须像画圆弧一样画出弧度,这还不算,在组合柱子与盾石时,还要挖榫和榫穴,这是木造建筑物使用的技术,即一边作凸部,一边开穴,然后借其接合力提高强度,并防止参差不齐。

不间断的发掘工作在距巨大石柱群3 公里处又挖掘出了一处圆形集会场遗迹,这是一座顶呈圆锥形的建筑物,其精确和细致的技术使人相信,正是这种技术保证了巨大石柱群的建造。

难以推测的是,人们花费长达1000年的时间去建筑巨大的石柱群的直接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虽然立足于人类历史所形成的文明之上,但我们又习惯以自己所谓的文明视角去透视古人的思想,在我们并不能很清楚地证明他们的目的之前,似乎只能从现代的观点证明这是属地球人的行为,或为使死者的灵魂获得自由而建造的?但以巨大石柱群为首的许多巨石建造物,看来似乎都拒绝了我们的理性分析。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早期的历史是用石头、力量和技术塑造的,而巨石则是远古文明中最辉煌的经典篇章。

置身于这圈广为人知的巨大石柱群之间,只要于夏至当天站在三石塔的中央,即可透过撒逊圆和鞋跟石,成一直线地望见日出,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夏至已过。

1969年,波士顿大学天文学家雪拉鲁特。中勃金斯发表了“巨大石柱群天文台论”

一文,正确地记录了巨大石柱群的构造物、洞穴及蓝石等的配置,并修正了4000年时间经过的不吻合之处,并指出构成巨大石柱群的重要巨石排列,具有用来指示夏至点方向的指示器作用,同时表示某固定年之月份的特别周期,至于顾普力穴,则是为追寻日食和月食图设置的“电脑”,这一假设一出,怀疑论接踵而至,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如果这个民族拥有如此高度的技术,那又为何全然看不到天文学以外的发明?

1921年,英国实业家阿尔弗雷特。瓦特金斯在一次旅行中,偶然发现了海利弗德复的丘陵地带突然出现了一条不可思议的路,在这条路上,成一直线地排列着古老的石碑、神木、古堡、教会及圣井,而且这条直线也连接其它的石碑和教会,并呈直线相交,看来就像一种很明显的网状组织。

瓦特金斯很快发现直线上大都是语尾中有Ley、Lay、Lea、Leigh的地名,因此他就将这条直线命名为“雷线”。事实上,巨大石柱群正位于连结索尔斯伯利巨石遗迹的路线上。

瓦特金斯随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雷线可能是罗马人入侵英国以前所制定的古代直线道路计划,只是雷线建筑在沼泽地的险峻的道路上是否还昭示着什么别的意义没有?

随后,著名地理学家盖。安达乌特确认了这些遗迹的地下有着山脉线、水源线、道路线之别的分歧点。他将这些地下线解释为“用发生于地球内部的,随着波动传来的能量,在地表各处制成网状组织,这样它既会对植物的萌芽及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也会让动物及昆虫一边感应其流动一边行动”。

雷线肯定预示着某种能量,正如另一巨石文明的埃及金字塔拥有神力一样,古代人正是用某种特殊方法感觉出雷线的存在,并在雷线所在位置以巨石设标志,而且,在近代科学思想未侵入之前,沿雷线分布的国家或地区岂不也仍于无意识之中遵守其法则,并建造教会或圣井吗?

也许像巨大石柱群这种既巨大又精巧的遗迹,真是作为能源站来使用的也说不定?

常有人在巨大石柱群附近目击到UFO ,这说不定也与雷线有关?

为了全面判别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巨石遗址的文化信息,沿瓦特金斯指出的雷线,我们采访了另一处著名的巨石遗址。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的摩比尔昂,有一座名为卡尔纳克的村庄,村庄的田野上耸立着一排排巨大的石头,犹如行进在田间的一队队威武的士兵,这一巨石长阵就是欧洲巨石遗址中蔚为奇观的代表性遗址之——卡尔纳克巨石群。

卡尔纳克巨石群每块立足高约1-6米,共分数列,长度近4 公里,总数近3000块,分为麦克、克乐马利沃和克尔勒斯康3 个群落。此外,在麦克石群和克尔勒斯康石群的附近,还有两处圆形的名列,上述石群小最高的石块达7 米,如同阵中挺立的高大旗手,整个巨石阵排列整齐有序,显然事先经过周密的布局配置,巨石长阵中石头均为天然石,未加雕琢。

这是一群什么性质的巨石阵?至今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黎巴嫩巴尔别克小村,又发现了有一个原始部落的神殿遗址,神殿外围城墙是用3 块巨石砌成,估计都超过1000吨,另外,还有一块被称为“南方巨石”的巨石,长度达20.8 米,宽、高各超过4 米,重量在1200吨以上,仅这一块石头,就可造3幢5层高、宽6米、深12米的高楼,并且墙厚可达30厘米!

一块块巨石,无疑是一个个问号,它们历经沧桑,执著地矗立于这个古老星球上的各个角落,也矗立于人类渴望被知识浇造的心灵荒原,它长久地吸引人们的不仅有令人惊叹的原始艺术价值,更主要的是它们都不容分辩地超越了历史,向人类的所有思维能力发出了无声而持久的挑战。

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上一直埋藏着3 个异乎寻常的谜,第一个谜面是勒在地面上的奇特的轨迹,这些被当地人称为大车印的轨迹凹槽深度达72厘米。说它是车轨吧,但它又显示出明显不同的辙印。对这些奇特的轨迹的猜想大都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轨迹的凹槽越过了高山与峡谷并始终保持非常紧凑的曲线。从古到今,产生过关于轨迹的20余种猜想,无一能站住脚。

马耳他岛的轨迹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即使在水深42米的地方,潜水员还可以发现。

这是否可以理解为马耳他岛大幅度下沉过?

另一个奇特的大胆设想是这样的:我们人类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过车辙,月球车也曾在月亮表面四处行走;马耳他岛地面为风化的石灰岩,它最初在潮湿的时候是非常松软的,也许就在这期间某种不明飞行物光顾过,并以一种我们还不熟悉的方式“滚”

过马耳他岛的地面?

法力无边、不可妄动的“圣物”

我们和人类的先民受着同样的诱惑,特别是面对浩瀚的夜空,点缀在圆拱形天空中成千上万颗闪亮的星星一直显得神秘莫测,无语的苍穹以其宏伟壮丽的闪烁群星点燃了人类的想像力,不过,对于先民来讲,天上居住着诸神的想法并不只是一种模糊的猜测,而是一种真实的思想。这些神明是宇宙中的智者,因此他们有时离开天上,降临地球,指导尚未开化的人类,甚至这想法在今天一部分人眼中也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不是吗?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带,有一块相当于好几间房子那么大的岩石,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印第安人纷纷聚集在巨石周围,点起簧火,虔诚地礼拜这块石头……巨石不久就慢慢地发出了一阵阵迷人的乐声,那乐声时而委婉悠扬,似一首优美抒情的小夜曲,时而又哀怨低回,好比一首低沉的悲歌……

更令人神秘莫测的是,在这些发声石头周围散步,就会发现磁场会失灵,人们不辨方向,好比飞机、轮船在百慕大三角区遇到的情形一样,也许这二者真有什么奇特的联系吧?但我们还不能忘记对事情本身发问: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什么要对这块巨石那样顶礼膜拜?这块巨石为什么会发出那样动听的乐声呢?这块巨石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本世纪30年代,美国人在哥斯达黎加的马尔苏尔小镇上发现了大批巨形石球,巨大的石球甚至被当做装饰摆在小镇居民的家门口。这些巨型石球有什么用?人们为什么要制作这些巨型石球?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些简单的问题。于是,仍旧只有猜测:这些石球也许代表着天上不同的星球之间的相对位置?这些石球也可能是外星人放在这里的?

不过,在北纬30度附近,比如埃及的卡尔加、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州,都大量存在着这种巨型石球,这也就见怪不惊了。

『伍』 河北石家庄市的地理位置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216号

『陆』 芽庄的地理位置

芽庄市是庆和省省会,位于越南南中部港市,是越南众多滨海城市当中一个较为僻静的海边小城市。

芽庄的海滩有一个“棒槌岛”,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离岸500米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小岛突兀而立,远远望去像极了农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此把这里称之为棒槌岛。登入岛上的主峰,市区景色和海滨风光尽收眼底一览无遗。整个岛上散布着风格迥异的别墅群。这里景色优美,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风景胜地,环绕一圈基本可以踏遍所有风光了。

『柒』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6′—118°33′,北纬41°18′—41°35′。隶属燕山山脉土七老图山支脉。1996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跨西泉乡、黑里河镇和黑里河林场,总面积2763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0088公顷,缓冲区面积11248公顷,实验区面积6302公顷。森林面积213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7.2%,是一个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黑里河镇位于宁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天义镇西82公里处的林区。东与西泉乡接壤,西与河北承德县七家乡、茅荆坝乡相邻,南与平泉县张营子乡相接,北与喀喇沁旗旺业甸乡相连。总面积312平方公里。2002年黑里河、四道沟二乡合并为黑里河镇。镇辖13个村民委员会,11643口人。

『捌』 莆田地理位置..

莆田市简介

『玖』 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及特征

一、地理位置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他的地理范围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河川将陆地隔成小块。

但是,浩瀚的海域却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山岭沟壑,耕地缺乏,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人地矛盾突出。迫使希腊从事海外贸易,海外殖民和经济文化交流。

二、特征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陶立克柱式,2.爱奥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

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9)北冲村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古希腊时代经济相当发达,工商业虽然规模不大,不过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除了斯巴达采取管制经济的体制外,其他各城邦大都宽松且自由。不过各城邦都有贫富悬殊的情况。

希腊化时代各国,尤其是埃及与西亚对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采取严格的控制。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几乎每一乡村都设置政府经营的工厂或商店,用来充实财政,对于私营工商业也是严格管理;西亚的政府也有相似的手段,只不过规模较小。

但是,贫富悬殊的情况,以及工资下降和物价上升的情形相当普遍,这些现象让人民的生活相当辛苦。

另外,大都市的兴起亦为希腊化世界的特色。叙利亚的安提亚克在百年之内人口成长四倍,底格里斯河上的塞流西亚从渺无人烟之地成长为数十万人口之多,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为当时最大城市,大约有一百万人口。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古希腊

『拾』 函谷关地理位置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回南接秦岭,北塞答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另一处叫做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已被淹没不复存在。

(10)北冲村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由于函谷关易守难攻,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后,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

之后刘邦先入关中,不过并非直入函谷关,理由即是函谷关易守难攻,加上关内即是秦的首都咸阳,护守函谷关的秦军必是精锐,为避免攻坚,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绕道进入关内。

不过,项羽不满刘邦先入关,设下鸿门宴,但又不愿违逆楚怀王当初的宣告,因此在册封时将刘邦封为巴王,之后封为汉王。虽然巴、汉两地也属于关中关内(函谷关以西),但当时为未开化的不毛之地,甚至是秦与秦朝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