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卧牛泉的地理位置

卧牛泉的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22 12:29:11

㈠ 各省的著名的泉

【中国四大名泉】

济南趵突泉、江苏镇江中泠泉、浙江杭州虎跑泉和江苏无锡惠山泉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泉”。

济南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三股清泉自地下涌出,涌水量达1.6立方米/秒,水温常年在18℃左右。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等共同组成了趵突泉群。

江苏镇江中泠泉

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载,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把宜茶之水分为七等,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这南零水指的就是中泠泉,说它是大江深处的一股清冽泉水,泉水清香甘冽,涌水沸腾,景色壮观。惟要取中泠泉水,实为困难,需驾轻舟渡江而上。清代同治年间,随着长江主干道北移,金山才与长江南岸相连,终使中泠泉成为镇江长江南岸的一个景观。在池旁的石栏上,书有“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它是清代镇江知府、书法家王仁堪所题。池旁的鉴亭,是历代名家煮泉品茗之处,至今风光依旧。

浙江杭州虎跑泉

虎跑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距市区约5公里。相传唐代有个叫寰中的高僧住在这里。后因水源缺乏准备迁出。一夜,高僧梦见一神仙告诉他: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第二天,果真有二虎“跑地作穴”,涌出泉水,故名“虎跑”。虎跑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过流出,清澈见底,甘冽醇厚,纯净无菌,饮后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被誉为“天下第三泉”。杭州有句俗话:“龙井茶叶虎跑水”,龙井茶和虎跑水素称 “西湖双绝”。在此观泉、听泉、品泉、试泉,其乐无穷。虎跑泉附近还有滴翠轩、叠翠轩、罗汉堂、钟楼、碑室、济公殿、济公塔、虎跑梦泉塑像、弘一法师(李叔同)之塔等众多景点。

江苏无锡惠山泉

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寺附近,原名漪澜泉,相传为唐朝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上池圆,下池方,故又称二泉。由于惠山泉水源于若冰洞,细流透过岩层裂缝,呈伏流汇集,遂成为泉。因此,泉水质轻而味甘,深受茶人赞许。唐代刑部侍郎刘伯刍和“茶神”陆羽,都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自此以后,历代名人学士都以惠山泉沏茗为快。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为汲取惠山泉水,设立“水递”(类似驿站的专门输水机构),把惠山泉水送往千里之外的长安。宋徽宗赵佶更把惠山泉水列为贡品,由两淮两浙路发运使按月进贡。

㈡ 卧牛泉。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㈢ 济南七十二泉,各泉的传说

泉城济南之名泉风采

名泉概况 四大泉群: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五龙潭泉群

济南七十二名泉 泉水成因 市郊名泉:章丘百脉泉泉群、平阴洪范池泉群、其他名泉

◇名泉概况

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济南泉水,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系趵突泉之古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于钦在其《齐乘》一书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位置记录了下来。明初,诗人晏璧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济南名泉一一加以吟咏。到了清代,记述泉水的诗词歌赋、文章典籍,更是数不胜数。
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 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处。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年调查材料上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6、7月间和1998年6月,市园林局、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又以上述记载为基础进行调查,查出城区有名称的泉池139处。截至1998年6月,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其中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处。这些泉池,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整个泉城沉浸在泉水潺潺淙淙、诗情画意之中,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李白、曾巩、苏辙、赵孟頫、蒲松龄、王士禛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济南泉水,孕育出李清照、辛弃疾等一代又一代婉约与豪放派诗人词人。济南泉水,以其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到此旅游观光,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客流量达200万人次以上。泉水已成为济南的象征,是济南的眼睛,她在济南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龙头作用。这些泉水,以形、色、声、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无色透明,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普利思矿泉水,即是直接从地下汲取而成。经国家地矿部门鉴定,矿化度为650,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锂(Li)0.12毫克、锶(Sr)0.99毫克、锌(Zn)0.13毫克、镁(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钙(Ca)62.68毫克、偏硅酸(H2Sio3)76毫克。

四大泉群

◇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区西南部,由38处泉水组成,其中27处集中在今趵突泉公园内,最著名的有趵突泉、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等。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水量甚大,泉水喷涌时,三支水柱腾空而起,达三、四尺高,大如车轮,声若洪雷,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现趵突泉为济南趵突泉公园主要景点,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作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的趵突泉,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游人可听泉、观澜、品茗,尽享趵突之美。1999年,市政府对趵突泉公园进行了扩建,公园面积由8.5公顷扩大到10.5公顷,大大提高了趵突泉的待客能力,使其风姿得以更好地体现。

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侧,是济南著名奇泉。水盛时,泉池水面上南北方向有时会形成一条水线,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条游动的金丝。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记金线泉曰: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曾巩《金线泉》诗云:玉甃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明清两代,金线尚看得清晰,后来随着水势减弱,金线便不常见了。在1956年建趵突泉公园时,金线泉东侧20米处的一处泉池中也出现了金线,而且十分清晰,于是人们把新发现的泉池称为金线泉,而把原来的金线泉改称为老金线泉。

柳絮泉和漱玉泉在老金线泉东侧。二泉皆与济南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不解之缘。曾有一说,李清照故居即在二泉旁。清代学者任宏远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中写道: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更有传说李清照曾在漱玉泉边梳妆打扮,填词吟诗。基于这些说法,1959年在二泉旁边修建了李清照纪念堂。柳絮泉周围多柳树,阳春三月,泉花与柳絮共舞,甚是迷人。漱玉泉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如同漱玉。相传李清照的《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

马跑泉在漱玉泉东北的假山下。泉池为不规则形,池壁由自然石垒砌,曲折参差。泉水汇流成溪,流人西泺河。马跑泉得名于一则传说。相传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攻至济南,知府刘豫贪生怕死,欲献城投降,其部将大刀关胜则坚决主战。关胜率军屡创金兵,但最终在金兵和刘豫的前后夹击下,战死于济南西门外。关胜的战马看到主人遇难,仰天长嘶,前蹄连连刨地,结果刨出一汪清泉,这就是马跑泉。

皇华泉和卧牛泉在柳絮泉西侧,并排列于趵突泉公园鱼展室门前。皇华泉得名于《诗经·小雅》中的皇皇者华。相传古时历山(今济南千佛山)下有三首蛇为害,舜奉尧的命令率勇士斩杀三首蛇,为百姓除害。后来当地百姓便以趵突泉畔两眼并排的清泉纪念舜。一为皇华泉,称颂舜秉承尧的旨意施恩于民;一为卧牛泉,纪念舜曾耕于历山。两泉皆石砌,呈长方形,周饰石雕围栏,水盛时泉水清澈晶莹,似两颗明珠嵌于趵突泉畔。

趵突泉泉群中还有浅水泉、螺丝泉、洗钵泉、混沙泉、无忧泉、满井泉、湛露泉、石湾泉、酒泉、东高泉、望水泉、登州泉等名泉,均各具特色。

◇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在济南旧城的东南部,有泉水15处,除黑虎泉外,著名的还有琵琶泉、白石泉、玛瑙泉、九女泉、五莲泉等。

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南岸。泉源在陡壁下一个深邃的洞穴内。洞中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啮波,左右秀石错落。古时洞前有一黝黑巨石,泉水激石,有如虎啸。加之巨石又似一踞伏的猛虎,故得黑虎之名。明代诗人晏璧曾有诗描绘当时的黑虎泉:石磻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后来人们在洞北砌一方池,在池南壁雕刻了三只双目圆瞪,大口怒张的虎头。泉水通过洞底暗道,从三个大张的虎口中喷涌而出,泻入池内。黑虎泉的涌水量在济南诸名泉中仅次于趵突泉,居第二位。当年黑虎泉那种阴森可怖的气氛虽然今已不见,但虎口喷水的壮观景象及虎啸般的水声仍可让人领略到它的粗犷美。明代嘉靖年间黑虎泉洞穴上方曾建有黑虎庙,后颓圮。1985年建设环城公园时在此处新建了观赏泉水的亭台,游人可凭栏赏看泉涌及周围景色。

a 琵琶泉位于黑虎泉西,护城河南岸。泉池原为不规则状,后整修为长方形,四周护以石雕栏板。泉池伸进护城河,比河面高出1米,池外壁有两层石阶,泉水溢出泉池,经石阶跌宕四泻,发出悦耳的响声,仿佛弹奏琵琶声。其实这并非琵琶泉真正奇妙所在。奇妙的是,在盛水期,琵琶泉地下也会发出动听的琵琶声。据地质学家考证,琵琶泉下为奥陶纪的云质石灰岩,间有大大小小的溶洞和溶槽,地下水喷突涌动,拍击中空岩石,于是便发出了清越动人的琵琶声。泉东有琵琶桥,泉西有清音阁,游人于桥上阁中,都可尽情聆听泉声,赏看泉景。

九女泉位于黑虎泉对面。泉池呈椭圆形,由太湖石垒成,半伸护城河中,高出河面半尺。池底为洁净的细沙和砾石,不断有水泡从沙石中冒出,袅袅升起,于水面绽破。泉水清澈剔透,水色碧蓝,宛若晶莹柔软的碧玉。相传古时每到月色皎洁的夜晚,就会有九位仙女到泉中综纱沐浴。九女泉因此而得名。

白石泉在黑虎泉东北,南护城河北岸。此泉是清代乾隆年间疏浚护城河时发现的,因泉周围有许多白石出没水中而得名。白石泉后来湮没,直至1984年建环城公园疏浚护城河时才得以复出。现该泉以白石砌岸,恰似一块嵌于护城河中的白玉。

玛瑙泉在黑虎泉东侧,与白石泉隔岸相对。泉池四周以块石垒砌,泉水晶莹透撤,从泉池北壁石洞中流人护城河。因池底不断有水泡冒出,在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似粒粒玛瑙,故得名。

五莲泉在琵琶泉西侧,池底泉眼甚多,较大者有五个,水泡成簇,于水面绽开,似五朵盛开的莲花,故名。泉南侧河岸上建有五莲轩,由亭、台、廊、榭组成,景观十分别致。
黑虎泉泉群中还有金虎泉、南珍珠泉、一虎泉、豆芽泉、汇波泉、胤嗣泉、对波泉、寿康泉、任泉等名泉,大都在护城河两岸。

◇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中部,其中珍珠泉、濯缨泉、舜泉、芙蓉泉、孝感泉最为有名。

珍珠泉因平地涌泉,腾如珠串而得名。在济南诸泉中,珍珠泉名气甚大,与趵突泉不相上下。乾隆皇帝甚至认为珍珠泉要优于趵突泉,他在诗中写道;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谁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籍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珍珠泉泉池呈长方形,面积达1240平方米,四周设有汉白玉雕刻石栏。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色水泡自水底翻涌而上,日光相映,如泻万斛珠玑。清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记》 中描绘道: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明代济南诗人边贡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这一比喻十分传神。明代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见潾建德王府,将珍珠泉圈入王府中。清代康熙年间又改成巡府署院。现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地。珍珠泉周围广植花木,并建有亭台水榭,假山石桥,景色十分优美。

濯缨泉位于王府池子街中段,得名于《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又名王府池。古时濯缨泉水势旺盛,汇水成湖,据说在湖上可以荡龙舟。后水面不断缩小,现成为一长30米,宽19米的泉池。盛水期水势仍旺,水涌似珠,碧波荡漾。泉池东西民居错落,南北杨柳婆裟。树丛之间,藤架荫下,设有石桌石凳,盛夏时节,附近居民常于此乘凉避暑。

舜泉也叫舜井,位于舜井街中部舜园门前。泉呈圆井形,世传为大舜所凿,故名。泉旁原有规模宏大的舜庙,后颓圮。舜泉名气甚大,欧阳修、曾巩、苏辙、元好问等大家均有题咏。相传大禹治水时,舜井内有蛟龙出没,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与蛟龙恶斗数日,最终将其制服,用铁链锁于舜井中。现井口仍挂着一根铁链,深入井底。1985年于舜泉处建起舜园,园内竹影移墙,小溪潺湲,整个庭园显得典雅玲珑。

芙蓉泉在芙蓉街,泉池呈长方形,为青石叠砌。清代诗人董芸曾寄居于此,并赋《芙蓉泉寓舍》诗云: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芙蓉泉泉池一度曾遭到破坏,1997年芙蓉街69号院内居民订立了护泉公约保护该泉,其后园林部门对泉池进行了修复。

孝感泉位于趵突泉北路东侧。泉池长3.4米,宽2米,池岸镌孝感泉三字。据《太平寰宇记》载:耆老传云,昔有孝子事母,取水远。感此,泉涌出,故名'孝 水'。天宝六年敕改为'孝感水'。由此可知孝感泉名称的由来。古时孝感泉旁建有太平寺,为济南三大寺之一,后太平寺废,孝感泉依然存留,且水势尚好。
珍珠泉泉群中还有溪亭泉、灰池泉、散水泉、玉环泉、云楼泉、知鱼泉、鉴泉、濋泉、朱砂泉、罗姑泉等名泉及若干无名泉。这些泉比较分散,散布在珍珠泉附近的芙蓉街、曲水亭街、东更道街、舜井街等街道,有的就在居民庭院之中。

◇五龙潭泉群

五龙潭泉群在济南旧城西北部,共有泉池28处,除五龙潭外,古温泉、悬清泉、天镜泉、七十三泉比较有名。

五龙潭又名净池、乌龙潭、龙居泉,古时曾是大明湖的一部分。相传昔日五龙潭颇有灵性,每逢大旱,在潭边祈雨必灵。故元朝初年,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此后便称五龙潭。关于五龙潭的形成,传说甚多。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说: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写道: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五龙潭是济南诸泉中最深的一个,泉水碧绿凝重,深不见底,终年涌流不息。桂馥曾在潭边建潭西精舍,后颓废。现于其旧址建起潭西阁,游人可于阁中赏看龙潭秀色。

古温泉位于五龙潭东南侧,因泉水温度较高,且历史悠久而得名。隆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而泉中却热气蒸腾。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园,后荒废。泉南侧有一座二层小楼,是早期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所在地。

悬清泉又名贤清泉,位于五龙潭北侧。泉池深2.4米,呈不规则状,以自然石驳岸。泉水清澈,杨柳垂荫,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贤清园记略》中写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其著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清代悬清泉畔曾建有一处别致的水景园--朗园。现朗园已废,人们在其旧址上修建了揽泓榭,景色亦佳。

天镜泉又名江家池,位于五龙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镜,故名。清道光《济南府志》中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势甚好。池内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龙潭西南侧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驳岸,玲珑别致,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入五龙潭。七十三泉的出现尚有一段佳话: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著名学者桂馥命人在五龙潭西侧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时,竟挖出一个泉眼,泉水汨汨喷涌,水势甚佳。桂馥大喜,大宴宾客,请众人为此泉起名。众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后桂馥灵机一动,为此泉起名为七十三泉,众人无不称妙。桂馥还赋诗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数五龙潭。为劳算博士,筹添七十三。
五龙潭泉群中还有濂泉、东蜜脂泉、官家池、睛明泉、聪耳泉、回马泉、玉泉、青泉、潭西泉、月牙泉等名泉。

㈣ 卧牛泉的介绍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卧牛泉位于趵突泉公园鱼展室前,东邻版皇华泉。权泉池呈长方形,池壁用块石垒成。据《吟卧牛泉》诗中“千载历山遗胜迹”、“今见齐州溢井泉”的诗句,可见此泉出露较早,当年泉水喷涌极盛,常年满溢。

㈤ 济南的五大泉有哪些急啊!!!快告诉我.万分感谢!!拜托了各位 谢谢

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位于济南城内大明湖路以南、泉城路以北约.5平方公里的长方形地带内。有泉池21处(含失迷泉池2处),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观。该泉群在隋唐以前叫流杯池,取"曲水流觞"之意。珍珠泉在泉城路院前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大院内西侧,泉池略呈长方形,面积1240余平方米。泉眼甚多,涌出串串水珠,参差错落,日光相映,如同珠玑,故称珍珠泉。池岸以青石砌叠,四周饰以汉白玉栏杆,水中立"珍珠泉"碑。池南岸建水榭,深入水中,造型别致,如大鹏展翅。明代晏壁,清代王 运、蒲松龄等多有题咏。康熙二十八年(1689)玄烨以泉澄澈曾题"作霖"(已失)。乾隆十三年(1748)弘历咏《珍珠泉》诗一首,刻碑立于泉北岸,至今留存。该泉群较大的名泉还有?泉、濯缨泉(王府池)、芙蓉泉、散水泉、溪亭泉、灰泉、知鱼泉、朱砂泉、刘氏泉、云楼泉(白云泉)、腾蛟泉、小王府池、南芙蓉泉、太乙泉、平泉、神庭泉、玉枕泉、起凤泉、沃泉、鱼池泉等。 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于济南城内。面积约17公顷。趵突泉泉群共37处泉池,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西侧,又名瀑流泉、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居济南72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为古泺水的发源地。泉自地下岩溶洞的裂缝中涌现,三窟并发,喷涌若轮,声似雷吼,势如鼎沸。古人描述它"鼎立波心,声若雷吼,势若云沸,其高数尺,晶渺如练",因而称"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泉池呈方形,泉岩以石砌垒。池中小泉颇多,水泡如珠玑,簇簇串串,飘悠而上。水面波纹,斜牵水荇,横绕池塘。水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冬季,水气蒸腾,朦朦胧胧,妙不可言。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卧波,雕栏临池;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俊秀,绿柳轻荡扬烟。游人凭栏俯瞰,尽得水趣。泉畔还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山东左布政使张钦书"观澜"、明嘉靖十六年山东巡抚都御史胡缵宗书"趵突泉"、清同治八年(1869)历城王钟霖题"第一泉"等许多名人题刻。该泉群较大的名泉还有老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洗钵泉、新金线泉等,各展英姿。 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东南角护城河东段。沿河两岸,东起解放阁,向西长约700米的地方,共有泉池14处,构成黑虎泉泉群,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黑虎泉在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其泉为一深邃洞穴,内有一巨石盘曲伏卧,上生苔藓,显得黑苍苍,如猛虎深藏。清清泉水从巨石下涌出,激湍撞击,再加半夜朔风吹入石隙裂缝,酷似虎啸,故称黑虎泉。此名始见于金代《名泉碑》。明晏壁咏诗曰:"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黑虎泉洞穴高2米,水潭深3米,宽1.7米。泉水从洞中通过暗道由3个兽头口中喷出,形成瀑布,取"口内悬河"之意。然后流进长13米、宽9米的石砌方池,池内泉水清澈,青藻飘浮。池北为一水闸,水漫流形成水帘流入护城河。黑虎泉附近风景秀丽,假山泉池,石径曲斜,一步一景。观泉听涛,别具情趣。较大的名泉还有白石泉、九女泉、琵琶泉。其他还有玛瑙泉、豆芽泉、五莲泉、南珍珠泉、任泉、一虎泉(缪家泉)、胤嗣泉、汇波泉、对波泉、鉴泉(古鉴泉)等。诸泉汩汩涌波,涓涓潺流,注入河中。河中备画舫设小舟,游客乘船可观赏两岸风光。 五龙潭泉群 【五龙潭泉群】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五龙潭周围泉池共29处,构成五龙潭泉群,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五龙潭(即灰湾泉)是五龙潭泉群中最大的泉,位于泺源桥北、东距护城河西岸100余米处。潭池石砌,南北呈长方规整形式。长70米,宽35米,水深4米余,状若深潭。泉水清澈,串串水珠争涌。元代曾在水旁建五龙神庙,始有"五龙潭"之名。北魏时水域颇大,为大明湖之一隅,称"净池",池边建客亭,即古历下亭。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以"水木明瑟"赞美此处景色。唐朝大将军秦琼在此建府第。清乾隆年间,文字训诂学家桂馥在此建"潭西精舍"。此泉碧水粼波,常年涌流。岸边顽石横卧,假山峥嵘。较大的名泉还有天净泉、古温泉、孝感泉、贤清泉(即悬清泉)。其他还有东蜜脂泉、西蜜脂泉、虬泉、醴泉、赤泉、金泉、青泉、玉泉、井泉、回马泉、静水泉、月牙泉、北洗钵泉、濂泉、裕宏泉、官家池、泺溪泉等。五龙潭东侧为一南北向小溪,由众泉汇集而成,泉出石下,水漫石上,饶有趣味。1987年将五龙潭一带建成五龙潭公园,占地5.4公顷,融潭、池、溪、港、林为一体。 百脉泉泉群 【百脉泉泉群】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泉寺南侧。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故名。百脉泉位于明水城东北部的百脉泉公园内,泉池长26米,宽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垒,东西向架一虹桥,卧于碧波之上。池岸和桥上装饰雕刻石栏。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浮上水面,似珍珠滚动,红鲤游弋其间,有"鲤鱼戏珠"之趣。宋代文学家曾巩称:"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出,西则趵突泉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明代戏曲家李开先有"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的诗句。泉周林木扶疏,柳绿花红,鸟语蝉鸣,景色迷人。泉水冬暖夏凉,常年恒温17℃左右。沏茶味正色浓,与当地所产明水香稻泉头米相煮,香及四邻。泉池北侧为龙泉寺,建于明嘉靖以前,寺门匾额"龙泉古刹"四字,系明代书法家雪蓑所书。

㈥ 济南的七十二泉名称

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一书所记载的金代《名泉碑》,分别是:

趵突泉、五龙泉、百脉泉、豆芽泉、黑虎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东高泉、漱玉泉、无忧泉、石湾泉、酒泉、湛露泉、满井泉、北煮糠泉、散水泉、溪亭泉、濯缨泉、灰泉、知鱼泉

朱砂泉、刘氏泉、云栖泉、登州泉、望水泉、洗钵泉、浅井泉、马跑泉、舜井泉、珍珠泉、香泉、鉴泉、杜康泉、金虎泉、黑虎泉、东蜜脂泉、西密脂泉、孝感泉、玉环泉、罗姑泉、混沙泉、灰池泉

南珍珠泉、芙蓉泉、滴水泉、灰湾泉、悬清泉、双桃泉、温泉、汝泉、龙门泉、染池泉、悬泉、都泉、柳泉、车前泉、煮糠泉、炉泉、白虎泉、甘露泉、林汲泉、白泉、金沙泉、白龙泉、花泉、独孤泉、醴泉、浆水泉、南煮糠泉、苦苣泉、熨斗泉、鹿泉泉、龙居泉,总七十二泉。

(6)卧牛泉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济南泉水概述: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素以“泉城”盛誉闻名天下,驰名天下的天下第一泉5A级风景旅游区,素有“泉都”美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济南位于山东中部,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沿海城市与内地联系的交通枢纽。泉城济南,美丽潇洒。

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滨、泰山之阴。自古以来,济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拥有众多泉水,泉水之多、涌量之大、形态之美、水质之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与之媲美。

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济南很早就有“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的美誉。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济南名泉七十二个。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㈦ 写出这些神奇的泉的名称及位置 (写出三个)

济南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三股清泉自地下涌出,涌水量达1.6立方米/秒,水温常年在18℃左右。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等共同组成了趵突泉群。

江苏镇江中泠泉

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载,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把宜茶之水分为七等,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这南零水指的就是中泠泉,说它是大江深处的一股清冽泉水,泉水清香甘冽,涌水沸腾,景色壮观。惟要取中泠泉水,实为困难,需驾轻舟渡江而上。清代同治年间,随着长江主干道北移,金山才与长江南岸相连,终使中泠泉成为镇江长江南岸的一个景观。在池旁的石栏上,书有“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它是清代镇江知府、书法家王仁堪所题。池旁的鉴亭,是历代名家煮泉品茗之处,至今风光依旧。

浙江杭州虎跑泉

虎跑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距市区约5公里。相传唐代有个叫寰中的高僧住在这里。后因水源缺乏准备迁出。一夜,高僧梦见一神仙告诉他: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第二天,果真有二虎“跑地作穴”,涌出泉水,故名“虎跑”。虎跑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过流出,清澈见底,甘冽醇厚,纯净无菌,饮后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被誉为“天下第三泉”。杭州有句俗话:“龙井茶叶虎跑水”,龙井茶和虎跑水素称 “西湖双绝”。在此观泉、听泉、品泉、试泉,其乐无穷。虎跑泉附近还有滴翠轩、叠翠轩、罗汉堂、钟楼、碑室、济公殿、济公塔、虎跑梦泉塑像、弘一法师(李叔同)之塔等众多景点。

江苏无锡惠山泉

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寺附近,原名漪澜泉,相传为唐朝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上池圆,下池方,故又称二泉。由于惠山泉水源于若冰洞,细流透过岩层裂缝,呈伏流汇集,遂成为泉。因此,泉水质轻而味甘,深受茶人赞许。唐代刑部侍郎刘伯刍和“茶神”陆羽,都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自此以后,历代名人学士都以惠山泉沏茗为快。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为汲取惠山泉水,设立“水递”(类似驿站的专门输水机构),把惠山泉水送往千里之外的长安。宋徽宗赵佶更把惠山泉水列为贡品,由两淮两浙路发运使按月进贡。

㈧ 济南的五大名泉有哪些

济南五大泉:
【珍珠泉泉群】位于济南城内大明湖路以南、泉城路以北约1.5平方公里的长方形地带内。有泉池21处(含失迷泉池2处),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观。该泉群在隋唐以前叫流杯池,取"曲水流觞"之意。珍珠泉在泉城路院前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大院内西侧,泉池略呈长方形,面积1240余平方米。泉眼甚多,涌出串串水珠,参差错落,日光相映,如同珠玑,故称珍珠泉。池岸以青石砌叠,四周饰以汉白玉栏杆,水中立"珍珠泉"碑。池南岸建水榭,深入水中,造型别致,如大鹏展翅。明代晏壁,清代王?运、蒲松龄等多有题咏。康熙二十八年(1689)玄烨以泉澄澈曾题"作霖"(已失)。乾隆十三年(1748)弘历咏《珍珠泉》诗一首,刻碑立于泉北岸,至今留存。该泉群较大的名泉还有?泉、濯缨泉(王府池)、芙蓉泉、散水泉、溪亭泉、灰泉、知鱼泉、朱砂泉、刘氏泉、云楼泉(白云泉)、腾蛟泉、小王府池、南芙蓉泉、太乙泉、平泉、神庭泉、玉枕泉、起凤泉、沃泉、鱼池泉等。

【趵突泉泉群】位于济南城内。面积约17公顷。趵突泉泉群共37处泉池,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西侧,又名瀑流泉、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居济南72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为古泺水的发源地。泉自地下岩溶洞的裂缝中涌现,三窟并发,喷涌若轮,声似雷吼,势如鼎沸。古人描述它"鼎立波心,声若雷吼,势若云沸,其高数尺,晶渺如练",因而称"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泉池呈方形,泉岩以石砌垒。池中小泉颇多,水泡如珠玑,簇簇串串,飘悠而上。水面波纹,斜牵水荇,横绕池塘。水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冬季,水气蒸腾,朦朦胧胧,妙不可言。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卧波,雕栏临池;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俊秀,绿柳轻荡扬烟。游人凭栏俯瞰,尽得水趣。泉畔还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山东左布政使张钦书"观澜"、明嘉靖十六年山东巡抚都御史胡缵宗书"趵突泉"、清同治八年(1869)历城王钟霖题"第一泉"等许多名人题刻。该泉群较大的名泉还有老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洗钵泉、新金线泉等,各展英姿。

【黑虎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东南角护城河东段。沿河两岸,东起解放阁,向西长约700米的地方,共有泉池14处,构成黑虎泉泉群,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黑虎泉在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其泉为一深邃洞穴,内有一巨石盘曲伏卧,上生苔藓,显得黑苍苍,如猛虎深藏。清清泉水从巨石下涌出,激湍撞击,再加半夜朔风吹入石隙裂缝,酷似虎啸,故称黑虎泉。此名始见于金代《名泉碑》。明晏壁咏诗曰:"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黑虎泉洞穴高2米,水潭深3米,宽1.7米。泉水从洞中通过暗道由3个兽头口中喷出,形成瀑布,取"口内悬河"之意。然后流进长13米、宽9米的石砌方池,池内泉水清澈,青藻飘浮。池北为一水闸,水漫流形成水帘流入护城河。黑虎泉附近风景秀丽,假山泉池,石径曲斜,一步一景。观泉听涛,别具情趣。较大的名泉还有白石泉、九女泉、琵琶泉。其他还有玛瑙泉、豆芽泉、五莲泉、南珍珠泉、任泉、一虎泉(缪家泉)、胤嗣泉、汇波泉、对波泉、鉴泉(古鉴泉)等。诸泉汩汩涌波,涓涓潺流,注入河中。河中备画舫设小舟,游客乘船可观赏两岸风光。

【五龙潭泉群】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五龙潭周围泉池共29处,构成五龙潭泉群,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五龙潭(即灰湾泉)是五龙潭泉群中最大的泉,位于泺源桥北、东距护城河西岸100余米处。潭池石砌,南北呈长方规整形式。长70米,宽35米,水深4米余,状若深潭。泉水清澈,串串水珠争涌。元代曾在水旁建五龙神庙,始有"五龙潭"之名。北魏时水域颇大,为大明湖之一隅,称"净池",池边建客亭,即古历下亭。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以"水木明瑟"赞美此处景色。唐朝大将军秦琼在此建府第。清乾隆年间,文字训诂学家桂馥在此建"潭西精舍"。此泉碧水粼波,常年涌流。岸边顽石横卧,假山峥嵘。较大的名泉还有天净泉、古温泉、孝感泉、贤清泉(即悬清泉)。其他还有东蜜脂泉、西蜜脂泉、虬泉、醴泉、赤泉、金泉、青泉、玉泉、井泉、回马泉、静水泉、月牙泉、北洗钵泉、濂泉、裕宏泉、官家池、泺溪泉等。五龙潭东侧为一南北向小溪,由众泉汇集而成,泉出石下,水漫石上,饶有趣味。1987年将五龙潭一带建成五龙潭公园,占地5.4公顷,融潭、池、溪、港、林为一体。

【百脉泉泉群】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泉寺南侧。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故名。百脉泉位于明水城东北部的百脉泉公园内,泉池长26米,宽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垒,东西向架一虹桥,卧于碧波之上。池岸和桥上装饰雕刻石栏。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浮上水面,似珍珠滚动,红鲤游弋其间,有"鲤鱼戏珠"之趣。宋代文学家曾巩称:"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出,西则趵突泉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明代戏曲家李开先有"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的诗句。泉周林木扶疏,柳绿花红,鸟语蝉鸣,景色迷人。泉水冬暖夏凉,常年恒温17℃左右。沏茶味正色浓,与当地所产明水香稻泉头米相煮,香及四邻。泉池北侧为龙泉寺,建于明嘉靖以前,寺门匾额"龙泉古刹"四字,系明代书法家雪蓑所书。

㈨ 我国有很多珍奇的泉你知道有哪些它有什么特点

济南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有“天下第一泉”之称。
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内,三股清容泉自地下涌出,涌水量达1.6立方米/秒,水温常年在18℃左右。
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等共同组成了趵突泉群。

㈩ 济南的72泉都是什么泉在什么位置

趵突泉 金线泉 皇华泉 柳絮泉 悬清泉 濯缨泉 卧牛泉 灰 泉 漱玉泉 无忧泉 孝感泉回 知鱼泉 石湾泉 鉴 泉 湛露答泉 满井泉 黑虎泉 登州泉 珍珠泉 舜 泉 散水泉 溪亭泉 浅井泉 刘氏泉 灰湾泉 汝 泉 混沙泉 杜康泉 龙门泉 南珍珠泉 双桃泉 香 泉 灰池泉 玉环泉 朱砂泉 北煮糠泉 马跑泉 温 泉 芙蓉泉 洗钵泉 望水泉 西蜜脂泉 金虎泉 酒 泉 东高泉 罗姑泉 云楼泉 东蜜脂泉 滴水泉 染池泉 悬 泉 都 泉 柳 泉 车 泉 煮糠泉 炉 泉 甘露泉 林汲泉 白 泉 金沙泉 白龙泉 花 泉 独孤泉 醴 泉 浆水泉 南煮糠泉 苦苣泉 熨斗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