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山东地理信息信息产业规划

山东地理信息信息产业规划

发布时间: 2021-02-22 12:20:29

『壹』 地理信息产业的产业前景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201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规模已从2007年的400亿元快速增至1000亿元,年均增速达36%,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与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仍然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绝大多数地理信息企业做到了增产增人增效益。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全国有200多所高校、20多所职业学校、200多个研究机构开展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教育和研究工作。
在政府政策的保驾护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地理信息产业是当今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世界各国纷纷看好这一市场,快马扬鞭,大力发展。早在1990年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产品的世界年销售额就达到15亿美元。目前,全球地理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35%以上,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并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这些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效益已经显现。地理信息系统(GIS)集地球数字化于一身,能装下整个地球的超量信息,可谓换个角度看世界。目前,全球GIS这一新技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35%以上。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电子地图代替了纸质地图,地理信息技术造就了地理信息系统。如今,地理信息技术正在走向成熟,地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市场潜力很大。以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RS(遥感)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据专家介绍,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地理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快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并已初见成效。
我国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号角已经吹响。黑龙江省政府、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建的黑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在一期工程竣工后,一批颇具实力的地理信息企业即进驻园区。不久前,随着产业园的正式开园,更是群贤毕至,龙腾虎跃,他们立志将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国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仅黑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后的2006年,地理信息的服务产值已超过2亿元,国际空间数据加工业务达400多万美元。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将超过8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长5000亿元以上。
2014年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将从五个方面推动重点领域快速发展,分别是提升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发展测绘应用卫星、高中空航摄飞机、低空无人机、地面遥感等遥感系统;振兴地理信息装备制造,带动相关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高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和产业化水平,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发展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融合服务,加快推进现代测绘基准的广泛使用;促进地理信息深层次应用。推进面向政府管理决策、面向企业生产运营、面向人民群众生活的地理信息应用。

『贰』 山东地理信息产业基地联系电话是多少

2011年12月,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山东省唯一一处地理信息产业基专地—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落户潍坊属。2013年6月6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潍坊市政府副市长夏芳晨共同为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揭牌。201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授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地理信息培训咨询中心”称号。

基地有上级——潍坊市国土资源局,联系电话如下:办公室(新闻宣传科)

0536-8521278

基地由GIS企业构成

『叁』 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的园区规划

建设用地:15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投资额150亿元人民币,计划内于2012年建设完成。
首期完容工后,计划引入国内外地理信息相关企业100家以上,形成年产值近千亿元、就业人数超过3万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肆』 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区有地铁规划吗

好消息!就在近日,

江苏省公布了年重点项目规划,

其中,实施项目一共220个,

徐州共有13个项目入围。

分别是:

徐州中建国际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园

徐州协鑫大尺寸晶圆片

徐州汉睿高效能服务器

徐州天拓集成电路装备

徐工大型矿山机械制造

徐州正威电子级半导体金属材料

徐州综合保税区

徐州蓝城两汉文化风景区

徐州淮海金融集聚区一期

徐州华信临港中格自由贸易区

徐宿淮盐铁路

连徐高铁

徐州轨道交通工程

而徐州入围的这些项目中,

像徐州轨道交通工程、徐州保税区、

徐宿淮盐铁路等,

都是重中之重。

今天,小编就其中的几个,给大家介绍一下,

包括项目的最新进展。

徐州轨道交通工程

徐州轨道交通,目前1号线近日好消息不断:

现在,就等着9月底,徐州地铁1号线的正式试运营了!

徐州地铁2号线

前几天,2号线的电客车开进徐州:

《今天,徐州喜提地铁2号线首列电客车!车内实景图曝光》

而各个站点的建设进度,也同样没有落下,5月28日,徐州地铁2号线建国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成为2号线一期工程第15座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

建国路站位于解放路与建国路交叉口西南象限,沿解放路设置,半幅位于解放路下,半幅位于解放路西侧法治广场地块内。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采用明挖法及局部半盖挖法施工,主体基坑长195.10m,标准段宽20.7m,深17.69m,底板位于中风化灰岩层中,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和1个消防疏散通道。

由于车站地质情况较复杂,基底裂隙水发育,且地处闹市区,周边建筑物多,基坑开挖爆破施工时段受限,参建单位优化施工工序,加大资源投入,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从两端同时向中间施工,各施工段形成流水作业。从基坑开挖到主体结构封顶仅用时9个月,保证了建国路站~师范大学站区间盾构的顺利始发。

目前,2号线一期工程逐渐转入站后工程施工阶段,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正逐步展开。

徐州地铁3号线

与此同时,徐州地铁3号线也有好消息在同一天传来:

5月28日,铜山新区站~湘江西路站区间左线盾构机顺利到达接收井,标志着3号线一期工程首个盾构区间——铜山新区站~湘江西路站区间顺利实现双线贯通。

铜山新区站~湘江西路站区间左线长约544.3m,采用盾构+明挖法施工,其中明挖段长约186.9m,盾构段长约357.4m,区间右线长约551.7m。线路出铜山新区站后下穿楚河、3层建筑物后到达湘江西路站。区间地质以黏土、粉质黏土为主,线路埋深13.4~19.4m,盾构顶面距河底最近距离约5.9m。

目前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工程正全力推进,盾构区间逐渐进入施工高峰期。

徐州综合保税区

徐州综合保税区,是徐州重点打造的开放平台。就在近日,通往保税区的徐州公交23路开通了。沿途站点为:

【徐州综合保税区--云龙公园南门】:

徐州综合保税区,陶楼公交首末站,徐工科技,基桩公司,徐州站(朝阳),百惠家美时,云龙公园南门

【云龙公园南门--徐州综合保税区】:

云龙公园南门,百惠家美时,徐州站(朝阳), 基桩公司,徐工科技,陶楼公交首末站,徐州综合保税区

以后,想要去保税区的小伙伴,就可以直接坐公交去了。详情可回顾:《今天起,徐州又增一条公交路线!直通保税区买买买!》

而且,徐州保税区还在一直不断的加强建设,在5月27日下午,徐州综合保税区(上海)招商推介会在沪成功举行。

这是徐州综保区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牵手自贸区、推动大开放开启新合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综保区的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会上,经过深入洽谈,8个项目现场顺利签约。这些项目涉及: 这些项目涉及:

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和研发等业务类型,包括工程机械及零部件、钢结构及配件、跨境物流、保税公共服务仓、婴幼儿用品等保税仓储、分拨项目,母婴用品生产仓储销售、液压及电控保税研发和再制造等保税加工研发项目。

感觉离以后徐州人买买买又近了一步。

徐宿淮盐铁路

徐宿淮盐铁路,徐宿淮盐铁路,起自京沪高铁徐州东站,终至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运营后将改写淮安、宿迁两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并且该铁路与明年年底建成的盐通铁路,将使苏北地区更快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而这对于徐州都市圈的建设,以及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5月17日,徐宿淮盐铁路徐州东站东侧,高架站房钢结构吊装成功,标志着站房钢结构主体完工,为站房年底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位于徐宿淮盐铁路起点的徐州东站,是目前京沪高铁始发列车和停靠列车最多的地级城市车站。

现有站房规模将影响新线接入新建徐淮盐铁路徐州东站东侧站房工程。建筑规模29998㎡,包括侧式站房、高架候车室,和站台风雨棚三部分,站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6个站台13条线路。

徐州中建国际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园

徐州中建国际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园,即复兴医药产业园,中建参与投资,去年园区一期道路建设项目去年已经开始招标:

工程规模:1条城市次干路大张路(大庙至张集),4条城市支路纬二路、纬三路、纬五路、经一路,道路总长约5.955公里,总投资约22000万元。

今年年初的2019年经开区重大产业集中开工项目中,就有复星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

『伍』 地理信息产业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GIS 应用正在朝着企业应用方向发展,如自来水、电信等行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开始大 量采用GIS 和遥感技术。而在卫星导航应用中,企业已经成为做大地理信息产业的主体,如导航、监控、航海和信息服务领域。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日趋繁盛。据悉,“十一五”期间,以为百姓提供车载导航、手机移动定位、互联网位置服务和智能交通等服务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产业,整体每年以近34%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导航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国产数字城市软件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打破了前几年国外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全国近200所相关院校,每年地理信息专业毕业生逾万人,就业率高达98.7%。2006年以来,地理信息产业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迅猛增长,2010年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据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企业大扩张的局面,几乎每天都在诞生新的地理信息企业,一些IT企业也涉足地理信息业。武汉、哈尔滨、西安等地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已经发挥良好效益,山东、江苏、浙江等多个省市也正在积极筹划或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基地,积极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有望超越2000亿元总产值。
政策的支持、技术的创新、市场的扩大、企业的成熟、教育的跟进都为我们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数机遇,然而,在激烈国际竞争的,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主要表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遥感数据方面,我国目前使用的卫星遥感数据90%以上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
等国家。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卫星、全天候雷达卫星数据我国尚属空白。提升技术创新
能力,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已显得非常迫切。此外,基础数据不完善也是影响我国地理
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地理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空间信息框架数据库、综合信息数据库、行业专题信息数据库。在信息化社会里,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呈多样化,这些数据库又可派生出许多子系统,比如面向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面向百姓的公众服务系统,林业、旅游等专题应用系统,基于位置服务的GPS导航定位系统等。
然而,虽然这些系统的市场空间很大,但是由于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够,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服务社会化程度低,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地理信息产业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图标准的不统一、不规范,带来的麻烦有时让人哭笑不得。例如,当你正常行驶在公路上,GPS却发出错误的信息,提示你正在河中行走;更糟的是,如果地图网站报错地理位置的话,有可能你要多跑几十公里的冤枉路了;更有甚者,两个县之间对着建一座桥,两个县的建设单位各按各的图纸来造,结果因为使用的地图坐标系不同,最后导致大桥合不上龙,损失巨大。
就城市建设来说,城市建设需要建立从项目选址、拨地、规划方案报批、建筑方案审查、红线放样、建设工地管理、竣工验收、房产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和管理系统。但整个流程涉及多个部门,各选各的图纸,各按各的方式行事,这种信息隔离必然造成管理上的脱节和信息化建设上的重复投资。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除了统筹协调和监管力度不够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自主保障能力不强,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也是问题所在。目前,各界对于加快建立地理信息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消除信息孤岛,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政策、数据、应用和技术的高度集成,需要解决地理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管理、更新、分发与服务的一系列问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以政务网、专网、互联网为基础,结合电子政务,在测绘成果和专业信息保密的范围内,为政策管理,行业应用,社会公共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首先要在技术上实现统一。专家认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标准问题。地理信息的整合,要以测绘部门为主体,通过与各个行业相关部门合作完成,其前提是标准要统一,才能编制相应的共享交换软件,实现与各类数据库的共享与交换。同时,要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分布式数据库快速、实时共享。由各部门对自身生产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动态维护,以实现全部空间信息的更新和维护。
随着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地理空间信息的社会服务能力才会显著提高,如地图导航、数字营销、网上地图、数字街区等。地理信息生产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些新技术产业也使测绘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从生产型市场逐步过渡为服务型市场,测绘人员从重复的地理信息生产转向地理信息的挖掘,从简单的地理信息销售走向高科技含量的地理信息服务。针对一边是信息资源严重缺乏,另一边是对已有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矛盾,有关专家指出,要立足现有条件,尽快实现已有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的集成,统一平台,统一建库,统一管理,实现内部信息集成和共享,外部提供综合服务,真正搭建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框架体系,包括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和取费等政策,软件平台和规划、国土、城建、民政、公安等重要节点的应用系统建设。
同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努力,一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协调与支持;二是自下而上的市场推动,主动与各行业,各部门沟通,通过行业和区域试点,将地理信息应用于数字行业,数字社区和政府信息化管理,促进地理信息在共建共享方面达成共识。 地理信息出自不同部门的不同标准,地图产品良莠不齐的现状也将很快得以解决,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国家测绘局已陆续同交通部、民政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签署了基础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协议,以进一步促进基础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在数据库建设标准方面,目前国家小比例尺的地理空间数据库标准已经形成。GIS 标准化的滞后、GIS 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不适应,都是我们需要积极面对,努力应对的。

『陆』 咱们中国目前有几个地理信息产业园,包括已建成、正在建和准备建设的,运行中的效益怎么样

项目位于潍坊市区中心东南部的山东潍坊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涵盖双羊街以南、凤翔街以北、兴国路以东、油南路以西区域。该项目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12月批准成立的“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的装备制造园区(鲁国土资字[2011]1548号),总体占地5000亩,一期可利用土地2039亩。
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推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大力扶持,潍坊市人民政府和坊子区人民政府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在税收、土地、资金、配套等方面给予最优惠政策,扶持入园企业尽快发展。园区本着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原则,大力引进测量产业、遥感产业、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地图服务产业、飞机整体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发动机制造、机载设备制造、机场空管设备制造等项目及科技孵化器、商业中心、员工公寓、专家公寓及后勤综合楼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地理信息产业和航空产业研发、制造和服务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成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平台。
目前,已有V750无人直升机、航空涡轮增压器、涡喷发动机等项目落户园区。产业园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理信息产业、航空产业基地,形成相对完整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产业链。预计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创利税100亿元。

『柒』 地理信息行业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高科技产业,前景不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地理信息产业是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不仅在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地理信息产业显现了巨大发展潜力和无限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需求广、发展快、效益好、贡献大,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作用明显,在国家经济活动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5年至2008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供总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为例,2005年至2008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总提供量分别约为4TB、5TB、7TB、32TB。
地理信息已经广泛应用于网络位置搜索、车载导航、移动目标监控、数码相机、便携式移动导航、智能交通、智能通信、游戏等诸多方面。据Internet
Guide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2006年,网络网络地图搜索服务的用户到达率为32.5%。据艾瑞咨询集团调查显示,2008年有近8000万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地图。地理信息已经成为互联网、手机、汽车等多方面用户社会大众进行位置查询、交通出行、导航定位的重要信息,已经走进社会大众衣、食、住、行、玩等日常生活。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