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莫愁路地理环境

莫愁路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22 05:56:32

⑴ 莫愁湖北门荷花里小区地理位置

莫愁湖公园-北门荷花里小区

南京市鼓楼区迎春街4号

⑵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南京位于来北纬31°14'-32°36',东经源118°22'-119 °14',地处我国东南部的长江下游, 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南京四周低山盘曲,山环水绕,自然风貌独特。气势磅礴的长江自西向东横穿市区,辖内有秦淮河、滁河、玄武湖、莫愁湖、石臼湖、固城湖等流域水网纵横交织,水面占全市面积11.4%,水资源极为丰富。 岗峦起伏的宁镇山地由东向西形成三个分支切近城市边缘楔入城区,溧水县境内有茅山山脉,江浦县境内有老山山脉。低山丘陵占全市面积64.5%,是华东低山丘陵集中的主要区域之一。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106毫米。这一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历代的绿化努力,使南京享有“ 绿城”之誉。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 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⑶ 南京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总面积6587.02km²,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km²。

南京进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进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进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进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略短。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已摘去“火炉”的称呼。

南京水域面积达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长江穿城,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⑷ 江苏省的地理位置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西北与河南接壤,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海岸线长1000多千米。江苏,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简称“苏”。省会城市为南京。江苏傍江临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万人。连绵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⑸ 南京莫愁湖现两株并蒂莲,它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存

并蒂莲是荷花中的一种,因为它是一根茎上长出了两朵花,花蒂连在一起,所以叫作并蒂莲。这种花的生长几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一,是极难出现的植物双胞胎,而且它还只能自然生长,不能复制和遗传,因此被誉为花中珍品。

并蒂莲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有着非常美好的象征寓意,所以深受大家喜爱。这样一种珍贵的植物,生长的环境也是有讲究的。并蒂莲不耐荫、喜欢光照,但不能被强光直射。并蒂莲在生长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并蒂莲张叶开花,缺少阳光的时候它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但是雨后暴晴会对并蒂莲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也要注意不能被强光直射。

并蒂莲喜温不耐寒,栽植时的温度最好在13℃以上,发育时的温度则是18—21℃最为适合,开花的话温度需要达到22℃以上。同时在通风的环境下并蒂莲会更适合生存,因为空气流通会减少病虫害,有利于植物生长。

⑹ “六朝古都”南京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怎么样

气候:南京属亚来热带季源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地理环境: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城中,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在中国位居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⑺ 南京审计学院莫愁校区怎么样,地理位置又怎么样,住宿环境又如何

我就是莫愁校区大三的学生,离学校10分钟步行路程有个地铁站,3站直接到新街口内,交通便利。但由于是老容校区,住宿环境渣,公共洗漱间,公共厕所,食堂吃的少又难吃又贵,学校破破烂烂,很小,天天有外面的妇女来跳广场舞。虽然这么渣,但住习惯就好了,刚开始可能不适应

⑻ 南京的地理环境

区位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 总面积6597km²(不含水域),截至2012年建成区面积752.83km²。 地貌 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点缀其中,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湖泊,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气候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季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有为南京摘去“火炉”帽子的说法。 资源 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种类最繁多的地区。又以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繁多,其动物种类,足以代表长江下游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繁衍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河鹿、江豚、鸳鸯、长耳鹗、短耳鹗等。
南京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54种矿藏。铁、铜、铝、锌、金、银、锶等15种矿储量江苏第一,4种进入中国前6位。其中,铁硫储量占全省40%左右,锶矿品位高、储量大,为东南亚之首。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温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热资源,著名的有汤山温泉、汤泉温泉、珍珠泉温泉等。

⑼ 南京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中国版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权[5],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来自网络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