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印度地理知识题目

印度地理知识题目

发布时间: 2021-02-22 05:45:24

『壹』 关于印度的高中地理大题

关于印复度的高中地理大制题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回答37~38题。

37.若该国从美国大量进口粮食,合理的运输线应经过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德雷克海峡

38.有关图上数码所在地的正确说法是

A.①地盛产黄麻

B.①地降水量比②③④地都多

C.③地铁、锰资源丰富

D.④地土壤呈碱性

『贰』 复习七年级印度地理问题

1.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锰),储量丰富,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版北部)
(钢铁工业)
答:权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原因,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为西南风,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的早,去的晚,雨水过多,容易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的晚,去的早,雨水不足,造成旱灾)
2.(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的气候:
北部:(高山气候)
中部大部分:(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亚热带沙漠气候)

『叁』 地理题目.关于印度的农业.

A项:德干高原地处季风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并不少,故A错
B项:甘蔗的种植专纬度属大部分在南北纬度的20℃等温线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亚热带.热带,而印度国土的纬度大部分在北纬40°以北,故B错
D项:恒河平原地面平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但人口众多,恒河三角洲共供养着超过3亿的人口,而住在恒河盆地的人口大约有4亿,且城市化程度高,有德里、加尔各答、勒克瑙、瓦拉纳西、巴特那(印度)和达卡(孟加拉国)等大城市,不适宜种植水稻,水稻分布少,故D错

『肆』 地理题:印度和英国

商品率指的是农业粮食的总产量与粮食出口量的比值,从这点看,印度粮食总产量高,但出口量地,比值低,英国总产量低,出口总量也不大,但比值高,所以粮食商品率高。

『伍』 人教版七年级印度地理的考点

①海陆位置:印度地处南亚,北部与中国接壤,南临印度洋,东侧为孟加拉湾,西侧为阿拉伯海。②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处热带,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2. 请说出印度主要地形区与河流怎么分布?
北部为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流域为印度河平原,恒河流域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 印度气候有何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征是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冬季风从北部的亚欧大陆吹来(风向为东北季风),降水少,为旱季;夏季风从南部的印度洋吹来(风向为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印度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黄麻、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
5.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如何?
印度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核工业、航天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软件技术仅次于美国。
6.印度主要城市有哪些?分布有何特点?
首都——新德里(政治文化中心);最大棉纺织中心——孟买;最大麻纺织中心、最大城市——加尔各答;信息产业中心——班加罗尔。工业中心多分布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7. 请说说印度的民族、宗教文化特点?
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是佛教的发源地。目前80%以上居民信仰印度教。
8. 请说出印度的人口状况?
人口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陆』 地理:印度较为发达的高科技产业是(选择题)

B、计算机软件
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柒』 地理高手进~~~~ 这里有地理题,帮忙解下 关于印度的

1喜马拉雅山。恒河,印度河,德干高原
2牛
3孟加拉,巴基斯坦,中国
4孟加拉湾(属于印度洋)
5南亚次大陆,喜马拉雅,兴都库什,地理
6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河,恒河

『捌』 高中区域地理印度和非洲的知识点。要全。100分!!!

印度主要地理信息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2.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
3.河流:恒河—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4.气候: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到季风的影响,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5.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旱季盛行东北风,雨季盛行西南风(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6.印度的农业: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棉花和黄麻。“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7.印度的工业: 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非洲主要地理信息:
1.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有6亿多人,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被称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本区气候分布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干湿两季。热带草原地区常常受到旱灾影响。
3.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最著名的盆地刚果河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
4.非洲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5.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区更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大,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玖』 南亚,中亚,西亚及印度区域地理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南亚次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指南亚地区 B. 指印度半岛及其附近的岛屿

C. 指南亚的大陆部分 D. 指赤道以北的南亚地区

2. 南亚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 )

A. 山地、高原、盆地 B. 山地、平原、高原

C. 高原、山地、平原 D. 山地、平原、盆地

3.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 )

A. 蒙古 B. 哈萨克斯坦 C. 老挝 D. 乌兹别克斯坦

4. 关于中亚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内流河、内河湖

B. 黑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C. 西南部有世界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

D. 地势北高南低,东部有广阔的平原

5. 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 )

A. 降水稀少 B. 高原沙漠广布

C.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D.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

6. 被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部视为“圣城”的是( )

A. 麦加 B. 德黑兰 C. 耶路撒冷 D. 麦地那

7. 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

A. 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B. 绝大部分位于温带,雨热同期

C. 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雨热同期 D. 降水量稳定,有丰收的保证

8. 印度东北部成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原因是( )

A. 纬度的影响 B. 洋流的影响

C. 地形的影响 D. 季风的影响

9. 在中亚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的是( )

A. 哈萨克斯坦 B. 乌兹别克斯坦 C. 吉尔吉斯斯坦 D. 土库曼斯坦

二. 综合题:

10. 读图回答:

(1)这个地区的地形倾斜方向为 ,判断的依据是

(2)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 气候,其特征为 。夏季盛行风向为 风。

(3)图中所示的岛屿为 岛。

(4)图中所示地区属于 (区域)。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B 3. B 4. D 5. C 6. C 7. C 8. B 9. B

二. 综合题:

10.

(1)西高东低 河流的流向(河流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的)

(2)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西南

(3)斯里兰卡

(4)南亚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