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地理信息
Ⅰ 山东迈德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怎么样
山东迈德地理信复息有限制公司济南分公司是2018-10-10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1222号力高国际花园6号楼1804。
山东迈德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102MA3NBTHN99,企业法人杨佩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东迈德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受总公司委托,在总公司经营范围内承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与运行维护;测绘软件开发、零售;地理信息技术的开发、咨询;测绘仪器及配件的销售、租赁;无人机(不含民用航空器)、多功能飞行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图文编制服务;航空摄影服务;工程测量服务;海洋测绘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山东迈德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Ⅱ 上古卷轴5怎么看自己的版本是重制版还是原版
右键-SkyrimSE.exe-属性-详细信息-产品版本里面可以看到版本号,重置版的版本号是从v1.1.47的初始版本开始计算的,目前有v1.1.51 v1.2.36 v1.2.39 v1.3.5 这五个版本,只要不是这五个其他都是原版(重置版在游戏内主菜单有模组管理选项,没有这个选项的也是原版)。
Ⅲ 埃布纳·哈基姆是谁
埃布纳·哈基姆
埃塞俄比亚概况
国 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绿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间有国徽图案。
国 徽: 呈圆形。蓝色圆面上一颗放射光芒的金黄色五角星。蓝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样与统一,光芒象征繁荣、昌盛。
自然地理: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
首 都:亚的斯亚贝巴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古代非洲文明的基石
所属国:埃塞俄比亚
英文名: Aksum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这里竖立着举世闻名的方尖碑,是非洲阿克苏姆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和“古代文明的摇篮”,同时,阿克苏姆文明也是古代非洲的重要文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5月28日,来自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条消息,不但引起了世界轰动,更让埃塞俄比亚举国上下格外关注——罗马市中心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外的广场上的阿克苏姆方尖碑,因27日深夜遭雷击而严重受损,导致三大块碑体掉了下来。28日一大早,意大利政府文物部门赶紧派人前往现场收集从石碑上掉下来的碎片,并将其送到圣米夏埃尔研究所进行修复。
为什么远在罗马的这块方尖碑遭遇雷击,却让埃塞俄比亚人民格外揪心呢?
原来,这不是一座普通的碑,它来自埃塞俄比亚,是埃塞俄比亚古代文明的代表。这块方尖碑建造于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王朝时期,有着1700年的历史,重达180吨,有24米高。不论从文物价值还是从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来看,都可谓价值连城。
1937年, 阿克苏姆方尖碑被墨索里尼下令从埃塞俄比亚掠走。从那时起,历届埃塞俄比亚政府均要求意大利归还这块石碑。1947年,意大利与联合国达成协议,同意将方尖碑返还给埃塞俄比亚。1998年,意大利答应将方尖碑空运回埃塞俄比亚。
2003年11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终于来临,运送重达180吨的方尖碑的工程正式启动。 由于2002年的雷击事件,为了减少对方尖碑的破坏,意大利有关方面在文物的表面涂上了特殊的碳元素涂料和树脂,方尖碑共被切割成了三部分,随着一块高7米、重40吨的花岗岩石块平稳地落地,离家60多年的阿克苏姆方尖碑,终于迈出了回家的第一步……
让我们来看看方尖碑的家乡——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阿克苏姆文明的大致范围,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和厄立特里亚西部地区。大约在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并定都于此。4世纪,阿克苏姆国王埃扎那开始信奉基督教,4~6世纪是王国的鼎盛时期,作为阿克苏姆王国当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即使后来迁都拉里贝拉,新国王的加冕仪式也还在这里举行。
据说公元1世纪,一个埃及商人写了一本《红海回航记》,书中称阿克苏姆是当时世界出口象牙的主要市场。公元3世纪,在一个名叫摩尼的先知写的一本书中,称阿克苏姆是当时著名的“世界第三大帝国”,其版图一度包括今天埃塞俄比亚北部、苏丹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大片土地。
作为当年的历史名城,城内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巨大的石桌、石凳、残破的石柱以及一座座王陵,都是当年辉煌历史的见证。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现存的一块方尖碑高达33米,其重量大约有500多吨,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成功开采并竖立的最大的整块岩石,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竖立起来的最高的石碑。石碑如同一座九层塔楼,其正面的主要雕刻如一些木质窗口、过梁等,都象征性地嵌在墙壁上。每层之间的空隙由象征性的圆木柱区分出来,一扇象征性的门则使石碑更像座楼屋。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没有一个地方存在着哪怕与这些石碑稍微相似的石碑,因此,没人知道它的起源,也没人记得它的灵感来自何处。
巨型方尖石碑、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是阿克苏姆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在现在的遗址上,有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约建于公元306年,碑体一般高3米~4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遗址上原有一个由7座方尖碑组成的石碑群,其中的5座早已倒塌,剩下的两座一座高33米,另一座高24米,在碑顶下雕刻着一面类似盾牌的图案。这座石碑在1936~1941年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期间,被墨索里尼掠往罗马。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北面,有公元535年阿克苏姆国王卡列卜的陵墓,墓室的顶部和墙壁都是用整块的花岗岩石雕砌而成,墓壁上刻着埃塞俄比亚最古老的文字——盖埃兹文,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就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7世纪,阿拉伯人的势力日益强大,阿克苏姆王国开始走向衰落。到10世纪,虽然阿克苏姆文明逐渐衰亡,但方尖碑这种纪念碑建筑形式被全世界的人们所采用。
阿克苏姆石碑不远处,有一处带围墙的宽敞建筑群,包括两个教堂。其中一个很古老,而另一个的年代显然要近得多。这两个教堂都是为锡安山的圣玛利教堂建造的。
根据当地教会的传说,《圣经》中记载的装有摩西十戒的金约柜不知去向,后来经过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一个后裔运至此地,珍藏在本地的教堂中。也就是说,阿克苏姆是金约柜最后的安放地。
离这个古代教堂不远,有一片大厦的废墟,这是第一座锡安山圣玛利教堂的遗迹,建于公元372年,是一座具有5个侧廊的长方形大教堂。它很可能是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最早的基督教堂,被视为全埃塞俄比亚最神圣的地方。据说,它是为了存放金约柜而建造的。
据说16世纪20年代,有个名叫阿尔瓦雷兹的欧洲人参观圣玛利教堂时,金约柜还保存在这座古代教堂的内殿里,并且,还记录有埃塞俄比亚人有关示巴女王及其独生子门涅利克的传说。16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阿赫迈德、绰号“格拉金”(意思是“左撇子”)的人,宣布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圣战,当阿赫迈德的大军日益逼近时,这件圣物便被转移到了“另外某个地方”。
100年后,整个帝国恢复了和平,金约柜又被放回了第二座圣玛利教堂。据说,金约柜一直被保存在那里,直到1965年海尔·塞拉西皇帝下令把它移到一座更安全的新礼拜堂里。按照埃塞俄比亚的人的说法,当时的海尔·塞拉西皇帝是门涅利克第225代后裔,而门涅利克是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儿子。
在埃塞俄比亚,还有人把这些遗址同示巴女王联系起来。位于阿克苏姆古城附近的一个小山上的露天水库,被传为是示巴女王的池塘;阿克苏姆古城西边的一个陵墓,被称为是示巴女王之子“门涅利克”的墓葬。
那么,金约柜是怎么和这里的遗迹联系在一起的呢?到底是一件什么器物呢?
在以色列早期的记录当中,金约柜用来盛装上帝在西奈山赐给摩西的石碑。因此,石碑以及用来盛装它们的柜子就成了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见证。在《出埃及记》第25章第22节里,上帝对摩西说:“我会让你知道我就在那里,就在柜盖上两个小天使之间与你讲话,在见证之柜的上面。”出于这个原因,金约柜有时候被看做上帝的踏脚凳。据传,就是这个金约柜,率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区。后来柜子被大卫王带到了耶路撒冷,然后被所罗门国王安放在新修神殿的“至尊堂”中。
金约柜被当做耶路撒冷的珍宝,然而有关它的下落,可谓众说纷纭,千百年来它似乎也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
许多人认为,金约柜是公元前587年或前586年在巴比伦人攻占和夷平耶路撒冷时被毁的。
有一种说法是,金约柜注定要返回圣殿山,将被安放在一座新建神殿的至尊堂里。新的神殿将在弥赛亚时期建成,并以此昭示天地。
阿拉伯编年史学家说,金约柜被安全地转移到了阿拉伯。十字军东征并占领了耶路撒冷城之后,(基督教)圣殿骑士们到处寻找金约柜,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柜子的下落。
还有一种说法,讲的是金约柜现在封存在梵蒂冈的地库里。
最近的一种理论是说:当罗马人在公元70年将第二座神殿焚之一炬时,人们通过暗道把金约柜抢救了出来。地道大约30千米长,一直通向东边的库姆兰附近,现在金约柜仍然埋在库姆兰。
有一种流传甚久的传说,那就是,金约柜安放在神殿中之后,就被所罗门国王与示巴王后所生的儿子窃走,带回了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法拉沙人声称,自己是当年护送金约柜到达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后裔。该国君主传统的头衔之一就是“犹太雄狮”,历史悠久的埃塞俄比亚皇家都自称是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后代。埃塞俄比亚教会也宣称,几百年来金约柜一直封存于该教会。
那么,有关金约柜被带到了埃塞俄比亚的传说是怎么来的?示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是否是埃塞俄比亚君主?她在所罗门时代(即大约3000年以前)真的去过以色列吗?
原来,在《旧约全书·列王记》第10章,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前10世纪中期,以色列王国在国王所罗门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十分兴盛,特别是他花了20年时间建造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耶和华圣殿和王宫,更加使他驰名遐迩。当时,有一个异国君主示巴女王,对他十分仰慕,于是在庞大护从队的陪同下,用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浩浩荡荡地来到耶路撒冷,拜会所罗门王。
所罗门王大约是公元前960年至前930年在位,据此推算示巴女王当生活于公元前10世纪,即距今3000年前。关于示巴女王访问所罗门,在《圣经·旧约》历代志下第9章又做了类似的重复记述。《古兰经》第27章也提到示巴女王访问所罗门一事。但是《旧约》和《古兰经》中,关于示巴女王的记载,都是寥寥数笔,既没有说明这位女王姓甚名谁,也没有指明她是何方人士,因此示巴女王究竟是何许人,其事迹如何,3000年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疑团。
然而,除了《圣经》的记载之外,在民间,也还有些关于示巴女王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有人认为,现今也门的地方是古代文明发祥地,米奈人和萨巴人交替统治过这里。继米奈人和萨巴人之后,同一种族中的一支希木叶人统治了这个地区达几百年,它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有密切的关系。《旧约》中提到的示巴女王是属于这个支系的国王。
在埃塞俄比亚的传说中,则把示巴女王确认为公元前10世纪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城的女王。有关传说称示巴女王名叫马克达。据说她到耶路撒冷之后,受到所罗门王的热情接待。后来所罗门王对其一见钟情,并使她怀上了孩子。示巴女王回国前,已身怀六甲,所罗门王给她一个指环,说:“如果你生下一个儿子,就把指环给他,让他拿着指环来见我。”示巴女王回国后生下一子,取名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者之子”。
埃布纳·哈基姆长大成人时,示巴女王就把指环给他,让他去以色列觐见父王。埃布纳·哈基姆来到耶路撒冷后,所罗门王欣喜若狂,想让他留下来继承王位统治以色列。哈基姆执意不肯,所罗门王只好给他涂上继承王权的圣油,放他回埃塞俄比亚,并立下只有哈基姆的子孙后代才能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约法。埃布纳·哈基姆回国后便成了埃塞俄比亚的国王,称为“门涅利克”。从此,他的后代继位时,都要举行一番庄严的仪式,宣誓他们的王统来自所罗门。
自从门涅利克即位后,示巴女王就销声匿迹了。传说并未交待她的后半生,于是,此后示巴女王的真实面目就变得更加迷雾重重,示巴古国究竟在何处也悬而难决。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历史文献还把示巴女王在埃塞俄比亚的传说视为史实而写入正史。例如,在埃塞俄比亚的《国王丰功编年史》中,就把示巴女王写为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的马克达女王。
1928年,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在登基仪式上曾庄严宣布:“我是大卫·所罗门、埃布纳·哈基姆之嫡裔”。1955年埃塞俄比亚颁布的新宪法第二条中写道:“海尔·塞拉西国王的家系不间断地传自埃塞俄比亚女王,即示巴女王和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王的儿子门涅利克一世的朝代……”这说明埃塞俄比亚一直是以示巴女王的后代自居的。
示巴女王是否为所罗门王生下一个名叫“门涅利克”的儿子?她的儿子是否去了耶路撒冷?是否把金约柜运回到了阿克苏姆城?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在等待着后来者回答。
Ⅳ 阿尔几利亚的情况
以下是网络上的介绍:
【国名】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 La République Algérienne Démocratique et Populaire,Algeria)。
【面积】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隔海与西班牙、法国相望。面积2 3 8 1 7 4 1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 2 0 0 千米。
【人口】
3380万(2006年)。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占总人口20%)。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首都】
阿尔及尔(Alger),人口256万(2004年)。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贸的中心;最大港口,有炼油、石化、机械、水泥、纺织、酿酒、制革等工业部门。阿尔及尔是地中海的交通要冲。公元10世纪前叶建为港口。17世纪时城市日渐繁荣。1830年后成为法属北非殖民地军事、政治中心。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以此为都。
【宗教】 伊斯兰教99%,基督犹太教1%。伊斯兰教为国教。
【语言】 阿拉伯语、法语、柏柏尔语
【货币】第纳尔
【同北京时差】 -7.00
【国际电话码】213
【国家元首】
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1999年4月15日当选,2004年4月8日连任。
【重要节日】
独立日,7月5日(1962年),国庆日,11月1日(1954年)。此外,约有10天伊斯兰宗教节日,如伊斯兰历新年、开斋节、宰牲节等。
【自然地理】
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每年8月最热,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2℃;1月最冷,最高气温15℃,最低气温9℃。沿海有狭窄平原。阿特拉斯山脉横亘北部,分泰勒阿特拉斯山脉和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北、南两支,两山之间有高原和山间盆地,多咸水湖。中、南部是撒哈拉沙漠,占国土面积85%,其中有高大死火山和许多绿洲,最高点塔哈特山海拔2,918米。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山区属半干旱气候,多森林和草原;其他广大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雨量少,夏季酷热。
【简史】
公元前十二世纪腓尼基人到达沿海一带。公元前九世纪起受迦太基控制。公元前3世纪,在阿北部建立过两个柏柏尔王国。后罗马、拜占庭、阿拉伯人、西班牙、土耳其入侵。1830年法国开始入侵,阿逐步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9月19日阿临时政府成立。1962年 7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7月5日定为独立日。1963年9月,本•贝拉当选首任总统。1965年6月,胡阿里•布迈丁发动政变上台,成立革命委员会,自任主席兼总理。1976年12月布当选为总统。1979年2月沙德利•本•杰迪德上校当选为总统。1992年1月,沙德利总统辞职,阿成立以穆罕默德•布迪亚夫为首的五人最高国务委员会行使总统职权。7月,卡菲继任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1994年1月,最高国务委员会卸任,同时任命拉明•泽鲁阿勒为总统。1995年11月泽鲁阿勒当选为总统。1995年至1997年间,阿完成了修宪公投,通过了政党法并先后举行了总统、立法、地方及民族院(参议院)的选举,各级政权建设基本完成。1998年9月11日,泽鲁阿勒总统宣布提前卸任。1999年4月15日阿举行总统选举,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当选为总统。2004年4月8日,布在总统大选中以84.99%的得票率蝉联。
【政治】
1999年布特弗利卡任总统后,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国内和平与安定。一方面继续清剿、打击怙恶不悛的恐怖团伙,一方面推动“全国和解”,通过《全民和解法》与《和平与全国和解宪章》,分化、感召恐怖残余势力。当前,虽然针对当地民众和外国侨民的恐怖袭击仍有发生,但阿社会治安状况已大有改善,生产生活基本能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布特弗利卡总统稳步推行政治、经济的有序改革,以期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6年5月,布改组政府,任命阿议会第一大党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贝勒卡迪姆为总理。
【政府】
现政府于2006年5月25日组成,由总理、31名部长、8名部长级代表和1名政府秘书长组成。
【网址】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www.mae.dz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为48个省:阿尔及尔、阿德拉尔、谢里夫、拉格瓦特、乌姆布阿基、巴特纳、贝贾亚、比斯卡拉、贝沙尔、布利达、布依拉、塔曼拉塞特、特贝萨、特累姆森、提亚雷特、蒂齐乌祖、杰勒法、吉杰尔、塞蒂夫、赛伊达、斯基克达、西迪•贝勒•阿贝斯、安纳巴、盖尔马、君士坦丁、梅德阿、莫斯塔加纳姆、姆西拉、马斯卡拉、乌尔格拉、奥兰、贝伊德、伊利齐、布尔吉•布阿雷里吉、布迈德斯、塔里夫、廷杜夫、蒂斯姆西勒特、瓦德、罕西拉、苏克•阿赫拉斯、蒂巴扎、密拉、艾因•德夫拉、纳阿马、艾因•蒂姆沈特、格尔达亚、赫利赞。
【政党】
根据1996年11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1997年2月通过的政党法,现有约30个合法政党。主要政党有:
(1)民族解放阵线(Front de Libération Nationale,简称民阵):前身为“团结与行动委员会”,成立于1954年8月,同年11月1日发动抗法武装起义,改名为“民族解放阵线”,1977年10月又易名为“民族解放阵线党”,1988年11月恢复“民族解放阵线”的名称。民阵积极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恢复阿的国际地位。阿独立后,民阵长期执政。1992年后成为在野党。1997年6月第一次立法选举时成为议会三大执政党之一。2002年5月在阿第二次立法选举中获51%议席,重新成为阿第一大党。2005年1月,民阵举行“八大”,选举贝勒卡迪姆为总书记并推举布特弗利卡总统为名誉主席。贝勒卡迪姆2006年5月出任总理。
(2)全国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Démocratique,简称民盟):成立于1997年2月,由老战士组织、老战士子女组织、烈士子女组织、退往军官协会、工会、农会、全国妇女联盟七个有影响的全国性团体组成。1997年6月立法选举中,民盟获40%的议席,成为阿第一大政党。在2002年的立法选举中退居议会第二大党。民盟主张“多样性、轮流执政”的原则。总书记为前总理艾哈迈德•乌叶海亚(Ahmed OUYAHIA,1999年2月当选)。
(3)民族改革运动(Monvement de la Réforme nationale)简称民改运。原为复运贾巴拉赫派,后从复运中分离,于1999年1月29日正式成立。是温和伊斯兰主义政党,主张建立伊斯兰国家,实行多党制,支持全国和解,尊重宪法和法律,特别是阿拉伯语普及法,对外主张建设大马格里布,反对在以色列撤出被占领土前同以媾和。党主席阿卜达拉赫•贾巴拉赫(Abdellah DJABALAH)。2002年5月立法选举中民改运得票居民盟之后,成为议会第三大党。
(4)争取和平社会运动(Mouvement de la Sociéte pour la Paix):原名哈马斯,成立于1990年,1997年4月13日易名。代表温和伊斯兰势力,既倡导伊斯兰化,也主张民主、共和、轮流执政、提高妇女地位,鼓励推进私有化、努力解决失业和住房等问题。在1995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该党主席马赫富德•纳赫纳赫(Mahfoud NAHNAH)获得二百多万张选票,该党成为最大的反对党。2002年5月立法选举中获7.7%选票,成为议会第四大党。现任党主席艾布杰尔•苏尔塔尼(Abou Djerr SOLTANI)。
(5)社会主义力量阵线(Front des Forces Socialistes):1963年成立。主张根据人民的需要和意愿发展国家,尊重言论自由,反对个人专制,建设一个自由、进步、团结的社会。党主席霍辛•艾耶特•艾哈迈德(Hocine Ait AHMED)。
(6)文化与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Culture et la Démocratie):1989年2月11日成立,由柏柏尔人组成。主张党政教分离;建立国家与私人相互补充的市场经济;全面改革教育制度。主席萨义德•萨迪(Said SAADI)。
【经 济】
【经济概述】阿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二位,仅次于南非。碳化氢产业(石油与天然气的统称)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2005年其产值占阿GDP的45%,出口总额的98%。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阿自1989年开始市场经济改革,1995年通过私有化法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目前阿正在执行2005年至2009年“五年经济社会振兴规划”及南部、高原省份经济发展计划,政府将斥资近1440亿美元用于国企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走高,阿油气收入大增,经济稳步增长,经济重建全面开展。政府一方面继续实施财政扩张政策,加快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改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一方面扩大经济开放,出台“新碳化氢法”鼓励外企参与阿油气开发,密切与欧、美的经贸合作,加紧开展“入世”谈判。
【工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0%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首要经济部门,石油开采量居非洲前列,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总值95%以上。还开采和出口铁矿石和磷灰石。其他工业有食品、纺织、化工、钢铁、农机等。多半人口从事农业。主要经济作物是葡萄、柑橘、蔬菜,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等。牲畜多绵羊、山羊。盛产栓皮栎和阿尔法草。葡萄酒、柑橘、蔬菜、橄榄油、软木、阿尔法草均是传统出口商品。进口以机器设备、工业品、日用品和食品为大宗。
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113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344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6年):4.8%。
货币名称:第纳尔(Dinar)。
汇率(2006年):1美元≈72.65第纳尔。
通货膨胀率(2006):2.5%。
失业率(2006年):12.3%。
【重要城市】阿尔及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以制粉、酿酒、金属加工、水泥、烟草、炼油、汽车装配等为主。港口筑于海滨及四个小岛间,是地中海南岸最大港市之一。城东南约2 0 千米有著名的达尔贝达国际机场。奥兰(瓦赫兰):全国第二大贸易港。有金属加工、化学和一些轻工业。安纳巴:阿拉伯人7 世纪建立的古城,现为重要海港。
编辑本段【资源】
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12.5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居世界第15位,主要是撒哈拉轻质油,油质较高;天然气储量4.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产量居世界第7位。阿油气产品大部分出口。其他矿藏主要有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其中铁矿储量为30-50亿吨,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乌昂扎矿和布哈德拉矿。铅锌矿储量估计为1.5亿吨,铀矿2.4-5万吨,磷酸盐20亿吨,黄金100吨。
【工业】
主要部门有能矿、钢铁、冶金、机械、电力等。2003年工业产值364.8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1%。工业以碳化氢产业为主,制造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005年石油产量为7300万吨,油气出口收入达4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1年阿工业企业共有员工约50.2万人,其中10余万人在私营企业工作。
编辑本段【农、林、牧、渔业】
阿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约1800万,占全国人口的56%。2004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2%。主要农产品有粮食(小麦、大麦、燕麦和豆类)、蔬菜、葡萄、柑桔和椰枣等。阿可耕地面积75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7%,已耕地面积约84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其中粮田306万公顷,果林57.7万公顷,葡萄8.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8万公顷。阿农业靠天吃饭,产量起伏较大。1995/96年度粮食产量为46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05年度粮食产量为350万吨。阿是世界粮食、奶、油、糖十大进口国之一,每年进口粮食约490万吨。森林覆盖率为11%,总面积367万公顷,其中软木林46万公顷,年产木材20万立方米。全国有草场3200万公顷。2003年牲畜存栏数为:牛146.5万头,羊1873.8万只,骆驼33.4万峰。年产奶16亿升、肉类31万吨、禽类25万吨、蛋24亿只。渔业资源集中在近海,2000年有各种渔船2464条,其中拖网轮305艘、捕沙丁鱼船635条,手工捕鱼船1484条,共有2.64万人从事渔业。
【旅游业】阿旅游资源丰富,全境有7处自然、文化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目前阿全国有旅游开发区174个,饭店1004家,床位约10万张。2004年阿接待境外游客160万人次,2005年旅游收入为1.74亿美元。
【交通运输】阿陆地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运载量占83%,铁路占17%。
铁路:集中在北部地区,总长4219公里,其中标准轨3138公里,复线345公里,电气化铁路300公里,窄轨1081公里。铁路全线有214个车站,日客运能力约3.2万人次。
公路:总长约1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0公里,国家级公路2.9万公里,省级公路2.4万公里,村镇级公路5.4万公里。
水运:共有36个港口,其中渔港22座,油港4座,其余为休闲港或多功能港。最大的港口是阿尔及尔港,有大小泊位37个。阿30%的货物,70%的集装箱通过阿尔及尔港装载。
空运:全国有53个机场,其中29个投入商业运行,包括阿尔及尔、奥兰、安纳巴、君士坦丁等13个国际机场,每年起降飞机10万架次。现有2家国营航空公司和6家私营航空公司,共有飞机60余架,其中大、中型飞机30余架。目前已开通20个国家的50多条国际航线。
管道运输:国内有9条输气管道,总长4699公里,年输送能力820亿立方米;8条输油管道,总长3604公里,年输送能力6390万吨;3条凝析油管道,总长1330公里,年输送能力2100万吨;2条液化石油气管道,总长1331公里,年输送能力986万吨。另有3条通往欧洲的输气管。其中两条名为“穿越地中海输气管”的管线经突尼斯穿越地中海向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送气,分别于1983年和1987年投入运营,全长2509公里(在阿境内549公里),总输气能力为240亿立方米/年。另一条名为“马格里布-欧洲输气管”的管线,经摩洛哥穿越地中海通往葡萄牙和西班牙,1996年11月投入运营,全长1370公里(在阿境内530公里),输气能力为80亿立方米/年。
【财政金融】 近几年财政预算情况如下(单位:亿第纳尔):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总支出 15599 17111 19200 19500 26321
总收入 14578 14515 15280 16304 16679
赤字 1021 2590 3920 3196 9642
截至2006年底,阿外汇储备达777.8亿美元,外债总额为50亿美元。
【对外贸易】 原由国家控制,国营公司垄断经营。1991年3月宣布放开对外贸易。主要出口产品为碳化氢(石油和天然气),2006年油气出口收入达535.6亿美元。主要进口产品为工农业设备、食品、生产原料、非食品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西方工业国。政府鼓励非碳化氢产品出口,主张贸易伙伴多元化。近几年的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进 口 额 117.5 130 182 200 210
出 口 额 184.2 238.4 317 444 528.2
顺(逆)差额 66.7 108.4 135 244 318.2
2006年主要贸易对象及占阿进出口总额的比例(%):
进口 占阿进口总额比例 出口占阿出口总额比例
法国 20.6% 美国 26.6%
意大利 8.8% 意大利 17%
中国 8% 西班牙 10.5%
【外国投资】2005年阿共吸收国外直接投资40亿美元,集中在能源、基础设施和消费品生产等领域,投资金额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科威特、西班牙、埃及、美国和法国。2006年1-9月,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38亿美元。2005/06年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在世界116个国家中,阿商务投资环境居第88位。
【人民生活】据世界银行2005年统计,阿贫困人口为700万。另据阿国家发展与人口统计局数字,2006年阿人口贫困率不到6%。2006年7月,阿政府决定再次增长公职人员(150万人)工资和退休、残疾人员(90万人)补贴,国库将为此支出1120亿第纳尔。同年10月,为交通、纺织、电信等领域员工(400万人)增加了15-20%的工资。同时,国家最低保障工资由10000第纳尔增加至12000第纳尔。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3%,出生率为19.7%。实行免费医疗制度,看病只交少量挂号费,药品自行到药店购买,住院后费用全免。全国有173所医院,1238个卫生中心、493个诊所、59350张病床。各类医务人员17.7万人。1997年药品自给率达33%,进口费用为3.37亿美元。1998年,儿童死亡率44‰,平均预期寿命68岁(男子67.5岁,女子70.3岁),在非洲名列第五。
【军事】阿武装力量前身为民族解放军,独立后改称阿尔及利亚国家人民军。实行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制规定,男性公民服役期为18个月。国防部是军队最高领导机构。总统任国防部长和三军统帅。最高安全委员会负责就国家安全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人民军参谋长为艾哈迈德•撒拉赫•盖德(Ahmed Salah GAID)少将。全国划分为6个军区,下设若干军分区。装备主要来自前苏联,其余来自美、英、法、意等国。
人民军正规部队13.05万人。其中陆军11万人,海军7500人,空军1万人,国土防空军3000人。准军事武装(包括宪兵、国家安全部队、共和国卫队、乡镇卫队及合法防卫组织)18.12万人。
【文化教育】 阿对6-16岁少年儿童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制定了教育民主化、阿尔及利亚化、阿拉伯语化、重视科学和为了国家发展四项原则。中、小学生教育免费,大学生享受助学金和伙食补贴。2001/2002年度,共有中、小学校22626所,2003/2004学年有中小学生784.2万人,教师33.1万人。各类高等院校56所,2002/2003学年在校大学生61.5万名,教员18544人。主要大学有:阿尔及尔大学、胡阿里•布迈丁科技大学、君士坦丁大学等。阿文盲率为28%,约741.1万人,其中有463.1万名妇女。
【新闻出版】 1990年前阿新闻出版由国家垄断,1990年颁布新的新闻法,实行有条件的新闻自由,一些政党创立了党报,也出现了一些独立地方报刊。2005年,共有报社250家,记者上千人,其中日报46份(阿、法文),主要有《圣战者报》、《人民报》、《地平线报》、《晚报》、《祖国报》和《自由报》等;主要刊物有《阿尔及利亚时事周刊》和《非洲革命》等。
阿尔及利亚新闻通讯社:官方通讯社,创建于1961年,有工作人员650名,在国内48个省设有分社,在国外设有15个分社,用阿、法、英三种文字发稿,每年发稿20万条。
阿尔及利亚新闻社:目前唯一的私营通讯社,创建于1999年1月,有记者20余名,重点提供经济信息。
阿尔及利亚广播电台:国营电台,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战斗的阿尔及利亚之声”。有4套节目。
阿尔及利亚电视台:国营电视台,创建于1962年。
【对外关系】 阿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武力,相互尊重、互利和对话基础上寻求广泛合作,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反对大国强权政治和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恐怖主义;致力于马格里布联盟建设和地区和平,积极参与阿拉伯事务;促进非洲团结与和平;支持欧盟-地中海合作,谋求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截至2006年底,共与16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60多个国家设立大使馆,外国常驻阿使馆80个。
Ⅳ 诸葛亮的评价
以下使他的过人之处: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三、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四、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与他同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虽然,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不仅自谦,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说明愿得别人诲教之诚心。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
六、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