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地理信息
『壹』 EIS和GIS的关系EIS是环境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管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可进行数据输入、存储、检索、运算、分析、显示和输出,它的主要功能是制图、检索和查询。最早的GIS是为支持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而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GIS产生于加拿大,1963年开始研制,1971年运转。在70年代,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首先将GIS应用于水文学及水资源管理。80年代,GIS在该领域内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对GIS进行了不断地改进,他们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结合环境、系统工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形成了跨学科的技术系统。改进了的GIS可对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管理、分析和决策。目前,在国外和国内GIS已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农业估产、病虫害监测、水土流失、沙漠化调查、盐渍化调查、环境污染监测(含赤潮)以及地质构造、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李勇等[2]应用GIS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进行过评价。作者3在生态环境与荒漠化的研究中应用了GIS、RS技术,因而大大地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应用价值。 生态环境恶化与荒漠化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它已被列入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中。由于GIS具有强大的信息空间管理和分析功能,它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1990年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提出了以下的研究内容:地球观测与信息管理;全球变化过程研究;环境模拟和预测评估。其中环境模拟的优先学科是气候与水文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动力学和生态系统及其动力学。开展上述研究需要将模拟过程与GIS技术相结合,需要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因而具有较大的难度,即使在美国,能开展这项研究的机构也是不多的4。 GIS虽然有了不少改进,但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多方面的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功能;由于数据编码和格式化不标准、不规范,信息不能互换,成果不能共享;缺少信息采集和更新的自动化功能。因此限制了GIS的推广和应用。当今环境科学的发展要求GIS不仅具有信息空间管理、分析的功能,在其内部还要有建模和模拟的功能。要满足上述要求,需要将GIS技术、EIS技术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三者进行完美的结合。但这一目标不是在近期内所能实现的。 此外,我们必需强调的是遥感技术(RS),它具有观测范围广、速度快、获取信息量大、适时性好、动态性强等特点,它是GIS主要的信息源。在GIS、RS、GPS技术的结合下,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和环境地学研究特别重要。
在环境地学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要对环境的特征、性质、状态和质量等进行客观地描述,这就需要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然而,环境质量评价仅
能反映某一时刻的环境状况。当人们需要了解未来的环境状况时,要进行环境预测,这样便相应地出现了各种预测模型。在研究生态环境与荒漠化关系时,我们不仅要进行环境评价及预测,而且还要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的“允许”极限,并为其发出预警信号。因此,需要借助于预警模型来实现这一目标。
人们往往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对某一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揭示事物运动的过程和规律。在有些情况下人们需要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去虚拟事物的某些状态和运动过程,并判断实现这一结果的可能性和真实性。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运用仿真模型。简单地说,模拟模型是使具体的事物抽象化,而仿真模型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在环境地学研究中往往要进行多目标规划和方案优化决策,因此,经常借助于线性、非线性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和层次分析(AHP)、人工神经网络(ANN)等决策模型等来进行解决[5]。我们将环境评价、预测、预警、模拟、仿真、规划和决策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环境模拟系统,将其纳入模型库,或制成模型软件包,以满足环境地学研究中的各种需要,从对单一使用模型的现象中解脱出来。
环境模拟系统(EIS)中所含盖的信息大多数都具有时空属性,但是它们仍属于非空间信息。如果将EIS中的信息纳入GIS的空间管理系统,进行空间管理、应用分析和要素叠加,便可产生新的信息源。对丰富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地开发,可深入认识、揭示环境特征和要素的运动规律,并实现信息的可视化。这将会大大提高环境地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及其成果的应用价值。这是传统的研究方法所不能及的。
详细可看看http://wenku..com/link?url=
『贰』 我是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想考东北大学的研究生,但是不知道考哪个呀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_ 01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报与经济调度
_ 02电力系统专智能控属制
_ 03电力系统的仿真研究
_ 04电力系统频率稳定运行研究
_ 05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37自动控制原理
报考这个方向吧:01和02都不错的.
『叁』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问题的
『肆』 计算机学科的分化的方法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520.1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20.101 自动机理论
520.102 可计算性理论
520.103 计算机可靠性理论
520.104 算法理论
520.105 数据结构
520.106 数据安全与计算机 安全
520.1099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520.2 人工智能
520.201 人工智能理论
520.202 自然语言处理
520.203 机器翻译
520.204 模式识别
520.205 计算机感知
520.206 计算机神经网络
520.207 知识工程(包括专家 系统)
520.2099 人工智能其他学科
520.3 计算机系统结构
520.301 计算机系统设计
520.302 并行处理
520.303 分布式处理系统
520.304 计算机网络
520.305 计算机运行测试与性能评价
520.3099 计算机系统结构其他学科
520.4 计算机软件
520.401 软件理论
520.402 操作系统与操作环境
520.403 程序设计及其语言
520.404 编译系统
520.405 数据库
520.406 软件开发环境与开发技术
520.407 软件工程
520.4099 计算机软件其他学科
520.5 计算机工程
520.501 计算机元器件
520.502 计算机处理器技术
520.503 计算机存储技术
520.504 计算机外围设备
520.505 计算机制造与检测
520.506 计算机高密度组装 技术
520.5099 计算机工程其他学科
520.6 计算机应用
520.601 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包括汉字信息处理)
520.602 计算机仿真
520.603 计算机图形学
520.604 计算机图像处理
520.605 计算机辅助设计
520.606 计算机过程控制
520.607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520.608 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520.6099 计算机应用其他学科
520.99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照市场需求,可将计算机学科划分为4个主要分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其中计算机科学是各分支的基础。 计算机学科涵盖14个主领域,分别是离散结构、算法与复杂性、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网络计算、编程基础、编程语言、人机交互、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智能系统、信息管理、职业与社会问题、软件工程、数值计算。 所谓“信息系统”,是指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该系统除了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决策支持等信息功能。其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需要长期保存,而计算却不复杂,一般采用DBMS实现。属于这个范畴的应用系统有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银行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系统的用户多数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要求用户界面要很友好。
『伍』 传统预测理论与方法趋向
由于矿产资源寻找难度的不断增加和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的发展与渗透,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如金矿预测方法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数学地质等五大类达数十种之多,可谓方法种种,企足而待。究竟采用何种或多种方法预测更科学,这就需要审视主要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趋向。
1)成矿规律是各种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包括地物、地化、遥感等方法。成矿规律研究显示具有深化和细化的发展趋势。
2)地质模型与地质矿床模型、找矿模型等数学模型的研究在找矿预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义的预测研究要具备3个要素: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判断准则)(夏禹龙等,1983)。美国“三步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中用了多个模型,如矿产资源经济定量评价模型、矿床模型、标准品位-吨位模型以及近来引进了神经网络模型等等(侯翠霞等,2010)
3)矿产资源编图、成矿规律图以及大比例尺的立体图等编图对找矿预测的效果一目了然。它既给出了成矿的空间,又给出了成矿的环境。因此,赵鹏大(2007)在一篇论文首段指出,在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规律、分析成矿控制因素、揭示各种找矿标志和信息的基础上编制成矿规律图、进行不同比例尺的成矿预测,是实现科学找矿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4)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信息预测。近年来,GIS在地学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多元信息的定量综合方面,为优化决策分析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GIS可以有效地采集和管理海量的地学信息数据。并实现了多元信息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综合信息法进行预测避免了单一找矿方法的片面性。该法侧重定位预测,能提供优先勘探靶区。
5)非线性矿产资源预测。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理论被誉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地质研究在理论上遇到的非线性问题和在实践中遇到的复杂现象正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对象(申维,2002)。应用于矿产资源预测的非线性理论主要有混沌理论,分形/多重分形理论,自组织理论,奇异性理论等。成矿结果服从多重分形分布规律;奇异性指数作为度量控矿要素与矿床分布相关性的统计指标,等等(侯翠霞等,2010)。
目前,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已由传统的定性发展为定量,由成矿远景区到矿体定位,由简单相似类比到地学综合信息的利用,由单一矿种到多矿种的评价,由浅部到深部的预测,由成矿预测到储矿预测。这些也表明了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发展的趋向,对储矿空间选优研究帮助很大,尤其地质填图、成矿规律图和大比例尺矿体分布图,因为这些图件是采用储矿空间选优法找矿的前期工作。
地质成矿是一个异常复杂且影响因素繁多的作用过程。传统的找矿预测方法,为了将影响成矿作用过程的诸多因素“考虑周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方法全部涵盖,并试图逐一剖析、梳理清楚,但由于其工作范围广、针对性差(缺乏明确目标)、不确定性突出、预测效果欠佳,往往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测找矿目的,而且耗时、耗力、耗钱。
预测效果的不确定性,说明预测方法和理论的不成熟性。目前,发展需求与理论不足之矛盾日益突显,传统找矿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新的更加科学的预测理论的提出迫在眉睫。
『陆』 地理信息系统中 “水边线提取”的名词解释
首先得先知道水边线的意思,水边线也称滨线,也就是比较熟知的岸线或者海岸线,泛指陆地与海水面的分界线,在有潮海域海滨则有高潮位与低潮位,分别称为高海滨线和低海滨线。水边线提取首先是基于遥感操作和GIS(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的典型操作方法。因为采用查船、浮标、观测台的方法太过于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好比在16世纪要你画出太平洋的轮廓,可以说难如登天。因此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基于遥感和GIS,学者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各种算法,并且各有优缺点,具体的方法我自己也不能概括的很全,所以帮你收集了一下,你可以分别查一下。
遥感提取水边线的方法和技术:(建议在这前面先说一下原理)
1、阔值分割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的分割方法,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容易出现误差。(建议先了解一下,才知道误差出现在什么地方)
2、边缘检测法:了解边缘的含义,边缘是图像局部灰度变化最大的部分。该算法虽然简单快速,但是缺乏普遍运用,受噪音影响大,对于淤泥海岸效果不理想。
3、数学形态学法
4、神经网络分类法
5、小波变换法
6、分形理论的运用
应用和延伸:可以在分析介绍之后说一下提取采用遥感gis技术提取水边线的应用和延伸
应用在近海水产养殖;分析周围了解海岸线的历史情况和发展趋势(典型:黄河三角洲)
『柒』 多伦多大学 神经网络 三个教授
大学本科专业包括:
文理学院:英语,法语,语言学,人文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
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商学院:统计学,金融/银行学,工商行政管理等。
工学院:电子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矿物工程,工程科学,土木工程、金融与经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计算机科学与物理、环境与资源管理、环境学与能源、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科学、环境与毒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学、进化生物学、森林资源保护科学、人类生物学、基因与生物科技、健康与疾病、营养科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环境地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心理研究、毒物学、动物学、精算、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天文学与物理学、化学、化学物理、经济学、经济学与数学、经济学与统计学、金融经济学、地质学、材料科学、数学、数学应用、数学与哲学、数学与物理学、分子生物物理学、物理学、物理学与哲学、建筑设计研究、生物伦理学、心理学与精神健康、电影研究、戏剧、教育学与社会学、英语与戏剧、艺术史、健康研究、历史、国际关系学、文学研究、音乐、哲学、森林资源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社会学、城市研究、统计学、建筑学、考古学、犯罪学。
『捌』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首先得先知道水边线的意思,水边线也称滨线,也就是比较熟知的岸线或者海岸线,泛指陆地与海水面的分界线,在有潮海域海滨则有高潮位与低潮位,分别称为高海滨线和低海滨线。水边线提取首先是基于遥感操作和GIS(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的典型操作方法。因为采用查船、浮标、观测台的方法太过于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好比在16世纪要你画出太平洋的轮廓,可以说难如登天。因此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基于遥感和GIS,学者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各种算法,并且各有优缺点,具体的方法我自己也不能概括的很全,所以帮你收集了一下,你可以分别查一下。遥感提取水边线的方法和技术:(建议在这前面先说一下原理)1、阔值分割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的分割方法,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容易出现误差。(建议先了解一下,才知道误差出现在什么地方)2、边缘检测法:了解边缘的含义,边缘是图像局部灰度变化最大的部分。该算法虽然简单快速,但是缺乏普遍运用,受噪音影响大,对于淤泥海岸效果不理想。3、数学形态学法4、神经网络分类法5、小波变换法6、分形理论的运用应用和延伸:可以在分析介绍之后说一下提取采用遥感gis技术提取水边线的应用和延伸应用在近海水产养殖;分析周围了解海岸线的历史情况和发展趋势(典型:黄河三角洲)
『玖』 什么叫"对策水位"
见《滇池保护条例》
第十二条 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适当增加蓄水量。按照优化调度的原则,确定滇池外湖(外海)控制运行水位为:
正常高水位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