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蒙氏地理和历史知识

蒙氏地理和历史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2-21 20:53:55

① 蒙氏课是干嘛的

蒙氏课即蒙氏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方法。
蒙氏教育:
是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 2000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氏教育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工作,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蒙台梭利教育发妥善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共同成长。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及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台梭利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阅读、书写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期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是这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就会消失。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蒙台梭利教学法乃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Maria 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在教室中就像一个温暖的“家”、而孩子来到学校也只是从自己的家庭到另一个“家”、养成孩子喜欢上学、喜爱学习的态度。
一、日常生活教育:训练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 的习性。
二、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杰作、可精练孩子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使孩子五官更敏锐、进而更聪明有智慧。
三、数学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较,最后引入加、减、乘、除等具体操作,而进入四则的运算、建立教学基础。
四、语文教学:蒙台梭利博士发现儿童语言的敏感期在六岁之前;因此我们不但强调母语教学、同时培养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在蒙台梭利的教室里配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玩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② 蒙氏教育法有哪些起源

蒙台梭利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为表彰蒙台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195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托里斯·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玛丽亚·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1909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年--1915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蒙氏教法非常好地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了共同成长。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但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氏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书写、阅读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间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这一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会消失。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蒙台梭利一生著述甚丰。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从诞生到3岁儿童教育:有《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和《有吸收力的心理》;(二)从3岁至7岁儿童教育:有《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家庭中的儿童》;(三)关于7岁至13岁儿童及青春期教育:有《高级蒙台梭利方法》两卷,包括《教育中的自发活动》与《蒙台梭利初等教具》、《青春期及其后的教育);(四)其他方面:《教育人类学》、《新世界的教育》、《教育的重建》、《开发人类的潜能》、《和平教育》等。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它不但能完成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而且能全面提升儿童的身心素质;今天,在中国的不少城市,蒙台梭利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建立起来;蒙氏教育法也正在为我国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蒙台梭利方法”——这个20世纪西方幼儿英才教育的经典方法,也必将会对正在全方位赶超世界潮流的我们,培养和造就中国幼儿英才,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更加科学,更加人性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③ 蒙氏数学教育区和生活区,感官区,精细区,人文地理区有什么关联性

buy their own ship in the Planky

④ 蒙氏科学认识地球上的方位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萌发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物质准备:地球仪,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二、地球长什么样。
1、观察地球仪。
2、观看录像。
小结:地球是圆圆的,在不停地转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因为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转动。四季的交替,昼夜的出现就是转动的结果。
三、地球上住着谁。
1、看录像,提问:企鹅、北极熊、熊猫、鲸鱼生长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动物还生长着什么?
2、让小朋友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其他所知国家的地理位图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三、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四、地球妈妈生病了。
结合幼儿美术作品讲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头发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衣服弄脏了,扯破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发烧了。
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
五、争做地球的小医生。
自由讨论:怎样保护地球?
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规定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让全世界的人们一起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六、活动延伸。
把地球仪放在科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观察、互相交流。

⑤ 蒙氏教育五大领域,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特色

蒙特梭利教学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及能力分别是:

1、日常生活领域

培养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组织能力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从而把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脱离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帮助别人,照顾环境,培养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并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为将来进入正式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2、感官领域

培养幼儿视、听、嗅、味、触五觉敏锐程度的感官能力,使幼儿的每一项感觉都是灵敏全面发展。为学习数学及其他领域做准备,争强对于社会及知识的感知,培养初步的序列、分列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数学领域

培养数的概念,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关系,会做10000以内的加减乘除,会做简单的测量工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语言领域

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幼儿更好的书写和阅读,使幼儿在童年时期就形成良好的阅读与书写习惯,培养喜爱阅读的兴趣、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听力与阅读能力,提高书写能力。

5、科学文化领域

增长幼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及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儿从小就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了解基本的动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知识。

(5)蒙氏地理和历史知识扩展阅读:

一、蒙氏教育特点

1、国情不同

首先,硬件方面:国外的幼儿园普遍在教学环境及教室设施上比国内幼儿园要好一些,对教具、教学辅助材料以及其它如电脑、打印机等教学实现的工具投入也更多。

其次,师资方面:国外注重有经验的教师,而国内更注重有活力的年轻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虽然年龄偏大,但可以很好的运用即往经验组织教学,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激情但在教学上需要更加规范的管理,使教学保持在一个正常开展的范围内。

最后,师生配比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师生配备比例偏大,按国外的要求观察、指导教学是不太现实的。

2、教育观念不同

国内幼儿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含量,而国外的幼教更注重幼儿自身发展与快乐成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对教育有特有的理解,国内的幼儿家长也在教学上对知识性的要求比较高,应该尊重国内的教育需求,在知识内容上应该适当加强,即不能搞传统教育的一刀切教学。

也不能过分强调自我发展丢掉中国重视知识的良好传统。另外,国内的小学也更注重集体教学,从而就会出现从蒙班个体教学向集体教学转变的过程,这种情况在国外蒙氏教学里比较鲜见。

二、总目标

在幼儿的发展关键期解放幼儿的大脑和双手,挖掘幼儿的内在潜力,使幼儿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得方法和经验,不仅思维解放,更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及适应现实社会的文明行为,成为一个优雅肯负责,有担当的人。

⑥ 上百年历史的蒙氏教学,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蒙氏教学让幼儿学会了: 第一、 数学能力比较强,因为蒙台梭利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有系统的数学学具,如果在蒙班生活了两三年的孩子,毕业时数的四则运算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孩子能达到这个程度,并不是老师强迫孩子学的,也没有逼孩子背口诀,而是孩子在操作学具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的,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例如学习除法,让小朋友玩分苹果的游戏,学习加法,小朋友玩银行游戏,并且都有配套的教具。 第二、 蒙班毕业的孩子责任心比较强,因为是混龄班,而且孩子是班级的主人,孩子要学会照顾环境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所以责任心比较强,社会性发展比较好。 第三、 秩序感发展比较好,蒙氏强调做事情 秩序,包括环境的设计也是比较有序的,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条理性,逻辑性。 第四、 蒙班毕业的孩子比较独立,每天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时间要将近一个小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所有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老师都会放手,并且,蒙台梭利专门有一套课程叫日常生活训练,专门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外在的独立影响孩子心智的独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很好的适应环境的一个前提条件。 第五、 思维敏捷,观察力强,专注力发展比较好,耐心。蒙氏教育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叫感官教育,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及观察探索的兴趣,提供了系统的教具,蒙台梭利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并充分的尊重孩子,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做起来就非常专注,安静和谐的环境也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第六、 动手操作能力强,适应力强,蒙氏班有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具,孩子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操作学习的,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或技能,开发智力,孩子的动手能力强,并且喜欢探索。 第七、 喜欢探索尝试,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蒙班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愉快的教学方式,没有强迫孩子去学习,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所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⑦ 蒙氏教具之地理封套,是要老师自己制作的,选择地方有特色的建筑,或其它一类的,需要做成分类卡片,三段

中国:上海的金融中心大厦,东海大桥,东方明珠,世博会的中国馆,北京水内立容方,鸟巢,天安门,故宫,颐和园,万里长城,国家大剧院,拉萨的布达拉宫,中国台湾的101大厦,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
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皇后饭店,.加拿大广场,议会大厦: ,蒙特贝娄城堡,圣安妮大教堂,温哥华美术馆,卡布兰诺吊桥:,多伦多奥林匹克精神中心,蒙特利尔圣母教堂。
法国:芙耶圣母院 ,赛乐斯坦歌剧院 ,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古罗马剧场,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凡尔赛宫,爱丽舍宫,协和广场,枫丹白露,亚利山大三世桥。

⑧ 蒙家姓氏的起源文化与分部地区跟历史名人

蒙姓源源有三个,一是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二是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三是为他姓所改。人口主要分布在山东蒙山、广西平南、重庆等地,历史名人有楚国大夫蒙觳、秦朝著名将领蒙恬、金代右副元帅蒙古纲。当代名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员蒙进喜,中共党员,1961年入伍,2002年晋升为中将。
第一个渊源: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时候,人文始祖黄帝是著名的氏族联盟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后来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
到了夏王朝时候,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双蒙城,今山西交城),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蒙双氏、双蒙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蒙氏、双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风姓包氏,《百家姓·东》载:包羲伏羲氏后裔掌管蒙山之祀,建立东夷蒙国,世为东蒙主,属于以国为氏。
在蒙山(今山东蒙山)设了祭坛,祭祀蒙山之神,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
东蒙主的后裔子孙中,世代居于蒙山承袭东蒙主之职,遂以山名为姓氏,称蒙山氏、东蒙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蒙氏、东氏、山氏、东方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出自清朝时期巫罗俊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江西于都蒙氏族人主要集居于盘古山、靖石等地,古今都是当地望族之一。他们的先袓何时何地迁来此地,其族谱记载不一致。
于都蒙氏自称是蒙念五的后代,由蒙信举从南康迁来。其族谱记载:“万承公生三子,念五公初徏广东番禺以及河南大草坊,后又徏会昌西山,最后徏至南康崇文堡传九世。信举公又于宋泰定初年徏会昌之西山。”然而,在其清乾隆年间五修和清光绪年间七修谱的谱序中又记载:“蒙得姓于周先王封后裔以东蒙主,祀遂因以为氏,至秦有蒙骜、蒙恬;晋时有其昌者由关西安定徏金陵:五代时黄巢之乱,有禧公由金陵徏粤之罗江,数传至元初有富一公,由罗江徏虔之城岗,是为始袓。富一公生以诚公,又由城岗徏会昌西山,其后由西山分居仁凤、铺背、上林、旱塘等处。”
到了公元1995年八修谱时,于都蒙氏又称其先袓原为巫氏,始袓原为福建黄连镇的巫罗俊,传至二十二世时在广东兴宁为官,因犯案逃至江西于都长河堡西山定居,遂改为蒙氏,世代相传至今,并已将其正式定入八修“昌远堂”蒙氏族谱中。
第四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唐朝时期南诏蒙氏,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在唐朝时期的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古城,是古白族、彝族等土著先民最早居住和生活的地区之一。在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即在其境设有邪龙县,三国时期受蜀汉政权的羁縻,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白子国属地。
唐朝初期,白子国王张乐进求将国位分别禅让于巍山的彝族蒙舍部落酋长蒙细奴逻、俎豆本主。
蒙细奴逻,公元617~674年,其祖父蒙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保山),为了躲避仇杀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巍山),成为一个彝族部落的首领之一。在唐朝初年,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已经分布着六个比较大的夷民部落,史称“六诏”,是今天少数民族彝族、白族的祖先(俎豆本主)。其中的蒙舍族的地理位置在六诏的最南面,因称“南诏”。
蒙细奴逻受禅后,经过大小战争,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统一了蒙舍川地区,建号“大蒙国”。蒙氏历三代经略八十年后的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细奴逻的重孙皮逻阁自称为南诏王,建“南诏国”,先筑王城于图山(山龙、山于),后建都城于蒙舍川(今云南大理巍山古城村南部)。
一百七十余年后的唐昭宗李晔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蒙氏南诏政权走到了末路。先由世为南诏清平官(宰相)郑回的七世孙郑买嗣在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借南诏蒙氏近臣扬登之手杀死了南诏王隆舜,而后在唐天福二年(公元902年),又杀死隆舜之子舜化贞,并屠戮其王室族人八百余,成功夺取政权,建立了著名的大长和国,自称国王。至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四年(公元910年),郑买嗣在位九年逝世,其子郑仁旻嗣位,直到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东川节度使杨乾真杀郑仁旻之子郑隆亶,大长和国灭亡。
在蒙氏南诏政权灭亡后,南诏王隆舜、舜化贞家族的子孙中有躲过灭族劫难,迁逃进入中原者,后辗转定居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安定(今甘肃定西)等地,后裔子孙多以原国名“大蒙国”为姓氏,称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蒙古尔济氏,亦称孟古尔济氏,是蒙古黄金家族“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个东部分支,蒙语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Menggurg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蒙古尔济氏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
第六个渊源:出自明朝初期巫氏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洪武年间,巫禧族派第四房巫景茂,配袁氏生四子:巫仲兴、巫贵兴、巫宁保、巫必子。移江西省安远县长河堡,巫宁保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参与兴宁户房吏,因事戌滇南涉及其弟巫贵兴、巫必子,逃往江西安远县长河堡,所遗田产尽粥,用费结绝军丁,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巫发、巫成、巫新拆立民户各当差。巫贵兴,字法贵,迁江西安远县东营脑(现属于都县盘古山镇人和村),生子巫万承,从此隐姓埋名改姓为蒙氏。
巫万承(蒙万承)生三子:蒙念四郎、蒙念五郎、蒙念六郎;蒙念四郎迁广东省仁化恩村,其裔有居海南岛、香港等地。蒙念五郎传至三十一世蒙信立、蒙信可迁江西南康龙华乡上下蒙村。蒙信举仍居于都人和村,蒙念五郎之后裔有迁宁都县赖村乡蒙坊,广州市城内外和汕尾等地。蒙念六郎则迁广西各县、市,其人口众多无法详算。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蒙古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蒙古部,以部为氏,后来主动归附蒙古汗国,元太祖成吉思汗曾特赐姓为蒙古氏,遂成大族,满语为Monggu Hala,世居土默特一带地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银氏等。
⑵.满族蒙鄂啰氏,源出分居在“西寨”的伊尔根觉罗氏,为其分支之一,满语为Mengero Hala,世居西寨(今河北迁西一带),后多冠汉姓为蒙氏、罗氏等。
⑶.满族蒙鄂索氏,亦称蒙古索氏、蒙乌素氏,满语为Mongeso Hala,世居瓦面河(今土库曼斯坦尼沙卜尔西北利宛特山穆护村)、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拉发(今吉林蛟河北部)、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蒙氏、鄂氏、索氏等。
⑷.满族蒙古楚氏,亦称孟郭绰氏,满语为Menggucu Hala,世居乌喇蒙古楚山(今牡丹江楚山)、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盛京(今辽宁沈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楚氏等。
⑸.满族蒙古里氏,满语为Mongguri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古氏等。
⑹.满族蒙果资氏,满语为Menggosi Hala,世居绥分(今中俄交界处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等。
⑺.满族蒙果氏,亦称蒙郭氏,满语为Monggo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蒙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苗族、瑶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蒙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蒙觳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国家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蒙骜
蒙骜,齐国人,战国后期秦国名将。秦昭王时自齐入秦。三年,攻赵榆次、新城,狼孟等地,取三十七城;又攻占赵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秦王政三年,领兵攻韩,取十三城。前247年,蒙骜率军东向攻魏。屡败魏兵,后被魏公子信陵君率联军击败。五年,秦闻魏公子死,使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使秦国土与齐相接,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因屡立战功,官至上卿。秦王政七年,蒙骜卒。其子蒙武、孙蒙恬均为秦国名将。
蒙武
蒙武具体生卒年月不详, 中国战国时秦国名将。祖居齐国 ,父蒙骜 、子蒙恬、蒙毅皆为秦名将。公元前224年作为裨将军和王翦带兵六十万进攻楚国,击破楚军主力于蕲 ,楚国大将项燕于此役战死。公元前223年又和王翦带兵击楚,再次击破楚军,虏末代楚王负刍,灭亡了楚国。
蒙恬
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蒙毅
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指的是蒙毅。
蒙古纲
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本名和罗噶,原作胡里纲,金咸平(开原)路人。承安五年进士。累官东平府事、拜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贞祜四年,益都张林侵东平,蒙古纲派遣行枢密院事王廷玉讨擒之。后改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纲为人御下严信,赏罚必当。后来发生兵变,其为经略使禄格所杀。
蒙得恩
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蒙定军
蒙定军(1913-1988.05.16),陕西旬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除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参谋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部长、秘书长,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委常委、民委副书记,西北民族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甘肃省第二至四届政协副主席、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三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蒙进喜(1944.9-——),四川省重庆市(现直辖市)人。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117团1营通信员、班长,1964年7月任边防1支队1营2连副排长,1965年1月任3连排长,1968年1月任1营参谋,1969年2月任3连连长,7月任1营副营长,11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8年8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副参谋长,11月任参谋长,1979年6月任副团长,11月任团长。1980年9月-1982年9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陆军第32师副参谋长,1983年2月任副师长,11月任陆军第11军副参谋长,1984年11月任参谋长。1985年3月任陆军第14军军长,1985年9月-1988年9月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1989年7月任昆明陆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1990年6月任副院长,1992年8月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996年6月任西藏军区司令员。2001年7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司令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⑨ 蒙姓的来历

蒙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蒙(Méng)姓源出有三:1、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2、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有说法为双蒙),他的后代于是将封地的名作为姓氏,成为蒙姓和双姓。3、为他姓所改:①有一支蒙姓改自东蒙氏。②元朝时有复姓蒙古氏,后来其子孙逐渐以单姓“蒙”为氏。③南诏国姓蒙,居于蒙舍州,其后进入中原,定居于安定(今甘肃省定西一带)。
蒙姓始祖
蒙双。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许多姓氏古籍都有详尽的记载。根据《路氏疏传记》是所说,蒙姓是高阳帝的后代,高阳氏距今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他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秦时有将军蒙骜。而《姓氏考略》上说,高阳氏的后代被封蒙双,有蒙氏,双氏。蒙氏是先秦时期赫赫有名的家族。望族居于安定郡,即现在的甘肃省固原县。蒙氏后人奉蒙双为蒙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蒙姓的最早起源。还有一支蒙姓起源于于周朝,那时朝廷在蒙山(在今山东省中部)设了祭坛,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代有的定居在蒙山,他们以地名作为姓氏,是历史上蒙姓的一个发展。

⑩ 蒙姓的历史、

姓氏源流

蒙姓的来源有三:
1 以山名为姓。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
2 为他姓所改。这一支蒙姓改自东蒙氏。
3 来源于高阳氏。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有说法为双蒙),他的后代于是将封地的名作为姓氏,成为蒙姓和双姓。

迁徙分布

蒙姓的望族居住在安定(今天的甘肃固原)贵州南部、广西。

郡望堂号
【郡望】:
1 安定郡: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和宁夏西部。
【堂号】:
1 献典堂: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历史名人
1 蒙骜:秦国大将,原为齐国人,仕秦,秦将蒙武之父,蒙恬、蒙毅之祖父。
2 蒙武:秦国将军,曾同王翦一起平定了楚国。
3 蒙恬:秦朝著名将领,秦国将门之后。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4 蒙毅:秦将蒙恬之弟,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
5 蒙迦:中土迁居滇西的部落酋长,蒙龙(因住蒙舍川,故又称蒙舍龙)之父。
6 蒙逻:南诏(蒙舍诏)开诏之祖,蒙龙之幼子,亦称细奴逻,即时人对排行为小儿子的称谓。继承酋长之位后对白子国用兵,最终白子国国王张乐进求被迫禅位,退为国舅。
7 蒙归义:蒙逻曾孙,南诏开国之主,因依附唐朝,受唐玄宗赐名归义。在世期间,武力吞并了滇西其他五诏,建立了以巍山为中心的大蒙国,后迁都大理,又名羊咩城。
8 蒙嵯峨:南诏国最穷兵黩武的国王,篡位后实行领土扩张,南诏国版图大增,但国中百姓实在遭殃,后被部下刺杀。
9 蒙古纲: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
10 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11 蒙诏:明朝官员。
12 蒙询:明朝进士,归州知府,江西人。
13 蒙侠:抚水人,清朝秀才,任环州县令。
14 蒙进喜:重庆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前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15 蒙文通:(1894~1968年),四川人,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上古史专家,同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也有专长,师承欧阳竟无,在佛学上也有精深的见地。
16 蒙波胜: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香港著名作曲家、编曲家、制作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