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1. 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类型,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 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
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地理信版息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但是并不权局限于3S技术,还包括虚拟环境,网络GIS等其他技术。
现在是地理信息技术与IT其它技术集成的时代:
1、GIS RS GPS=3S
2、GIS 多媒体技术
3、GIS 数据库技术
4、GIS 办公自动化技术
5、GIS 移动通信技术
6、GIS Internet技术
可见,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但不限于三大技术。
3. 地理信息技术对公安事业有什么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其中对公安事业最突出的便是PGIS技术: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兴起、网络的普及,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超凡的数据采集能力。从多年前PGIS的大规模建设及高清卡口、摄像头、GPS软硬件的投入开始,警界已经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PGIS技术正在警界全面普及,从实验室、科研课题正一步步走向一线民警:民警进辖区时手中拿的像智能手机一样的移动警务通;对运送危险化学品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用鼠标划定区域,其中所有巡逻车的具体位置、所属单位、正在行驶的速度和一段时间内的轨迹,都能快速直观地在电子地图上呈现出来。其可视性、实时性、智能型、交互性都在不断增强。采用PGIS技术对公安信息的基本要素进行管理,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公共安全资源,打击和预防犯罪,更好地服务群众。
4. 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
答案A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材料是通过信息输入而存入计算机内部的,而这些资料的内获取需要较多途径,所以容一般需要的时间是较长的。地理信息技术是把输入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而不是直接对遥感信息进行判读和分析。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是全球定位系统。
5. 国内做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有几家
一共7家:超图、永泰、山海经纬、方正奥德其他公司都太小了;现在是方正收购奥德,成立了方正国际,市场份额比较大,但战线拉太长,很多项目后续服务都很不到位。
6.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项目介绍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引领和管理公安工作的手段和过程,公安工作就是信息第一,安全为先。谁先掌握各类数字、信息,谁就先取得工作的主动权,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跨跃式发展、保障社会和谐发展,长治久安。
近年来,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公安基本信息五要素之一的地理数据,例如常住人口地址、案件发生地址、出租屋地址等,也需要确保及时更新,安全保密。但是在统计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由于地址信息采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现有数据往往分布在不用业务系统中,格式多样、互不相连、互不共享,造成了数据零散、统计工作量繁琐、巨大,地址信息在公安基层基础信息采集与管理、刑侦利用地址做关联分析等业务过程中,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如何更好地统计、管理这些海量地址数据,是公安系统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公安部对各省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简称PGIS平台)提出建设要求,结合公安业务的发展趋势,整合公安地址信息,建设标准地址库及管理应用。各相关业务系统基于标准地址对人、案、物、单位信息进行采集于管理,实现以地管人、以地管房、以地管场、以地管单位。建立业务与地址关系库,通过标准地址,批量上图,实现以PGIS为基础的直观展现和应用分析。
房屋建筑地址管理是治安(户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管理、警务实践的基础信息资源,是各项警务工作开展PGIS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公安可视化、智能化指挥、调度、管理、实践的重要抓手。开展房屋建筑地址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公安标准地址库,对于提升公安信息化应用和水平,推进和深化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可视化、智能化警务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广东公安厅为了实现公安可视化、智能化指挥、调度、管理、实战统一的需要,在2012年底公开采购148台基于PGIS标准地址库建设的地址采集仪器,为满足业务需求,提出采集设备需具备双频双星、工业级防护水准、高精度及高可靠性等要求。通过数据采集及回传,实现行政区划、街路巷(村)、住宅小区、路口、报警点、地标点、门楼牌详细地址的信息收集、维护工作,实现地址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集思宝高精度工业级平板电脑“极智Z8”,凭借快速的搜星速度、精准的定位精度、完美的工业三防水准等卓越表现,击败多家竞争品牌,成功中标。值得一提的是,在评测现场工业三防比测中,只有集思宝产品历经9次的重摔,安然无恙。客户拿着设备赞叹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未来,公安系统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使用将越来越普及,对终端采集设备的高精度、工业级防护、安全性等性能要求必将越来越迫切,采购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根据这次项目经验,我们将加大集思宝在公安系统上的应用扩展,深挖用户需求,将地理信息技术更好的运用到行业各项业务服务中。
7. 地理信息技术的介绍
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8. 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80%以上的信息与地球上的空间位置有关。GIS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上世纪的60年代。1962年,加拿大的Roger F. Tomlinson提出利用数字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图数据,并建议加拿大土地调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叠加、面积量算、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等;与此同时,美国的Duane F. Marble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利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以支持大规模城市交通研究,并提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思想。7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实用的发展期。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瑞典和日本等国对GIS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1972年CGIS全面投入运行与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此期间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了5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和处理地质、地理、地形和水资源信息;1974年日本国土地理院开始建立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存储、处理和检索测量数据、航空像片信息、行政区划、土地利用、地形地质等信息;瑞典在中央、区域和城市三级建立了许多信息系统,如土地测量信息系统、斯德哥尔摩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但由于当时的GIS系统多数运行在小型机上,涉及的计算机软硬件、外部设备及GIS软件本身的价格都相当昂贵,限制了GIS的应用范围。
80年代是GIS的推广应用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价格迅速下降,特别是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与完善,使GIS的应用领域与范围不断扩大。GIS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开始用于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如全球变化和全球监测、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区评价、厄尔尼诺现象及酸雨、核扩散及核废料等(李德仁,1994);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宏观管理应用,深入到各个领域解决工程问题,如环境与资源评价、工程选址、设施管理、紧急事件响应等。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代表性的GIS软件,如ARC/INFO、GENAMAP、SPANS、MAPINPO、ERDAS、Microstation等,其中ARC/INFO已经愈来愈多地为世界各国地质调查部门所采用,并在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资源与环境评价、矿产资源与矿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90年代为GIS的用户时代,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成为了一个产业,投入使用的GIS系统,每2~3年就翻一番,GIS市场的增长也很快。目前,GIS的应用在走向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己渗透到各行各业,涉及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与此同时,GIS也从单机、二维、封闭向开放、网络(包括Web GIS)、多维的方向发展。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始于80年代初。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政府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许多部门同时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1994年中国GIS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中国GIS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九五期间,国家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作为重中之重的项目予以支持,1996年,为支持国产GIS软件的发展,原国家科委开始组织软件评测,并组织应用示范工程。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国产GIS软件的发展与GIS的应用。1998年,国产软件打破国外软件的垄断,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25%。同年,在抽样调查25个省市19个行业的1000多个单位中,全部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秦其明、袁胜元,2001)。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调查、评价、管理和监测,在城市的管理、规划和市政工程、行政管理与空间决策、灾害的评估与预测、地籍管理及土地利用,在交通、农业、公安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GIS的应用系统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即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
9.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哪些类型,阐述各自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一、遥感的优越性:①提高研究工作的传统的工作方法从,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版实地观测面上的分权析研究目标物收集、传输信息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技术从研究入手分析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从静态到、从过程到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优点:提供精密三维坐标(精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具有全能性(海陆空)、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三、地球信息系统的优点:①城市规划和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电力、自来水、燃气等部门的工程设计、日常维护、应急抢修等;③城市环境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监测与评价,城市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分析等。
10. 公安PGIS系统是什么
公安PGIS系统是指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oli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公安PGIS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地址搜索、辅助处警功能,以实现公安指挥中心的数字化指挥。
主要应用包括接警定位,定位方式包括地名地位、道路定位、交叉路口定位、路灯定位、门牌定位、移动电话定位等多种方式;处警过程中的GPS车辆呼叫、最短路径分析、GPS车辆搜索、绿波支持、视频浏览等功能。
PGIS通过GPS定位技术,指挥中心可以对所有安装有GPS终端设备的警车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主要应用功能包括车辆显示、车辆实时跟踪、车辆查询与定位、历史轨迹查询、车辆控制等;PGIS可以在大屏上显示全市范围内的地形、路网、视频点、治安卡点、警务亭等信息。
对于各单位辖区范围、巡逻区域等信息也可以在大屏上很清晰的表示,全市范围的警力部署情况一目了然;PGIS为各种警情统计、分析提供了依据,从而为各种决策提供强有力的辅助支持。
PGIS可以设置方案预案并进行管理,当预案启动时,可以将此预案的部署情况显示在地图上,PGIS提供的预案功能可以把预先指定好的预案方案进行模拟演示,根据模拟演示的结果调整预案配置方案,使预案方案达到最佳效果等。更多内容请上赛盘古公司网站下载相关文档和视频学习。
(10)警用地理信息技术概述扩展阅读
公安PGIS系统项目自2003年开始筹划,最终经过科技部专家评审正式立项,由公安部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100个城市、企业等来进行实施。
PGIS是以公安信息网络为基础,以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于公安业务管理、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的可视化为目标的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地理信息技术与公安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公安信息化的高端应用,可以有效地拉动公安信息整合、信息共享,实现部、省、市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
金盾工程二期的开展,对“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将结合最新的虚拟仿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犯罪也越来越多,犯罪形式各式各样,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各级公安机关对“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