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望今缘的地理位置
❶ 想请大家帮忙熟悉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的五个主城区是: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和成华区。
锦江区位于城区的东部至东南部,是成都的老工业区和老商业区,很多大型企业之前都在这里。后来随着其他地区的发展,锦江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为保护环境,原有的大型重工企业也都逐渐迁至郊区。但仍保留了盐市口、春熙路等传统的商业区。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成都近年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振兴东部和北部,锦江区也是优先发展的地区。
和锦江区相对的是青羊区,它位于城区的西部,拥有独特的环境优势,旅游资源相对丰富,青羊宫、金沙遗址、宽窄巷子等都在这里。绿化率很较高,人均绿地面积在五城区中最好,百花潭公园、人民公园、文化公园、金沙公园等云集于此。很多政府官员也多居住于此,有“成都贪官住西门”一说。借助改革的契机,青羊区在五城区发展得较为顺畅,环境优势进一步体现,规划建设也做得比较好。区域内发展相对较为平衡,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金牛区位于城区的北部至西北部,因为有火车站和荷花池市场,这里发展得相对较早,成为各种小商品和大型工业原料配件批发及零售的集散地。目前也仍是城区的交通中心。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金牛区的外来人口多,人员构成相对复杂,治安不如其他几个区。近年来,金牛区依靠自己位于西北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和开拓羊西线、沙西线等标志区域,不仅建成了高新西区(高新技术开发西区),还巩固了成都通往都江堰的交通优势。但总体说来,区域内的发展并不平衡。
武侯区位于城区南部,是个后起的富贵区。这里云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大、西南民大、成都体院等高等学府,文教优势明显。有因为外国人来成都留学,其家庭也居住在附近,后来为了方便外籍人员工作,外资企业大多也都建在武侯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就在这里。这样一来,武侯区成了成都外国人最多的地区,中华园、锦绣花园、银都花园、大世界家乐福、罗浮世家等高档小区里,外国人比比皆是。由此,这里的高档小区也是全成都最多的。生活配套设施极为完备。富裕程度也是五区里最高的。
成华区位于城区东北部。虽然该区成立较晚,但集合了东部的老工业区和北部的交通,是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如今的万年场、府青路、一号桥等地仍是名声较为响亮的地名。但和其不相称的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位置和作用。因为成华区发展相对较慢,历史上的名声在如今已经完全被其他地区超过。加之没有锦江区那样的标志性商业中心,这里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其他地区。其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各方面都没有其他地区影响大。这里也是成都振兴东部和北部的重点扶持地区。
而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等地是以前的周边县更名而成的,离主成区较远。
❷ 四川的地理位置条件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2)成都望今缘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四川省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2、水文
四川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黄河一小段流经四川西北部,为四川和青海两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长江上游金沙江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边界,在攀枝花流经四川南部,在宜宾流经四川东南部,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3、气候特征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川
❸ 成都地理位置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版104度53分,北纬权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 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 平均海拔约500米。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❹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地城文化,气候状况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与雅安、西北与阿坝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地质
成都地质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
成都平原
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53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击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米。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66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
地貌
成都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等8类。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远远高于全国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水平;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土地垦殖指数高,,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2%,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气候
成都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自己特有的气候资源:一是东西两部分之间气候不同。由于成都市东、西高低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增而锐减,所以出现东暖西凉两种气候类型并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时间的气温可以相差好几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现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这种热量的垂直变化,为成都市发展农业特别是多种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二是冬湿冷、春早、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700~5300°C,全年无霜期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底,终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C左右,最低气温在0°C以下的天气集中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现在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2°C,提前半个月入春。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为2:1左右。四是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资源的组合合理,很有利于生物繁衍。五是风速小, 广大平原、丘陵地区风速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042~141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极端最低气温为-5.9℃,大部分区市县出现在12月,少部分出现在1月。据成都市气象局网站公布的《成都市常年各月风向、风速、降水气候资料》显示: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成都市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次多风向:6、7、8月为北风,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
人口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5.8万人(含简阳1572.8万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28.1万人(含简阳1376.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65‰。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94.3%。
民族
成都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内除汉族外,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成都市少数民族人口为60538人,还有大量的暂住和流动少数民族同胞。人数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壮族、朝鲜族等十个民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920686人,占99.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939人,占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❺ 成都在中国的什么地理位置
西南地区。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专中心和交通枢纽[1],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属都下辖1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截至2015年末,成都总面积14312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区面积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万,城镇人口640万,城镇化率70.3%[3],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
成都是中国五大战区之一的西部战区司令部驻地[4],是西部地区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5],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6]。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十大古都”之一[7],约在公元前5世纪筑城,西汉时已成为中国六大都市之一,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北宋年间成都人联合发行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成都设立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❻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回30°05 ′~31°26′之间,全答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
❼ 成都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哪儿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土地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以平原为主,与德阳市、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成都市区海拔500余米,锦江、府河、沙河从城区穿流而过。成都境内的地形较为复杂,东部为龙泉山脉和盆中丘陵,中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邛崃山脉;境内海拔最高处是位于大邑县境内西岭雪山的大雪塘(又名苗基岭),海拔5353米;海拔最低处是位于金堂县东南的云合镇河谷,海拔378米。
东部丘陵区
龙泉山脉海拔600至1000米,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以东北-西南走向穿过成都市东部的龙泉驿区和金堂县,该山脉为成都平原和盆中丘陵的分界线,龙泉山脉以东,浅丘连绵起伏。
成都市域内只有金堂县的部分地区位于该山脉以东的丘陵区。
中部平原区
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脉与邛崃山脉之间,面积约占成都市总面积的50%,海拔450至720米,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平原。成都平原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河网密布,同时由于土地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平原上也零星分布着一些浅丘,比如成都近郊的凤凰山、磨盘山。
西部山地区
邛崃山脉是横段山脉最东缘的山系,以东北-西南走向穿过成都市西部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县、崇州市和邛崃市,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该地区海拔落差巨大,地貌丰富,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原文来自
http://www.028chunxilu.com/
❽ 成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多少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专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属。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 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 平均海拔约500米。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❾ 成都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成都
经纬度位置:经度 102°54′E~104°53′E;纬度30°05 ′N~31°26′N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专省中部,四川盆地西属部
东西最大横距192km,南北最大纵距166km,幅员面积12390k㎡,耕地面积4320k㎡。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眉山、阿坝接壤;距离东海1852km,距离南海1090km。
成都别称蓉城、副省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南),国家新一线城市,位于长江流域上游,西南地区最大平原—成都平原东部。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经济、金融、交通、商业、贸易、文化、科教、物流中心,亚洲首个国际“美食之都”。
成都是水旱从人 、不知饥谨的天府之国,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七朝之都,是青山碧水、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是商贸繁荣、百业昌隆的现代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