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夏的地理位置的描写
❶ 甘肃临夏市
地理位置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 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190多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2.6人。
建置沿革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罕,后改称导河、河州,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 享有“河湟雄镇”之美誉,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56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1994年国家把临夏回族自治州列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
行政区划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共辖五县一市, 两个自治县, 即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康乐县、和政县、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共1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自治州首府设在临夏市。
民族与人口 临夏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地方,境内有22个民族共196万人口,回族在临夏州境内的总人口约61万。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占全州人口的56.4%,土族、藏族和部分汉族信仰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天主教。保安族、东乡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民族。临夏为回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影响最深的地区。
气候特点 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年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地质地貌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属高原浅山丘陵区, 平均海拔2000米。基本特征是:三分之一面积为河谷川塬地区;三分之一面积是黄土干旱山区;三分之一面积则高寒阴湿。
矿产资源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 著名的矿藏宝库━━祁连山和西秦岭山脉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已发现矿物计七大类35种,占全省已知矿种的40%。主要有:黑色金属如铁、锰、铬、钒、钛等;有色金属有铜、铅、锌、钨、钼、锑; 贵金属有金、银、铂;冶金辅助原料有耐火粘土、白云岩、石灰岩、硅石、萤石;燃料矿产有煤、泥炭;化工原料有磷、盐、钾长石、方解 石等。
❷ 关于描写临夏山的作文
“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临夏,青布的尕汗袒呀,白布的尕夹夹呀;担来夏河水呀,尕锅里熬茯茶,远方的客人请下马,看看我的家,再喝一碗三泡台呀,拉拉家常话……”我的家乡在临夏,这里是花儿的故乡,生在这里的人大多都皮肤黝黑发亮,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火红的太阳,尤其是六月的太阳,更是光彩照人.啊!家乡的太阳,我一定要好好的认认你!
早上,我出去散步,忽然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奇丽的景色之中.觉得一阵暖流向自己袭来,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惬意.一看,大地上有着血红色的光,原来,太阳向大地人民问好呢!只见她害羞地渐渐从山后面冉冉升起,灿烂的光辉带着一股温暖的气流,滑上了天空.天空越来越亮,天空越来越红,星星眨着眼睛,悄悄地溜走了.留下的是金色的余辉,洒落了大地,射出了万丈光茫.清晨的红日,好比娃娃稚气的脸,脸上没有太多的拘束,没有太多的奢望,只写着天真无邪.她迎来了人们对新一天的追求与渴望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啊!清晨的红日,您是人民的骄傲!
不知不觉,到了正午,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从高空直射下来,晒得地面直发烫,晒得人们的脸颊红扑扑的,晒得动物们呆在家里都不敢出来了.火红的太阳使我感到浑身灼热,非同一般地难受.原想观赏正午似火的娇阳,但太热了,只好默默地等待傍晚红日的到来……
经过了一翻难熬的“火燎”之后,盼望已久的黄昏的傍晚已经到来了.咦!太阳呢?我打量了好一会儿,终于,在一朵彩云的背后找到了她.她已经准备回家了,依依告别了大地的亲人们,送给人民一个最美好的礼物----金色的余辉!当这个礼物送到的时候,就是大地最亮的时候,到处色彩鲜丽,欢声笑语,简直就像嵌满黄金宝石的华丽宫殿一样,别有一番风味!但是,好时光过得就是这么快,金色渐渐变得黯淡了,因为,太阳已经落到了地平线上,那一团团红晕已经褪为淡红,上面的天空已经从青苍色渐渐变成湖一般的绿色,把大地点缀得淡雅美丽.
随着太阳的西落,大地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啊!家乡的红日,原来你用三种不同的面孔,透露了您对临夏儿女的友好与热爱.啊!家乡的红日,您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图画,最嘹亮的歌!
❸ 临夏大夏河的地理位置
大夏河经夏河县城东北流,出土门关进入临夏盆地,过临夏市后至康家湾注入刘家峡水库。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715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咯河、铁龙沟、老鸦关河、大滩河及牛津河等。
❹ 临夏市具体地理位置在哪里及详细的介绍
临夏是一个回族自治州、也就是和市一级的。位于甘肃省。 临夏回族自治专州概况 临夏属回族自治州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另一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临夏州下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首府临夏市,全州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稀有少数民族。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记得选我满意。
❺ 舌尖上的临夏作文300
甘肃临夏史称枹罕,古为“河州”,这里是中国的西北角,位于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黄河和其支流大夏河从这里流淌而过,与省城兰州相距150公里。这里是历朝历代设郡置县之地,是“河湟重镇”,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历来商贾云集,商贸流通繁荣,誉称西部“商埠”,曾是陇上古丝绸之路南线上的“茶马互市”,被称为西部的“旱码头”,享有“花儿之乡”、“彩陶之乡”、“牡丹之乡”的美誉,尤其是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一格,制作方式独特,特别注重清真食品的色、香、味,从食品生产原料和加工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伊斯兰的规则要求操作,也是这一地区的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临夏的美食尤其是穆斯林的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辣子鸡、手抓羊肉、桶子肉等传统烹调手艺深远流长,自成风格、独成体系。吃一口回味悠长,令人难忘。家常便饭有油炸干果、散子、油香、锅盔、河州句子、炒面片、凉面、兔耳朵、搅团、撒饭、扁食、鸡腿面、面茶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特别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志烹调事业的穆斯林烹调的清真系列菜肴,与南北大菜系列相比毫不逊色。这里还有久负盛名的牛杂割、羊杂碎和发子面肠、酿皮、凉粉、甜麦子等许多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临夏当地的牛羊肉格外鲜美,以此为原料的东乡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杂割、油面茶等都是当地著名的美食。你不妨有机会来临夏亲口品尝,亲身感受临夏饮食文化的原汁原味。
临夏人的饮食堪称一绝,每逢佳节,街巷里飘溢着油煎食品的诱人香味,客人到家,热情的东家倒上“三泡台”碗子、五香茶,女主人很快端上来一盘刚出锅的油香,又酥又软,再抹上蜂蜜,又甜又香。遇逢佳节,即有油黄面白、品种繁多、香甜酥软的油炸馃馃、酥脆味美的馓子。你正津津有味品尝的同时,又端上来糖包、肉包各一盘,随后端上来手抓羊肉、大块辣子鸡,最后端来尕面片,让客人吃的可口舒心。这就是纯朴厚道的中国“小麦加”浓郁的民族特点和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形成了鲜明的穆斯林饮食文化的特有风味。
一、手抓肉
手抓羊肉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手抓羊肉几乎成了临夏饮食文化的代表作。据考证,临夏古称“杷罕”,河州羊又称“袍地羊”,曾是朝廷贡品,“枧罕赤髓羯羊肉”,历来出名。尤其是东乡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无素,久食能坛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温肾壮涵,强体提神,补脾健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作用。据说,临夏姑娘肌肤娇嫩,靓丽多姿,脸上水露露的,与从小食羊肉有关。手抓羊肉一般带骨,多切成条形或块状,因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用于制做手抓羊肉的羊大都选用羯羊,以羯羊羔最佳。手抓羊肉的做法、吃法名堂很多,各具特色,风味不同。最著名的有东乡手抓、桶子肉、汆羊肉等。在招待尊贵客人时,一般上系列手抓,若单盘上席一般用羊肋条。手抓肉味美可口,色鲜肉嫩,肉纤维脂肪含量适中,无膳味、肥而不腻,鲜美无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据说久病虚脱者食顿“东乡手抓”就会顿时恢复元气,有常吃习惯的人,几天不吃,叫你想得发慌,就是生在东南沿海吃不惯羊肉的人,一经得食临夏手抓,美食美味使人流连难忘。
二、平伙
吃“平伙”是临夏民间亲朋好友聚会用餐的一种习俗,在农闲或雨雪天,由脾气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钱买羊,推选一个东家在他家里制做,一般东家不出羊钱,负责加工,但肉照样也有一份。肉囫囵煮好后,由东家搬到所有参加会餐者的面前,按人头将整羊等分,在切割时必须每个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人均一份,每份都有前件、后件、肋巴、胸岔、背子、脖子、尾巴七个部分,然后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后,在肉汤里揪面片,共同吃一顿会餐饭。从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浓罩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又说又笑、谈笑风声、互相打趣、热闹异常。当然“刮碗子”、“嗑瓜子”、“吃发子”是免不了,最后头蹄、下水落东家。吃平伙,是东乡人平等互助、团结和睦集体精神的典型写照。平伙平伙,平起平坐。首先是平伙肉分为“股子”,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一人一份,份量相同;其次是平伙钱分摊后,可交现钱,也可放“八月帐”,即到了粮食大丰收时用粮食顶平伙肉钱。东乡人豪爽豁达的性格,在吃平伙的风俗习惯中充分体现。(
❻ 临夏的家乡景物作文300字
提问
写临夏景的作文400字
查看全部3个回答
我来答
我来答 查看全部3个回答
方英秀
LV.14 2017-04-12
我的家乡是临夏,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地方。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迷人风光,有松鸣园、黄河明珠刘家峡水库、月水峡等。松鸣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如果你春天到松鸣园玩,就会看到冰雪融化了、小草和树木都悄悄的穿上了嫩绿的衣服,顽皮的小鸟、勤劳的蜜蜂和活泼的蝴蝶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到处都呈现着生机盎然的景色。
如果冬天你到松鸣园去玩,树木和大地都换上了雪白的衣服,走在雪上好像踩在棉花堆里,无论你什么季节去松鸣园,都会把你进童话般的仙境中。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特产,有核桃、花椒、大桃杏、啤特果等。我最喜欢吃啤特果了,它生长在和政2400米的山区,它最多可活180年,味道酸甜酸甜的,含有钙、钾、铁等多种营养成份,用它做成的饮料香甜可口非常好喝。
我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玩,祝愿我的家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迷人。
收起 发布
1条回答
丨谁是英雄丨
LV.16 推荐于 2017-11-22
我的家乡临夏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距离兰州150公里左右,是个多民族共存的地方。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史书记载,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河州,这儿是大禹治水的源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临夏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游览“黄河三峡”,如身在江南水乡,这里风景秀丽、枣花飘香、千鸟嬉戏、景色怡人;游览“松鸣岩”、“莲花山”,更胜似奇峰名山;驻足“炳灵石窟”,可感悟汉藏文化之交融。
我们临夏人聪明能干,喜欢工艺制作,仿古复制盘、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品;砖雕可谓临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纳入古典建筑装饰,古朴而典雅,它已经成为地方经济产业,享誉国内外。
我们临夏人勤快,注重饮食,回族妇女擅长面食制作,节日期间自己在家里动手做“馃馃”、“麻花”、“馓子”等清真食品,香脆可口,美味无穷。
我们临夏人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理当“三炮台”“手抓羊肉”招待,我们热忱欢迎四面八方的小朋友来临夏观光旅游,把我们的家乡——临夏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临夏。
❼ 描写临夏环境的作文
我的家乡临夏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距离兰州150公里左右,是个多民族共存的地方。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史书记载,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河州,这儿是大禹治水的源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临夏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游览“黄河三峡”,如身在江南水乡,这里风景秀丽、枣花飘香、千鸟嬉戏、景色怡人;游览“松鸣岩”、“莲花山”,更胜似奇峰名山;驻足“炳灵石窟”,可感悟汉藏文化之交融。
我们临夏人聪明能干,喜欢工艺制作,仿古复制盘、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品;砖雕可谓临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纳入古典建筑装饰,古朴而典雅,它已经成为地方经济产业,享誉国内外。
我们临夏人勤快,注重饮食,回族妇女擅长面食制作,节日期间自己在家里动手做“馃馃”、“麻花”、“馓子”等清真食品,香脆可口,美味无穷。
我们临夏人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理当“三炮台”“手抓羊肉”招待,我们热忱欢迎四面八方的小朋友来临夏观光旅游,把我们的家乡——临夏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临夏。
❽ 甘肃临夏的地理位置
介于东经来102′41—源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我州独有的两个民族。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❾ 赞美临夏的古诗
《宁河城》
明·解缙
宁河城头百丈涌,
泻下通明五色虹。
若到关头应驻马,
下瓢一饮醉春风。
创作背景:解缙是明朝初年的大才子之一。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后,新登基的建文帝对解缙印象一般,加之有人进谗言说解缙: “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不孝在当时是很大的罪名,时年29岁的解缙被建文帝贬谪到河州(今甘肃临夏州)任卫吏。当时的解缙虽谪居边地,但登临险要的宁河城,极目远眺,边塞豪壮之景尽收眼底,使其诗歌也一扫贬谪时的积郁而为抒发豪情。
《过河州》
明·杨一清
四面峰峦锁翠帷,万家花柳又春栽。
缆横河岸浮为渡,磨引溪流水自推。
汉将屯田闲虎帐,羌儿交市献龙谋。
创作背景:杨一清,字应宁,江苏丹徒人。这首诗是他任甘肃总兵经过河州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河州诸多景物,寥寥数句,勾勒出了壮丽秀美的临夏城廓。事实上,早在唐蕃时期,河州是古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码头。时任总兵的杨一清看到河州风光秀丽,唐蕃古道茶马互市的繁荣,而在军事上,河州地理位置也如此重要,于是心中感慨,写下了这首名作,足见古代的河州是多么盛世。
《题积石》
明·范霖
黄河滚滚自西来,此地曾经禹凿开。
削壁排空高碍日,洪涛逐石怒奔雷。
冯夷东望肠应断,精卫西飞态已灰。
安得乘槎决银汉,尽教尘世涤氛埃。
创作背景:范霖是浙江人,明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御史。当时,范霖在任御史期间各地巡视中发现官吏贪腐严重而心中郁闷。这首诗是他在巡查甘肃路过河州时所写。他驻足于积石山的黄河边上,缅怀大禹治水之功劳,同时希望挖开银河二口,引天河之水洗涤人间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