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的地理环境
⑴ 布达拉宫所在地的地理特征
布达拉宫位于来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源青藏高原上,但是其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河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海拔相对较低,并且西南季风能到达该地,因此降水较为丰富,光照特别充足。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
⑵ 布达拉宫,会有高原反应吗
会,拉萨市的平均海拔在3650米,布达拉宫最高处距离地面119米,所以如果登上布专达拉宫的话,至少也有3700米的属海拔,这对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的人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一般在拉萨没有大的高原反应的话,那在布达拉宫除了会有一点点累和头晕外,一般也不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请不必太过担心。
从海平面地区进入高原地区以后,由于高原大气压低,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加上寒冷干燥,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人体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正症状,成为高原反应。
布达拉宫坐落于红山,它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
⑶ 布达拉宫是哪个自然区的
属于青藏高寒区
我国有三大自然区,如下:
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
1海拔较低 有广阔的平原
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河流为外流河
4植被以森林为主 部分为草原森林
5处极少数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
(三)简介
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
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
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
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空气稀薄 气温低 冻土广布 太阳辐射强 风力大
3植被为荒漠 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 土层薄弱
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
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简介
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
⑷ 布达拉宫的地理位置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拉萨西北角玛布日山(红山)上。
⑸ 布达拉宫简介
在中国西藏拉萨的红山之巅,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宫堡式古建筑群,这就是建于公元七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宫依山而筑,宫宇叠砌,巍峨耸峙,气势磅礴,其建筑艺术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碉楼形式和汉族传统的梁架、金顶、藻井的特点,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协调了附属的各组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较多空间层次,富有节奏美感,又在视觉上加强了高耸向上的感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传,藏族吐蕃王松赞干布好善信佛,迁都拉萨后,经常在拉萨近旁的山上诵经祈祷,给这座山取名为“布达拉”。“布达拉”是梵语音译,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处。公元641 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欣喜之余,为公主造了布达拉宫。当年所建的布达拉宫高9层,共有999间宫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堂皇壮丽。然而世易时移,布达拉宫饱受雷、电、战火劫难,历尽沧桑,破败不堪,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以来重新修建的。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一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殿。
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白宫。白宫始建于1645年,历时8年,以松赞干布时原有的观音堂为中心,向东向西修建起一片巨大的寺宇。整个寺宇的墙面被涂成白色,远远望去,分外醒目,人们称之为“白宫”。白宫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措钦夏”(东大殿)面积717平方米,由38根大柱支撑,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历代达赖喇嘛在此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第5、6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最高的一层(第7层)是达赖喇嘛冬宫,这里采光面积很大,从早到晚,阳光灿烂,俗称“日光殿”。殿内陈设豪华、金盆玉碗,珠光宝气,显示出主人高贵的地位。宫殿外,有一个宽大的阳台,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拉萨城。远处是起伏连绵的群山,美丽的拉萨河宛如一条缎带,从天边飘来。近处是片片田陇阡陌,绿树村舍,还有古老的大昭寺金碧辉煌的金顶。
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红宫,红宫建于1690年,当时,清康熙帝还特意从内地派了100余名汉、满、 蒙工匠进藏,参与扩建布达拉宫这一浩大的工程。红宫的主体建筑是各类佛堂和达赖喇嘛的灵塔。宫内有8 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大,最华丽,高14.85米,塔身用金皮包裹,镶珠嵌玉,据说共用黄金11万余两,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18677颗。红宫中最大殿堂“司西平措”(西大殿) 面积725米, 殿内正中上方高悬乾隆所赐“涌莲初地”匾额,设有达赖喇嘛宝座。殿中还存有清康熙帝赠送的大型锦帐一对,是布达拉宫的珍宝之一。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一旁的经书架上,还置放着雍正皇帝赐与七世达赖喇嘛的北京版《丹珠尔》经书。红宫最西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高14米,传说殿内的坛城是用20万余颗珍珠串缀而成的。布达拉宫内部精美豪华的装饰一方面是藏族艺术的宝库,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旧西藏贵族与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之间的巨大差别。红宫主要是宗教活动场所和灵塔祀殿,而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居室和政治活动中心。红白两色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特征。自从白宫落成后,五世达赖喇嘛即由哲蚌寺移居这里,一直到他去世。此后的历代达赖喇嘛都将布达拉宫作为自己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于是布达拉宫成为喇嘛及信教群众顶礼膜拜的圣地。
300余年来,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收藏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工艺品,堪称西藏历史文化艺术的博物馆,其中50000 多平方米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壁画是布达拉宫的一绝。布达拉宫的壁画可分为4类:宗教故事;风俗民情;人物传记;历史事件。历史上布达拉宫扩建的场面被壁画生动地记录下来;文成公主进藏的壁画,再现了公元七世纪汉藏两民族和睦相处的情景; 西大殿一面墙上是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觐见顺治皇帝的壁画;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内,则绘有十三世达赖进京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场面。宫中还有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大量的唐卡以及贝叶经、金珠尔经等珍贵文物典籍。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朝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诰命等也珍藏在宫中。这些实实在的文物是中国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见证。布达拉宫中还有许多华美精致的卡垫、华盖、法器、帐幔、锦锻、金银器皿,瓷器和石器等,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布达拉宫的保护。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拔专款维修。但是,这座雄伟的宫殿在重建后的300多年间一直没有大修,险情严重。 1985年,国务院决定拔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对古代文物建筑保护投资最大的工程。
1989年10月11日天气晴朗,布达拉宫法号长鸣,一个名叫坚赞群觉的色拉寺青年喇嘛挥动了布达拉宫维护工程的开工第一镐。坚赞群觉作为第一挥镐人由传统的西藏占卜择定,他五官端正,父母健在,生肖属相吉祥。布达拉宫的整个维修过程都严格遵守藏民族的传统习惯和宗教仪规。在藏汉族工程人员的团结协作下,维修工程于1994年9月顺利竣工,共耗资5300万元人民币。布达拉宫这颗高原明珠,再次发出夺目的光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现在,布达拉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票:正是由于布达拉宫的伟大,它的门票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高,至2003年5月1日,门票已上升到100元/人(藏族人除外),这还不包括上布达拉宫的最高顶---金顶的门票,如果要上去,另付10元。(金顶上可以随便拍摄照片)。
开放时间:9:00-12:00,中午休息,下午15:30再重新开放,至16:30。
游览:游客可从正门、后门进入二种方式参观布达拉宫,效果一样,但初到拉萨的游客,为了节约体力,建议乘出租车从后山到达布达拉宫的顶部,然后从顶部沿布达拉宫走下来,车费约10元,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及体力。
⑹ 青藏高原和布达拉宫的资料以及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
里不是一样呢?永远行走在路途中,所有的爱,突然之间就会发现原来这里什么都没有内。空空荡荡,无声无息容。 有许多人是没有灵魂的。庸庸碌碌活着,没有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也从来不去想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 他一直在寻找那个和他(她)有着同样感觉的人。即使是远远的,即使是人潮汹涌,都可能感觉到那一片空白的孤寂,然后知道,与自己相同的异类就在不远处与他相互感受着彼此.~~呵呵~~ 我觉得真正的~~~~ 爱情就是肯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 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永远快乐永远不要让对方担心 因为对方的快乐而快乐,因为对方的幸福而感到幸
⑺ 布达拉宫的地理位置什么时候建的有什么风光
布达拉宫(藏文:པོ་ཏ་ལ,藏语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于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1]。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五世达赖洛桑嘉措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⑻ 长江三峡与布达拉宫的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你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标准的地理术语来说,应该是下垫面和地形不同.
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内高原,地容理单元为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光照充足,以至于多为高山草甸或者高山荒漠为主,不适合植被生长;长江三峡位于中部地带,不是一楼说的中下游平原,地形主要为局部的山地丘陵,处在第二阶梯,受其影响气温较高,受山地影响易形成地形雨,植被丰茂,生物多样,如有疑问可以hi我。
⑼ 布达拉宫具体的位置在哪里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版海拔最高,集宫殿、城权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
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
(9)布达拉宫的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
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重大的历史和宗教意义。
布达拉宫过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
⑽ 布达拉宫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
布达拉宫在我国的青藏地区,西藏的拉萨市,不属于北方也不属于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