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地理环境分析
❶ 顺德的地理位置,地势,气候以什么为主
【基本简介】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中心, 东连番禺,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市。距广州32公里、香港 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户籍人口115万,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超过40万。
【地理概况】
顺德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 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顺德四周岭环列, 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 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 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 4 至 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 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基塘区: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气候简述】
顺德位于广州市的南方,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长达半年多。年平均气温21.9度,极端最低气温为1.1度,极端最高气温37.7度。日最高气温≥30度的日数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数仅有5.5天。
年总降雨量为1639mm,降雨日数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间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过260mm,3个月的降雨量占年总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数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约有1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11、12月相对湿度最小,为75%;2~9月相对湿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对湿度最大,达到86%。 全年多北风,频率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4~8月南风或东南风较多。
年平均风速为2.5m/s,1~7月平均风速为2.5~2.7m/s,8~12月为2.3~2.5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天。夏秋受台风影响,大风暴雨较多。 全年雷暴日数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现,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0%,其中8月最多,达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强寒潮侵袭时,亦有霜冻发生,主要出现于1月份。
❷ 顺德地理环境
顺德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回山市中心,东连番禺,答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市。顺德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户籍人口115万,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超过40万。
❸ 顺德的风土人情
是广东佛山的顺德吧.我是导游!我去过那里!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距香港64海里、澳门80公里,面积806平方公里,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03年1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撤市建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8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10.96万人,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
顺德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年平均气温为21.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3.1℃;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 28.7 ℃。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多达1649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1%。2至3月份多低温阴雨天气,7至9月份为台风活动季节,台风期间有时发生强台风,对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害。
由于拥有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顺德历来就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外贸出口基地,这里出产的甘蔗、蚕茧、塘鱼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顺德社会经济更有了巨大飞跃。如今,顺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家具、燃气具和日用品生产基地,其中家用电器和燃气具两类产品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销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素有广东“四小虎”之一的美誉。
顺德不但工农业较为发达,旅游为也发展迅速。区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祖居就在顺德均安镇,顺德是一个旅游假胜地,有一流的高尔夫球违场,有一流的酒店,有一流的休闲、会议、购物环境和设施,有别具一格的都市风貌;顺德是粤菜发源地之一,顺德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更有“食在广东,厨出凤城”之说,顺德是粤菜的发源地,顺德菜可成为粤菜的代表。
五百年前,广东版图上没有“顺德”地名,而此方向原称“太艮”。相传黄萧养起义迫使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持统治,如为加强封建统治,对数十万“战俘”安置采用怀柔政策。朝廷在北划出土地叫“从化”;在西南部划出南海县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林等四都和太艮、冲鹤等37堡,取“顺天之德”意,设顺德县,企望群众永作顺民。顺德地名,即由此来。
顺德在明代即有“岭南一壮县”之称,自古经济文化较发达,涌现过一批杰出人物。像“文武四状元”——文状元为南宋张镇孙,明代黄士俊,清代梁耀枢,武状元为明代朱可贞。最著名的就是李小龙了。
顺德的风俗也有很多,像纪念纺织大师的“日娘诞”、自梳女、龙舟竞渡、大良鱼灯会等等许多。
介绍顺德一两句实在说不清,我给你两个网址,你有兴趣可以上去看看:www.shunde.gov.cn(顺德人民政府网)
http://www.d0086.com/FLM/Guangdong/SLM/foshan/TLM/xunde/bskk/gk.htm(鼎言商旅网——顺德篇)
❹ 广东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2、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
3、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4、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5、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1978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最发达、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出口基地,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 。
2、广东文化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的主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3、岭南文化由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迁的中原汉文化)、海外文化(即舶来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组成,其内涵丰富多彩。
4、广东文化涵盖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从地域上又分为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5、广东语言状况复杂,除粤北、粤东、粤西有瑶语、壮语、畲语、标话及归属不明的汉方言旧时正话、军话、韶州土话(粤北土话)等,主要流行3种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广东本土汉语方言粤语(包括能古话)、客家语(包括涯话)、闽语。
(4)顺德地理环境分析扩展阅读
广东省行政规划特征为:
1、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粤北:韶关、清远、梅州、河源。
2、广东省辖市当中,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 ,深圳为计划单列市,深圳、珠海和汕头为经济特区,广州和湛江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3、广东省下分12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佛山市顺德区被广东省为省直管县试点,对顺德区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顺德区享有地级市的行政执法权限,并将接受广东省的直接考核,分数单列。
❺ 关于顺德地理
顺德的地域,秦代以前属百越地,秦代起隶属南海郡番禺县,隋代起属南海县,五代南汉时属南海县分出的咸宁县,宋初重新并入南海县,元代及至明初仍沿袭宋制。明英宗正统年间黄萧养起义后,朝廷为了加强对起义策源地的管治,于景泰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452年5月16日)把南海县的东涌、马宁、西淋、鼎安4都37堡及新会县的白藤堡划出设置新县,命名“顺德”,意为“顺天明德”。199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顺德撤县设市。 大良镇 大良镇历史上是顺德县城所在地,1992年撤县设市后为市人民政府驻地。明清时期分属县城和大良、古楼、小湾三堡。民国时期县城称大良镇,城郊农村为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仍称大良镇,1958~1959年曾名凤城人民公社;城郊农村先后称第一区、府又区、大良人民公社、大良区、锦湖镇,1988年8月撤销锦湖镇建制,与县城统称大良镇。 大良得名有两种说法。民间相传大良本名太艮,缘起于该地为古“太艮海峡”;建县后,朝廷命官误将“太”字的一点加于“艮”字之顶而成“大良”。学术界认为顺德建县前的史料从无“太艮”和“太艮海峡”的记载,"大良”应为古南越民族语音的遗留,意为“黄土地”。 大良镇别名“凤城”,缘起于古代城郭西枕凤山,而凤山得名则由于山形近似引颈长鸣的凤凰。 历史上,城郊农村是半粮食半经济作物地区,主产水稻、甘蔗、香蕉、蔬菜、塘鱼。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有塑料制品、家用电器、机械、机电、电子等20多个行业。“三高”农业重点发展塘鱼、生猪、家禽养殖。 桂洲镇 桂洲的得名,相传起源于开村时扶宁岗上长有桂花树,人称“桂花洲”,后简称“桂洲”。镇境明清时期属桂洲堡及容奇堡马冈村地,小黄圃、高黎、东升三村属香山县;民国时期与容奇同属第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6年3月仍称第十区,1956年起先后称桂洲区、桂洲乡、桂洲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2000年2月与容奇镇合并为容桂镇。 历史上,桂洲镇是半经济、半粮食作物区,主要农副产品为塘鱼、稻谷、甘蔗、香蕉、禽畜及头菜。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有家用电器、打火机、燃气具、灯饰、塑料制品、电线电缆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和蔬菜、花果种植。 容奇镇 容奇镇古代本为西江支流边的一个小渔村,以境内容山、奇山两个小山岗得名。明清时期称容奇堡,清末发展成为商业港埠。民国时期与桂洲镇同属第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区级镇,1958年与桂洲合并为容桂公社,1959年分出为容奇公社,1961年5月起恢复镇的建制。2000年2月与桂洲镇合并为容桂镇。 历史上,该镇有相当的工商业基础,缫丝业比较发达。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和外贸港口,主要工业行业有家用电器、针纺染整、服装、五金机械、饲料等。 伦教镇 伦教镇古称“海心沙”,明初更名“伦教”,相传乡绅郑循斋治乡有方,朝廷赐“伦常教化”匾额而得名。镇境明清时期属伦教、黎村、羊额堡地,民国时期划为第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3月仍称第二区,1956年4月起先后称伦教区、伦教乡、伦教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半粮食半经济作物产区,主产水稻、塘鱼、甘蔗、香蕉,丝绸莨纱制作业也享负盛名。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重点行业有木工机械、染整、电子、玻璃、日用工业品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和花卉、蔬菜种植。 陈村镇 陈村镇的得名,相传东汉时此地出过一位姓陈的太尉,后人建祠纪念,地名因名“陈村”。镇境明清时期属龙津、甘溪、登洲、龙头堡地,民国时期分属第三、第四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6年3月仍分属三、四两区,1956年4月起分属陈村区(乡)和仙涌区(乡),同年10月成立陈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商业发达,与广州、佛山、石龙并称广东四大镇;花果种植业驰名远近。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有家用电器、五金机电、高档建材、塑料化工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种植和优质塘鱼、禽畜养殖。 勒流镇 勒流的得名,缘起于镇政府驻地北面的北江支流的流向,北江支流本向东流,到此分出一条二级支流,逆转向西接通西江支流甘竹溪,古时俗称“额(逆)流”,因嫌其意欠吉,借用谐音改称“勒流”,写作“勒楼”,民国后统一写作“勒流”。镇境明清时期属勒楼、黄连、江村、石涌、冲鹤堡地,民国时期划为第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6年3月仍称第六区,1956年4月改称勒流区,1958年2月起分属勒流镇和富裕、大晚两个大乡,同年10月成立勒流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经济作物区,盛产蚕桑、塘鱼、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有交通机械、塑料制品、五金、塑料、中成药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 杏坛镇 杏坛镇政府驻地相传古代由夏、谭两姓开村,后人谐音取孔子讲学的“杏坛”为名,标榜为文教礼乐之乡。镇境明清时期属龙诸、马齐、古粉、马宁、昌教、北水、逢简堡地,民国时期划为第八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6年3月仍称第八区,1956年4月改称齐杏区,1958年2月分设杏坛、龙潭两个大乡,同年10月成立杏坛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经济作物区,盛产蚕桑、甘蕉、香蕉和塘鱼。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有家用电器、纺织印染、塑料、食品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和水果、蔬菜种植。 北滘镇 北滘镇境古代有100多条涌,统称其地为“百滘”,后取谐音改称“北滘”。明清时期属桂林、都粘堡及龙头、新良两堡的一部分,民国时期分属第三区和第五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6年3月仍分属三、五两区,1956年4月起分属陈村区和乐从区,1958年2月划入陈村乡,同年10月成立陈村人民公社,1961年5月起从陈村公社分出独立建制,1983年11月起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半粮食半经济作物产区。改革开放后,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除家用电器,还有燃气具、禽畜饲料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水产品、禽畜养殖和水果、花卉种植。 乐从镇 乐从的得名,缘起于镇政府驻地清代俗名“六松圩”,因该圩场内有六株松树,故称。民国初年以谐音正式命名为“乐从圩”。镇境明清时期属葛岸、平步、鹭洲堡及新良堡的一部分,民国时期划为第五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3月仍称第五区,1956年4月改称乐从区,1958年2月分设沙滘乡和劳村乡,同年10月成立沙滘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改称乐从区,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经济作物区,盛产塘鱼、甘蔗、蚕桑。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有家具、燃气具、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家具、钢材专业市场远近闻名。“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 龙江镇 龙江镇以江流曲折纡绕、势若蟠龙而得名。镇境明清时期属龙江、龙山、甘竹堡地,民国时期划为第七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3月仍称第七区,1956年4月改称龙江区,1958年2月改称龙山乡,同年10月成立龙山人民公社(1961年5月起“龙山”改为“龙江),1983年11月起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经济作物区,盛产蚕桑和塘鱼。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有家具、啤酒、家电、纺织、化工等。家具批发市场规模庞大。“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 均安镇 均安的得名,缘起于清代由三华、仓门两村富户合建圩市,取名“均安”,意为共同安居乐业。镇境明清时期属江尾、云步、鼎新、福岸堡地,民国时期划为第九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于1956年3月仍称第九区,1956年4月改称均安区,1958年2月分设均安,南沙两个大乡,同年10月成立均安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起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经济作物区,盛产蚕桑塘鱼、甘蔗及头菜。改革开放后,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主要行业有磁性材料、塑料制品、制衣、制鞋、化工、机电、食品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和蔬菜、水果种植。近年兴起以水乡风情为重要项目的旅游业。 德胜区 德胜区地域原属大良镇,包括南江、苏岗、逢沙、五沙村,1993年6月为建设新城区中心而划出设立。因地处容桂水道的德胜河段北岸,故名。历史上,该地域是粮食作物区;改革开放后,沿105国道地段,成为市属工业主要分布地,有燃气具、制冷设备、发电、锦纶、油墨等规模企业,还有全国县级首家四星级酒店仙泉酒店和顺德新港
求采纳
❻ 顺德乡土地理 调查顺德地形包括哪些方面
你好! 顺德: 属于河口三角洲平原; 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稍低;内 以基塘农业为主容,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eg: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 沙围田区,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❼ 顺德地形地貌 成因 地理资料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是由江河携带泥沙冲击而形成的冲击平原。西北略高。海 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顺德四周岭环列, 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 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 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 4 至 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 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基塘区: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脚和山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顺德位于广州市的南方,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长达半年多。年平均气温21.9度,极端最低气温为1.1度,极端最高气温37.7度。日最高气温≥30度的日数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数仅有5.5天。
年总降雨量为1639mm,降雨日数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间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过260mm,3个月的降雨量占年总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数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约有1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11、12月相对湿度最小,为75%;2~9月相对湿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对湿度最大,达到86%。 全年多北风,频率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4~8月南风或东南风较多。
年平均风速为2.5m/s,1~7月平均风速为2.5~2.7m/s,8~12月为2.3~2.5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天。夏秋受台风影响,大风暴雨较多。 全年雷暴日数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现,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0%,其中8月最多,达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强寒潮侵袭时,亦有霜冻发生,主要出现于1月份。
❽ 广东省顺德市地理的详细资料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中心,东连番禺,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市。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地处东经113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顺德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顺德四周岭环列,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即睡半岗)。
水文特征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
气候特征
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类型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多雨。
顺德全年无霜期达350天以上,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少有冰雹,终年无雪。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尤其在夏季,常常伴随着台风登陆出现大雨到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因而,洪、涝、旱是影响佛山的主要自然灾害。冬季的寒潮及早春的低温阴雨也对农业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对顺德影响较大还有台风带来的风灾,这里平均每年要受2-3次台风带来的狂风侵袭,多集中于7-9月间,风力可达12级以上。
❾ 顺德与东莞比较
目前来讲顺德发展较稳定,长远来看,东莞较为有实力哦,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对珠三角的发展也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❿ 有关顺德地理的知识
顺德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中心,东连番禺,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市。
顺德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 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顺德四周岭环列, 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 即睡半岗)。
河流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 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 4 至 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耕地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 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基塘区: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顺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长达半年多。年平均气温21.9度,极端最低气温为1.1度,极端最高气温38.7度。日最高气温≥30度的日数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数仅有5.5天。
年总降雨量为1639mm,降雨日数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间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过260mm,3个月的降雨量占年总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数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约有1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11、12月相对湿度最小,为75%;2~9月相对湿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对湿度最大,达到86%。 全年多北风,频率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4~8月南风或东南风较多。
年平均风速为2.5m/s,1~7月平均风速为2.5~2.7m/s,8~12月为2.3~2.5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天。夏秋受台风影响,大风暴雨较多。 全年雷暴日数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现,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0%,其中8月最多,达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强寒潮侵袭时,亦有霜冻发生,主要出现于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