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局陈军
1. 陈霆军就是陈军吗
是的。
陈霆军(原名陈军),领袖型企业家、企业家导师、战略型投资家,国创控股集团董回事局主答席、纵横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上海纵赢股权投资董事长、上海易沃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纵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纵横商学院院长,亚洲出场费最高的导师之一、华人最具权威总裁导师,辅导上市公司及知名企业超过5000家。曾任汇聚投资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汇聚国际教育集团总裁、汇聚商学院院长、青海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2013年10月,从汇聚离开。
2. 求 武汉大学 研究生导师 陈军 的信息
陈军,男,1967年抄12月出生,研究袭生学历,硕士学位,博士在读,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我查了下他的论文,大致有下,你可以洞察下他的研究方向~
软件复用的数化方法研究——以GIS应用领域软件工程为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10期)
基于角色和任务的层次对象访问控制模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8期)
WebGIS空间数据分布式缓存技术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12期)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0期)
Windows视频驱动程序的技术剖析和比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6期)
基于US总线复合设备的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3期)
据老师介绍,武大学报的信息科学版是很牛的,发表在它上面的文章都是收录在SCI里面的。
3. 陈军的学术简介
“七.五”以来积极开拓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在城市规则、版管理及其它经济权部门的应用,是我国城市遥感与信息系统这一边缘性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城市规划、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专业部门及学术界有较大影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从事四维动态GIS理论和Voronoi空间数据模型研究。
4.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陈军可退休了
年龄达到60周岁,按规定不再担任行政职务,安心搞科研了。
5. 中国有多大
6. 谁有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报告
走近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窗口”
记者胡其峰
--------------------------------------------------------------------------------
在普通人眼里,“基础地理信息”这个词似乎和国家建设和百姓的生活内容离得很远,其实并非如此。12月28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迎来了自己10周岁的生日,记者也有机会亲身感受她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却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教授用4句话概括了中心10年来承担的责任: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及服务的“总窗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节点”、完成国家应急服务任务的综合队、测绘工程建设和国际合作的国家队。
让国家重大决策更加“精准”
“基础地理信息”对国家建设的意义何在?在中心听到的几件事让记者恍然大悟。
中心专题应用部的高级工程师季晓燕告诉记者,在中国工程院受国务院委托、组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中,中心充分利用直观的可视化数字地图、三维模型等表达的多种地理信息,对地形地貌、湖泊演变、调水工程淹没损失、调水路线等方面进行空间分析,为全国水资源规划布局提供了科学、翔实的决策依据,并开拓了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为国家宏观管理与重大战略服务的应用模式。
中心副主任李伟建介绍说,中心充分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相关技术,向财政部提供的全国财政补偿分析所需的地理影响调节系数,被用于制定全国汽车燃油税征收办法和卫生事业费补偿政策,提高了国家财政分析决策的水平与效率。
中心工程师许礼林告诉记者,在我国公安边防边境管理、国家防汛调度信息化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分析等诸多领域,“基础地理信息”及相关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许多国家重大决策更加“精准化”。
“基础地理信息”就在你我身边
“基础地理信息”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有联系吗?记者得到的答案同样是肯定的。
在抗击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战斗中,中心充分发挥在地理信息数据及技术方面的优势,组织技术力量建立了“‘非典’疫情查询检索系统”,提供给中央进行辅助决策和快速指挥。“在突发性灾难面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陈军主任说。
目前,城市的智能交通、旅游、监控、车载导航等对地理信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心开发的180多个城市框架电子地图数据,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的各方面。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殷海荣说,这些在城市功能规划、环保、智能交通等方面有着诸多应用。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故宫》开篇的动画里,华北平原古老河道的效果,就是将华北平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卫星影像数据叠加后,再经三维制作呈现真实而古老的效果。
“持续更新”是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985年12月成立后,围绕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这个目标,建设和维护了国家级大地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四个数据库和测绘档案资料馆及其业务运行系统。10年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多尺度、多种类、多时态、不断动态更新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谈到中心未来的发展,陈军主任提到最多的是“持续更新”这个词。他说,“更新”是“基础地理信息”的生命力所在,目前信息更新与服务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步伐,努力开拓灵活、便捷、多样化的基础地理信息及技术服务,提高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已是迫在眉睫,这也是测绘事业发展、特别是基础测绘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7.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局陈军局长
政府干部网上是查不到的,要去找红头文件公示里面才有,以实际任命为准。
8. 陈军的个人履历
1976年12月为怀远县徐圩公社下放知青;
1979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学习;
1984年9月后历任怀远县人内民医院医师、容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外科主任;
1999年5月任怀远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2000年4月任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2001年9月任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县卫生局副局长;
2002年12月至今任怀远县政协副主席、县卫生局副局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9. 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的中国大事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成立于1910 年,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学术组织。第一届国际摄影测量大会191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 1980年在西德汉堡举办的第14届国际摄影测量大会上,中国测绘学会被接纳入会,代表中国成为该组织的国家会员。这是中国首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摄影测量大会。在这次会上,该组织名称由国际摄影测量学会改名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1984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第15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了由副理事长王之卓教授任团长的代表团,并在科技展览中展示了中国测绘科研、教育、生产、仪器制造等方面情况和成果,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会议上系统展示、宣传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发展状况。
第16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于1988年在日本京都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国获得两项显著成果:一是王之卓教授成为ISPRS荣誉会员。按照会章规定,荣誉会员总数同时不超过7位,获此荣誉的都是在国际上有声望、有贡献的老资格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和学会活动家,只有在原成员去世后才能递补。二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李德仁教授当选为ISPRS第三委员会主席。
199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17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中国首次表达了申办ISPRS大会的意向。
2000年7月在荷兰举行了第19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中国组成了以杨凯教授为团长的代表团参会。在这次大会上,中国为申办ISPRS大会进行了首次冲刺,预定目标是取得2004年第20届大会的主办权。在ISPRS技术委员会领导人竞选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军教授当选为第二委员会主席。
2004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20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中国成功获得2008年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主办权。陈军教授当选为第21届大会主席,进入ISPRS执行局。大会还增设了“王之卓奖”,这是为纪念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创始者、ISPRS荣誉会员王之卓院士而设立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