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秦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秦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发布时间: 2021-02-20 13:56:22

① 史书记载秦国有哪些优越的战略优势

史书记载秦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内黔中之限,东有崤容函之固”,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战车千乘,奋击百万”,军事力量远胜于其他六国。秦国这种优越的战略优势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② 古时候秦国能统一天下有哪些优越的地理条件

他能统一天下的话,主要还是这个地理的环境比较好,他的这个位置的话市面都比较好。能防守,这样的话会比较不错。

③ 战国时期,秦国在地理地形上有哪些优势呢

战国时期,秦国能够最终统一天下,国家制度的改革是其根本原因,但是秦国本身在地理上的优势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金角银边草肚皮,前期低调发展

在最初分封的时候,秦国的封地仅仅是用来给周天子养马。当时天下的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中原区域,秦国那块地方在中原国家看来就是西陲之地,野蛮贫瘠,没有人愿意去攻占一片不毛之地,这样就为秦国前期的发展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地区不断得到开发,变得适宜居住。这个时候秦国地处西部反而成为地理上的优势,在击败周边的异族之后,秦国西面、北面和南面都没有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东面,攻略天下。

四、长江上游,不惧天堑

秦国拿下巴蜀地区,从地理上占据了长江上游优势地位,长江天堑不再是问题。事实上,秦国最终灭掉楚国,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一地理优势,顺江而下,将国土辽阔的楚国一步步消灭掉。

④ 秦国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看战国时的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六国在东方,秦国在西方。这样,六国的地方全是一路平川,文化也比较的繁荣。因此,长期以来,六国中的国家虽然小,但由于经济上发达,长期可以与一些大国相抗衡。其中以三晋中的韩、魏最为明显。韩,魏是两个很小的国家,在中原一带,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险要的关口可以守,屡次受东方的齐,西方的秦,南方的楚北方的赵,燕等国的进攻,但它却能够一直不倒。原因就在于此。东方的国家可以说得益于这样的地形,也得弊于这样的地形。

秦国的地形是最好的了。它东边是潼关,函谷关,南面是大山。它刚好处于汉中平原上,农业也是战国时较发达的一个国家。这样,秦国在有战事时,它不用担心有人会打进来,因为他有两座关口可以让别国的部队不敢进来,事实上,六国的部队就没有能进入过秦国的国境的。全是因为这样的地形,它的国内的经济发展得以一直不间断,不用像别的国家那样,在工作时会有别国的军队来进攻的问题。这样,秦国就在经济上领先了六国了。

与六国的经济发展有不同的道路,秦国的其他的方面的发展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六国的人在中原,过着安逸的生活。秦国处于西部,长期与当时野蛮的少数民族长期敌对,这样造成秦国的士兵和国民不会放松自己的警惕,养成了一种彪悍性格。这样,在打仗时六国的士兵就体力上就比不上秦国的士兵了。因此,六国在打仗时往往不是当时当时强悍的秦国士兵的对手。要不是由于当时秦国对武力的过分推重而对农业不够重视,让六国在经济上超过它恐怕它早就一统六国了。

由于处于西方,秦国对于六国的那些重礼重义的方式不予理采,要用自己的文化方式来治国处事,因此产生了和六国不同的文化方式。在许多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秦国在与六国的交战中往往不同于六国,不讲信义,不重道德,砍尽杀绝等这都是秦国的手段。由其是在外交上,秦国更是用尽当时六国所看不起的诡道之术,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秦国就这样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吞掉了六国的土地。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秦国灭六国之所以能灭六国,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的。周平王恐怕永远也想不到,他当年封给秦国的那块别人都不想要的土地,竟会成了日后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资本。

⑤ 战国七雄里面谁的地理优势最好

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筛选,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减少到了个位数。一直到了战国时期,仅仅是剩下了7个诸侯国,他们并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和秦国。战国初期的时候,战国七雄的实力排名是魏国,楚国,齐国,韩国,赵国,燕国和秦国。

魏国采用的增强国力的方法是采用李悝和吴起两位重臣的变法方略,在魏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农业上兴修水利工程,而且唯才是用,对于在农业上和战绩上有所贡献的人进行奖励。

楚国本身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粮食充足,不用为温饱担心。所以楚国的子民都是比较争勇好斗,士兵总体来说比较凶悍,在和其他国家的交战中一般可以取得胜利。

齐国有一个特产就是盐,所以齐国比较富裕,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中心,人才济济。但是相比经济实力,齐国的军事实力就差很多,士兵总体不够剽悍。

韩国是七国里面的弱国,只有在韩昭侯在位执政时期,国家兵力比起以前,有所增强,当时一段时间也没有侵略者。

秦国是七国里面实力排序最后的一个国家,是因为当时嬴政的祖先只是因为养马养得好,所以得到了封赏,可是他的地位仅仅是一个大夫。后来因为祖先保护周平王获得了很大的功劳和奖赏,所以才被封为了诸侯。当时初期的秦国地理坏境比较偏僻,实力不高,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谁更有优势?

战国时期经历了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然后在中原这片土地上的战国七雄分别是燕国、齐国、楚国、秦国、赵国、魏国和韩国。齐国的地理位置是在山东省的北部,它的都城是临淄,经济水平是当时最高的。它的势力范围是从河北省的中部然后到泰山,然后西边是经过河南省的东部。

楚国的地域面积是七国之中最大的诸侯国,它涉及了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以及云南省,贵州省和江西省的一小部分,分布范围很广泛。楚国发现最好的时期还包括了在长江中下游一些区域和河南省陕西市的一小部分。

燕国实力是相对来说比较弱小,大体区域是处在河北省的北部区域和在辽宁省的南部方位,它的都城是称作蓟,也就是北京古时候的称呼。所以燕国范围也包含了津京地区。

韩国地理位置是在河南省的西部和中部区域,同时还包括了山西省的东南部。

赵国地理位置是在河北省的南部和北部地域,另外再加上山西省的部分地区,赵国的都城是邯郸。

魏国地理位置是现今的山西省南部地域,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偏东地区。魏国的都城就是如今的开封,在当时都城被叫做大梁。

秦国在当时的军事实力是最为强劲的,后来秦始皇完全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秦国地理位置主要在关中地区,也就是今天我们的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它的都城是在咸阳。

⑥ 从地理环境对军事影响的角度分析,大秦帝国有哪些优势

影视剧《大秦帝国》一共分为四部,分布为裂变、纵横、崛起、天下,这部影视剧也可以看出是偏居一隅,贫弱的秦国屌丝逆袭,开疆拓土的影视剧,在《大秦帝国之裂变》过程中,秦献公与魏国战争收复领土未果,病重身亡;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国力增强趁势收复河西失地,六国纷纷朝贺。

《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秦惠文王重用司马错和张仪,夺取巴蜀地区,夺取魏国大片领土,夺取楚国六百里将巴蜀、汉中连成一片,此后的秦宣太后,秦昭襄王都相继开疆拓土;《大秦帝国之天下》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将秦国领土版图拓展到了极限。

向北,秦国在公元前328年,夺取魏国包括少梁在内的十五城,将国土版图推到了黄土高原之上;此后,在取得上郡、义渠等地后彻底控制了陕北高原大部。到秦惠文王末年,秦国国土版图以关中地区为核心,以关中、巴蜀、汉中为主体,地域面积辽阔,地形险固,可攻可守的地理版图,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凭借。

⑦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地理位置帮了秦国多少忙

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了五百多年,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秦国在春秋早期还只是一个落后的小国,它最终能够成功,除了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之外,秦国独特的地理位置所造就的战略优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秦国立国时的范围主要是今天的陕西省,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关中”地区。在地势上,关中地区对东部平原地带呈高屋建瓴之势。东面有太行山脉、南面有秦岭阻隔,在崇山峻岭之间有几处出入孔道,也都设关把守,比如著名的函谷关和武关。古人说,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最适合弱小的势力在此发展壮大,“是故以陕西而发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历史上,很多割据政权或者农民起义军,都是因为占据了陕西,才最终成长壮大的。秦国占据关中地区,对东方诸侯国,就具备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战略态势。在形势好的时候,秦国可以向东进军,蚕食其他诸侯的土地。而形势不利时,秦国则可以退回国内自保。关中地区易守难攻的地形,是秦国最好的保护伞。

地处西部,也给秦国带来了另外的战略优势。在春秋时期,关中地区差不多是华夏文明的西部边界了。由于秦国地处西陲,文化上比较落后,中原诸侯都把他们当作野蛮人。秦国一度试图东进,将势力扩张到中原地区,但是却被春秋时期的超级强国晋国所阻挡。在数次东进碰壁之后,秦国改弦更张,向西部发展,不断兼并西部那些实力不强的少数民族部落,得到他们的土地和人口。西部的经济虽然不如中原地区发达,但是扩张的阻力也比中原要小得多,秦国经过一系列兼并活动,迅速扩大了自己的战略纵深,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到了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魏、赵、韩三个诸侯,秦国东进路上最大的阻碍已经消失,这是秦国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这时,秦国以有利的地理条件为基础,不断蚕食别国土地,形势有利时就主动出击,形势不利时就坐山观虎斗。最终,东方列国在各种纷争中逐渐衰落,秦国就迎来了统一的历史契机。

⑧ 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理位置


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

战国初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国,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

⑨ 关于秦国的地理位置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

战国初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国,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

⑩ 战国时秦国的 优势、弱势、机会、威胁分别是什么,请高人解答啊

优势:1.制度复上,先进的制封建制度(土地私有制,军功爵制,郡县制)2.秦人尚武战斗力超强(也是军功爵制的激励)3.能人辈出,秦孝公到秦始皇七代国君全是雄主(至少没有昏君),在他们领导下文有商鞅,张仪,甘茂,樗里疾,范雎,吕不韦,李斯;武有司马错,魏章,白起,王翦,蒙恬等(知人(大部分是外国人)善用是秦王的特点)4.政策正确,由于人才辈出,像耕战,拓展,远交近攻等政策相当有效且正确5.地理位置极度优越,四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总的来说:不外乎人的因素和客观条件
弱势:1.政策僵化,缺乏变通。2.朝堂争斗激烈3.内乱不止
¥但相对而言这些都是次要的
机会:六国变法不彻底,逐渐衰弱
威胁:六国合纵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