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达里诺尔湖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达里诺尔湖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2-20 12:41:04

A. 内蒙古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内蒙古,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

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额济纳旗为37㎜。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1200㎜,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以上。

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²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²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

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m³,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罕诺河、那都里河、多布库尔河、甘河等);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黄河、大黑河);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B. 内蒙古有什么河流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

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

一、呼伦湖

岱海,内蒙古湖泊,处在一个狭长的陷落盆地之中,南有马头山,北有蛮汉山拱卫,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湖岸线长度为61.56千米,常用湖泊面积为160平方千米,容积为9.89亿立方米。

平均水深9米左右,最大深度18米。属于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泊,系全区闻名的四大水产基地之一,其水源由周围20多条河流和中层地下水汇聚而成。岱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著名景点。

C. 内蒙古的地理和特点

1、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千米;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千米。

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 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千米。

2、地形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 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3、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4、水文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

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

5、矿产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包括钡铁钛石、包头矿、黄河矿、索伦石、汞铅矿、兴安石、大青山矿、锡林郭勒矿、二连石、白云鄂博矿。


D. 达里诺尔湖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被称为“百鸟乐园”,也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其他两个天鹅湖为鄱阳湖和巴音布鲁克湖)。她位于贡格尔草原西南部,距离克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90千米。

E. 内蒙古锡林革勒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锡林格勒草原印象之一——风光篇
北京连日阴雨,这几天又是高温闷热让人实在难忍。又到周末了,心里萌发了要逃离的感觉——去锡林格勒草原,——去达里诺尔湖。决心已定,收拾行囊,一路向北、向北。
锡林格勒草原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这么新鲜,一切使我如此激动。
第一天行车一路向锡林浩特市进发。冲出了北京那闷热的牢笼,越走天空越亮。过了张北地区进入蒙古地域纯正的草原风光才慢慢凸现。我们很幸运,短短两天时间草原的阴天和晴天都看到了。阴天时草原上云压得很低、走得很快,让人觉得云雾触手可及,云烟就从指尖划过。夕阳穿透厚厚的云层几缕光线斜射向草地山坡,照得广阔的草原一片光亮一片阴暗,斑驳不一。恰恰是这光和影的变幻,使草原景观更加丰富,更加神秘。乌云压顶只有西边天地相交的地方一条光带,突然光带中一轮火红的夕日出现了照亮着这整个大地,仅一分钟就移到了地坪线下,我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妙。
第二天驱车向达里诺尔湖。天空已经放晴了,看到了多日不见的太阳。空气如此新鲜,到处弥漫着草土的芬芳。湛蓝湛蓝的天空只有几朵白云飘在天边。一望无际的草原被照得显出嫩绿嫩绿的颜色。偶尔有成片成片的鲜黄的油菜花把绿地涂抹得色彩更丰富。这时脑子里突然一遍一遍地播放着“立邦漆”的广告。原来看的时候觉得广告的色彩太夸张,可眼前的景观让我觉得那色彩还不够绚烂。“我好想画画呀”我激动地说。小小的相机已经不能把全部景色收进去了。摄影、写作、油画、歌唱任何单纯一种形式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此时的心情。
草原的绿有时也是如此的单一,只天地之交的蓝天和绿地。在平常看来及其普通的高架天线、牧场围栏、两棵大树、弯曲小路都成了点缀,放在这空旷的原野上成为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车里放着韩红的歌曲“来吧,来吧,来吧,让我们一起逍遥!”。这时我能够体会艺术家们为什么要去各地采风,这样的美景确实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停下车跑到山坡上把能想起的蒙古歌曲都唱了一遍。与牛群嬉戏、看着马儿一家其乐融融、躺在草地上沐浴着阳光,此乃人生一大享受。
锡林格勒草原印象之二——动物篇
我是一个对动物有心理障碍的人,平日在城里见了猫呀狗呀都大呼小叫。这次去锡林格勒是我接触动物最多最近的一次。
远处的山坡上白色的羊群象是一把米撒在了绿地上。近处草地上麽麽叫的牛群憨态可掬,黑的、棕的、黄的、花的、还有白色的。因为穿着红色的衣服没太敢靠近牛群。牛群过公路时最有绅士风度了,任你着急、任你鸣笛我都不紧不慢地迈着方步。
马在阳光下毛皮发着光亮,凸现强健的肌肉。跑起来马鬃迎风飘扬,美的无与伦比。刚刚出生几天的小马,纤细的小腿好像还不太能支撑身体,与马妈妈形影不离。
这里的牛和马有些怕人,人一接近就急忙走向另一边了。羊可是不怕人,会主动跑到你的脚边舔舔你的鞋。坐在静静的草原上听着身边的羊羊们啃青草的声音,那比我吃什么都开心呀。
达里诺尔湖中的华子鱼只有二三十公分长,可数量就无法计算了。湖边钓鱼的人三五分钟就钓一条,忙得不亦乐乎。当地人说一天能钓三十斤呢。
最可爱的要算克什尔黄鼠了。开车飞驰在公路上,经常能看到黄鼠从公路上穿行。有一次看到一只黄鼠只用后腿着地,前腿蜷起,直立身体向远处眺望,好像在察看来往车辆准备过马路呢。
九十月份达里湖还有一个美景就是鸟。据当地人说接近冬季南迁的鸟会在这里栖息。有天鹅、丹顶鹤、白鹤等等许多品种。
锡林格勒大草原真是动物的天堂。

锡林格勒草原印象之三——生活篇
锡林格勒草原很凉爽,这时的气候有点象北京立秋以后的天气。晴天时阳光下晒得有些热,在阴影的地方却很凉。这里风大,可以看到几处风力发电的大风车。当地人黝黑又通红的面庞是阳光和风的杰作。白天大多数人穿着长衣长裤,晚上要严严实实地盖上厚被子,不然要冻着的。锡林格勒大草原着实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住在湖边的度假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独门独户的小木屋建得很有情调。让我怀念起在泰国时住过的院落,坐在门口的躺椅上吃着热带水果,谈谈聊聊,恬静惬意。木屋里面是一个标间,设施不豪华但也还算方便。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冬季度假村就关闭了。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有人骑马在草原上驰骋。波光粼粼的达里湖那边一排人安坐在栈桥上钓鱼。木屋边洁白的蒙古包把草地点缀得更显民族特色。早晨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湖上的日出。
在草原旅游自驾车是最方便的。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地,开到哪里觉得好就可以停车下来。车辆不多,车速可以开得和高速路一样快。经常有慢悠悠的牛群穿公路而过,就不得不把车停下来行注目礼了。穿街而过的黄鼠也为在草原驾车增添了情趣。
这里当地住户都是砖房,蒙古包已经变为旅游设施了。院门前都堆着小山一样的牛粪,那是他们的燃料。我也从草地上捡了两块牛粪和一捧泥土。这是我个人的创意:去什么地方旅游要带回一捧泥土以做纪念,我准备要把大江南北的土尽收怀中。
湛蓝的天,洁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点缀其中。这就是世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
在内蒙古,你可以零距离接触草原民族,体验草原文化,感受民族风情。在这个成吉思汗曾驰骋过的地方,还有更多令人神往的古老传说,以及许许多多神秘的地方。
欧洲人的“东方神话”——元上都
七百多年前,蒙古贵族在大草原上建立了一座都城,它就是后来的元朝陪都——元上都。几经扩建,元上都逐渐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每年从初夏到深秋,元朝皇帝都来此消暑、狩猎、处理政务,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节、王公大臣、巨商大贾云集上都,使其成为一个影响亚、欧两大洲的国际性大都会。马可·波罗父子就曾在这里受到忽必烈的召见。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上都是忽必烈大汗建造的都城,大理石和各种美丽的石头建造的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令人叹为观止。该宫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间里都镀了金,装饰得富丽堂皇。”元上都也因此被欧洲人称为“东方神话”。
中原汉文化、北方蒙古族文化,在这里做到了完美结合。汉人设计的这座都城,布局合理、选址绝佳、守备设计合理。一个专门研究元上都遗址的专家称,它在总体布局上即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又考虑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是富有游牧文化特色的草原都市。
罕见的冰川石林
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时候,岩浆活动、冰川运动以及自然风蚀,最终就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克什克腾旗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
还没看够银白色的白桦树和杂花片片的草地构成的景色,平坦的草地上就突然巍峨高耸起许多石柱。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独柱擎天。卧驼、箭石、拴马柱、秀女望月,天然造化加上后人的想象,便成了种种独特景观。
这里的石林通体为坚硬的花岗岩石,远看恰似千层饼。石林顶部有冰臼分布,这在海内外尚属首次发现。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同时,它也已成为研究古地质和古地貌变迁难得的科研资料。
因为人迹稀少,森林面积大,这里的人说,他们现在还能经常看到野生的狍子、黄羊、鹿、狼。雨后,在树林中采摘蘑菇,或者寻找野鹿角也是很有情趣的事。话音末了,当地人指着远出的一片片山脉说,那边就是著名的大兴安岭。
成吉思汗的“天赐之石”
巴林石是巴林右旗的特产,质地纯净而湿润,色泽丰富而艳丽,被称为“中国四大印石”之一。其中,巴林鸡血石算的上是其中的极品,质地温润坚实,石上“血迹”斑斑,聚散有致,光彩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它更是难得的欣赏、雕刻、收藏用石。
相传,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的庆功宴上,属下献上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地称赞,“天赐之石!”。
如果有兴致,在内蒙古,你还可以沙漠悠闲乘驼,也可以草原纵情奔马。内蒙古大草原没有都市的喧嚣,有的只是草原的辽阔和些许安详。
这里还有太多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更有许多值得人们留恋的地方。

F. 贡格尔草原的地理环境

贡格尔草原总面积480万亩,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与草原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旅游、观光圣地,也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摄影地。
贡格尔草原之美,美在“野阔牛羊同雁鹜”。这里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雄浑壮阔,草原如茵似毯,野生动植物繁多,河流牵沼串泊,查干突河、贡格尔河绕贡格尔草原而过。似戴在草原上的翡翠项链,为青青的草原平添秀色。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候,这里绿草如茵,草丛中各色各样的小野花,把一片大草原点缀得如诗如画。 每年6―10月份,广袤草原碧草连天,鲜花遍野,河水清澈、百鸟欢唱,因此,贡格尔草原被人们称为“自然花园”。在这时,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置身在这天上人间般的大花园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生活的繁杂,让身体和心灵在纯净的草原上舒展开来,向遥远的天边升华。
据当地人介绍,草原的四季景色不同,春天的草原,绿草青青,近水之地,到处是蒲莲,到处是黄花,叶早荫,花早放,姹紫嫣红,馥郁芳香;丹顶鹤、白天鹅、大雁等候鸟大批集合在这里。夏日的草原,碧草连天,蓝天白云,百花盛开,无拘无束地铺成了花的海洋,湖泊水色犹如天池倾泄。秋天的草原,秋风乍起,天似穹庐,白云朵朵,似明镜般清澈。冬季的草原,远山近地,一片银白,极目远望,原野茫茫,让人有超凡脱俗的感觉。真是四季景不同,四季有美景。
这里是观赏自然草原风光的胜地。茫茫草原上鲜花绿草,蓝蓝的天空上飘浮着白云,漫散的牛羊在游荡,河水在静静的流淌……人类与大自然默默相融。这就是贡格尔草原之美。
贡格尔草原上湖泊众多,大小湖泊达20多个,达里诺尔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内蒙古境内的第二大湖。以达里诺尔湖为中心的达来诺尔自然保护区(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贡格尔草原西南部,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集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残丘、山地于一体,由北向南形成了玄武岩盆地——湖积平原——湖盆沙地——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格局。 贡格尔草原景色十分壮观,植物种类繁多,长势旺盛,植被优良,区内草场沙化、退化较小,生态系统属良性。该区域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30余种。草原植被以达乌里—蒙古草原成份为主,并含有亚洲中部草原成份,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草原的植被,是一个优质牧草基地。
贡格尔草原自然资源丰富,草原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植物500多种、狍、鹿、狼、猞、獭等野生动物30多种,草原上盛产白蘑、黄花、山韭菜等山野菜,其中白蘑远销国外。黄芪、甘草、芍药、苦参等中草药产量也很大,在草原上常有“一步踏三草,草草皆是药”的说法。天鹅、水凫、百灵等珍稀鸟类有133种。行走在草原上,不时有珍禽异鸟翩然而至,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二级保护鸟类蓑羽鹤、灰鹤等。野兔、野鹿等可爱的小动物更是时有出没。每年6月—10月间,游客均可在贡格尔草原饱览这样的美景,7—8月份更是旅游观光、避暑、摄影创作的最佳时期。
贡格尔草原附近还有阿斯哈图冰石林、第四纪冰川遗迹、达里诺尔湖景点,是旅游者意犹未尽时的好去处。达里诺尔湖面积35.7万亩,碧绿的湖水象草原上明亮的眼睛,水鸟在湖面轻盈的飞翔,牛群、马群、羊群在湖边欢快的徜徉。巴彦敖包红皮云杉林坐落在贡格尔草原的东北部,这样的沙地原始红皮云杉林世所罕见。1981年就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处红皮云杉之一,有“神树”、“活化石”之称。 达里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它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贡格尔草原的西南部,面积约2.38万公顷 ,是内蒙古地区四大名湖之一。在湖的东西两畔又各有一个湖泊,相依相伴。湖内产鲫鱼、瓦氏雅罗鱼等,肉质鲜美无比。每年夏季,丹顶鹤、白枕鹤、白鹤、天鹅、鸿雁、银鸥、燕鸥等百余种水禽来湖区繁衍后代,给湖区增添了勃勃生机。是名副其实的“百鸟乐园”。
达里湖西岸是元朝最后一个都城应昌路的遗址。湖南岸为曼陀山,东麓为元代隆兴寺遗址,湖北岸有座山,山崖侧留有先民岩画,别具远古传奇色彩。达里湖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林地等多种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7月保护区正式批准挂牌,并已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内有台地高原植被、湖积平原草原植被、低湿地植被和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等多样的生态系统。达里诺尔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火山群,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达里湖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水域面积24湖积平原草原植被0平方公里,水储量16亿立方米,水深10—13米,属于苏达型半咸水湖,是内蒙古第三大湖。达里湖地处内蒙古高原,人烟稀少,湖面广阔,草甸、湿地齐备,是鸟类的天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栖息着15目32科152种鸟类。其中有珍稀的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26种,是国家珍稀鸟类保护区。这里鸟类最多的时节是春秋两季,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冰雪融化,青草萌生,候鸟成群结队从南方飞来栖息湖区,整个湖面百鸟争鸣,热闹非凡。而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各类候鸟陆续南迁,再度光临达里湖,其中以白天鹅和大雁居多。特别是白天鹅数量越来越多,最多岩画时达7万只。天鹅起时如晴天飞雪,落则如素锦铺地,因而达里湖又有“天鹅湖”的美称。达里湖的半咸水质,使之只有华子鱼和鲫鱼存活。鱼种虽少,但产量非常高,且十分有名。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因眼球周围鲜红,俗称“红眼华子”。此鱼自然繁殖,天然生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G. 达里诺尔湖好玩吗

看介绍就知道好不好玩了。
地理景观湖泊与湿地——达里湖达里湖:湖面海拔米,平均水深7-8米,面积约为237平方千米。这个有240平方公里大的封闭式半咸水湖是一个高原内陆湖,湖水无外泻,全靠耗来河、贡格尔河、亮子河、沙里河及涌泉的淡水注入补给。
达里湖的形成:达里诺尔湖属于构造堰塞湖,是因构造下陷形成构造湖的基础上,又受到玄武岩流堰塞而形成的湖泊。
湖滨地形:你可以在保护区境内古湖盆的滨岸,考察很好的湖滨地形,如湖岸阶地、湖蚀崖、湖蚀柱、湖蚀平台、陆连岛以及多道湖岸沙堤存在。在保护区南部的达尔罕山上还保存有两级湖蚀崖,一级双现湖水面高出30米,另一级高出60米。
沙地疏林景观——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大致形成于22万年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高原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东起大兴安岭南段西麓达里诺尔,向西一直延伸到集宁-二连浩特铁路沿线;东西长约450km,南北宽50~300km,总面积5.3万km2。它有其特殊的景观:浑善达克沙地是草原带上的沙地,形成于200万~300万年前的小冰川期,有草原上特殊的地貌单元——沙带;目前大部分已固定。同纬度美国中部温带沙地没有树,但我们这里却分布着生态演替的顶极群落——沙地榆等稀树疏林草原景观;其下有小叶锦鸡儿灌木,以及各种柳树灌丛和草本植物。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景观是非常丰富和独特的,至少存在5种生境类型,如流动沙区、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丘间低地塔拉、湿地淖尔等。

达里诺尔火山群
在达里诺尔以北的熔岩台地上,有102座从上新世至下更新世(更新世是地质年代的专有名词。时间是指距今一百六十四万年至一万年前)间歇喷发形成的火山锥。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九大火山之一,火山锥形态各异,被称为“五大莲池火山的微缩景观”。其出露的火山喷发断面,满布山顶的各种形状的 火山喷发凝灰岩,对于了解神奇的火山喷发过程以及喷发后的产物,是一难得的现场。

阿齐乌拉风力发电站
地处内蒙古高原的达里诺尔,可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素有“一年两季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然而,在过去的漫长日子里,当地牧人却守着风能点油灯,听着风声躲寒冬。今天,在草原上,有一种酷似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笔下唐吉诃德时代的“大风车”,深受牧民们的喜爱。这就是今天牧民用来提水、照明、看电视的风力发电机,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沙尘暴,它还可以造福于人类。

北岸景区门票:50元
优惠价:40元
包含景点:水上乐园、野禽世界、自然博物馆
南岸景区门票:50元 优惠价:40元
包含景点:碧海银滩、石林、曼陀山庄景区注意事项1、北岸景区门票与南岸景区不能通用;
2、北岸的宾馆均位于北岸景区以外,可免费进入;
3、南岸的宾馆均位于南岸景区以内,须凭票或凭证进入;
4、观鸟者可使用各景点的观鸟台的望远镜观鸟,但不得翻越铁丝网进入隔离带,违者罚款;
5、游客应自觉遵守景区和保护区的各项规定。
交通线路乘汽车从北京出发走锡张公路可到;或者乘火车从北京北站出发至赤峰站,然后转乘长途汽车,约6个小时可到达里诺尔。可到赤峰市新城区的新长途汽车站转乘到克旗的长途汽车,然后在克旗汽车站周围可以包车前往达里诺尔。

H. 内蒙古的地理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1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中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在9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
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1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毫米,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毫米以上。
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
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罕诺河、那都里河、多布库尔河、甘河等);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黄河、大黑河);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