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泉州含地理位置的地名

泉州含地理位置的地名

发布时间: 2021-02-20 08:41:50

❶ 在泉州含有颜色的地名三个

青龙巷
胭脂巷
大红埔

❷ 泉州地理位置

泉州位于福建省抄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
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❸ 泉州的地理位置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地处闽东山内地中段和闽东南沿容海丘陵平原中段。
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❹ 泉州 地名

底下是转发的。
http://..com/question/14995511.html
这边有一个庄府巷的由来。
http://..com/question/20286841.html?si=1
这是二郎巷的由来。
http://www.qzweb.com.cn/gb/content/2004-08/21/content_1334573.htm
花巷由来。

后城巷来历:
后城巷位于泉州市旧城区东南部,从原中菜市场(今在建的文庙广场)至宜春新村(兵马司桥巷)。据传,宋代此处乃南门城墙后的一条小巷,故称为后城巷。元代拓建新罗城时,巷随之拓宽,又名后城街。因属旧境铺的三教铺,也曾以三教铺为地名。

后城古街巷位于涂门街北侧,巷两边古民居鳞次栉比,较著名的有杨宅、黄宅等。其建筑形式分为三类,一类是两进或三进硬山顶(或悬山)带双护厝,第一进为“凹寿”式,第二、三进多带厢房或迥廊,厅后多为花园,或假山。二类是临街为围墙内为天井、二进、三进为硬山顶(或悬山)建筑带双护厝。三类“手巾寮”式,通道与厅、房、后轩、天井等错落组合。巷傍宋罗城城壕沟,上有祖师巷桥、百源桥、清真寺桥、兵马司桥与涂门街相勾连,壕沟上有巨榕参天。小桥、流水、古宅、古榕,相益成趣。

近年来,后城古街巷在泉州市区旧城改造中,依古建筑形式而重新建筑而成,形成一条古色古香,集旅游观光和购物于一体的古街巷,与涂门街、打锡街、中山中路、清净寺、关岳庙等一起,成为泉州古城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甘棠巷来历:

“甘棠巷”位于泉州市旧城区西部,从西街至面粉厂大门口。明代天启年间大学士张瑞图因出于对相国李廷机爱民的崇敬,取周朝召伯[召公硕奭(音shì,意为“盛大”)]爱民的故事相比,就引用召伯于甘棠树下审案爱民的典故,命名该巷为“甘棠巷”。民间谐音为甘刀巷,讹称关刀巷。

“甘棠”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树名,即甘棠树,另一种是指诗篇名,它出自“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因赋此诗。”由此可见,“甘棠”具有“德政”之意思。

泉州旧城区的“甘棠巷”名称的来历与李相国的“策马三鞭为界建相府”和敬业爱民有关。

李廷机(公元l 542年一l 6 1 6年)字尔张,号九我,泉州人。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 583年)中榜眼,历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著述有《四书臆说》、 《春秋讲章》、 《大明国史》、 《国朝名臣言行录》等近二十种。明万历年间,相国李廷机要告老返梓时,神宗皇帝十分留恋,皇帝想到李相国在朝为官时,立身廉洁,连相府都不盖,对他非常的敬重。当他离京返乡之时,神宗皇帝特赐他马鞭一支,教他三鞭为界,就地建造相府。何谓“三鞭为界”7就是任其骑着马,随意抽三鞭,纵马驰骋,马跑到什么地方,就以那个地方为界,不管是田园莱地,还是官宅民房、商场作坊,都归其所有。尚若是一个倚权仗势的贪官酷吏,也许会把半个泉州城都占为已有。但李相国不是这种人,他是一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大清官,他不肯随便占百姓的利益,可是圣旨已下,不能忤逆。他骑在马上在泉州城内寻来找去,找来寻去,实在不忍下手抽鞭。最后他来到西街,拐进偏僻的五塔巷,看见有一片荒芜的旷地,才确定下来,于是他拿起马鞭,轻轻地往马背上拍了三下,不一会儿,又紧紧地收住缰绳,结果,马跑不远便停了下来,占地也就不多,他便在该巷与五塔巷之间建了一座不大的相府。

李相国在家乡期间,为家乡的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极受当时泉州人民的推崇与爱戴。人民称颂他为“楷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好宰相”,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贤相里’’。

明代天启年间,大学士张瑞图出于对李相国一生高风亮节和廉洁爱民的崇敬,特别是对他一生德政业绩显赫的敬慕,便引早期敬业爱民的典故取该巷名为“甘棠巷’’,一直沿用至今。

❺ 泉州地名所包含的历史

泉州地名所包含的文化牵涉到山山水水的问题。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有乳白的泉水从山上石窍间清冽地源源流出,故名“清源”,亦名“泉山”。州的名称即以山名而得。

❻ 福建泉州地理位置在哪里

地理概况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和Zayton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专22’—属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口800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 泉州示意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❼ 几个泉州的地名

斗尾港口经济区位于湄洲湾南岸泉州市惠安县东北部。

泉港区位于福版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权湾南岸,原来属于惠安行政区,就是原来肖厝经济开发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

惠安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隔海峡与台湾相望。

泉州船厂是我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选址在国家交通部规划建设的全国四大中转港之一的惠安县净峰镇斗尾港。

这三个地方还算比较近!

❽ 泉州地理位置地形概况气候情况著名景点主要物产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台湾等同一种方言:闽南语。
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市雕飞天迎宾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的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晋江,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圆、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安溪铁观音和永春芦柑是拳头出口产品。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德化高岭土质量居全国前列,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原料。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