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地理环境描写
⑴ 描写营山美丽的诗句有那些
营山美又美 TM一直不来水
⑵ 营山县的地理环境
营山县主要河流有流江河及其支流仪陇河、消水河。
⑶ 老林乡营山县可爱的家乡作文六百字分段
我是一个酷爱看电视的人,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看电视是虚度光阴,浪费时间时间的行为,但是我觉得凡事都有两面性,只要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时间,适当的看看一些对身心健康有利的电视还是可以的。看电视的人,不仅仅可以丰富阅历,而且还可以培养集中注意力。
今天,又是一个周末,我象往常一样做完家务、作业,便开始上课了,这次的课是最与众不同的,这里没有老师,也没有枯燥无味的书本,也没有拥挤的教室,在我的眼前这样一台电视机。
你听说过蛇吃飞鸟的事情吗?这是否有点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可是今天的蛇真的是与众不同啊,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啊!
在一个荒芜人烟、食物匮乏的小岛上,生活着许多腹蛇。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为蛇岛,这岛上的蛇都有一个高超的本领———捕捉飞鸟。这是天生的本领吗?蛇是爬行动物,鸟是飞行动物,这两种动物没有任何关系,难道这里的蛇都会飞?它们能够到天上去捉小鸟?我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这是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大陆,大量的动物迁移到这里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地壳的运动,海水不断上升,动物纷纷逃到了一个山顶上,但是那里没有食物,而且海水还在上涨,许多动物都在向命运低头,只有腹蛇才顽强地活了下来,海水退后,这里便变成了一座孤岛,缺乏食物,荒芜人烟。眼看历经磨难后的腹蛇就要灭亡了。上苍关闭了这扇死亡之门,却又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户。这里正是候鸟儿飞往南方途中休息的必经之地,所以许多体形比较小的鸟儿,一次不能飞得那么远,只好在这孤岛上停下来休息休息,这也为腹蛇提供食物开避出了一条通道,而且,一年四季都有鸟儿在这里停留,所以腹蛇也就安心地在这里繁衍后代,生存了下来。
⑷ 我的家乡营山县四川省作文
家乡是美丽的,也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值得我怀念的很多,其中便有家乡的马营山。它说起来是山,其实只有海拨100多米的丘陵而已。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一座山,一座崇高的山,神圣的山,富有生命力的山。
马营山是因为家乡的村南有一个叫马营子的村子而得名,它在我们村子的东侧。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马营山是很美的,因为它远看就象是一幅很美的画。虽然没有画家的精心雕塑,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外在的土壤表层,体现出五彩斑斓特别有的风貌。它和家乡的标志性的大山——大黑山遥相辉映。
我喜欢马营山,因为它不但自身的美。如果站在马营山上,远远望去,前面方圆百亩平整的田地一望无际,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衬托着它。再远远的望去就是大黑山高高的山峰。
马营山虽然不是很高,但整个山体只有北面行人可以爬上去,南面山体非常的陡峭,难以攀登。
站在山上往北看,家乡的小村落一揽无余。一排排整齐的民房住着家乡善良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炊烟袅袅升起,好一派乡村优美画卷。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踏着乡间的小路,行走在马营山角下。
山的顶部南侧是平整的田地,中间杂草丛生。而北端成坡状和沟状。
山的南面,是一条顺流而下的小河,弯弯曲曲地环绕着我的家乡。
站在山上我还可以看到村子里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它是建昌县城通往兴城的省级公路。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穿梭在村子中央。
我喜欢马营山。那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块石头我都熟悉。记得小时候很是玩皮,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象群小猴一样,常常在放学后到马营山玩耍。那里成为我们童年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春天,遍山开满杏花、梨花、槐花和各种野花,还有嫩嫩的小草。每天放学后我都和小伙伴们去那里挖野菜、捉蚂炸。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呼吸着那里的新鲜空气。
盛夏,那里的大树为我们撑起一把把大伞,我们爬到树上掏鸟蛋、捉蝈蝈,用弹弓打麻雀、捉迷藏。累了我们就在大树下睡觉,听着枝头的喜雀叽叽喳喳的欢唱。
秋天,是我们最高兴的季节,我和小伙伴愉快的在那里采摘山果。我们从这棵树串到那棵树,就像小松鼠一样,串来串去的好不快活。
冬天,大雪覆盖着马营山,显得那样的妖娆。远远的望去,马营山被银白色的雪花装点着。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它承现在我面前的仍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曾几何时滥砍滥伐盛行一时。家乡的马营山也是一样,被破坏的面目全非,变成了荒山秃岭,非常的令人心痛。
改革的春风吹来后,马营山实行了荒山承包。在人们精心的管理和栽培下,如今也是绿树成阴,瓜果飘香。虽然没有了从前的景色,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在我的心中它还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美。以至于每次回家都不忘到山上一游,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摸摸山上的石头。站在山上向远方望上一望,寻找童年快乐的往事!
家乡的马营山,它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它是我的天堂,我时常想起它。
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马营山!
⑸ 南充营山县绿水镇在四川的地理环境如何
绿水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
营山县的北部,地处逢安、仪陇、营山三县专交界处。面积属19.1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357米。以丘陵地貌为主,兼有沙滩地和平坝。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春早、夏长、冬暖的特点,无霜期长,光热水组合条件好,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水资源较丰富,绿水河横贯全境。林业发达,森林覆盖率达到30%。
⑹ 四川营山湿地公园说明文作文
家乡是美丽的,也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值得我怀念的很多,其中便有家乡的马营山.它说起来是山,其实只有海拨100多米的丘陵而已.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一座山,一座崇高的山,神圣的山,富有生命力的山.
马营山是因为家乡的村南有一个叫马营子的村子而得名,它在我们村子的东侧.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马营山是很美的,因为它远看就象是一幅很美的画.虽然没有画家的精心雕塑,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外在的土壤表层,体现出五彩斑斓特别有的风貌.它和家乡的标志性的大山——大黑山遥相辉映.
我喜欢马营山,因为它不但自身的美.如果站在马营山上,远远望去,前面方圆百亩平整的田地一望无际,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衬托着它.再远远的望去就是大黑山高高的山峰.
马营山虽然不是很高,但整个山体只有北面行人可以爬上去,南面山体非常的陡峭,难以攀登.
站在山上往北看,家乡的小村落一揽无余.一排排整齐的民房住着家乡善良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炊烟袅袅升起,好一派乡村优美画卷.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踏着乡间的小路,行走在马营山角下.
山的顶部南侧是平整的田地,中间杂草丛生.而北端成坡状和沟状.
山的南面,是一条顺流而下的小河,弯弯曲曲地环绕着我的家乡.
站在山上我还可以看到村子里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它是建昌县城通往兴城的省级公路.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穿梭在村子中央.
⑺ 营山北门河作文300字左右
家乡是美丽的,也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值得我怀念的很多,其中便有家乡的马营山.它说起来是山,其实只有海拨100多米的丘陵而已.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一座山,一座崇高的山,神圣的山,富有生命力的山.
马营山是因为家乡的村南有一个叫马营子的村子而得名,它在我们村子的东侧.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马营山是很美的,因为它远看就象是一幅很美的画.虽然没有画家的精心雕塑,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外在的土壤表层,体现出五彩斑斓特别有的风貌.它和家乡的标志性的大山——大黑山遥相辉映.
我喜欢马营山,因为它不但自身的美.如果站在马营山上,远远望去,前面方圆百亩平整的田地一望无际,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衬托着它.再远远的望去就是大黑山高高的山峰.
马营山虽然不是很高,但整个山体只有北面行人可以爬上去,南面山体非常的陡峭,难以攀登.
站在山上往北看,家乡的小村落一揽无余.一排排整齐的民房住着家乡善良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炊烟袅袅升起,好一派乡村优美画卷.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踏着乡间的小路,行走在马营山角下.
山的顶部南侧是平整的田地,中间杂草丛生.而北端成坡状和沟状.
山的南面,是一条顺流而下的小河,弯弯曲曲地环绕着我的家乡.
站在山上我还可以看到村子里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它是建昌县城通往兴城的省级公路.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穿梭在村子中央.
我喜欢马营山.那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块石头我都熟悉.记得小时候很是玩皮,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象群小猴一样,常常在放学后到马营山玩耍.那里成为我们童年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春天,遍山开满杏花、梨花、槐花和各种野花,还有嫩嫩的小草.每天放学后我都和小伙伴们去那里挖野菜、捉蚂炸.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呼吸着那里的新鲜空气.
盛夏,那里的大树为我们撑起一把把大伞,我们爬到树上掏鸟蛋、捉蝈蝈,用弹弓打麻雀、捉迷藏.累了我们就在大树下睡觉,听着枝头的喜雀叽叽喳喳的欢唱.
秋天,是我们最高兴的季节,我和小伙伴愉快的在那里采摘山果.我们从这棵树串到那棵树,就像小松鼠一样,串来串去的好不快活.
冬天,大雪覆盖着马营山,显得那样的妖娆.远远的望去,马营山被银白色的雪花装点着.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它承现在我面前的仍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曾几何时滥砍滥伐盛行一时.家乡的马营山也是一样,被破坏的面目全非,变成了荒山秃岭,非常的令人心痛.
改革的春风吹来后,马营山实行了荒山承包.在人们精心的管理和栽培下,如今也是绿树成阴,瓜果飘香.虽然没有了从前的景色,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在我的心中它还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美.以至于每次回家都不忘到山上一游,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摸摸山上的石头.站在山上向远方望上一望,寻找童年快乐的往事!
家乡的马营山,它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它是我的天堂,我时常想起它.
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马营山!
⑻ 营山县消水镇巴岩村地形地貌
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抄部,隶属四川省南充市,是南充的东大门,与蓬安、仪陇、平昌、渠县四县接壤,有着东出达州通湖北,南向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进成都,北上巴中望秦川的地理位置。全县国土总面积1633平方千米,辖19个镇、34个乡。2013年,全县总人口95.44万。县政府驻地朗池镇。
营山县是成渝南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支点,是南充、广安、达州、巴中四个地级城市经济辐射的腹心重镇,是南充确立率先建成大城市的三个县市之一。2013年,营山县全年实现GDP133.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2亿元。
⑼ 营山环境写一篇作文
家乡的变化 “媛媛,回家乡看看吧?”爸爸再一次问我。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永远也不!”这时,勾起了我以前在家乡的事:我们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家乡‘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坐着汽车回家乡了。 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家具也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房子很大很大,他们再也不用灶头煮东西了,都换成煤气炉,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间仙境。叔叔带我走进一个房间,掀开一块花布,呀,这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电脑。叔叔熟练地操纵着电脑,犹如在谈钢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电脑,她也挺会打电脑。以前那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观念现在也没了。我想不到家乡人的素质提高得那么快!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犁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的都有了。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一个说:“还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轻女了。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孩儿也是那么棒!”“我的女儿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政府的功劳哇!我想:假若到了未来,这里一定变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变化 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 过了几年,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失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长大后,看见周围的来来往往的人和事,而环境也不断在变,我便完全懂得了,发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说吧。不对,若要说杭州的变化,恐怕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了。还是缩小范围,说说文二路这一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吧。 听长辈告诉我,大概在二十几年前,那儿还没有那么多的房子,而多数是农田和坟场,十分的荒凉。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大抵也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的情形。 我从小就住在那一带,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由于学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别频繁的在那里走动,在那时候,那条路虽然比起原来要好上许多,但终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弄堂罢了。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而下雨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里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为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泥。 现在大概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文二路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它像一个成长了的孩子,正在展现着它的魅力。虽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较,但也是有模有样了,路边一家家商店开起来了,然后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一副四通八达的样子。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着新世纪最显著的变化,代表着杭州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前进。 欣喜,在于变化。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我对家乡的发展或是变化向来不是很关心。上高中以前没有这种意识,上了高中之后没时间关心。连两年多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上大学,又懒得去关心了。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实在太令人失望,提起来就伤心。 不过要说家乡的变化,我想或许可以这样做个简单的、表面的概括吧:钱多了,人“懒”了;楼高了,水脏了。 改革的春风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似有若无地吹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里刨食。只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回报却并不多。村里除了种地再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许多人有手艺、能吃苦,但是没个施展手艺的去处。八十年带末几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块地了。听说大山外面的城市里有金子捡,纷纷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都想出去捡点金子回来。他们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回来时虽然不是满身金银,总比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在家里歇上十几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连十几岁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许多都挤南下打工的列车。农村劳动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开荒开出来的地没几年又长满了野草。近几年水田也荒了许多,种地太辛苦,家里有了钱,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没过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丢脸的事了。留在家里的农村妇女农闲时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着朝露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没几天歇的。 这几年村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三层四层,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层的,算不上楼房,看起来毕竟比那些泥砖瓦房要顺眼得多。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简直是拿钱往墙上贴,拿钱往地上铺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砖瓦房那样阴暗、压抑。 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来越脏了。以前用不起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条横穿村庄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时口渴了就着溪水猛喝一气。现在别说挑溪水做饭,就是洗菜拿回家还要用自来水再洗上一两遍。夏天看到这些脏水,我们不再有跳下去的冲动。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边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变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习惯将所有的垃圾随手倒入溪中,他们相信溪水会带走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是堆在门前的空地上,积多了便点上一把火,于是谈笑间,垃圾灰飞烟灭了。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九江,它虽没有美国纽约的繁华,也没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绚丽与多姿,更没有日本东京的古朴与典雅,但我却爱它,因为我爱这片土地,更爱这些勇于创新与探索、勤劳质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丽的甘棠湖,那就是我们的母亲湖。在那几年里,我们这位母亲并不美丽,她显得是那样憔悴与苍白,那样的忧虑与无奈!污泥浊水,小鱼小虾不愿把它当作自己可爱的家园,就连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愿在她的怀抱中生根发芽,母亲面对此情此景她流泪了,她伤心的向我们倾诉与呐喊,那声音曾经久久地回荡在我们每个人的耳畔与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碧绿,那么透明!微微的波纹闪烁着点点金光,仿佛一块翡翠镶嵌了许多金片,一闪一闪,让你觉得她是那样轻柔、可爱。湖堤上,梧桐树、柳树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挺起身子,守卫着生育它们的这方土地,守卫着我们的母亲湖。只听“啪——”一条鱼跃出水面又钻了回去,给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又平添了几分生气。每当夜幕降临,湖坝灯火辉煌,犹如繁星洒落人间。此时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仿佛看到了母亲欣慰的面庞,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深情的目光,我更仿佛听到了母亲无比激动与亢奋的心!“孩子们,感谢您,您用那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亲您说得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电脑、电话进入了家庭,家家都有电视有线、电话购物、网上购物、家庭就医,一卡通、一线通、电子商务等好多名词跃然在我们面前,坐在家里我们就可以周游世界,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红场的列宁陵墓,我还可以在美国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会工夫我又变成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惬意呀! 朋友,你能说我的家乡不美吗?面对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把家乡建设成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颗明珠,让天下的游客都来游览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