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战役地理位置
A. 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一、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投入兵力超过百万的大规模作战。前秦兵力95万,东晋兵力8万。东晋主动出击,战胜前秦。
前秦战略指挥失误,导致撤退的时候,自己的兵马互相踩踏而亡举不胜数,指挥者又不能有效的组织兵力进攻,兵败如山倒。前秦的失败归根结底是,没有经验的大规模作战,导致了战略的失误。
二、鄱阳湖之战
陈友谅领兵60万,朱元璋兵力23万,此次战役是中世纪上规模最大的水战。陈友谅的战略指挥失误是造成这场战役失败的直接原因,朱元璋充分利用陈友谅的失误,运用风向、水流等自然条件抢占用有利地形。
在冷兵器时代,充分的发挥火器的作用,并运用火攻,创造了我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三、白沟河之战
这场战役是明朝的皇位争夺战的转折点。明朝兵力60万,燕王朱棣亲率10万兵力。这场战役前期是明朝占据优势,朱棣做困兽犹斗。但是在困境中,朱棣兵马斩杀敌方大将,导致了敌军军心混乱,开始逃跑,朱棣乘胜追击,获得了胜利。
四、巨鹿之战
秦将章邯率军40万,楚霸王项羽领兵20万。章邯率军打败了项梁,认为楚军不足为虑,产生了骄傲的心理。率军北上围困赵军于巨鹿,赵王向各路诸侯求救。
诸侯恐惧秦军的强大,没有人敢去迎战。项羽为了报秦军杀叔父项梁之仇,率军主动出击。项羽破釜沉舟,让士兵仅带三天粮食,士兵的士气达到了顶峰状态。分割、孤立敌军,让章邯和王离之间失去联系,造成了局部上的优势。
不留后路的做法,让士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九战九捷。大局的胜利让各个诸侯才有勇气加入战争。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的一次战争,把自己的作战指挥发挥的淋漓尽致。
五、牧野之战
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以少胜多代表性的战役。姜子牙带领着诸侯周室组织的5万兵力,先发于人。和商朝在牧野对战,商朝的17万大军被打败。商朝失败的很大原因在于兵力的组成,大半的奴隶和战俘用在了战场,被周给策反。周5万兵力胜商17万兵力。
(1)黄桥战役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
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参考链接:淝水之战_网络
B. 历史上"时不如地理,地理不如人和"战例
赤壁之战最经典!也最符合题目意思!
其它的: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全歼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碛口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蔡州之战 李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台州之战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近代、现代时期
南京之战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第一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第二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第三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第四次反围剿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晋中战役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豫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九连山战斗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
以上这些战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像伊阙之战、巨鹿之战、虎牢之战、纳忽山和不黑都儿麻之战、迦勒迦河之战、赛约河之战、黄桥战役为全歼敌军的歼灭战。用少数兵力去围歼多数敌军,指挥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于打歼灭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项羽则是以勇猛闻名的,李世民则是以疲敌取胜的。这种战役以蒙古时期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思想。
像即墨之战、赤亭之战、玉壁之战、太原之战、雍丘之战、睢阳之战、顺昌之战、六合之战、庐州之战、宁远之战为城邑防御战。这种战役对指挥员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沉着,二是智谋超群。此外,军民同仇敌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韦孝宽守玉壁歼敌7万、李光弼以不满万人守太原歼敌7万、张巡以3千守雍丘屡败叛军,以6800人守睢阳则歼敌12万,虽然最后寡不敌众,睢阳被攻占,张巡被杀,但这并不能否认张巡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战役,看后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像台州之战、萨尔浒之战、第一——第四次反围剿、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苏中战役、晋中战役、淮海战役、九连山战斗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役。这样的战役,也是解放军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连山战斗,此战虽小,却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像鄗代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为集中兵力,围歼敌军一部的战役。这种战役也是解放军的拿手本领。
此外,柏举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祝阿、临淄之战、唐平萧铣之战为连续灵活用兵的战役;夷陵之战、浅水原之战、嘉山之战为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战役;赤壁之战、陈家岛海战、采石之战、厓山海战、鄱阳湖之战为海战和水战;其他的战役也各有各的特点,像彭城之战、浑河之战、清征达瓦齐之战都是靠勇猛精神获胜的,特别是后两个战役,只能用奇迹来形容,此外刘裕曾一个追几千人满山跑,也同样是奇迹。
C. 江苏省有多少个县分别是哪县
截至年,江苏省辖共19个县,分别是:丰县、沛县、睢宁县、如东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宝应县。
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截至2018年5月,江苏省共辖13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19个县、55个市辖区,815个乡镇,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市县。
(3)黄桥战役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设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直辖市三个省级行政区。
1952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安徽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萧县和砀山县划归安徽。
1953年1月,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直辖市合并,南京市降为省辖市,并将省会设在南京市。江苏省辖6个省辖市(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8个专区(徐州、淮阴、盐城、扬州、镇江、苏州、松江、南通),69个县,6个县级市。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江苏省松江专区9县(上海、嘉定、宝山、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9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先后划归上海市管辖,松江专区撤销。上海面积自此扩大了10倍。
1983年,江苏实行市管县体制,设立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阴、盐城、扬州、镇江11个地级市。
1996年,扬州、泰州分设,撤县级泰州市,设地级泰州市;淮阴(今淮安)、宿迁分设,撤县级宿迁市,设地级宿迁市。
2001年,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参考资料:网络-江苏省
D. 黄桥镇的地理环境
2013年,黄桥工业园区进入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序列,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共建,并与江苏大学材料学院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投入2亿多元,实施园区“五路五桥”工程,新建4幢3.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筹建总部经济大楼。举办江阴、苏州项目推介会和上海乐器专题招商会。
开发实施重大工业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51.8亿元,其中1亿美元和7亿元人民币以上重特大项目2个。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59亿元,完成工业国税开票销售46亿元,利税16.35亿元,分别增长11.13%、27%、6.41%。净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新增年开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2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复评顺利通过。 自1997年起,黄桥镇充分利用民资,开启了大规模的城镇建设改造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70多项重点工程,累计实施拆迁面积26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通讯、供电、邮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城镇建设投入年均超亿元。黄桥镇在社区文化和城市自然景观的建设上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黄桥公园、直来河进行了改造,兴建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配以喷泉、林间小道、休闲亭的银杏露天花园。文化广场、古风广场建成,全镇建有各类城市雕塑60余座。公园茶社、书画社、花鸟协会、集邮协会、京剧票友联谊会、老妈妈合唱队等组织创立。
黄桥镇在2009年被定位为苏中小城市、泰兴市副中心以来,科学修编总规、编制控规、修建详规等8个方面的规划。南伸北延、东进西扩,形成“四横四纵”的城市主干道路网体系,使建成区面积由7.1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
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全国共有90个建制镇被列为试点地区,泰兴市黄桥镇也位列其中。 黄桥新城位于老城区的西北侧,东至季黄河,西至宁靖盐高速,南至通站路,北至如泰运河,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6万人,定位为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体中心、便民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休闲中心。
截至2015年,新城主框架已经拉开,总投资10亿元的城市综合体商业部分全部竣工交付,将于10月份开业运营;佳源四星级酒店已经开工建设;上海花园、国裕华府、清华园、朗悦河畔、兴隆一号等高档小区主体封顶;安置小区河滨家园、金溪家园,已安置户数4000多户。总投资2亿元,集农贸菜场、大型超市、快捷酒店、门面商铺、多层住宅、市民广场于一身的邻里中心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总投入3.5亿元的新黄桥中学已进入内外装修阶段,下学期将正式投入使用;总投入4.5亿元的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门诊大楼已通过主体验收,病房楼已封顶,计划2017年正式运营。新城中小学和幼儿园已规划立项,文体中心、金融中心、汽车客运站、便民中心、中心湖公园进入实施阶段。
E. 北沿江高铁泰州地区选址泰州南站和黄桥站,你有什么看法
北沿江高铁至今还没有开建,但从去年这个时候开始网友们就议论纷纷了,尤其是泰州热心的网民们戏说不看好这条高铁对泰州经济的贡献,看得出来,那是恨铁不成钢啊。不管如何,一个地方高铁的开通,不仅提高了市民们的出行效率,更是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经历建设有益无害。
在此背景下,北沿江高铁建成后,不仅能带动泰兴和黄桥镇的客流量和社会经济,也能大大促进泰兴地区的旅游业,助力泰兴加快崛起。
F. 江苏省的地理位置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西北与河南接壤,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海岸线长1000多千米。江苏,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简称“苏”。省会城市为南京。江苏傍江临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万人。连绵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G. 苏州黄桥镇在什么位置,具体一点
位于相城区到那里的公交有82
79
851
805
802
我记得那里的面蛮好吃的
工厂多
小老板
也多
靠近黄埭
陆慕
蠡口
H. 八路军以少胜多的战役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冀中地区因其富庶向来被日军视为八路的衣粮库,在地理上是四战之地,连通平、津、堡、石诸地。日军在使用声东击西之计,对周边地区发动佯攻扫荡后(亦为建立对冀中可靠的包围网),于1942年5月1日由冈村宁次大将亲自指挥华北方面军三个师团叉两个独立旅团突然也围冀中**根据地。八路军冀中军区正规部队(著名的吕正操将军所部)、军区机关全部陷入敌军"铁壁合围"。由于日军在人数及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冀中八路军主力不得不化整为零,也括军区机关在内的所有部队均分散咸连、排级单位行动,开始突围作战。在空前惨烈的战斗中,虽然伤亡惨重但仍英勇作战的八路军相继取得了几次奇迹般的胜利,宋庄战斗就是一次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备受称颂的战斗。
宋庄是个位于河北省深译县东北约15里的普通小村庄,该村有300多户人家,分为南北两部;北部较大,南部较小 (只有30来户人家),两部相距不到50米。从地理位置来看,深泽左邻无极(日伪的确保区),右接安平 (冀中八路军的中心区),在扫荡前属于八路军的控制范围(当然县城除外)。虽然宋庄战斗之前以日军为主力的扫荡己历一月有余,周边地区亦遭相当破坏,但该地群众基础依旧良好,新建的伪地方政权根木不能有效运作。1942年6月8日夜,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七军分区22团的2个连 (一连、二连)在团政委梁达三的带领下摆脱"日军追踪之后,辗转数日从无极方向转移至宋庄驻扎休整。由于时值日军气焰最嚣张之时(从地图上看,冀中军区已全部沦陷了),八路军一到驻地便开始修筑工事:把路口堵死,把每个院落打通,迅速从村里到村外筑起了三道工事 (均以房屋为依托,无野战工事),把宋庄变成了处处相联、交又火力密布的防御堡垒。同时按照当时的作战原则,将该村的老弱妇孺连夜转移到了其他村子。当时22团首长提出了"谁多挖一锄头,谁就少挨一炸弹皮"的口号,事后看来这绝对是个英明至极的决定。
6月9日,天刚拂晓22团指挥人员便会同2个连的干部观察地形,布置应急的·作战方案,以防日军的突然袭击。布置完毕之后,八路指挥人员刚刚返抵各自阵位,便传末警戒哨跑步带末的口讯:"村东北发现日军骑兵。"此时是6月9日晨7时30分,半个小时前宋庄工事刚刚修筑完毕。向宋庄前进的日军并非是骑兵部队,而是日军冀渤特区司令官坂木旅团长的警卫部队。有趣的是,这个坂木上任不久,此行的目的并非是要亲自含击宋庄的八路,而是带着一个由参谋军官组成的"战地参观团"(日军常搞这种东西)前往宋庄以西地区考察前几日扫荡战斗的战场地理情况。5月下句和6月初,在无极、深泽一带的八路军屡次在突围过程中和日军接火,但日军最终均未能捕获住这些八路部队.
在获知日军突然出现的情况后,22团的这2个连立即进入刚筑好的工事,做好了战斗准备。1连主守北部,2连负责南部。连里命令战士们进入阵地之后隐蔽待机,预备近距离伏击这股日军。此时日军虽然距离宋庄不过一公里之遥,却丝毫未能察觉出前方的小村实际是八路的一个伏击阵地。领头的日军骑兵在绕过村外的树林之后,没有派遣斥候小队前出侦察,依旧领着扳木和参观团径直往宋庄东北方的入口而未。防守该处的1连战士大胆沉着地将日军放近,直至日军骑兵进至我阵地仅30米处才按照连长的开火口令猛烈开火。刹那之间,1连的1挺重机枪、3挺轻机枪、1个掷弹筒 (以这种武备看,1连应是22团主力连队)和上百丈瞄准多时的步枪同时向日军先导骑兵和随后的参观团猛烈开火。毫无准备的日军受到如此强烈的火力突袭,顿时被打得人仰马翻、乱作一团。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接近村口的日军先头分队几乎完全被消灭。坂木旅团长在战斗刚一开始之际,便受了头部中弹的致命伤,伴随的先导骑兵小队和参观团亦大部被击毙,而此时在参观团之后步行的两个步兵中队刚刚转过离村约500米处的小树林。不过该部日军反应较快,眼见护卫的主官遭到伏击,立即向周边日军据点发报求援,同时分成两路向前增援。一个中队向村东进攻,另一个则直接扑向村北。这些担任护卫的日军步兵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较为精良,武士道精神尤为顽强。其进攻时,以班为单位发起多路突击,由轻机枪在后火力支援,突击速度很快。但甫一接近八路阵地,便遭到我军的"手榴弹幕"的轰击,冲得较猛的几个班全部被消灭。余下的日军却依旧执迷不悟,虽不断遭到我军机枪的扫射,仍不断重整,不顾伤亡地反复冲击我军阵地,企图突入村内,后来甚至连轻机枪手也端着机枪参与冲锋。不问断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左右,日军卫队的进攻每次均在八路军阵地之前被打垮,人员损失惨重。在连续五次冲锋之后,坂本的卫队已伤亡了200人以上,若不是此时日军增援已到,这些步兵必定在武士道精神的驱使下打得全军覆没。不过,这丈卫队的反复冲锋也不是没有任何成果,好歹他们也抢回了重伤的旅团长 (坂本没挨多久就死了),只是整个部队已经彻底垮了,全天战斗结束之后该部仅存50余人。
在宋庄战斗激烈进行之际,周围的日军据点陆续派出了强大的增援部队。无极、深译、定县、安国、饶阳等地的日伪部队均大举出动,因为从最初的战斗判断,日军认为胆敢在己方主力眼皮底下的宋庄设伏的八路绝不会是股小部队。当时的冀中平原已被日军完全 "网格化",在6万多平方公里8千多个村庄的地面上,密布着日伪的1500个大小据点,另有700多辆汽车经常在工万多公里长的网状公路上穿梭巡逻。因而日军的增援来得很快,到上午10点左右,除了仍在进攻的扳木卫队之外,宋庄东北、西南、和东面均出现了大批日军,其随即展开了进攻。这样一来,宋庄八路军的处境变得相当危险,有被日军吃掉的可能。我方指挥员原来打算在重创板木卫队之后,脱离与日军的接触,未曾料想增援的日军来得如此之快,不得不当即调整部署:决定不管敌人的兵力如何强大,我军在第一、二道工事无论如何要与敌周旋八小时,第三道工事要坚持到天黑,然后待机突围。由于进攻的日军人数众多,战斗力较强,22团首长要求连队能充分利用宋庄的村落工事进行主动灵活的战斗,井提出"谁能节省子弹,谁就能坚持胜利"的口号,要做到敌人不进入火力圈不打,瞄不准也不打,发挥每一粒子弹的效能。
上午11点过后,日军已陆续集中了约1700人的部队,在经过追击炮和步兵炮近一个钟点的猛烈轰击之后,从宋庄的东西南三面同时发动了进攻。八路军所依托的第一道工事,一道矮矮的土围墙,此时已是多处被日军·炮火夷早。在这一敌众我寡的危急时刻,22团的特等射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连有位班长,伏在被打塌的工事下面,面对逼近的日军毫无惧色,连续射击7枪,击毙日军7人。二连的副连长则亲手一枪击毙了500米开外的日军机枪手。但日军凭借优势火力和人数优势,不顾伤亡,依旧逼近了八路军的阵地。此时八路军战士们索性跳出房屋和工事,将密集的手榴弹投向日军,同时与敌展开肉搏。日军的火力掩护因双方一再近战而大打折扣,而八路的手榴弹在混战申却显得威力无比。从12点到下午2点,22团又打退了敌人三次冲锋。日军在全面进攻屡屡受挫之后,便改变策略,在保持对宋庄四围阵地的全面压力之外,集中优势兵力猛攻较小的南部宋庄。驻守在饫锏氖?连的一个班,经过上午的苦战之后弹药消耗很大,加之围墙已毁,不得不转移到院落和房顶之上坚持作战。日军进攻开始之后以一部从西侧翻越了围墙废墟,随即与前来堵截的八路军展开肉搏,与此同时其主力迅速从正面发起冲锋,终于涌入了宋庄南部。在激烈的肉搏之中,2连的这班战士大部牺牲,少数几人用手榴弹杀开一条血路突回了北部的我军阵地。
宋庄南部失守之后,北部阵地显得更为孤立,第一、二道工事基本全毁,弹药也消耗很多,而村外日军的增援仍在不断到来。此时八路军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经过讨论,把严重的形势告诉了全体战士,让大家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同时要求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坚守阵地,直至天黑突围。村外的日军在得到兵力和火力的补充之后,很快又向北部宋庄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这一次日军的炮火特别凶猛,夹杂在各型火炮中的还有三、四十个步兵掷弹筒。在炮击停止之后,步兵冲锋之前,日军甚至施放了大量的瓦斯筒。顿时,八路军的阵地被一股瓦斯气句围,不少战士被呛得失去了战斗力。趁此时机,日军发起了进攻 (这应该是日军的总攻)。在2连阵地,待毒雾快散去时,副连长发现一股日军已占据了村边的几栋房子,立即率领十几个战士冲进屋内,便是用手榴弹和刺刀把这些日军全部消灭。在日军主攻的下连阵地,敌人在连续冲锋受阻之后,再次施放了瓦斯,接着趁我军战士暂时不能射击之机,组织了一些带着轻机枪的突击小队抢上村边的屋顶;A路军发现这一情况之后,也立即组织小分队携带手榴弹和短枪反突击这些立足未稳的日军。经过激烈的白刃搏斗之后,日军的突击小队被八路军的手榴弹驱离了这些屋顶。虽然随后日军再三攻击,但在夜幕降临前终未能突入宋庄一步。在最后的总攻之中,甚至有一名日军小队长完全失去了再冲锋的勇气和信心,迟迟不敢前进,被上级当场枪决。
22团的首长在9日17时30分左右拟订了当夜的突围计划,为分散日军注意力,增加突围的成功可能性,决定1连向北,2连向南分头突围。到当日19时过后宋庄外的日军已完全停止了进攻,开始准备夜间防御。6月9日这一天??们的突击部队已经冲入了宋庄的街道,却没??,但却已经伤亡近半,面对着小村之前恐怖的尸场,精疲力竭的日军只得点燃火堆,开始过夜,同时等待将于明早到来的新的援兵。但宋庄的八路军没有给日军来日再战的机会,当夜深之后,两连八路同时开始了突围行动。2连的突围行动在行将成功之际,突然被日军发现,后者当即发射曳光弹并用机枪封锁道路。但2连战士用手榴弹开路,沿着村边的沟道朝正南急进,一口气跑出6里地之后摆脱了日军。1连的突围更为惊险,部队在穿越火堆之时与日军巡逻哨相遇,幸亏大部日军因疲劳而处于酣睡之中,1连仅用一阵快速的刺刀格斗便结束了战斗。安全地突出了重围。
从睡梦中惊醒的日军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刚刚突出去的两小股八路就是与他们激战了一天的全部对手,仍然紧紧也围着宋庄,也围着想象中的八路大部队,一夜没有睡好。只是当第二天真正进村之后,敌军才无比惊讶和懊丧地理解了这次战斗的对手的实力。到此为止,宋庄战斗可说是落下惟幕了。在6月9日一天之内,八路军的两个连依托村落工事血战16小时,给予了扫荡含击的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仅日军即有扳木旅团长以下官兵600余人被打死,负伤人数为300余人;配合日军作战的伪�送鲈?00人;合计敌方伤亡超过1200人(另一说为860人)。而八路军的伤亡情况如下:阵亡32人 (突围时9人),负伤41人 (突围时14人),总计73人,也括4名连级干部。
这次战斗不仅是八路军一次在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也在精神上给日军以重创。"如由马垒据点出击的日军100多人,第二日生还者仅28人。其中队长在精神上完全垮掉,用手枪自杀;另有7名士兵在向东方顶礼膜拜之后,亦集体上吊自尽;剩余残敌因为思想苦恼至极点,竟至互相埋怨、扭打达一个多小时。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笃信武士道的日军官兵在亲历了如此一场战斗之后,实在不能接受八路军只是如此一支小部队而已,这是对他们的信仰的一次沉重打击。
I. 古溪镇的地理位置
地处如皋、海安、姜堰、泰兴四县市交界处的千年古镇——古溪镇是泰州市“新型小城专镇”属、“环境优美乡镇”、“五星级安全文明镇”,古溪镇地处泰兴市东北部,是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座传承古典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千年古镇。镇政府驻地古溪居委会,距县城泰兴42公里,距全国著名革命老区黄桥15公里。全镇总面积76.04平方公里(2010年4月横垛镇与古溪镇合并设立新的古溪镇,镇政府驻古溪镇古溪西路20号),总人口5.99万人,是泰州市新型示范小城镇和环境优美乡镇。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68亿元,财政收入7424.6万元。
J. 东台人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盐城人
我们这里到盐城有130公里,是盐城东南方向最远的乡镇,到南通只有90公里,属泰内州方言,与盐城容市区相差很大,所以才不提我们是盐城人只说是东台人,如果东台不变成市,还好说盐城市东台县(区),现在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太拗口。其他经济、政治组织管他属那里管理都一样,都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