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丹霞村地理位置
Ⅰ 武夷山旅游景区是属于哪里的
福建南平武夷山市
Ⅱ 福建武夷山详细位置
【山脉概况】
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总面积99975平方米。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鉴于武夷山具有上述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中国政府推荐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自然遗产】
武夷山拥有独特、宝贵的自然遗产价值。
1. 武夷山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随海拔递增,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350-1400m,山地红壤)、针叶阔叶过渡带(500-1700m,山地黄红壤)、温性针叶林带(1100-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2158 m山地黄红壤)、中山苔藓矮曲林带(1700-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2158m,山地草甸土)五个植被带,分布着南方铁杉、小叶黄杨、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
2.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
武夷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峰峦叠障,高差悬殊,绝对高差达1700m,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许多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物种资源极其丰富。
2.1 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
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种子植物类数量在中亚热带地区位居前列,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种子植物种类数量在中亚热带地区位居前列,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单种属孑遗植物;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武夷山兰科植物尤其丰富,已知有32属78种,宽距兰,多花宽距兰为中国新记录种,盂兰为福建省公布新记录。而蕨类就有 14个,如武夷山铁角蕨、武夷蹄盖蕨、武夷耳蕨、武夷假瘤足、武夷粉背蕨、武夷凸轴蕨等以"武夷"作为种加词的就达6种之多。武夷山的古树名木具有古、大、珍、多的特点,如武夷宫880年树龄的古桂、坑上980年树龄的南方红豆杉等,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存价值。
2.2 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武夷山已知的动物种类有5110种,其中:哺乳纲71种,鸟纲256种,鱼纲40种,两栖纲35种,爬行纲73咱,昆虫已定名4635种(其中有 700余个新种,20种中国新记录)。在动物种类中尤以两栖、爬行类和昆类分布众多而著名于世,中外生物学家把武夷山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鸟类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目前,已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动物有46种,黑麂、金铁豺、黄腹角雉等11种列入一级保护。属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种类有97种。中国特有野生动物49种,崇安髭蟾(角怪)、崇安地蜥、崇安斜鳞蛇、挂墩鸦雀更为武夷山所特有。
2.3 世界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
武夷山丰富的种质资源早已成为中外科学家和研究机构所关注,十九世纪,英、法、美、奥地利等国学者就进入武夷山采集标本。武夷山现已发现或采集的野生动植树物模式标本近1000种,其中:植物模式产地57种;野生动物新种中的昆虫模式标本779种,脊椎动物模式标本产地种达56种。至今,仍有大量模式标本保存在伦敦、纽约、柏林、夏威夷等地的著名博物馆内。
3.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的自然景观,属罕风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
3.1 武夷山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质清澈,全长62.8公里,流经中部的生态保护区,蜿蜒于东部丹霞地貌,分布峦岩壑间和深刻的断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峦岩壑间萦回环绕,9.5公里的河曲,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曲率达1.9公里。九曲溪两岸是典型的单斜丹霞地貌,分布着36 奇峰、99 岩,所有峰岩顶斜、身陡、麓缓,昂首向东,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优越的气候和生境,又为群峰披上一层绿装,山麓峰巅、岩隙壑嶂都生长着翠绿的植被,造就了“石头上长树”的奇景,构成了罕风的自然山水景观。
3.2 九曲溪风光是山与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峰岩高低、河床宽窄、曲率大小、水流急缓、视域大小、视角仰俯等都达到绝妙的程度,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独特美景,溪光山色中溶注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登山可览碧水清溪,涉水能看奇峰异石,乘一叶古朴的竹筏顺溪而下,可赏奇拔秀伟、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形象美;可品泉歌鸟鸣、浪击轻舟、篙点褐石、绿树红花的色彩美;可看流水游鱼、浮云飞鸟、艄公游人的动态美;可睹云绕山嶂、雾锁峰腰、雨罩群峰的朦胧美,身临秀色美景,犹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聆听丰富有变奏的交响乐章,欣赏韵味独特的瑶池歌舞,品味韵律有致的美丽诗篇,如痴如醉,飘飘欲仙。这是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精华,堪称世界一绝。
3.3 武夷山九曲溪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
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继,你来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人类的活动传播,发展了武夷山,为自然山水增辉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驻足在九曲溪两岸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有高悬崖壁数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处;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鸿儒大雅的书院遗址35处;有堪称为中国古书法艺术宝库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乡民保护武夷山水和动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宫观寺庙及遗址60余处。这些遗存星罗棋布,如璀璨的宝石,镶嵌于武夷山的溪畔山涧、峰麓山巅、岩穴崖壁,将古人的智慧、先哲的思想、人民的劳动融于自然山水之间,为武夷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以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感。这在我国的诸多景观中是极为罕见的。 1982年,武夷山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文化遗产】
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不仅能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与理学思想文明有着直接的、实质性的联系,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第3、5标准。
1. 武夷山的“古闽越”、“闽越族”文化遗存是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以及占地48万m2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
在武夷山东部绝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是古先民丧葬遗存,距今30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残片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棉纺织品实物。武夷架壑船棺是现今国内发现年代最久远的悬棺。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悬棺葬俗的发祥地,其实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和已消逝的古闽族文化的极为珍贵资料。
占地48万m2的汉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它是中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在创建选址、建筑手法和风格上独具一格,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筑材料、文字瓦当、铁器青铜器等,分别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体现了中国文明的最高水平,为研究汉代闽越族盛衰及江南经济文化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 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筑了中国宋代至清代(13世纪至20 世纪)700余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代表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民族精神,影响远及东亚和欧美诸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至今,国外还保留着日本朱子学、朝鲜朱子学(退溪学)等,吸引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理学思想的研究。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荷兰国立莱顿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哥伦比亚、哈佛、夏威夷等地大学都开设有攻读朱子学博士学位的研究院。1982年以一来,在夏威夷、厦门、武夷山、台北召开了4次国际朱子理这研讨会,探讨理学文化与儒学思想的渊源关系和发展历程以及朱熹理学的现实影响。
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首不可分割的联系。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发展。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 50余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在朱熹的影响下,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在武夷山溪畔峰麓择基筑室,著述授徒,仅宋元间在武夷山创立书院的著名学者就有43位,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赞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及其门人、后人在武夷山的活动,为武夷山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文化遗存,如书院遗址武夷精舍、有朱熹等理学家富有哲理的题刻, “逝者发斯”、“修身为本”、“智动仁静”等、有现存朱熹撰并书字数最多的“武夷神道碑” 、还有朱熹创办的社仓等等。这些文化遗存,对研究朱子理学和儒学的兴衰演变以及中国哲学理想史都是非常珍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突出特点】
武夷山从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与其它同类地区和遗产地的价值比较,有以下突出特点: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的植被类型。按地区分布格局可分为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常绿阔叶林,其中以亚洲的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最为广泛,位于北纬23o40′-32o、东经99o-123o,海拔100M-2800M之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的亚热带常绿林又占中国常绿阔时林面积的 3/4,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为标志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它是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而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又是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最为典型、物种最丰富和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
与我国同类遗产地的景观方面相比,黄山雄奇,峨眉山峻秀,泰山古老,但这些遗产地都是山岳风景,或有山无水,或有水不能舟游,或有文少景,或有景缺文。武夷山则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不仅"奇、秀、美、古"兼而有之,而且在山与水的紧密结合、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上达到绝妙的境界。清澈碧绿的九曲绕山而行,曲折萦回。发育典型的丹霞单面山、块状山,柱状山临水而立,千姿百态。又有3000余年的古文化遗存洒落在溪畔峰麓,岩壁洞穴。自然山水之中溶注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游人乘坐古朴轻巧的竹筏顺溪而下,急速飞跃险滩,缓缓漂过深潭,饱览武夷溪光山色,瞻仰两岸文化古迹,既可享受桂林的诗情画意,又可领略百胜滩的惊险刺激,令人叹为观止。这一独特的资源是其他遗产地所难以比拟的。
与同类历史文化遗存相比,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几处悬棺葬中,武夷山架壑船棺是年代最早、形制最古朴的。武夷山西汉闽越王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更有许多位居全国同类文物的前列,有全国最大的花纹空心砖,全国最长的铁矛头,有全国最重的铁犁,有全国最重的铁门臼、户枢,有全国最早的铁鱼叉、顺形陶水管道、宫中豪华浴池;还有同时期仅见的铁五齿耙。这些文物分别代表当时中国文明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武夷山与泰山各有千秋。泰山孕育孔子,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骨干。武夷山造就了朱熹,朱熹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构建了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朱子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700余年间的正统思想。因而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中国文化史、传统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综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获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现代。
【重点景观】
1. 天游峰景观
天游峰海拔408m,相对高度215m。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站在一览台上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邀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一览台位于景区中心,是一处绝好的武夷山水观赏台。随着时序流转,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日出、云雾、佛光、夕阳、明月等天游五绝,从一览台上赁栏远眺,但见群峰点点。俯瞰九曲溪,可见溪水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约 120m的瀑布,称雪花泉。峰上名木古树众多, 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峰顶胡麻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其中最大一幅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题写。意思是说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胜地 ",理应号称"第一山"。也有人解释说,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占居的名山,就应该是天下"第一山"。
2. 九曲溪景观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品旅游项目,因而有了到武夷山旅游"不坐竹排(竹筏),等于白来"之说。游客到星村乘坐竹筏,至一曲武夷宫码头上岸,从九曲顺水漂流而下,游程约90分钟。
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全长62.8公里。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质达国家地面水Ι类标准,九曲溪从西向东,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可谓曲曲含异趣,湾湾藏佳景。清澈的溪水是武夷山的灵魂,乘上古朴的竹筏荡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游人可领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
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钱其琛副总理游览武夷山后感慨万千欣然留下"三峡雄伟壁立,漓江清碧秀丽,武夷山水,两者皆备,尽在其中"的赞叹。
游览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朴的竹筏。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中极富韵味的参差美。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交通工具已有 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仍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
3. 大红袍景观
大红袍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景区著名大峡谷 "九龙窠"内。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独特的节理发育,使峰脊高低起伏,有如九条巨龙欲腾又伏。峡口矗立着一座浑圆的峰岩,象一颗龙珠居于九龙之间,势如九龙戏珠,高远眺望,维妙维俏。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劲松苍翠,修竹扶陈,绿意葱葱。久负盛名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的最深底部。区内还有九龙洞、九龙瀑、九龙潭、海螺叠翠、流香涧、清淙峡、飞来岩、玉柱峰、雄狮戏龟等自然景观和九龙名丛园,古代摩岩石刻等人文景观。
举世闻名的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挺拔精神、枝繁叶茂。它已有340 余年的历史,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故有"茶中之王"美誉。椐民间传说:明朝有一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忽然重病,考期已近,病尚未愈,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龙窠崖上之茶叶为药给秀才服用后,病即痊愈。后秀才高中状元,衣锦返乡。为报救命之恩,把钦赐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因此得名。
九龙涧、瀑、潭。九龙窠两则悬崖峭壁上,常年不断有岩泉滴落,涓涓细流汇成涧流,洞水流到九龙亭前山谷,涧床落差大,形成泉瀑,瀑下深潭称为九龙潭,三者结合构成奇景,蔚为壮观。
游览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朴的竹筏(当地人叫竹排)。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中极富韵味的参差美。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无遮无拦,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仍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
武夷山的得名有两中传说:唐尧时代有一长寿老翁隐居此山,生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率众农耕。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了武夷山;再一种说法是:此地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古越人的首领叫武夷君,后人就把此地称作武夷山了。西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在此设坛,用干鱼祭祀武夷君,唐天保年间,朝廷封武夷山为“天下名山”。
一、来武夷山
您可以乘汽车、火车或飞机来武夷山,您也可以直接致电您当地的火车站问询处。如果您处无直达武夷山的火车,可以先在江西上饶火车站下车,转乘3.5小时公交车到武夷山,票价25-28元。武夷山现已开通全国20多个城市的航班,请直接致电当您的航站查询具体航班。
二、入住酒店
建议大家首先选择入住度假区内的酒店,从位置、环境及交通上都比市区好许多。度假区—风景区2-5公里,市区—风景区15-20公里。由于风景区内酒店很少,仅在武夷宫景区内有2-3家酒店,分别为武夷山庄、幔亭山房等。度假区内大约有30多家酒店,一般档次都在准二星--三星级档次(武夷山最高级的酒店只为三星级,另武夷山庄大王阁和远华国际大饭店待评4星)。酒店标准房的房价,标牌价一般为260元--528元/间。如果没有提前预订,直接到前台入住登录,价格都在8折以上。所您出行前,最好是提前预订酒店了,本网站的价格基本保持在3-4折之间。市区的酒店不多,多为旅社。酒店有武夷大饭店、崇武山庄、金穗大酒店、凤凰大酒店、百花岩山庄等(均为二星档次)。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建议不要入住准二星级以下酒店。
三、游览路线
武夷山的游览时间以头尾3--4天为宜。武夷山的常规景区为:天游峰--武夷宫景区、九曲溪漂流、一线天--虎啸岩景区、自然保护区、大红袍--水帘洞景区、桐木溪漂流、青龙大瀑布40元、龙川大峡谷36元、下梅自然村古民居20元、城村汉城遗址80元、莲花峰—遇林亭窑址20元。
游览时间超过3天以上,门票可以买景区统票(111元),即一票包干到底,4日内有效,景区统票可以游览的景点,可以查阅“景区门票价格”。景区统票,在任何一个景区售票口都可以购买。买散票也可以,大部分的散票是1日有效的,买单个景点票有个缺点就是有效期问题,比如,如果是第一天下午去玩一线天景区,就必须把虎啸岩景区也玩完,要不第二天门票就作废了,大红袍景点和水帘洞景点雷同。统票的好处是方便,只要买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省下不少排队买票的麻烦。不过我还是建议您买散票,一则按上面的行程安排散票会相对统票便宜6元,游玩后的门票也不怕丢失,另多几张门票作纪念了。
【旅游信息】
(仅供参考):
线路一
D1下午:一线天、风洞、神仙楼阁、虎啸八景
D2上午:天游峰、茶洞、云窝;
下午:九曲溪漂流、武夷宫、宋街、博物馆、朱熹纪念馆,水帘洞、鹰嘴岩、天车架。
D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一日游、桐木溪漂流、龙川大峡谷、青龙大瀑布等。
☆武夷山景区精华游:
上午:天游峰景区(游览云窝、茶洞、隐屏峰、天游峰、天游阁等);
下午:九曲溪景区(游览九曲溪竹排漂流、武夷宫、宋街、武夷茶文化)。
( 注:天游峰景区为武夷山第一胜地,九曲溪景区为溪水中的精华之一)
☆武夷山生态精华游
武夷山生态公园(青龙大瀑布、龙川大峡谷、桐木溪漂流)
(注:生态公园游览区:让您回归自然,纵情山水,是一次真正的心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桐木溪漂流堪称华东第一漂!惊险、刺激!属武夷山三大精华景点之一。)
☆武夷山其它精华景点:上午:一线天、风洞、神仙楼阁、虎啸八景;
下午:水帘洞、鹰嘴岩、天车架、九龙窠、大佛、大红袍景区。
上午:城村汉城遗址、闽越王朝古文化歌舞表演;
下午:下梅古民俗风情村。
晚上:武夷山华夏民族城大型歌舞表演(异国双性人表演)
出游时间:早上6:30,下午1:30为宜。
武夷山旅游注意事项:
1. 旅途中尤其是在火车下铺的旅客注意人身、货物、证件安全!
2. 旅途疲惫,请注意休息
3. 不喝生水、凉水,不要随便吃街边小吃 。
4. 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睡觉要防止着凉,在火车上尤要注意保暖 。
5. 不要单独活动,不要轻易乘坐人力车 。
6. 请注意天气变化 。
7. 由于行车时间较长(13小时半),请自己准备一些食品 。
8. 乘坐竹筏时未经艄公同意不要在竹筏上站立行走 。
9. 爬山时(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尽量穿平底鞋 。
10. 请注意当地导游的其他旅游提醒。
11.不要在景区内买食品(较贵)
[武夷山特产]
武夷四宝—东笋南茶西鱼北米
东笋产于武夷山市东路的上梅乡金竹、首阳村一带。那里的竹笋质嫩、色白、清脆、味甜,没有一般竹的特殊"泥味"。一道鲜笋片打汤,味道美极了。南茶盛产于武夷山市南路的武夷镇、星村镇,特指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天心、慧苑、桂林、马头等村落。该地茶叶通称"武夷岩茶",名扬海外。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之称,香、味两绝。"武夷肉桂"、"武夷水仙"、"大红袍"属佼佼者。西鱼指武夷山市西路的洋庄乡区域河流,尤其是在西际、坑口支流中的河鱼。烹调鲜鱼时不用加食油或其他佐料,下几粒食盐即可,吃起来肉嫩味甜。北米产于武夷山市北路的吴屯、岚谷两乡,当地的大米粒大、色好、味香、饭多。北米之好与当地高山地区特殊气候相关,城里人争相购买。
Ⅲ 丹霞和侗族的特色
丹霞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
目录[隐藏]
简介
丹霞地层
丹霞申遗
[编辑本段]简介
广东丹霞山风光——阳元石上世纪30-40年代,原中山大学地质系陈国达教授提出了"丹霞地形"的概念并推动了华南丹霞地形的研究;40-70年代末,原中山大学地理系吴尚时、曾昭璇教授将红层地貌作为独立的岩石地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并使“丹霞地貌”这一名词得以广泛传播;80年代以后,科学工作者先后对我国21个省区近400处丹霞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把丹霞地貌研究推向全国。1991年在广东省丹霞山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丹霞山是丹霞地层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现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广东丹霞山风光——阴元石
[编辑本段]丹霞地层
江西龟峰景区的卧佛丹霞地层是华南地区上白垩统丹霞组标准剖面,丹霞地貌则是中外公认的同类地貌类型的典型代表。到2008年为止,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已发现丹霞780多处,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据国际上的研究资料所知,世界上红层广泛分布在除南极之外的各大洲,发育了与中国丹霞相同或相似的地貌类型。因此,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红层地貌类型。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绣锦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丹霞申遗
2009年4月,“中国丹霞”申遗材料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核,正式成为“申遗”提名项目,拿到了2010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入场券”。 “中国丹霞”是2009年我国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经过专家组考察和研究,最后确定能够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最为理想的6个申报点作为组合项目同时捆绑申报,包括: 丹霞山贵州赤水(青年早期) 福建泰宁(青年期) 湖南崀山(壮年早期) 广东丹霞山(壮年期) 江西龙虎山(老年早期) 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 -------- 当地时间1日,“中国丹霞”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包含的6个申报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新华网巴西利亚8月1日电(记者毕玉明 陈威华)“中国丹霞”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40个。 “中国丹霞”项目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包含的6个申报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六省申遗办公室负责人王智光在现场说:“‘中国丹霞’是世界遗产中的一颗明珠,我们一定保护好这颗明珠,让她更加璀璨,为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作出努力”。 江西省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曾绍平表示,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工作更为重要。他说:“遗产保护是皮,遗产利用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地政府一定会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本届大会上,来自中国的另一项申遗项目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7月31日被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侗族(The Kam People)民族概况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 侗族少年依据联合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编辑本段]民族历史
虽然历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于百越中的那一支,尚无定论。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族,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多数学者认为侗族是起源于“骆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越”。魏晋以后,这些部族又被泛称为“僚”。明代邝露所著的《赤雅》中说,侗族也是属于“僚”的一部分。现在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有的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从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编辑本段]民族建筑
三江程阳风雨桥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 侗族传统建筑[1]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全长64.4米,宽侗寨鼓楼3.4米,高16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侗寨鼓楼,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编辑本段]社会经济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侗族地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帝国主义、清朝官吏、封建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下,侗族人民的生活极端贫困。一直到解放前的侗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主要地位。有的地方地主每人平均占有土地为贫下中农的20倍以上,地主阶级通过地租向农民进行剥削。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对农民的剥削也极其严重。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侗族地区实行了反动的保甲制度,利用一些封建上层人物充当伪乡、保长,为虎作伥,并以“连保连坐”的方式对劳动人民进行法西斯统治,使侗族人民陷于无限痛苦的深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9日,广西龙胜县侗族人民和壮、瑶、苗等兄弟民族建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1952年12月3日建立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1954年5月7日建立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1956年7日23日建立了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年12月5日建立了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1984年11月7日建立了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1986年9月22日建立了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实现了侗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这些自治地方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完成了民主改革。195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采用民主协商改革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接着,这些自治地方又分别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使侗族地区发生了变化。这些地方纷纷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林、牧、副、渔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地方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建立机械、化肥、水泥、造纸等中小型地方工业。三江侗族自治县大部分村寨用上了电。水电事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黔东南仅有不到500公里的公路;现在,湘黔铁路横贯黔东南,并且县县有了公路,乡乡通了汽车。解放前,每县仅有中学l所,小学最多不过3所;现在,中学已普及到区,小学已普及到在队,已有大批青年进入中等学校以至大学深造。各级各类学校已培养造就出大批侗族出身的国家干部、教员、技术员、工程师,专家和学者。有的侗寨,还自己动手,办起了业余夜中学。过去,侗族人民生病求巫信鬼,而今已延医治疗。天花、疟疾、霍乱、痢疾等恶性传染病已基本消失,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的健康,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不少人家有了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
[编辑本段]文化艺术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姆》、《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 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语称ki212,俗称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侗族“大歌”宏亮磅礴而自由。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调欢快流畅的琵琶歌亦为侗族所特有。始于19世纪初的侗戏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鼓楼、风雨桥是侗家建筑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以三江县的程阳桥最负盛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编辑本段]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标准英文译名:Kam Grand Choirs) 是中国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含今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及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侗族大歌大侗族大歌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更为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举行对歌比赛活动。那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于是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侗族的各种民歌,特别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们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编辑本段]民族服饰
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衽无领,包大头巾,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惯束腰带,包头帕。用黑、青(蓝)、深紫、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女裙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侗族传统服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侗族传统男装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 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侗族传统家庭榕江县七十二寨侗族服饰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编辑本段]民族饮食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编辑本段]风俗习惯
“月也”,是这一村身着节日服装的侗族妇女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编辑本段]宗教信仰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编辑本段]重要节日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 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掺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
Ⅳ 河北省内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2.野三坡
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兔耳岭之石,丹霞之貌,大理之城,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1986年开发旅游业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海内外游人的青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地处北京西部,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3.白洋淀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白洋淀有大小两个范围:狭义或小白洋淀是周围淀泊里最大的淀,广义或大白洋淀是以狭义白洋淀为主体的、周围淀泊的总称,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
4.白石山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
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5.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
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20公里处,西南距离邯郸市区15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明清时期曾为冀[2]
南三府之一的广平府治所,故称为“广府”。广府古城坐落于达4.6万亩的永年洼湿地中央,为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被誉为“北国小江南”。
6.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7.娲皇宫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8.嶂石岩
嶂石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石家庄西南的赞皇县境内(到赞皇县城52公里),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区约110公里,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
9.百里峡
百里峡景区是野三坡风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景区,经过二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和精心打造,始终贯彻“建精品、创名牌”的战略,景区品位和档次不断攀升,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游客人数逐年上升,客源市场基本稳定,主要覆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及华中、华东部分地区。
10.普乐寺
普乐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
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Ⅳ 丹霞山的传说是什么(说详细一点)
相传,很久以前,丹霞山叫烧木佛旧地,烧木佛旧地有个木佛精,住在锦石岩,专抓山下的黎民百姓藏到山上岩洞里,然后砍山上的大树把百姓烧成焦肉而食。一天,木佛精又到大石山下的村庄去抓人,他右手抓到一个英俊潇洒的男青年,名叫阿丹,左手抓到一个美丽漂亮的少女名叫阿霞,夹在腋下一阵风飞回锦石岩。木佛精看到阿丹、阿霞如此英俊漂亮,舍不得立即烧死吃掉,便施展法术,要阿丹、阿霞做他的奴婢,终日侍候他。阿丹、阿霞被关在伏虎岩,他俩同病相怜,相依为命。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这对苦命的孩子,便成了一对情侣,以爱来抗争魔鬼。他们眼看着周围一堆堆尸骨,心想总有一日要被木佛精吃掉,为了逃出木佛精的魔掌,他俩日夜思量也找不到逃生的计策,因为木佛精眼睛犀利,能看穿大山巨石,不管你走到那里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都要把你抓回来重罚。加上他身上有两件宝贝,一件是火葫芦,一件是水葫芦,抓不到你就放出火葫芦的火或水葫芦的水把你烧死或淹死。若要逃生,得趁木佛精睡着后,双目紧闭时,先把他两件宝贝偷走才行。一天,木佛精下山抓到两位百姓,放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焦后,提来一大桶洒美滋滋地吃起来,人肉吃完了,酒喝干了,木佛精醉了,倒在地上呼呼入睡。阿丹和阿霞看逃走时机已到,两人轻手轻脚来到木佛精身边。只见木佛精张开血盆大口,鲜血夹着口水流了一地,鼻子喷出的腥气卷起岩洞的砂尘,漫天飞舞,两只葫芦挂在胸前。阿丹和阿霞刚想伸手摘他身上的葫芦,岂料木佛精来了个侧身,一个葫芦挂在脖子上,另一个葫芦被压在腰间当睡垫。阿霞手快一下解下脖子的葫芦,但阿丹眼看着木佛精腰间露出的半截葫芦不知所措。突然木佛精伸个懒腰,阿丹、阿霞以为木佛精醒来了,赶快撒腿就跑,由于心慌,一脚踢飞了木佛精入在身边的茶壶,惊醒了木佛精。它大声呼叫阿丹、阿霞,不见回答,摸摸身上的葫芦少了一只,心想肯定是他俩做的恶作剧,用它的妖精眼一扫,只见阿霞手拿着葫芦,阿丹牵着阿霞的手在山峰溪涧奔跑。由于饮洒过量,木佛精想起身追赶又身不由已,几次爬起又摔了下去。妖精就是妖精,只见他用力往自己腹部打了一拳,口中喷出一道火光,木佛精酒醒,哈哈大笑道:“你有飞天遁地的本事,也休想逃出我烧木佛旧地。”说完又是哈哈大笑,笑声惊天动地,漫山树林沙沙作响。阿丹、阿霞意识到木佛精知道了,不走也就没命了,为了生存,他俩沿着锦江而下,再转过群山环抱的大石山,攀上最高峰的巴寨,跨过董塘河,穿过将军寨,又越过锦江河,他俩觉得身后好似有一股风在追赶,走了半天还没有逃出烧木佛旧地。后面的风越来越大,脚越来越不听使唤。这时木佛精跃上半空,哈哈大笑说:“再跑就烧死你俩!”阿丹和阿霞定睛一看,木佛精如一只大魔鬼,青面獠牙,咧开血红大口,张牙舞爪地挥舞着葫芦。阿丹、阿霞被吓坏了,牵着手,不管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顾。木佛精看来是抓不回他俩了,大声吼道:“你走吧,我要你变成烧焦的石头。”于是打开手中葫芦盖,一道红光从半天射向群山,顿时火光冲天,大山燃起了大火,风助火势,火趁风威,树木、石头烧得劈劈啪啪满天作响,熊熊烈火沿着阿丹、阿霞走的路线燃烧,眼看大火就要燃着阿丹、阿霞了。如果这样下去,一定会被烧死,阿霞突然急中生智说:“阿丹哥,你赶快跑,跑得越快越好。”阿丹撒开双腿,象飞人一般,越过崇山峻岭,可是不管阿丹走得多么快,还是走不出木佛精的魔爪。一刻钟过去了,又是一刻钟过去了,已经绕丹霞山走了一个圈。“火再红些,风再大些!”木佛精咬牙切齿地叫着。火越来越大,看来逃不出火海了,阿霞突然想起太阳升起的地方,应该是一条金光大道,于是他大声说:“阿丹哥,往东跑,不能回头,一直往东跑!”说完她停下脚步,打开手中的葫芦,对着烈火就要喷洒。突然狂风掀起一团高数十丈的烈火,劈头盖脑地向阿霞袭来,阿霞被火浪喷倒在地上,烈火从脚一直烧到头部,动弹不得了,只是手中葫芦的水仍汩汩地流着,顺着低洼的南方流去,流成了一条河。也就是现在的锦江河。 阿丹朝着东方撒开双腿,飞快地奔跑,越过高山,跨过河流,眼看就要逃出木佛精的魔爪,这时他想牵着阿霞没有赶上。他猛顺回头追寻阿霞,看见阿霞全身已被烈火烧得通红,变成了一座大山(即现在的睡美人)。阿丹惊呆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烈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继续向东燃烧,烧着了阿丹的衣服,烧着了阿丹的头发,直到把阿丹烧成一座焦岩,变成现在大家看到的人面石。 木佛精火葫芦的烈火把山石烧成红色,阿丹变成了人面石,阿霞变成了睡美人,但是烧不灭阿丹、阿霞忠贞的爱情,他们依然朝夕相伴,岁暮相守。 后人为了纪念阿丹、阿霞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爱情故事,用阿丹、阿霞的名字,把这里的山叫丹霞山。
Ⅵ 有关武夷山景点的资料,详细一点
九曲溪、大王峰、玉女峰、青龙大瀑布
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总面积99975ha。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鉴于武夷山具有上述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中国政府推荐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自然遗产】
武夷山拥有独特、宝贵的自然遗产价值。
1. 武夷山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随海拔递增,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350-1400m,山地红壤)、针叶阔叶过渡带(500-1700m,山地黄红壤)、温性针叶林带(1100-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2158 m山地黄红壤)、中山苔藓矮曲林带(1700-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2158m,山地草甸土)五个植被带,分布着南方铁杉、小叶黄杨、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
2.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
武夷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峰峦叠障,高差悬殊,绝对高差达1700m,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许多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物种资源极其丰富。
2.1 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
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种子植物类数量在中亚热带地区位居前列,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种子植物种类数量在中亚热带地区位居前列,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单种属孑遗植物;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武夷山兰科植物尤其丰富,已知有32属78种,宽距兰,多花宽距兰为中国新记录种,盂兰为福建省公布新记录。而蕨类就有14个,如武夷山铁角蕨、武夷蹄盖蕨、武夷耳蕨、武夷假瘤足、武夷粉背蕨、武夷凸轴蕨等以"武夷"作为种加词的就达6种之多。武夷山的古树名木具有古、大、珍、多的特点,如武夷宫880年树龄的古桂、坑上980年树龄的南方红豆杉等,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存价值。
2.2 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武夷山已知的动物种类有5110种,其中:哺乳纲71种,鸟纲256种,鱼纲40种,两栖纲35种,爬行纲73咱,昆虫已定名4635种(其中有700余个新种,20种中国新记录)。在动物种类中尤以两栖、爬行类和昆类分布众多而著名于世,中外生物学家把武夷山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类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目前,已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动物有46种,黑麂、金铁豺、黄腹角雉等11种列入一级保护。属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种类有97种。中国特有野生动物49种,崇安髭蟾(角怪)、崇安地蜥、崇安斜鳞蛇、挂墩鸦雀更为武夷山所特有。
2.3 世界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
武夷山丰富的种质资源早已成为中外科学家和研究机构所关注,十九世纪,英、法、美、奥地利等国学者就进入武夷山采集标本。武夷山现已发现或采集的野生动植树物模式标本近1000种,其中:植物模式产地57种;野生动物新种中的昆虫模式标本779种,脊椎动物模式标本产地种达56种。至今,仍有大量模式标本保存在伦敦、纽约、柏林、夏威夷等地的著名博物馆内。
3.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的自然景观,属罕风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
3.1 武夷山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质清澈,全长62.8公里,流经中部的生态保护区,蜿蜒于东部丹霞地貌,分布峦岩壑间和深刻的断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峦岩壑间萦回环绕,9.5公里的河曲,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曲率达1.9公里。九曲溪两岸是典型的单斜丹霞地貌,分布着36奇峰、99 岩,所有峰岩顶斜、身陡、麓缓,昂首向东,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优越的气候和生境,又为群峰披上一层绿装,山麓峰巅、岩隙壑嶂都生长着翠绿的植被,造就了"石头上长树"的奇景,构成了罕风的自然山水景观。
3.2 九曲溪风光是山与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峰岩高低、河床宽窄、曲率大小、水流急缓、视域大小、视角仰俯等都达到绝妙的程度,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独特美景,溪光山色中溶注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登山可览碧水清溪,涉水能看奇峰异石,乘一叶古朴的竹筏顺溪而下,可赏奇拔秀伟、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形象美;可品泉歌鸟鸣、浪击轻舟、篙点褐石、绿树红花的色彩美;可看流水游鱼、浮云飞鸟、艄公游人的动态美;可睹云绕山嶂、雾锁峰腰、雨罩群峰的朦胧美,身临秀色美景,犹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聆听丰富有变奏的交响乐章,欣赏韵味独特的瑶池歌舞,品味韵律有致的美丽诗篇,如痴如醉,飘飘欲仙。这是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精华,堪称世界一绝。
3.3 武夷山九曲溪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
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继,你来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人类的活动传播,发展了武夷山,为自然山水增辉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驻足在九曲溪两岸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有高悬崖壁数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处;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鸿儒大雅的书院遗址35处;有堪称为中国古书法艺术宝库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乡民保护武夷山水和动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宫观寺庙及遗址60余处。这些遗存星罗棋布,如璀璨的宝石,镶嵌于武夷山的溪畔山涧、峰麓山巅、岩穴崖壁,将古人的智慧、先哲的思想、人民的劳动融于自然山水之间,为武夷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以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感。这在我国的诸多景观中是极为罕见的。 1982年,武夷山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文化遗产】
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不仅能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与理学思想文明有着直接的、实质性的联系,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第3、5标准。
1. 武夷山的"古闽越"、"闽越族"文化遗存是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以及占地48万m2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
在武夷山东部绝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是古先民丧葬遗存,距今30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残片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棉纺织品实物。武夷架壑船棺是现今国内发现年代最久远的悬棺。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悬棺葬俗的发祥地,其实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和已消逝的古闽族文化的极为珍贵资料。
占地48万m2的汉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它是中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在创建选址、建筑手法和风格上独具一格,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筑材料、文字瓦当、铁器青铜器等,分别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体现了中国文明的最高水平,为研究汉代闽越族盛衰及江南经济文化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 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筑了中国宋代至清代(13世纪至20世纪)700余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代表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民族精神,影响远及东亚和欧美诸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至今,国外还保留着日本朱子学、朝鲜朱子学(退溪学)等,吸引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理学思想的研究。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荷兰国立莱顿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哥伦比亚、哈佛、夏威夷等地大学都开设有攻读朱子学博士学位的研究院。1982年以一来,在夏威夷、厦门、武夷山、台北召开了4次国际朱子理这研讨会,探讨理学文化与儒学思想的渊源关系和发展历程以及朱熹理学的现实影响。
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首不可分割的联系。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发展。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余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在朱熹的影响下,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在武夷山溪畔峰麓择基筑室,著述授徒,仅宋元间在武夷山创立书院的著名学者就有43位,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赞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及其门人、后人在武夷山的活动,为武夷山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文化遗存,如书院遗址武夷精舍、有朱熹等理学家富有哲理的题刻, "逝者发斯"、"修身为本"、"智动仁静"等、有现存朱熹撰并书字数最多的"武夷神道碑" 、还有朱熹创办的社仓等等。这些文化遗存,对研究朱子理学和儒学的兴衰演变以及中国哲学理想史都是非常珍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价值比较】
武夷山从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与其它同类地区和遗产地的价值比较,有以下突出特点: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的植被类型。按地区分布格局可分为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常绿阔叶林,其中以亚洲的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最为广泛,位于北纬23o40′-32o、东经99o-123o,海拔100M-2800M之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的亚热带常绿林又占中国常绿阔时林面积的3/4,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为标志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它是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而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又是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最为典型、物种最丰富和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
与我国同类遗产地的景观方面相比,黄山雄奇,峨眉山峻秀,泰山古老,但这些遗产地都是山岳风景,或有山无水,或有水不能舟游,或有文少景,或有景缺文。武夷山则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不仅"奇、秀、美、古"兼而有之,而且在山与水的紧密结合、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上达到绝妙的境界。清澈碧绿的九曲绕山而行,曲折萦回。发育典型的丹霞单面山、块状山,柱状山临水而立,千姿百态。又有3000余年的古文化遗存洒落在溪畔峰麓,岩壁洞穴。自然山水之中溶注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游人乘坐古朴轻巧的竹筏顺溪而下,急速飞跃险滩,缓缓漂过深潭,饱览武夷溪光山色,瞻仰两岸文化古迹,既可享受桂林的诗情画意,又可领略百胜滩的惊险刺激,令人叹为观止。这一独特的资源是其他遗产地所难以比拟的。
与同类历史文化遗存相比,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几处悬棺葬中,武夷山架壑船棺是年代最早、形制最古朴的。武夷山西汉闽越王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更有许多位居全国同类文物的前列,有全国最大的花纹空心砖,全国最长的铁矛头,有全国最重的铁犁,有全国最重的铁门臼、户枢,有全国最早的铁鱼叉、顺形陶水管道、宫中豪华浴池;还有同时期仅见的铁五齿耙。这些文物分别代表当时中国文明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武夷山与泰山各有千秋。泰山孕育孔子,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骨干。武夷山造就了朱熹,朱熹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构建了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朱子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700余年间的正统思想。因而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中国文化史、传统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综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获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现代。
【重点景观介绍】
1. 天游峰景观
天游峰海拔408m,相对高度215m。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站在一览台上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邀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一览台位于景区中心,是一处绝好的武夷山水观赏台。随着时序流转,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日出、云雾、佛光、夕阳、明月等天游五绝,从一览台上赁栏远眺,但见群峰点点。俯瞰九曲溪,可见溪水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约120m的瀑布,称雪花泉。峰上名木古树众多, 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峰顶胡麻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其中最大一幅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题写。意思是说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胜地",理应号称"第一山"。也有人解释说,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占居的名山,就应该是天下"第一山"。
2. 九曲溪景观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品旅游项目,因而有了到武夷山旅游"不坐竹排(竹筏),等于白来"之说。游客到星村乘坐竹筏,至一曲武夷宫码头上岸,从九曲顺水漂流而下,游程约90分钟。
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全长62.8公里。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质达国家地面水Ι类标准,九曲溪从西向东,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可谓曲曲含异趣,湾湾藏佳景。清澈的溪水是武夷山的灵魂,乘上古朴的竹筏荡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游人可领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
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钱其琛副总理游览武夷山后感慨万千欣然留下"三峡雄伟壁立,漓江清碧秀丽,武夷山水,两者皆备,尽在其中"的赞叹。
游览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朴的竹筏。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中极富韵味的参差美。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仍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
3. 大红袍景观
大红袍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景区著名大峡谷 "九龙窠"内。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独特的节理发育,使峰脊高低起伏,有如九条巨龙欲腾又伏。峡口矗立着一座浑园的峰岩,象一颗龙珠居于九龙之间,势如九龙戏珠,高远眺望,维妙维俏。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劲松苍翠,修竹扶陈,绿意葱葱。久负盛名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的最深底部。区内还有九龙洞、九龙瀑、九龙潭、海螺叠翠、流香涧、清淙峡、飞来岩、玉柱峰、雄狮戏龟等自然景观和九龙名丛园,古代摩岩石刻等人文景观。
举世闻名的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挺拔精神、枝繁叶茂。它已有340余年的历史,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故有"茶中之王"美誉。椐民间传说:明朝有一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忽然重病,考期已近,病尚未愈,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龙窠崖上之茶叶为药给秀才服用后,病即痊愈。后秀才高中状元,衣锦返乡。为报救命之恩,把钦赐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因此得名。
九龙涧、瀑、潭。九龙窠两则悬崖峭壁上,常年不断有岩泉滴落,涓涓细流汇成涧流,洞水流到九龙亭前山谷,涧床落差大,形成泉瀑,瀑下深潭称为九龙潭,三者结合构成奇景,蔚为壮观。
游览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朴的竹筏(当地人叫竹排)。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中极富韵味的参差美。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无遮无拦,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仍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
武夷山的得名有两中传说:唐尧时代有一长寿老翁隐居此山,生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率众农耕。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了武夷山;再一种说法是:此地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古越人的首领叫武夷君,后人就把此地称作武夷山了。西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在此设坛,用干鱼祭祀武夷君,唐天保年间,朝廷封武夷山为“天下名山”。
一、来武夷山
您可以乘汽车、火车或飞机来武夷山,您也可以直接致电您当地的火车站问询处。如果您处无直达武夷山的火车,可以先在江西上饶火车站下车,转乘3.5小时公交车到武夷山,票价25-28元。武夷山现已开通全国20多个城市的航班,请直接致电当您的航站查询具体航班。
二、入住酒店
建议大家首先选择入住度假区内的酒店,从位置、环境及交通上都比市区好许多。度假区—风景区2-5公里,市区—风景区15-20公里。由于风景区内酒店很少,仅在武夷宫景区内有2-3家酒店,分别为武夷山庄、幔亭山房等。度假区内大约有30多家酒店,一般档次都在准二星--三星级档次(武夷山最高级的酒店只为三星级,另武夷山庄大王阁和远华国际大饭店待评4星)。酒店标准房的房价,标牌价一般为260元--528元/间。如果没有提前预订,直接到前台入住登录,价格都在8折以上。所您出行前,最好是提前预订酒店了,本网站的价格基本保持在3-4折之间。市区的酒店不多,多为旅社。酒店有武夷大饭店、崇武山庄、金穗大酒店、凤凰大酒店、百花岩山庄等(均为二星档次)。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建议不要入住准二星级以下酒店。
三、游览路线
武夷山的游览时间以头尾3--4天为宜。武夷山的常规景区为:天游峰--武夷宫景区、九曲溪漂流、一线天--虎啸岩景区、自然保护区、大红袍--水帘洞景区、桐木溪漂流、青龙大瀑布40元、龙川大峡谷36元、下梅自然村古民居20元、城村汉城遗址80元、莲花峰—遇林亭窑址20元。
游览时间超过3天以上,门票可以买景区统票(111元),即一票包干到底,4日内有效,景区统票可以游览的景点,可以查阅“景区门票价格”。景区统票,在任何一个景区售票口都可以购买。买散票也可以,大部分的散票是1日有效的,买单个景点票有个缺点就是有效期问题,比如,如果是第一天下午去玩一线天景区,就必须把虎啸岩景区也玩完,要不第二天门票就作废了,大红袍景点和水帘洞景点雷同。统票的好处是方便,只要买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省下不少排队买票的麻烦。不过我还是建议您买散票,一则按上面的行程安排散票会相对统票便宜6元,游玩后的门票也不怕丢失,另多几张门票作纪念了。
【行程安排】
(仅供参考):
线路一
D1下午:一线天、风洞、神仙楼阁、虎啸八景
D2上午:天游峰、茶洞、云窝;
下午:九曲溪漂流、武夷宫、宋街、博物馆、朱熹纪念馆,水帘洞、鹰嘴岩、天车架。
D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一日游、桐木溪漂流、龙川大峡谷、青龙大瀑布等。
☆武夷山景区精华游:
上午:天游峰景区(游览云窝、茶洞、隐屏峰、天游峰、天游阁等);
下午:九曲溪景区(游览九曲溪竹排漂流、武夷宫、宋街、武夷茶文化)。
( 注:天游峰景区为武夷山第一胜地,九曲溪景区为溪水中的精华之一)
☆武夷山生态精华游
武夷山生态公园(青龙大瀑布、龙川大峡谷、桐木溪漂流)
(注:生态公园游览区:让您回归自然,纵情山水,是一次真正的心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桐木溪漂流堪称华东第一漂!惊险、刺激!属武夷山三大精华景点之一。)
☆武夷山其它精华景点:上午:一线天、风洞、神仙楼阁、虎啸八景;
下午:水帘洞、鹰嘴岩、天车架、九龙窠、大佛、大红袍景区。
上午:城村汉城遗址、闽越王朝古文化歌舞表演;
下午:下梅古民俗风情村。
晚上:武夷山华夏民族城大型歌舞表演(异国双性人表演)
出游时间:早上6:30,下午1:30为宜。
武夷山旅游注意事项:
1. 旅途中尤其是在火车下铺的旅客注意人身、货物、证件安全!
2. 旅途疲惫,请注意休息
3. 不喝生水、凉水,不要随便吃街边小吃
4. 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睡觉要防止着凉,在火车上尤要注意保暖
5. 不要单独活动,不要轻易乘坐人力车
6. 请注意天气变化
7. 由于行车时间较长(13小时半),请自己准备一些食品
8. 乘坐竹筏时未经艄公同意不要在竹筏上站立行走
9. 爬山时(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尽量穿平底鞋
10. 请注意当地导游的其他旅游提醒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福建、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名山、自然遗产
参考资料:
1.武夷山首页:http://www.china-wuyishan.com/
2.武夷山特产:http://www.wysgw.com/
3.武夷山机场:http://www.wysairport.com/cn/
贡献者:
kinmark、设计基本靠手、泷汐、我爱MINMIN、 flyingship、fjd0105、萍栏望月、xztlsy、laoxutong、雪雪小猫、vviki、鱼雁花月、gkyw、zhuofeng41、luwql、九洲国际旅行社、刘骏一、铁甲列车、yezhang256、清露不留痕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世界遗产名录、乌龙茶、瑞金革命遗址、浦城、南平倭竹、瑶里镇、赣江、泰宁县、清流县、斑尾鹃鸠、丹霞地貌、赣州、茶王、福建、闽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悬棺、火锅、板鸭、世界遗产、锋面雨、太姥山、武夷山庄、广丰、上饶、三百山、彭祖、5A级旅游景区、建盏 更多>>
Ⅶ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哪里拍摄的
你好,全程拍摄地为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南台村,张掖丹霞口小镇为最主要的取景地之一,剧中加石头城。
Ⅷ 旅游胜地国内
一生必去的10国内个旅复游胜地
中国十大旅制游胜地排行No.1、丽江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2、三亚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3、黄山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4、九寨沟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5、桂林山水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6、鼓浪屿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7、长城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8、张家界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9、布达拉宫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排行No10、西湖
旅游胜地是指知名度较高,具有一定特色,对旅游者产生较大吸引力的游览区或游览地。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Ⅸ 武夷山在哪
在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