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花枝山地理位置

花枝山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9 15:32:16

① 云南有个蝴蝶泉,它的详细地理位置在那里蝴蝶泉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距大理古城北约25公里,距离下关40公里。蝴蝶泉泉水清澈如镜,面积约50平方米,深约4米。泉水从池底鹅卵石缝中涌出,泉水清碧,沁人心脾。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

关于蝴蝶泉的由来,民间流传着种种解释和神奇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
蝴蝶泉原名无底潭,潭边住着樵夫张老爹和孤女雯姑。一天,父女俩上山砍柴,忽见一只受伤的小鹿跑来伏倒在雯姑身边,呦呦哀叫。不一会,一个手持弓箭的猎手也紧紧追了上来。雯姑抱起可怜的小鹿向猎人求情,请求不要杀死小鹿。猎人名叫霞郎,他接受了雯姑的请求,即以小鹿相赠,并从药囊中取出药粉,为小鹿敷药治伤。雯姑对霞郎感激不尽。此后,他俩常在无底潭边相会。雯姑还把自己绣有一百只蝴蝶的"百蝶中",作为爱情的信物送给霞郎。
谁知在大理城的虞王,对美貌的雯姑早就垂涎三尺了。他求婚被拒绝后,借口要让雯姑去虞王府里绣百蝶,把她抢走。张老爹上前救护,竟被虞王府兵丁活活打死。通人性的小鹿目睹这一幕莫惨状,立即飞奔上山找到霞郎,咬着他的衣裳往山下拽。霞郎来到无底潭边,见了雯姑的遗信,他先安葬了老人,随后便背上弓箭,骑马举刀赶到虞王府。趁着夜深人静,霞郎救出了雯姑。虞王发现后,急派总管率兵追来。霞郎张弓搭箭,一箭射到倒一个追兵……无奈追兵人多势众,霞郎只得护着雯姑且战且退,最后退到无底潭边。这时,霞郎的箭射完了,刀也砍断了。在无路可逃时,霞郎雯姑相抱着跃入无底潭,小鹿也跟着跳潭为自己的主人相殉。说来也怪,就在他俩跳潭时,万里晴天突然变为电闪雷鸣,下起暴雨,把虞王的总管和兵丁吓跑了。
雨过天晴,鸟语花香,潭中飞起一对大彩蝶,随后又飞出一只只彩蝶。相传,他们就是霞郎、雯姑及小鹿相霞郎贴身所带的"百蝶叶"的蝴蝶变出的。
为纪念霞郎、雯姑,人们不但把无底潭改名蝴蝶泉,还在他俩跳潭殉情的历四月十五这天,到泉边凭吊,怀念这对坚强不屈的情人。一对对情侣恋人,还在这天到泉边聚会,唱调子,跳舞,倾诉爱意之情。四面八方的彩蝶,也在这天纷纷飞来泉边相会,遂成大理的奇状景观之一。

② 哈尔滨大顶子山具体位置

大顶子山 :原名伊克堆累山,赫哲语意为老牛顶子,又为大鼎子山。大回顶子山位于县城西答北19km,主顶古称制俄顶,海拔801m,为县内第二高峰。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坡陡峻,北坡略缓,共有八顶,山上生长着许多杜鹃,以兴安杜鹃为最。尤其以制俄顶上生长的杜鹃为高大,株高2.5m,干粗者达5—6cm,形同小树。

每当五月初旬县内其它诸峰的杜鹃一片姹紫鲜红,制俄顶上花枝尚未萌动。待到五月中旬诸峰花期已过。制俄顶上杜鹃方始盛开,直到五月末而花枝仍繁。登临一望,鲜红似火,甚是壮观,颇有“人间五月芳菲尽,顶上佳花始盛开,常道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之感。山上峰峦起伏,清泉小溪,自然景色宜人。山上原有一清虚亭(现已拆),为县内观日出的最佳去处。

北山曾是抗日根据地。1936年3月6日,抗联七军曾在此与日寇血战,伪县参事官大穗久雄即亡命于此,军长陈荣久亦于此壮烈殉国。陈荣久及连副侯培林,战士金元俊三烈士墓葬,至今仍在大顶子山,为后人凭吊瞻仰之地。

③ 河北著名的是什么山

河北名山 祖山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因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盘亘而成,故称祖山。其主峰天女峰(又称黑尖顶)海拔1424米。祖山风光秀丽,有七大景区,113个景点,以奇石、奇水、奇花、奇洞著称。奇石以神龟探海、观音送子、奇峰挂月等最为著名;奇水有著名的花果山瀑布、北龙潭瀑布,其响山多洞穴,雨急风吹,产生共鸣,故称响山。祖山植被繁茂,花木繁多,尤以天女木兰花最为珍稀。天女木兰花为太古第四纪冰川期幸存名贵花卉,有植物化石之称,系国家濒危植物,为祖山所独有。雾灵山雾灵山位于兴隆县境内,主峰海拔2118米,为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历史上曾称伏凌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遍游雾灵山(伏凌山),并在《水经注》中称道:“伏凌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夏结冰(凝冰夏结),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明代学者顾炎武称其“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后人又称其为“求道灵山”,故名“雾灵山”。雾灵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国探险协会(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雾灵山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奇峰怪石为骨架,以清溪碧泉为脉络,人文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山上植物繁茂,峡谷纵横,幽潭飞瀑,云海茫茫,气候多样,“山下飘桃花,山上飞雪花”,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称。尤以奇峰、秀水、林海最为著名,在雾灵山观日出,看佛光更是一大奇观,人称“北京第一缕阳光从这里升起”。长城岭(崇礼群山)长城岭(崇礼群山)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河北名山,长城岭地处崇礼县西北部,主峰海拔2010米,山顶有明古长城遗址,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岭地处和平森林公园,连同周边的翠云山、喜鹊梁、红花梁,有近十万亩森林。这里植被茂盛,有林海、松涛,夏季鲜花盛开,秋季万山红遍,冬季白雪皑皑,堪称林海雪原,还有北方最大片的白桦林。崇礼群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长城以南的滑雪胜地。这里雪期长达5个月,雪质可以和欧洲阿尔卑斯山相媲美。凭借这些优越的条件,我省先后在长城岭开设了高原训练滑雪基地,在红花梁开设了万龙滑雪场,在喜鹊梁开设了波罗美的滑雪场,崇礼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夏季旅游、冬季滑雪胜地,每年吸引30多万游客观光、登山、滑雪。小五台山位于蔚县,旧称雾山,地处燕山、恒山、太行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为燕山之尾,恒山之首,太行之翼。小五台山东西南北中五峰突起,彼此相连,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朝岚夕烟,瞬息万变。其中,东台海拔最高,达2882米,为我省最高峰。小五台山原始神韵浓厚,森林茂密,植物繁茂,幽峡静谷,蝶飞鸟语,动物出没,是华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小五台山主要景区有金河口等多处,金河口位于北麓峡谷,溪流经过峡谷岩石呈金黄色,故为金河口。观澜台、塔林、珍珠泉,七彩石滩、一线天等景观美不胜收。野三坡野三坡景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太行山与燕山交汇处,距首都北京100公里。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这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自然山水景观,被世人称为“世外桃源”。野三坡风景区的特点是一个“野”字。风景以自然的山水泉洞、林木花草为主,北部万山环绕,以长城为屏障,南部为山区谷地平原,拒马河纵穿而过,山清水秀,风光明媚。野三坡由多个各具功能的景区构成,分别是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白草畔原始森林保护区、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览区等。白草畔森林游览区(其主峰海拔1983米)山势挺拔,奇峰怪石林立,满山野花盛开,野生动物成群,森林遮天蔽日,堪称太行“绿色明珠”。登石城岭可观日出赏云海,探蚂蚁岭上的红蚁巢穴,听风动石畔的松涛,赏千亩杜鹃,游万亩林海,使人流连忘返。野三坡不仅有酷似桂林山水的拒马河风光,形如鬼斧神工的峡谷奇观,幽深奇异的溶洞,神秘离奇的怪泉,谜底难解的金华山,还有巍峨的长城、苍劲的摩崖石刻,古老的栈道、庙宇,保存完好的古智人化石和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及兴建的少数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风采,被誉为“京畿胜景”。白石山白石山位于涞源县,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山体雄峻,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主脊长达7000余米,主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奇峰林立,绝壁纵横,险壑遍布,是我国惟一的大理石岩峰地貌景观。白石山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密,森林面积达2.8万亩,有观赏价值极高的纯红桦林,山北麓有全国重点文物———白石山长城,是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西麓有著名的峡谷———十瀑峡。顾名思义,十瀑峡多瀑、多涧、多潭,峡谷中可听幽谷泉鸣,可观飞瀑流泉,白石山气势雄伟,山中多云雾,又称北方“小黄山”。白石山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狼牙山狼牙山位于易县城西南,山势险峻,挺拔陡峭,犹如长短不齐的巨齿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海拔1700米,抗战期间,日军扫荡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等五人,重创日伪军600余人,激战5小时,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英勇跳崖。1942年为纪念五壮士壮举,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建有五壮士纪念塔,1958年重建,聂荣臻元帅亲笔书写“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狼牙山风景秀丽,为古燕十景之一,主要景观有红玛瑙溶洞,棋盘陀等,狼牙山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天桂山天桂山位于平山县境内,是我国北方著名山岳古刹性风景区,主峰海拔1054米,山为砾岩型地貌,多溶洞,颇具桂林特色,因此称为天桂山。其著名溶洞有白毛女洞、银河洞、藏古洞等。银河洞深达2000余米,为我国北方最大溶洞之一。天桂山还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又称“北武当”,有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修建的归隐行宫———青龙观,著名建筑还有金顶、灵官阁、玉皇殿等。天桂山景色秀丽,山岩险峻,奇石百态,泉潺瀑溅,绿树成荫,风景名胜比比皆是,有高达97.71米的天下第一“归”字,有清冽不竭的槐(树)泉,千奇百怪的奇峰异石,如飞来峰、利剑峰,老虎背等。登顶峰望诸峰,可观云海,赏日出,石家庄尽收眼底。天桂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级景区。驼梁山驼梁山位于平山县,主峰海拔2281米,为河北五大高峰之一。该山以自然景观为主,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可以看山、看水、看草原。这里山势巍峨、层峦叠嶂,有三万多亩森林,密林中飘舞着数百条瀑布,千姿百态,飞珠溅玉,有“一山苍翠,万瀑齐飞”之名。瀑布又形成谷底潭水,形状各异,五颜六色,有“北方九寨”之称。最为奇特的是高山之上,山顶平坦如坻,形成海拔2000米以上的云顶草原。夏季这里碧草连天,彩蝶飞舞,鲜花盛开,恍有人间仙境之感;春季杜鹃、迎春花漫山遍野,有的斜倚冰柱,或俏立冰中,呈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奇特景观;隆冬时节,山上处处冰雕玉砌,构成一幅天然的冰雕艺术长廊。苍岩山苍岩山位于井陉县境内,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华北地区较大的佛教文化名山。山有千年古寺福庆寺,有南阳公主祠,传说隋代南阳公主曾修行在此。山有太行奇木,古檀称奇。苍岩檀千姿百态,迎客檀、罗汉檀、巨人檀、壁虎檀……,为太行独有风景树木。苍岩山最为著名的是桥楼殿,飞虹般架于两山之间,悬崖之上,金碧辉煌,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奇山、幽谷、檀木构成了苍岩山独特景观,内集三绝、四奇、十六景、七十二观,并有闻名于世的圣母龛回音壁,诗云:“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惟苍岩”。

④ 我老家山上有很多紫藤花树,想移栽一棵,具体怎么做

一、修剪养护: 3/1. 休眠期修剪主要是调整藤式,使其生长走向固定,适当疏枝以利营养空间的利用,并删除一些无花枝。 3/2. 花后修剪可采用对头年枝条的强修剪、抹去过多萌芽来适当降低高度,保障灌丛形体和当年生长足量壮枝。秋后花芽分化前对枝条适当进行短截和疏剪,以利保留长枝下部芽分化成花芽。 3/3. 冬季落叶后对植株进行一次全面的修剪,剪除干枯枝,把当年生的枝条剪短1/3到2/3,使其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冬季移至冷室内或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保持盆土不结冰即可安全越冬。春季发芽后及时抹去过密的芽,使养分集中到留下的枝条上,有利开花。每1—2年的春季萌芽前翻盆一次,翻盆时去掉部分旧土,在盆底放些腐熟的动物蹄片、碎骨渣等含磷量较高的肥料做基肥。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二、施肥养护: 施肥养护紫藤施肥应分3步:(1)秋季在紫藤茎部周围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好,施后浇水。(2)早春萌芽之前,每隔半个月施1次氮磷钾浓合肥料,施2次为宜,开花前再追施1次磷钾为主的肥料,用氮肥不要过多,否则会只长枝叶,开花稀少或不开花。(3)开花后应及时修剪,剪除花梗,并追施1次以氮为主的混合肥料或基肥。 三、具体措施: (1)浇水 紫藤消耗水分大,但是仍然要宁干勿湿。盆土只湿不干,不利于其开花。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特别是8月份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扣水。9月份可进行正常浇水。晚秋落叶后要少浇水。在春夏生长期,要充分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秋后要控制浇水,防止萌发秋梢,有利于次年多开花。 (2)施肥 薄肥勤施是使紫藤花繁叶茂的一个重要措施。在生长期,可结合浇水,每半月施一次稀薄饼肥,直至7——8月份停止施肥。9月份继续施肥,但次数、浓度均应适当减少。开花前,可适当增施磷钾肥。紫藤在生长期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饼肥水,开花前施用磷肥,可使花繁叶茂,增加观赏效果。 (3)修剪 紫藤春季长出嫩芽时,要适当摘去密芽。当新枝长到20多厘米长时,可剪去过长部分。在平时,要注意随时剪去徒长枝、病枝和弱枝。在休眠期,也要进行修剪。9月份紫藤老叶易老化下垂,影响美观。可摘去老叶,促其萌发新叶。萌发的新叶嫩绿娇翠,能推迟落叶期,延长观赏期。 (4)病虫害 紫藤有枯叶蛾、蚜虫、刺蛾等食叶性害虫。枯叶蛾可用敌百虫或辛硫磷300倍液喷杀。蚜虫及刺蛾可用80%甲基托普津1200倍液喷杀(以5~6月间进行防治为好)。 夏天:紫藤的叶子便呈现出墨绿色,她伸展出有力的筋骨,叶子越来越多,生长得极为茂盛。走进长廊,满目清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伴着声声鸟语,徜徉其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才觉察出有微风习习吹过,袭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 秋天:她像是一篇优美的诗,一幅美妙的画。黄黄的紫藤叶子,随着秋风缓缓飘落。 冬天:她更像一位干净的少女。突兀的藤茎上,堆上洁白的积雪,银装素裹,迷人极了。 盆栽紫藤养护管理不当,常会出现不开花的现象。盆栽紫藤:如在室内越冬,室温不宜偏高,否则得不到充分休眠,过多消耗了贮存养分,影响来年开花。适量施肥:盆栽紫藤缺肥或过量施肥都会影响开花。一般在花前施稀释的饼肥水,花后施长效磷肥,以促花芽分化。冬、夏两季不再施肥。盆栽紫藤的枝蔓会伸长攀绕消耗养分,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剪去,否则缠绕枝蔓迅猛生长,植株将不会开花。

⑤ 关于天山具体的地理位置、地势环境、各峰及名称…

风光绮丽的雪山——天山

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这两大盆地虽是一对孪生“兄弟”,但自然特征却大不一样。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沙漠地带,只有在边缘地区的绿上才能种杆粮、棉和瓜果。准噶氽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很高山,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有一些绿洲可以种植春小麦、棉花、瓜果等到外,这里的草场优良,畜牧业发达。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在这块盆地上。下面是昆仑山,上面是阿尔泰山.
在天山山系中,海拔在5000 米以上的山峰大约有数十座,除最高峰托木尔峰外,主要还有中哈界峰汗腾格里峰、博格达峰、瓦斯基配卡维里山、德拉斯克巴山、搜雷孜山、史卡特尔东峰、孜哈巴间山等。这些高耸入云的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远远望去,那闪耀着银辉的雪峰,是那样雄伟壮观、庄严而神秘。
博格达峰,海拔5445 米,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的最高峰,与其并列还有两座海拔分别为5287 米、5213 米的雄峰。三峰并立,酷似一只笔架,当地牧民把它们合称为三座神山。山峰3800 米以上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区,白雪皑皑,故有“雪海”之称。
天山 - 博格达峰博格达峰,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70 公里,它不仅是勇敢的登山者攀登的目标,也是具有神奇魅力的旅游胜地。自乌鲁木齐驱车前往,可以先到阜康,然后向南经过巨大的三工河冲积扇,进入山口。汽车在时宽时窄的葫芦状谷地中溯源而上,眼前先是一片碧绿的山地草原,而后又出现茂密的森林。穿过一道深而窄的石峡,爬上一道400 米高的天然大坝,一个碧波荡漾,风光如画的湖泊出现在眼前,它便是天山天池。
天池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长3300 米,宽数百米到1500 米,湖泊最大深度104 米,狭长曲折,清澈幽深。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汇集于此,成为天池源源不断的水源。周围山坡上长着挺拔的云杉、白桦、杨柳,西岸修筑了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平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雪峰,风光旖旎,宛若仙境。难怪传说天池便是“瑶池”,是西王母会聚众神仙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据《穆天子传》记载,3000 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瑰宝,并邀请穆王游览天山名胜。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赞此盛会,诗云:
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天池南面映衬着雄伟的博格达峰。登博格达峰,需要乘马从天池西岸绕到湖的南端,溯大东沟而上。大东沟谷地和缓开阔,谷底和阴坡云杉密布,阳坡上布满了灌木丛。海拔2800 米以上,地势比较和缓。夏季,这里是一派生机勃勃的草原景象。一片片高山草甸上,禾本科、蓼科植物、苔草和其它牧草,用它们的细茎嫩叶编织成绿色的地毯,龙胆、紫菀、金莲、银莲又以它们鲜艳的色彩,将绿毡点缀成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平坦的河岸边,隆起的古冰碛垅上,山地向阳的缓坡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这里是哈萨克牧民放牧牛羊的高山牧场。
沿着谷地上行,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古冰碛和冰川侵蚀地貌。在大东沟源头,由于冰川的侵蚀作用,一个古粒雪盆,后壁已被蚀低,成为只有3660米高,沟通博格达峰南北坡高山牧草的交通要道——古班博格达山口,又称三个山大坂,即山垭口。站在古班博格达山口上眺望,博格达峰及其北坡一条大冰川已一览无余。地质学家李承三先生考察博格达峰后,曾以“银峰怒拔,冰流塞谷,万山罗拜,惟其独尊”的简短数句,形象地概括了其山势的雄伟和冰川作用之强盛。据统计,整个博格达山脉共有300 多条冰川,而博格达峰区占居了1/4 以上。博格达峰四周都是60°左右的陡峻山坡,山坡上沉积了深厚的积雪。博格达峰大量的降雪,深厚的积雪和陡峭的山势,很容易形成雪崩。雪崩是冰川的重要补给来源,对延续冰川生命活动起着巨大作用。
博格达峰北坡的一条冰川,面积约11 平方公里,是博格达峰区最大的一条冰川。它的粒雪区很陡,冰舌却较平缓,裂缝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这条冰川夏季消融强烈,融水汇成许多冰川河道,最大的宽达三四米,深五六米的深切曲流,水声咆哮,不绝于耳。冰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冰川漂砾。
当漂砾周围的冰面因消融而下降时,被漂砾遮蔽的冰体便形成冰柱,形似蘑菇,人们将这种漂砾和冰柱的复合体称之为冰蘑菇。博格达峰北坡这条大冰川的数道冰流会合为统一的冰舌后,又分别注入北坡的四工河和南坡的古班博格达果勒河,成为南北疆两大内陆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
博格达峰区的过去和现在的大量冰川活动,使该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古冰川遗迹和冰缘地貌。博格达峰附近的几乎所有河流上游,都有完美的U形谷,高达数十米,上面已生长了云杉、高山灌木丛或发育成高山草甸的古终碛垄,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羊背石,形态各异的冰碛湖、冰蚀湖,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古冰坎,还有残留在谷坡上的古冰斗⋯⋯作为冰缘地貌典型代表的多边形土、石环、石带、冰冻泥流、热融滑塌等,这里也比比皆是。置身博格达峰,仿佛是在游览一座活生生的冰川地貌博物馆,令人眼界大开,惊叹不已。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比博格达峰更加雄伟,直插云霄的托木尔峰,又有一番独特的雪山风光。这座天山最高峰,位于中哈界峰汗腾格里峰西南20 公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它周围6000 米以上的高峰达十余座,除汗腾格里峰外,还有形似花朵的雪莲峰,洁白的大理岩上覆着白雪的阿克塔什峰(白玉峰),形似卧虎的却勒博斯峰(虎峰),为纪念197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登山科考队命名的科学峰等等。这些巍峨耸立的群峰,披着银盔白甲般的冰雪,在湛蓝的天穹下银光闪烁。
托木尔峰地区最为壮观的景色当推汗腾格里冰川。在托木尔峰地区800多条冰川中,汗腾格里冰川最长, 公里,是世界八大山谷冰川之一。该冰川冰面上覆盖着大小不等的石块,人可以行其上。冰川之上有无数水深莫测的冰面湖、数百米深的冰裂缝,还有浅蓝色的冰融洞、冰钟乳、水晶墙、冰塔、冰椎、冰蘑菇、冰桌和冰下河等冰川奇境。这里的天气多变,有时晴空万里,突然辟雷一声震天响,抬头望去,不远处的雪尘滚滚飞扬,飞泻而下,掀起数十米至数百米高的雪浪。腾起的雪雾,像蘑菇云那样上升、扩散,景色十分壮观。但是这种时有发生的雪山奇景——雪崩,却是冰川考察者和登山运动员最危险的敌人。托木尔峰这种惊险环境中的奇异风光,只有不畏艰险的勇士身临其境,才能领略和欣赏到,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中国一号冰川位于乌鲁木齐南山地区天山中段喀拉乌城山王峰,天格尔峰分水岭北侧,距乌鲁木齐118千米。该冰川形成于第三冰川纪,距今已有400万年历史。冰川形状为双支冰山冰川,冰川上限海拔高度为4474米,冰舌末端,海拔高度3790米,冰川长度为200米,面积1.74平方千米。1957年中国科学院建成中国一号冰川观测点,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冰川追踪研究点。由于其科研交通与环境条件,是我国目前惟一能进行商业开发的冰川。
除壮观的冰川奇景外,托木尔峰地区还有许多远近闻名的温泉。位于北木扎尔特河谷东侧的阿拉散温泉,便是其中之一。夏季,这里河水潺潺,泉水叮咚,周围那茂密的天山云杉和白桦林带下,黄色的败酱草花,竞相开放。这里已成为新疆著名的疗养区。阿拉散的泉水呈季节变化,冬春基本干涸,6~8 月,泉水量最大。温泉水中含有微量的硫化物和苏打等矿物质,对很多疾病有一定疗效。每到夏季远近百多公里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维吾尔、俄罗斯等族牧民,不畏路途遥远、艰险,骑马结队来此沐浴、疗养。
虽然天山山系中众多的雪峰终年为冰雪覆盖,但是在3000 米雪线以下,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托木尔峰和博格达峰的山麓和河谷地区,满山遍野的云杉和塔松,四季常青。托木尔峰南北坡的茂密森林,是新疆的主要木材产区之一。各种药用植物达80 多种,在草原和森林草原带有贝母、紫草、天仙子、黄精、荆芥、益母草、大黄等;云杉林中,到处可见野蔷薇、党参等;亚高山草甸带,一片片金莲花迎风开放,花枝招展;雪线附近的乱石堆中,凌寒怒放的雪莲散发着清香,远远望去,一株株雪莲宛若一只只白色的玉兔,为这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天山地区也是优良牧草的基因库,已发现的禾木科植物就达55 种,其中很多羊茅、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西伯利亚三芒草、沙生针茅、野燕麦、野黑麦等,还有豆科的野生紫花苜蓿、草木樨等,都是优良的牧草,对发展畜牧业具有重要作用。
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塔格依力斯”。属菊科凤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那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这种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而稀有,并造就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天山中还有许多珍禽异兽,海拔3000 米以下的峰峦、山地的密林深处和草原之中,是各种飞禽走兽栖息、繁衍的天然场所。
旱獭和水獭是珍贵的皮毛兽,遍布天山,这里的獭皮是新疆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天山的盘羊、雪豹、猞猁、天山鹿、天山羚羊等也是受保护动物。
天山的苍鹰,素以体长凶猛著称。一只苍鹰双翅展开,足有两米多长,像一架小飞机。它时而悠闭地扶摇直上,时而又逍遥地在空中盘旋,一旦发现野兔、黄羊或其它柔弱动物,便像一把利剑横空劈下,来势可谓迅雷不及掩耳。这些柔弱动物,很快便成为苍鹰一顿可口的佳肴美味。在天山的动物中最警觉的要数野骆驼了。它胆小疑心大,稍有风吹草动,便远遁而去。它四肢细长而有力,足掌厚约5 厘米,如同按上了橡皮垫,奔跑起来轻捷无声,迅如疾风。它的特大胃袋,一次可装水70 公斤,饮足后能保持数月不再饮水。因此它成为沙漠中的最好运载工具,历来享有“沙漠之舟”之称。天山的黄羊、大头羊、狍子、茶腾大尾羊和雪线附近的雪鸡,是天山人狩猎的主要对象,尤其是黄羊和大头羊,分布量很大。人们捕获后,有时就架起篝火,就地烧烤,再配上美酒,便成了一顿别有风味的野餐,令人垂涎。
天山地区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多数地区气候干燥、少雨,适合发展畜牧业。特别是托木尔峰北部的伊犁地区,以牧业为主,养马业尤为驰名。古代的“天马”最初即来自此地,以后又叫伊犁马,至今仍享有盛誉。这里还有优良的军马和生产用马的重要产区。牛、羊、骆驼,在这里也分布很广。此外,在天山的托木尔峰南坡平原地区,还种植了大米等农作物。阿克苏大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清代向朝廷进贡的贡米,素有“阿克苏大米甜又香”之说。天山地区又是瓜果之乡。历史上从西域传来的葡萄、苜蓿、胡麻、甜瓜、核桃等均是通过这里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托木尔峰南部的温宿县仅果树种类就有10 多种,主要有苹果、核桃、葡萄、桃、杏、梨、沙枣、樱桃、楸子、红枣等,尤以苹果、核桃、杏,品种最为繁多。
天山,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西亚联系的重要通道,托木尔峰东部南、北木扎尔特河谷,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支线。西汉时,细君

⑥ 宝鸡市里都有什么山

市里:鸡峰山,吴山,天台山(都是风景区)
眉县:太白山
陇县:关山
太白县:鳌山
凤县本来就在山里,四周都是山。

⑦ 云南在哪里

云南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有奇异的山川风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里是植物、动物、有色金属、花卉的王国。这里有众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中国之冠”。

地理、行政区划与资源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简称“滇”。位于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l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全省处于北纬300以南的低纬度地带。云南属内陆省分,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全省东西横跨864.9千米,南北纵跨990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排列在新、藏、青、黑、川、甘和内蒙7省区之后,为全国第8位。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及这一地区各国进入我国最主要的陆路通道。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相连。云南与邻国的边界线长达4060千米,占全国内陆国境线总长的1/5;全省有8个地州、25个县(市)分别与上述三个邻国接壤。

云南是中国从陆上通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门户。是中华民族和上述地区人民友好交往和开展经济贸易的主要通道。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门户,地位极为重要。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山水相连的地缘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这一优势,为云南与东南亚人民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云南已成为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的桥梁和纽带。

至1999年云南省共设有16个地区级单位。其中3个地级市: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8个民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昭通、思茅、保山、丽江、临沧。

云南地处中国三大阶梯地形的第一级至第二级阶梯地带。地势西南东低、北高南低,呈阶梯状下降,地形复杂多样,多山、多峡谷、多江河、多湖泊。高原山地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4%,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云南地势起伏很大,最高点是滇西北德钦县境内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最低点是滇南河口的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米。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最短距离约900千米,高差竞达6000多米。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东部有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岩溶地貌。例如:石林、宜良、九乡溶洞、丘北普者黑、泸西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等。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在全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全省面积在l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有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是陆良坝子,面积为771.99千米。云南是“山的王国”,有众多的山脉,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就有30座,其中5000米以上的名山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太子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碧罗雪山等。

由于云南地形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纵谷为基础,形成了西部以山高谷深、风景奇险为特征,东部以高原湖光山色、喀斯特景观广泛分布为特色,构成了对照鲜明、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势。

在云南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600多条。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主要的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南盘江等。云南还有众多的高原淡水湖泊,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大小湖泊共计40多个。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有37个,湖泊总面积为1066平方千米,集水面积9000平方千米,总蓄水量约300亿立方米。主要湖泊有: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洱海、泸沽湖、纳帕海、碧塔海、程海、异龙湖等。

由于云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低纬度高海拔,又处于青藏高原东南侧的地理条件和错综复杂的地貌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高原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的地区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有的地区终年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区则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省会昆明就因“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而被赞誉为“春城”,享誉海内外。

云南受低纬、季风、高原影响形成的气候有四个特征:一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二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三是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四是无霜期长。

总的说来,云南类型丰富、复杂多样的气候给社会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好的影响。一是云南大部分地区四季如春、冬暖夏凉,冬日可避寒、夏日可避暑;二是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都有,使人们可以领略各种类型的自然风光;三是特殊的气候条件,使云南境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优越的气候条件给云南旅游业提供了气候资源优势,使云南成为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拥有1.8万多种,占60%还多,为全国之冠。

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覆盖率为24.2%,高于全国覆盖率约1倍,活立木总储量为13.7亿立方米,列全国第3位,国家级保护树种就有59种。此外竹类资源在云南省也十分丰富,面积达10多万公顷,有200多个竹种。经济林木、林副产品、山林特产资源也十分丰目。

云南又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的美称。全省有中草药约2000多种。三七、天麻、云木香、云黄连、云茯苓、虫草等在传统中药材中享有很高声誉。云南还有1250多种民族药,居全国首位。云南香料植物种类也很多,计69科约400种,在全国名列前茅。云南还有“天然花园”的盛誉。全省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在1500种以上,堪称“花卉王国”。茶花、杜鹃、报春、百合、玉兰、兰花、龙胆、绿绒惹是云南的八大名花。其中茶花品种就有100多个,杜鹃品种更多达300个。云南花木资源之丰富,举世瞩目。现在云南花卉生产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花卉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1994年。云南鲜切花产量已名列全国第一。

云南经济作物也很丰富,主要有烟叶、茶叶、甘蔗、橡胶、咖啡、漆树、金鸡纳、樟属植物、紫胶寄树、黑节草等。其中橡胶园有120余万亩,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樟脑年产量占全国的第二位;紫胶产量,居全国首位。云南油料植物除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茶、油棕、油瓜、油芦子、香果、贺得木等除外,还有87种有用的野生油料植物。全国有香料植物500多种,云南就有365种,占73%,主要有桂花、玫瑰、素馨、莱莉、龙脑香、香英兰等;调味品有花椒、八角、草果、胡椒等,还有依兰香、枝叶油、香叶油、松节油、树苔和橡苔等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香料。

此外,云南食用菌植物十分丰富,如竹苏、鸡纵、木耳、松茸、干巴菌、香菇、牛肝菌等。

云南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寒、温、热三带动物共处一域,种类繁多,分布广,列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在云南仅脊椎动物物种数就有1737种,占全国种数的58。9%。国内见于名录的昆虫有2.5万种,云南就有1.3万种。许多动物为云南所特有,如鱼类中就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所独有,还有不少古老的孑遗物种,如小熊猫、羚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野牛、孟加拉虎、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狮猴、小熊猫、林麝等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斑灵猫、眼镜蛇等33种为省级保护动物。

云南是我国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宝地。到1994年底全国已发现的矿产共168种,在云南已发现142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云南矿产资源储量大;伴生矿多、经济价值高;分布广。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铅、锌、锡居全国第一位,铜、镍居第3位,因此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黑色金属中富铁矿和富锰矿居全国之首。贵金属中铟、铊、镉居全国第一位,银、锗、铂等居全国第二位,在非金属矿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磷矿,居全国第一位。盐类远景储量也十分可观。

除丰富的矿产资源外,云南还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热资源、煤炭资源、太阳能资源。云南江河纵横、雨量充沛,正常年水资源总量为222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居全国第3位;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l0364万千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居全国第三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9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5亿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二位。在云南几乎县县有温泉,各类温泉有700多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且流量大,每年流出热水约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有著名的“热水城”——洱源、“温泉城”——昆明、“地热之乡”——腾冲。云南煤矿资源也很丰富,品种齐全,储量居全国第9位,其中褐煤居全国首位。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云南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最多的省份。到1999年底,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已达l12个。保护面积为220多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居全国首位。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西双版纳、高黎贡山、哀牢山、白马雪山、苍山洱海、南滚河、大围山、分水岭等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1个,地(州、市)、县级55个。此外,云南还建有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如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象鼻温泉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罗汉山省级森林公园、南安省级森林公园、铜锣坝省级森林公园等。

悠久的历史 云南是人类的重要发样地之一。1965年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距今170万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就是从这里翻开的。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类的简单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益州郡辖24县,其中有云南县(地在今祥云),这是“云南”一词的最早出现。关于“云南”的来历,史载,当时有人报告“彩云现于南中”,于是汉武帝派使臣寻找,“云南之名始此”。所以说云南是“彩云的故乡”。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封滇王并赐滇王印。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成为大后方,内地沿海大批工厂迁入,形成海口、马街、茨坝、安宁四个工业区,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望远镜、第一根电线等,许多“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昆明也成了战时中国重要工业区和文教中心。由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有“内树学术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驰誉世界。云南人民积极配合和支持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数十万滇军健儿出省抗战,在著名的台儿庄和中条山两大战役中打出了威名。1942年5月日寇侵入滇西,云南又成为前线。经过两年的滇西保卫战,收复了失地,云南又成为全国最早将日寇逐出国土的省份。

抗战胜利后,昆明学生在全国率先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运动,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树起了第三个里程碑。1949年12月9日,卢汉举行起义,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云南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云南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古迹。据统计,全省经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344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级233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五座(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六座(威信、腾冲、会泽、保山、石屏、广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四座(会泽县娜姑镇、大姚县石羊镇、禄丰县黑井镇、石屏县宝秀镇)。

众多的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

现在,云南省有国家级口岸10个,省级口岸10个,86个边境通道或边民互市点。这些国家级和省级口岸成为国家的窗口,联系东南亚和南亚的桥梁、纽带。至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最后18个县对外国人开放。至此,云南省全部县市都对外国人开放。

10个旅游度假区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区、大理旅游度假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抚仙湖旅游度假区、腾冲旅游度假区、迪庆藏族自治州省级旅游区、泸沽湖省级旅游区、丘北普者黑旅游区。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云南旅游业在经历了1978。1988年的起步阶段后,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旅游大省。1995年省委、省政府又明确提出要把云南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指导下,近几年云南的旅游业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旅游接待人数及创汇逐年递增,1999年,云南接待海外旅游者达104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637万人次,旅游创汇3.33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204亿元,产业综合发展指标名列全国第七位。与此同时,云南省赴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境旅游人数增长十分明显。

1993年云南出境旅游人数仅居全国第八位,而从1994年起连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

云南发展旅游业有良好的条件。首先是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各地,现已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石林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名胜区、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建水风景名胜区、九乡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48个(例如:轿子山风景名胜区、黄连河风景名胜区、珠江源风景名胜区、狮子山风景名胜区、抚仙湖一星云湖风景名胜区、河口南溪河风景名胜区、丘北普者黑风景名胜区、兰坪罗古管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名胜区数占全国已列级风景区总数的12%,为全国之冠。此外云南悠久的历史产生了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加之云南优越的区位、气候条件、浓郁的民族风情、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使得云南成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兼具的旅游胜地。

至1999年末,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为10.2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高速公路405公里,列全国第十位。

云南是中国惟一的准轨、米轨和寸轨三种铁路并存的省份。现有贵昆、成昆、南昆、昆河等4条铁路干线,可以从昆明直达贵阳、成都、南宁、河口、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广州、北海、越南河内等城市。此外还有昆明至玉溪、广通、大理等线路已通车;内(江)昆(明)线正在建设之中,近年还推出了昆明至石林的高级豪华专列。

云南有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生产已具一定规模。主要旅游名特产品有:大理石制品、云子、建水紫陶、斑铜、扎染、云烟、普洱茶、宣威火腿。主要风味小吃有:过桥米线、汽锅鸡、宜良烤鸭、松茸、鸡纵、呈贡宝珠梨等。主要药材药品有:三七、虫草、天麻、当归、云南白药。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