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守礼门地理位置图

守礼门地理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21-02-19 13:03:04

A. 日本为什么 把“守礼之门”作为2000日元的图像

朋友对不起!日元是没有2000面值的!
回答者: cantus—yt

放P
发发行的时候的确有
但是2000这款流通特别少,几乎见不到了快.

B. 中国最对不起的省是哪个

冲绳:被中国遗失却不愿意脱离中国领土- -

第一眼看到这栏标题,相信大多数看官都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冲绳?那不是日本的领土吗?那不是驻日美军基地吗?冲绳人的中国情结是怎麽回事?有无搞错?(然而,这正是我们的悲情之所在)
错,现在是,可是你们知道其实冲绳原本并不叫做冲绳而是叫做琉球的吗?冲绳 不过是日本人百余年前替它取的名字罢了。一个民族,最悲惨的事莫过于其民族的语 言被忘记,其民族的文化被流失,其民族的历史再也没人提起,其民族的精神从世上 消失。而琉球民族,还有比以上所说的更悲惨的事:作为其血统和文化的根源、被琉 球民族视如母亲的中华民族,在琉球民族最悲惨的的时候,竟然不作一声,任由其被 残暴如恶狼的日本凌辱,忍受着一个民族最悲惨的经历-被同化和奴化......
大家知道闻一多写的《七子之歌》吗?
七子之歌(之叁)台湾
1925年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雄。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每当读到这首诗,总能令我的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每当问起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关 於琉球的一切,他们的回答总是一脸的茫然,每当日本政坛上演一幕幕精心策划好的 舞台剧,狂言一番,辞职,再狂言一番,再辞职,这一切虽然拙劣,然而,它却是非 常成功的,日本人的意识被成功的诱导,日本人的“民智“被成功的开启,潘多拉的魔 盒已经慢慢被打开......,从“南京大屠杀是21世纪最大的谎言“到如今的“台湾论“, 日本人似乎在考验中国人的忍耐限度,似乎在测量中国人的底线在哪里,然而,日本 人好像自始自终也未能明白过来,等到寒光闪闪的中华之剑离鞘瞬间穿透一切邪恶生灵心脏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今天,我在此借贵版宝地转贴一篇文章,我并未准备就此说服谁,我只是觉得应该把我所知的,把我所看到的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大家了解尊重那段历史,从新认识那个对於我们来说曾经熟悉而今陌生的琉球群岛!
中国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琉球的记载。因为这样,中国人也许对“冲绳“感觉生疏,如果说冲绳就是古代的“琉球“,很多人便会有似曾相识的感情。台湾居民至今还称冲绳为“琉球“,正好说明,这地区在历史、文化、思想、感情等方面,彼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历史文化迥异
现在的日本冲绳县,是由冲绳、宫古、八重山叁个群岛为中心,总共14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目前只有40个岛屿有人居住,总人口约120万。原本的“琉球王国“,或地理概念的“琉球弧“、“琉球文化圈“地区,远比现在的冲绳范围还大。而且“琉球孤“的岛屿,从南到北散布于1000公里海面,覆盖的面积甚至比日本的本州还大。而从冲绳最西端的岛屿与那国岛,晴天可以望得见台湾。最南端的岛屿波照间岛,它的纬度比台北还南。
冲绳不仅土地远离日本本土,历史、文化、风土也与日本本土迥然有异。最大原因,琉球原本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国家,由于地理位置使然,使它跟隔海的两个强邻,即泱泱的文化大国中国、推行武家政治的封建国家日本,不得不经常打交道。

深受中国影响
琉球历代国王就通过与中国“朝贡“与“册封“的关系,与当时的中国建立起紧密的 外交与贸易关系,也从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强烈影响。而日本早期给琉球的主要影响,一是海盗“倭寇“的骚扰,二是强邻“萨摩“的武力支配。由于有这些历史背景,使琉球人至今还跟日本本土人,显得气质不同,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旅游冲绳的最深刻印象是,到处可见古琉球的传统、中国文化的痕迹,包括中国饮食文化,令人自然产生思古之幽情。
琉球未统一之前,也有过叁国分立的时代,即以冲绳岛为中心,从北到南,划分为北山、中山、南山叁个国家。叁山的“世主“,都曾主动向中国明朝皇帝“进贡“,而明朝也来者不拒,分别给他们“册封“承认。
“琉球王国“的开始
公元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统一琉球,定都首里城,是为“琉球王国“的开始。不过,首里城的创建则始於1930年代。今天重建的那霸市首里城公园,就是当年琉球王朝宫殿的所在。
中山王擦度王1930年代创建首里城,经过后来的第二代尚氏王朝的经营,它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仿效中墓罱ㄖ骸5比唬荒芨泄墓罟婺O啾龋从
兄泄钅P汀⒕筛粗破返氖蹈小?
首里城在二次大战时,受到严重破坏。1992年开始复修。修复后的首里城,依然金碧辉煌,正殿的穹形设计是典型的唐式大门,配以金黄屋顶,朱红支柱,金龙雕梁,朱狮画栋,非常耀目。
资料记载,琉球被日本吞并之前,正殿二楼曾挂有九面中国皇帝赐给琉球王的御笔匾额,几经战火,现在已经不知去向。现在大殿悬挂的“中山世土“匾额,为康熙22年(1683年)册封尚真王时所赐,也是一件复制品。御椅也不知去向,现在摆设的也是复制品,还是现代台湾师傅的杰作。除了接待萨摩人的南风殿,全是中国风格的建筑,尤其连接正殿的北殿,专门建来招待远来的册封使,更不用说全是中国宫殿的翻版了。
冲绳国宝“守礼门“
冲绳的“国宝“,象征冲绳的建筑,是一座悬挂“守礼之邦“匾额的牌坊,称“守礼门“。它就耸立在首里城公园的大门外,也就是宫殿的入口处。我们游首里城公园当天,牌坊刚好在翻修,因而与那着名的“守礼之邦“四个大字无缘一睹其真面目。事后,导游比嘉小姐要我们猜:何处是日本名声最大,看后却又感觉大失所望的着名旅游景点?揭开谜底,原来就是指那霸的守礼门。
守礼门的原型是中国的牌坊,挂上“守礼之邦“汉字匾额,确实很能代表琉球。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它染上日本缩龙成寸的习气,显得气派不足。难怪,有人说“百闻不如一见“,还劳导游小姐出哑谜来安慰我们,不须为失之交臂而顿足。其实,很多东西有时真的是,未见面反而能保留心中的美好形象。
从首里城的规模,特别是它浓厚的中国色彩,谁都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琉球王国 与明清中国的关系,确实是非比寻常的。根据历史记载,琉球王国通过与明清的往来,获得大量商品赏赐,有部分就转售给日本萨摩商人,后来还引发日本对琉球的觊觎。同时,琉球又将日本的铜和其他商品,充作琉球商品“进贡“中国,以换取中国更多高度发达的商品。历代琉球国王都向中国朝贡,尤其新王即位,必定要求中国派遣使臣到来为新王举行“册封“仪式。描绘中国册封使,其壮观的队伍,严肃场面的卷轴《中国册封使行列图》,如今还收藏在那霸的冲绳县立博物馆。
琉球一度是海上贸易王国
琉球王国虽然换了几个王朝,它向中国“进贡“,而中国则给它“册封“,这种关系前后维持了500年,直到琉球完全被日本吞并为止。
琉球就通过这种关系,不仅从中国获得大量的物资供应,还发展成为当时锁国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总代理“。琉球的船只,不仅往来那霸与福州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又南下安南(越南)、吕宋(菲律宾)、暹罗(泰国)、亚齐、爪哇(**)、马六甲等,遍布整个南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举报 | 二维码 | 分享 | 收藏 | 更多 | 楼主 回复
打赏楼主:

更多
.阳光?!海滩?!原来这些风景近在咫尺,哪需要出国哦!
.无房无车无存款无事业?没关系,我告诉你挣钱的路子!
.哥20几年算白活了,才知道快速发财的正确使用方法
.圣诞即将来临,我想求婚,好紧张,求求婚礼品清单!
.钱只懂赚不懂守,注定终生一贫如洗【图】
.芙蓉姐姐夜酒醉街头 与神秘男暧昧拥抱
楼主:aniqu 时间:2005-09-11 21:43:00
琉球自古以来就附属中国
最早在史书上关于琉球的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原与琉球的商贸发 展、人民往来已十分活跃.朝廷曾派出大臣朱宽劝说琉球王进贡臣服隋帝(3)。另一记载是十四世纪,明太祖年间中国的又一鼎盛时期,琉球王正式向朝廷进贡,接受中国保护和册封,派出大量学生学习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和朝鲜、越南、缅甸一样成为
中国的附属国,即西方 “tributary“的概念,它不同于近代西方“colony“殖民地,但 类似于中古欧洲农业文明和“奥匈帝国“时期的“进贡国“或中世纪罗马教皇统治下的“statthinstates“的概念(国中之国),所以,西方在文化上是不难理解这一现象的,西方原则上视之为一个国家。这样一直过了两百多年,到了一六零二年,日本的“萨摩藩侯“就象当时的日本海盗“倭寇“偷袭中国沿海一样,武力胁迫琉球归为“藩属“,在遭到反抗后,于一六零九年派岛津家久,率兵攻入琉球,俘虏琉球王,派兵监督琉球内政四十五年。一六五四年琉球王终于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当时的大清康熙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此后又是二百多年,尚质王朝贡不绝,采用中国年号,沿用汉唐文化,称中国为父国,他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西方 “父子国(Affiliated、affiliation)“。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欧洲列强开始远征亚洲。

台湾事件:日本借口掠夺琉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68),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已经开始,雷厉风行的改革在经济开放、教育普及和社会西化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但随之而伴生的爆发心理和军阀执政的结果,导致这个国家产生了对外野蛮武力扩张的狼子野心。就在这时,发生琉球渔民在台湾遇难的“台湾事件“,给了日本一个借口。一八七一年琉球居民六十六人航海遇风飘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五十四人,余十二人被中国的台湾政府保护,送回琉球,被杀五十四人台湾当局则不过问。这时候日本则以 “保护国民“为借口向中国交涉,遭到中国的严词拒绝,大清总理衙门大臣毛旭熙说“二岛具我属土,属土之士相杀,裁决固在于我,何预贵国事,而繁为过问? “
日本则从毛的“杀人者结属生番,故旦置之化外,未便穷洽“中,断章取义诡辩硬说中国承认琉球和台湾不属于中国,进一步无中生有地编造:琉球从一六零二年起已是日本岛津藩(萨摩藩)的“藩属国“。日本以此为借口于一八七叁年,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第二年又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叁千登陆台湾,大肆攻掠,并披荒屯田,备赖下来不走了。日本军阀山县有棚还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外徵之策“,企图夺取整个台湾。大清闻讯,派沈保桢统兵万人,紧急赴台,并决心死战。日本见大事不妙才肯“和谈“,威逼敲诈腐败愚蠢的大清签下丧权辱国的《北京专约》,清廷竟然承认日本此举为“保民益举“,还赔偿日本白银五十万两(4).中日关系的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屈辱事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中国从未承认琉球属于日本
一八七五年,日本得寸进尺,大军开入琉球,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明治年号。虽然大清软弱无能至此,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始终坚持为中国所有,没有让步。直到明治十二年(一八七九年)天皇政府推行“废藩设县“,在琉球强行搞了个所谓的“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改为“冲绳县“,南为大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国承认。当时琉球中山王派使臣到北京朝廷哭诉,恳求大清保护属国,而清廷在日本武力威慑下一味地厌战求和,在提出毫无作用的“严重抗议“后,乃提出另一妥协方案,即叁分琉球:挨近日本方向的庵美大岛为日本领土,冲绳群岛按“琉球处分“以前的状态仍归琉球中山王的领国,南部的先岛群岛为中国的领土。而在此时,沙皇俄国在伊犁边界又欺负大清无能,掠夺蚕食。朝廷迫于内外交困,于一八八零年九月再次向日本让步,按日本的二分法草签分界条约(5)。
按此条约现在日本控制的包括宫古、石横、八重山群岛在内的先岛群岛,准备归还中国。但此条约在北京遇到朝廷重臣的大力抨击,指责这是“卖国契“,主战派甚至主张立即派出重兵,不惜与日决战到底。最后中堂李鸿章上奏折说:“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唯有以延宕一法,最为相宜“,大清随搁置此案。后来虽经日本再叁催促也没结果————清庭不签此约,那就意味着中国不仅拥有南琉球的主权,而且仍然坚持琉球北部的主权————此后,日本干脆装聋作哑,继续窃居中国领土至今

琉球传统文化与中国情结
自从日本窃取琉球后,为扑灭琉球人的国家意识和独立风潮,不择手段,使用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强行“日本化“。那时琉球人的汉化很深,虽然经过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未变。他们使用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汉语方言,风俗民情、社会人文依然属于儒家文化,口音属闽南语和台湾
语系,更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采用的是中国的农历年号,节日喜庆也与儒家文化大同小异。一九七二年美国将琉球再度“转让“日本后,日本为消除中华文化,强制推行“国民义务教育“、穿日本服装、吃日本食品。每一个孩子必须进入只能讲日语、学日本文化的学校,接受至少十年 的“免费教育“。而为消灭汉语方言,从小学起便在每个班级都制作叁张“方言卡“,谁讲方言谁就会领到卡,持卡者直到发现其他讲方言的人,才能传给下一个,直到这位持卡人发现另一个。而每到放学以后,持卡的这叁个学生则必须留下来打扫教室。因此,许多拿到卡的小学生,不惜和同学打架,逼同学用方言脱口说出“好痛“或“混蛋“,以转移卡片逃避扫除(9)。这样使琉球“日本化“到现在,依然没有使他们忘记历史,忘记祖先。至今琉球人最爱引以为证据的是:日本人总是在客厅摆一把武士刀作为装饰,而琉球人则是摆类似中国琵琶的叁弦琴,以此来对比日本的凶残好武,琉球人
的爱好和平。

琉球人说:我们不是日本人
一九九六年底,琉球美军在基地事件再次雪上加霜,首先从美国传出,美军前不久,在琉球使用了放射性核子枪弹头,练习射击,给琉球造成核污染。事情的严重性并不在于核污染本身,而是当美军告诉日本政府时,日本心怀鬼态,拖了半年之久都不告知日本人民,更不告知琉球人,直到事情终于从美国暴发出来,再也按不住了,日本才急忙把这一旧闻公布出去,这使琉球人对日本更加不信任。
一九九七年叁月,就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问日本时,驻琉球美军又传出强暴、虐待琉球妇女丑闻:一个美军将一名琉球妇女从头顶上扔出去,落在床上摔坏了好几根骨头。这件事无疑又一次在琉球的排美抗日的烈焰上,火上加油。日本政府使出两面手法,首先推出一个 “振兴琉球法案“,准备投入大量资金,要在琉球推行所谓的“一国两制“,给予琉球更大的自主权,自治权。另一方面于九七年四月,日本国会强行制定“美军驻琉球法案“,不顾琉球人强烈的抗议,企图把美军强驻琉球变成正式法律,强制那些不愿将土地租给美军的数千户琉球人,租出他们的土地。结果引发琉球更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他们不仅在琉球本地抗议,四月十七日,更有琉球居民团体代表一百人,穿着不同与日本的琉球民族服装,拿着象征着琉球民族的传统乐器鼓和叁弦琴,在审议驻军法案的日本国会前,声嘶力竭地抗议。但日本议会
举报 | 收藏 | 1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不平路 时间:2005-09-11 21:45:00
SF!!!
打死日本!!!灭掉小泉!!!

举报 | 收藏 | 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aniqu 时间:2005-09-11 21:45:00
群岛。琉球从这样的“转口贸易“中富裕起来。

明治维新与琉球处分
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实行废藩置县,琉球王国也从琉球藩,再降级为冲绳县,从此正式为日本所吞并。
日本为了切断琉球与中国,维系超过500年的关系,便利用发生在明治4年(1871),台风将宫古岛船只吹到台湾,54人被台湾土人杀害的事件,出兵台湾。日本强逼中国清朝政府,公开承认冲绳属于日本、琉球人为日本属民。昏庸的满清当然不是日本的对手,而且,日本早有野心勃勃的南进计划,琉球从此也就正式沦为日本的属土,改称“冲绳县“。日本现代史,称这段史实为“琉球处分“。

琉球一直要独立出日本
前些年因琉球美军基地的叁个美军士兵,合谋强暴轮*一位年仅十二岁的琉球未成年女童,引发了琉球群岛空前的反美浪潮,成千上的琉球人走上街头,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示威,在高喊“美军滚出去!“的同时,另一种潜藏已久的反日情绪也高涨起来。历史的真实记录无法篡改,在琉球人内心深处,被日本武力从中国掠夺、吞并的惨痛记忆犹新,已振荡了多次的“琉球独立“运动又成为热点,在街头巷尾热烈讨论。
书店里抢购着一本叫《冲绳(琉球)独立日》的历史书,鼓动人们争取独立出日本,它用历史向人们诉说“我们不是日本人--琉球国的历史“(1).琉球调频广播电台“沟通“也利用琉球人在九月八日对“美军基地存废“进行公投之机,对民众进行“琉球是否独立“的民意调查。而公投的结果:人们一致投票决定不接受美军基地,更不接受
日本政府“代做的决定 “(2).这使日本高层曾一度如热锅蚂蚁,最后又是给于琉球巨额财政拨款,又是像对外国元首一样郑重接见冲绳县知事(县长)、并一再道欠,连哄带骗才蒙混过关。
其间,日本媒介始终守口如瓶,不让“琉球独立“问题在大媒体爆光。而此时(九六年九月)正是中日钓鱼台之争一片火热之际,海内外华人从日本的新闻报道中一定大惑不解,为什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此时忙碌的不是钓鱼台事务,而是看起来并不紧急的琉球公投问题?其实这背后的琉球主权问题比钓鱼台严重得多!

琉球自古以来就附属中国
最早在史书上关于琉球的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原与琉球的商贸发 展、人民往来已十分活跃.朝廷曾派出大臣朱宽劝说琉球王进贡臣服隋帝(3)。另一记载是十四世纪,明太祖年间中国的又一鼎盛时期,琉球王正式向朝廷进贡,接受中国保护和册封,派出大量学生学习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和朝鲜、越南、缅甸一样成为
中国的附属国,即西方 “tributary“的概念,它不同于近代西方“colony“殖民地,但 类似于中古欧洲农业文明和“奥匈帝国“时期的“进贡国“或中世纪罗马教皇统治下的“statthinstates“的概念(国中之国),所以,西方在文化上是不难理解这一现象的,西方原则上视之为一个国家。这样一直过了两百多年,到了一六零二年,日本的“萨摩藩侯“就象当时的日本海盗“倭寇“偷袭中国沿海一样,武力胁迫琉球归为“藩属“,在遭到反抗后,于一六零九年派岛津家久,率兵攻入琉球,俘虏琉球王,派兵监督琉球内政四十五年。一六五四年琉球王终于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当时的大清康熙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此后又是二百多年,尚质王朝贡不绝,采用中国年号,沿用汉唐文化,称中国为父国,他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西方 “父子国(Affiliated、affiliation)“。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欧洲列强开始远征亚洲。

台湾事件:日本借口掠夺琉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68),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已经开始,雷厉风行的改革在经济开放、教育普及和社会西化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但随之而伴生的爆发心理和军阀执政的结果,导致这个国家产生了对外野蛮武力扩张的狼子野心。就在这时,发生琉球渔民在台湾遇难的“台湾事件“,给了日本一个借口。一八七一年琉球居民六十六人航海遇风飘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五十四人,余十二人被中国的台湾政府保护,送回琉球,被杀五十四人台湾当局则不过问。这时候日本则以 “保护国民“为借口向中国交涉,遭到中国的严词拒绝,大清总理衙门大臣毛旭熙说“二岛具我属土,属土之士相杀,裁决固在于我,何预贵国事,而繁为过问? “
日本则从毛的“杀人者结属生番,故旦置之化外,未便穷洽“中,断章取义诡辩硬说中国承认琉球和台湾不属于中国,进一步无中生有地编造:琉球从一六零二年起已是日本岛津藩(萨摩藩)的“藩属国“。日本以此为借口于一八七叁年,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第二年又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叁千登陆台湾,大肆攻掠,并披荒屯田,备赖下来不走了。日本军阀山县有棚还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外徵之策“,企图夺取整个台湾。大清闻讯,派沈保桢统兵万人,紧急赴台,并决心死战。日本见大事不妙才肯“和谈“,威逼敲诈腐败愚蠢的大清签下丧权辱国的《北京专约》,清廷竟然承认日本此举为“保民益举“,还赔偿日本白银五十万两(4).中日关系的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屈辱事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中国从未承认琉球属于日本
一八七五年,日本得寸进尺,大军开入琉球,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明治年号。虽然大清软弱无能至此,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始终坚持为中国所有,没有让步。直到明治十二年(一八七九年)天皇政府推行“废藩设县“,在琉球强行搞了个所谓的“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改为“冲绳县“,南为大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国承认。当时琉球中山王派使臣到北京朝廷哭诉,恳求大清保护属国,而清廷在日本武力威慑下一味地厌战求和,在提出毫无作用的“严重抗议“后,乃提出另一妥协方案,即叁分琉球:挨近日本方向的庵美大岛为日本领土,冲绳群岛按“琉球处分“以前的状态仍归琉球中山王的领国,南部的先岛群岛为中国的领土。而在此时,沙皇俄国在伊犁边界又欺负大清无能,掠夺蚕食。朝廷迫于内外交困,于一八八零年九月再次向日本让步,按日本的二分法草签分界条约(5)。
按此条约现在日本控制的包括宫古、石横、八重山群岛在内的先岛群岛,准备归还中国。但此条约在北京遇到朝廷重臣的大力抨击,指责这是“卖国契“,主战派甚至主张立即派出重兵,不惜与日决战到底。最后中堂李鸿章上奏折说:“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唯有以延宕一法,最为相宜“,大清随搁置此案。后来虽经日本再叁催促也没结果————清庭不签此约,那就意味着中国不仅拥有南琉球的主权,而且仍然坚持琉球北部的主权————此后,日本干脆装聋作哑,继续窃居中国领土至今

琉球传统文化与中国情结
自从日本窃取琉球后,为扑灭琉球人的国家意识和独立风潮,不择手段,使用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强行“日本化“。那时琉球人的汉化很深,虽然经过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未变。他们使用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汉语方言,风俗民情、社会人文依然属于儒家文化,口音属闽南语和台湾
语系,更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采用的是中国的农历年号,节日喜庆也与儒家文化大同小异。一九七二年美国将琉球再度“转让“日本后,日本为消除中华文化,强制推行“国民义

C. 讲一下冲绳的历史

冲绳本名叫琉球,明清时代它一直是中国的属国。冲绳是日本抢夺后的称呼,而琉球是中国明朝时期中国人为该群岛取的名字。

自古以来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保持紧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所以和日本本部的风俗文化、食物、材料、建筑风格与日本有着很大的差异。15世纪初,巴志王统一琉球,受明朝赐姓尚,开始筑首里城。琉球的历代国王都以进贡的形式与中日两国开展贸易。

琉球国在15世纪末时最为强盛。国王尚真王笃信佛教、禁止民间私藏武器、致力于发展贸易和振兴文化。仿奈良县的元觉寺建立首里元觉寺,作为王家墓地。作为冲绳象征的守礼门,是下一代的尚清王时代建造的。

1609年萨摩军队进攻并控制了琉球王国,为了继续得到贸易利益,表面上仍然把琉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让其和中国继续进行贸易。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设冲绳县。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其他小岛并未明确包含琉球群岛,琉球群岛暂时由美国代管。

1951年日美签订的《旧金山和约》中规定日本虽拥有琉球的主权,但行政权归属美国。1972年(昭和47年)5月15日,美国将冲绳行政权交还予日本,但美军仍然驻守其在冲绳建立的军事基地至今。

冲绳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唯一被美军登陆的直属领土,在二战后期,1945年美军登陆冲绳,打败日本守军,而冲绳亦曾成立一个只有一星期的八重山共和国。

(3)守礼门地理位置图扩展阅读:


冲绳简介:

冲绳(原名琉球),位于中国台湾和日本九州之间,毗邻鹿儿岛县,东临太平洋,西濒东海,主要分为冲绳本岛附近的琉球群岛、宫古岛附近的宫古列岛和石垣岛附近的八重山列岛三个岛屿群。

由琉球诸岛、宫古列岛、八重山列岛、大东诸岛等60多冲绳个岛组成,共有152(钓鱼岛除外)个岛屿,岛屿从东北面日本九州以南向西南方向分布,直至靠近台湾岛,是一条岛屿链,全长1000多公里。其范围伸延至最北处为硫磺鸟岛,最南是波照间岛,最东边是北大东岛和最西边的与那国岛。

经济以旅游业最为发达,游客多以其热带风情和阳光与海滩为主题的休闲式旅游为往冲绳旅游的主要目的,另外,冲绳文化的独特和神秘,亦吸引游客前来冲绳来探访古文化。由于冲绳在太平洋的大陆架上。

其附近水域鱼类丰富,故此渔业也为冲绳人多从事的行业。农业,主要种植甘蔗和热带水果、亚热带水果。航空交通成为冲绳县对外界和对县内的往来最主要的方式,其中对外最重要的是那霸国际机场,该机场位于那霸市。

D. 有谁知道日本守礼の门的历史,我要中文版的,呵呵~

首里是一个古都,“守礼之门”是首礼城的第二大门,是冲绳的象征。守礼门上的大匾额,建于450年前,是中国古代清朝赠送的。牌坊分两层,匾额放置其间,以金箔刻上的四个大字,随着历史的推进,已经有部分脱落。

E. 日元各个面值上的人头像都是谁啊

1、一万元的纸币人物是福泽谕吉ふくざわゆきち

(5)守礼门地理位置图扩展阅读:

世界上各个国家通用的纸币上,大都印刷有人物头像,且几乎都是政治家唱独台戏,或者是国家的缔造者,或者是皇位继承者,或者是某一时期的最高执政者。

1871年日元诞生后至1984年新日币发行前,纸币上印制当政者的肖像,诸如1881年开始发行的纸币上曾印着神功皇后的肖像,后来的一万元和五千日元纸币上是圣德太子像,千元纸币上是伊藤博文像,以象征皇权和政府权威。

自1984年以后流通的纸币上,印制着明治维新时代的文学家,科学家等明治维新时期的维新志士,表达了日本对明治维新的怀念,这是日本告别中世纪,走向近现代的开端。

参考资料:日元-网络

F. 日本冲绳岛(主岛)面积有多大

日本冲绳岛面积约1208平方公里。

冲绳岛其西北部为一半岛—本部半岛。东北部是国头山地。以农业为主,有水田和果园,主产菠萝、甘蔗。水产丰富。有罐头、制糖等工业。那霸为最大港市。位于琉球群岛中央,地处日本西南,在日本本土和中国台湾之间,是群岛中的最大岛屿。

北距九州岛约340公里,南北长约107公里,宽约31公里,周长约560公里,人口约122万。冲绳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具有日本少有的亚热带风光,岛上成林的棕榈树、槟榔树和沙滩、海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使它有了“东方夏威夷”的美称。

(6)守礼门地理位置图扩展阅读:

冲绳岛的主要景点:

1、主宫殿

主宫殿是首里古堡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琉球王国君主处理国家事务和举行重要庆典的地方。主宫殿融合了中国、日本及冲绳岛的建筑特色,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

2、守礼门

如今看到的守礼门是以详细的资料为基础,依原形而重建的。它背后的欢会门也是重建的。这附近有穿着冲绳传统服装的模特儿,专门和观光客合影留念,为当地民俗增添不少风采。守礼门是冲绳的象徵,也是首里城的著名观光点。

3、那霸

那霸位于冲绳岛南部西海岸,面积37.17平方公里。早在14世纪中叶已经是贸易港口,二战时毁于战火,后复建,战后由美军占领,1972年归还给日本。那霸风景优美,有很多婆娑多姿的棕榈树和槟榔树、苍翠挺拨的琉球松、五彩缤纷的各色鲜花,配上蔚蓝色的大海和白云朵朵的天空,一派南国风光,是日本少有的亚热带旅游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冲绳岛

G. 请教“琉球王国”的历史,谢谢!

琉球国 最初是指历史上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又称南山)、中山、山北(又称北山)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后来指统一的琉球国(1429年至1879年)。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和日本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并琉球王朝,琉球国灭亡。大部份国土改设为冲绳县,北部诸岛则划入鹿儿岛县。

琉球早期的历史无考。按照有关琉球的记载,至迟在12世纪,该群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称按司时代。12世纪琉球开始出现了国家,史称三山时代,到15世纪被统一为琉球王国。19世纪被并入日本。琉球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保持紧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
天孙王朝
琉球国史书《中山世鉴》称,琉球王国最初统治者为天孙氏,是琉球神话中创造天地之阿摩美久神的后代。天孙王朝共有二十五位国王,历17802年,传至25代王思金松兼王(日本小说《椿说弓张月》作「尚宁王」),为重臣利勇杀害,王朝灭亡。
舜天王朝
天孙王朝传位廿五世却覆亡后,琉球大乱。最后由浦添按司舜天统一全国,为舜天王。据《中山世鉴》记载,舜天王是在保元之乱中被处流刑的源为朝之子,母为大里按司之妹。1187年至1237年在位,共五十年,享寿七十二岁。
虽然舜天是否为史实人物,在史学界没有定论。然而即便是史实人物,其是否真的统一全国,也值得商榷。目前较为中立的看法,舜天可能是浦添地方一名势力强大的按司,其声势让琉球各地的按司感到畏惧并称臣归顺。
英祖王朝
据《中山世鉴》记载,1291年和1296年元军入侵,被英祖王击退。
三山时代
三山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图12世纪,琉球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大岛(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三国中,以中山最强,山北最弱。
根据《中山世鉴》以及《明实录》和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山南王国以大里按司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头、东风平、岛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丰见,大致疆域相当于今日冲绳岛南端国场川—与那原一线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国以首里按司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北谷、读谷、越来、中城、胜连、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为南至国场川—与那原一线,北至仲泊地峡。山北王国以今归仁按司为中心,包括今归仁、羽地、名护、国头、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为冲绳岛仲泊地峡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岛和伊平屋岛。
三王国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大岛(冲绳岛)本部,并未发展到北方的奄美诸岛和南方的先岛诸岛。在三王国出现之前,外岛按司与琉球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根据带有神话色彩的《中山世鉴》记载,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时(相当于中国南宋的景定、咸淳时期),奄美、久米、庆良间等外岛“来朝入贡”,但这一朝贡关系只是按司之间的结盟关系,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时期,随着琉球本岛进入三山时代,便已衰落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第一尚氏王朝
首里城的宫殿,修筑于第一尚氏王朝时期1350年(元朝至正10年),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举为中山王。1406年,察度王世子武宁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山北。1429年巴志又征服山南,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以首里城为王城。1430年(宣德五年)明宣宗赐琉球王姓为尚氏,史称“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第七代国王尚德相继征服了喜界、庆良间、久米等岛的按司势力。
大约1400年—1550年期间,琉球王国进入黄金时代,商业高度发达,与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大量倭寇海盗骚扰琉球群岛。琉球国蒙受巨大损失,海上贸易受到阻碍。
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尚真王1469年(明宪宗成化5年、日本应仁3年),琉球发生内乱,尚德王被杀,第一尚氏王朝灭亡。1470年宫中的御锁侧官(管理财务的宫廷官员)金圆被群臣推举为君,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告“父丧”,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金圆(已改名为尚圆)为王,史称“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尚真王统治时期(1478年-1525年)为琉球的黄金时期,先后征服了八重山、与那国等岛。至1522年(明朝嘉靖元年、日本大永2年)尚真王平定与那国岛“鬼虎之乱”后,琉球王国终于将势力扩张到整个琉球列岛,确定了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八重山群岛的疆界,即琉球史书中所称“三省并三十六岛”。
尚真王确立了琉球的官员品秩、朝仪制度、神官制度、赋税制度、行政划分,扩建了首里城,废除了殉葬习俗,召各按司赴首里居住,禁止私人拥有兵器,确立了琉球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此后琉球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萨摩藩入侵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入侵琉球。 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夏历3月4日,岛津家久率兵三千人、船一百余只,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入侵琉球,4月1日在琉球大岛登陆,4月5日占领首里城。5月17日,萨军俘虏琉球王尚宁和王子官员一百余人撤兵回国。萨摩藩声称入侵琉球国的原因,是因为该藩借口琉球没有负担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时的兵费,而是由萨摩藩代为垫付,但琉球“不予偿还”。实际原因:长期是为了夺占中琉之间的贸易利益,短期是入侵琉球的收益来弥补萨摩藩入侵朝鲜和参加日本内战(关原之战)的军费与损失。
据琉球国史《球阳》记载:萨摩藩入侵琉球后,该藩派遣官员,测量分配田地,划清国界,制定赋税,要挟琉球萨摩纳贡,琉球政府还要被迫授予萨摩所派人员官品职位。尚宁王之后,尚丰王十一年(1632年),琉球在被萨摩所占岛屿建立馆舍,两国同时派官员管理来往贸易和收税。此后琉球王国沦为萨摩藩的魁儡政权。萨摩藩向琉球派遣官员长驻琉球以监视琉球的举动,及至尚贞王在位二十五年(1693年),琉球“创定姑米、马齿两岛,遣大和横目职两员,看守贡船往来”。 同时,萨摩藩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清顺治帝封尚质王为琉球王,琉球成为清王朝的藩属,但实际上琉球国是同时向表面上的清朝与实质的萨摩藩称臣,与清朝官方的朝贡贸易收入再被实际宗主萨摩藩剥削一次,该藩也是幕府宣布锁国以后,唯一能以此变相方式获得国际贸易收入的私藩,萨摩藩在两百年后的幕末时代能够有足够的资本成为倒幕运动主力进而成为维新政府的主事者之一,有人认为与此不无关联。
1847年(清宣宗道光27年;日本弘化4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舰队第一次到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神奈川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方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琉球国政府以中、英两种文字签订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 琉球海上贸易受到冲击。

覆亡
牡丹社事件
1871年11月30日(清朝同治10年、日本明治4年),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进贡船(实际上是福州琉球馆以进贡为名的商船),离开那霸港驶往中国大陆。不幸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中国台湾西南海岸排湾族牡丹社的八瑶湾(今屏东县牡丹乡境内)。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登陆的船员中,54名被台湾排湾族原住民杀死,12名逃出,在凤山县(今高雄县凤山市)受到清政府保护。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琉球开往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于12月28日漂到台湾,45名船员同样受到凤山县令保护。1872年2月,前后两批琉球难民57人,由台湾官员送到福州的琉球馆,7月平安回到那霸。同年4月,日本小田县民4人,也遇难漂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抢夺衣物。值明治维新后国内情势不稳,日本欲以外事转移为内政问题,遂派兵三千六百名占领台湾南部,史称“牡丹社事件”。
琉球灭亡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宣布废除琉球国,设置琉球藩,册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正式侵占琉球。
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内务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朝贡礼仪,断绝与清朝的外交关系。 松田道之带来的日本政府的命令包括:
1.使用日本年号,废止琉球对清朝朝贡和庆贺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惯例,同时也废除琉球国王更迭之际接受清朝册封的惯例,以及琉球今后与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务省管辖处分,撤销在福州的琉球馆,贸易业务由日本领事馆管辖等。日本政府还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厘革及兴建之法。
2.强行将琉球纳入日本版图,强迫琉球和中国断绝关系。
日本政府派遣松田道之到琉球,是因为此时明治政府已经将琉球划归内务府管理。1875年的这份命令,直接背景是大久保利通向明治政府提出的关于琉球的建议。1874年,在北京签订完《北京专条》的大久保利通,回日本后便向明治政府提出“今通过与清国之谈判,彼承认我征藩地为义举,并出银两抚恤受害难民,虽似足以表明琉球属于我国版图之实迹,但仍难说两国分界业已判然”,为将来计,期望明治政府借机断绝琉球“与中国之关系,在那霸设置镇台分营”。
琉球国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外交关系。1876年,记载琉球国历史的《中山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
1879年3月30日(清朝光绪5年、日本明治12年),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和他的儿子尚典移居到东京,置琉球为冲绳县。琉球国灭亡。4月4日,日本在全国范围宣布设立冲绳县。
日本将这段历史称作“琉球处分”。
清政府的交涉
当时清政府在西北,东北被俄国侵略,所以无暇顾及琉球问题。驻日公使建议:放弃琉球则伤害了琉球的感情,不放弃琉球则惹怒日本,多树一敌,不如拖延搁置问题。清政府采取了这个建议。
1879年3月30日,日本在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今归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权并悍然宣布“废琉置县”,即是将日前改藩的琉球国改制为冲绳县,至此,琉球国正式灭亡。
1879年6月12日,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及其随员扬格(J. R. Young)和美国驻华副领事毕德格(W. N. Pethick)在天津会晤中国政府代表李鸿章,李鸿章要求他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格兰特慷慨答应。在他的调停下,日本与中国就琉球问题展开磋商,日本方面提出让琉球国王在南山复国,清朝咨询琉球国王意见。国王说:南山土地贫瘠,无法生存。清政府拒绝了这个建议。
清日之间关于琉球问题的交涉1880年4月4日,李鸿章会见日本政府代表竹添进一,并出示了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琉球本岛在内的中部各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王国,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将包括奄美大岛在内的五岛划归日本。李鸿章称,这是何如璋访问美国驻日公使平安时,由平安秘密出示的,是平安与格兰特协商决定的。7月30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恭亲王等在奏折中也谈到:“臣等接何如璋报晤美国驻日使臣平安称:格兰特拟一办法,球地本分三岛,议将北岛归日本,中岛还琉球,南岛归中国,似此事了,亦两国有光。又称格兰特将大局说定,然后回国云云。”
由于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对所有建议和交涉未能达成一致。琉球被日本占领已经成为事实,清朝最终未在与日本的谈判条约上签字,琉球问题被长期搁置。琉球国最终灭亡。

H. 守礼门、美之海,到冲绳玩什么

玩在冲绳N种方案
冲绳有许多古迹;美军基地也必须亲自过目;再加上有海,专所有关于海的玩法都可以尝试属,因此,玩在冲绳就有了N种可以按照自己爱好决定的方案。
比如用两天时间参观古迹和美军基地,用一天时间出海钓鱼(那里有出了名容易上当的鱼),甚至只要把鱼食撒到海里,不用给鱼钩上饵,鱼儿都能争先恐后地上钩。你会觉得自己比姜子牙牛逼多了。
个人最爱的是在机场附近的海边看飞机。每隔五六分钟,就会有飞机从你的头顶呼啸而过,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十分壮观。

I. 琉球国历史

琉球王国(琉球语:琉球国/ルーチューククRūchū kuku)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1609年,日本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后逐渐被萨摩藩实际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9)守礼门地理位置图扩展阅读:

日本强占琉球:

1879年3月,日本向琉球秘密派出军警采取突然行动,在首里城发布强逼琉球国交出政权的命令。4月4日,日本悍然宣布“废琉置县”,即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随即大肆抢掠中琉往来的文书、文物和宝印,以及琉球国政府档案,企图彻底抹掉琉球国的存在,销毁所有历史见证。

4月30日,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流放到东京,让其无法继续号召和领导琉球国人进行反抗。但琉球国仍在拼死抗争,有琉球国民毅然远赴中国发出对日本侵略者的血泪控诉,陈情通事林世功还在北京自杀殉国,请求中国出兵将琉球从日本的魔爪下拯救出来。

可惜,清政府已自顾不暇,只能眼睁睁看着“自为一国”的琉球被日本生生吞并。“梦里不知身是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后主这些悲怆的词句,恰是琉球国王尚泰此时忧郁苦闷心情的写照。

此后,日本人一边筹划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一边在琉球问题的协商中虚与委蛇。就这样一直拖延至甲午战争爆发,大清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拱手割让台湾、澎湖,自然对琉球国的存亡也丧失了发言权,只能听任日本人为所欲为。即使如此,琉球人和中国人仍保持了弱者的倔强,虽然强盗的抢劫已是既成事实,但也绝不承认这种抢劫的合法性。

被关押的琉球国王尚泰,直到1901年去世,也没有放弃维护琉球国主权的要求。1916年,还有琉球青少年坚持用琉球的语言进行对话,坚持即使亡国也不能灭种。

1919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在组织整理编辑《 晚晴移诗总汇 》时,仍然将琉球国民的诗作收在“属国”一卷中。

1925年,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 七子之歌 》,将被帝国主义列强霸占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地,比作暂时离开母亲怀抱的7个儿子,哭诉着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他在“台湾”一节里写进琉球:“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