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地理位置简介
Ⅰ 扬州的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
城市概况
苏北门户,园林城市。
历史上“富甲天下”
的扬州城,地处江苏省中部,东与泰州、盐城市交界;西与南京市六合县和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临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与淮安市毗邻;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在这里交汇,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总面积663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总面积988.81平方千米。004年底,总人口454.29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广陵区,邮编:225002。
名称由来
扬州,古代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杨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杨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杨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杨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杨州刺史部。这个刺史部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杨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
今天的扬州,春秋时称“邗”、秦、汉时称“广陵”、“江都”、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时称“吴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Ⅱ 扬州的名胜古迹及介绍
1,扬州汉陵苑
扬州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于1979年发掘于高邮市高邮湖西新区神居山的一号西汉墓葬,其木梓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
2,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
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泰安镇,是江淮平原上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一块平原—湖泊类型的湿地景观,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级森林公园。
3,茱萸湾风景区
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东首湾头镇,面积约50公顷,北接邵伯湖,西濒京杭大运河,东连仙女镇。茱萸湾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4年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4,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
5,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Ⅲ 扬州简介(概况)
关于扬州简介(概况)如下: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高邮市周山镇志光村龙华组确定为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点。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5月,扬州市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高邮、仪征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62个镇、4个乡和17个街道。全市总面积6634,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
扬州沿河地区包括1个县级市和1个县,分别是高邮市、宝应县。
扬州沿江地区包括3个市辖区和1个县级市,分别是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和仪征市。
(3)扬州江都地理位置简介扩展阅读
扬州历史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国为十道,扬州属淮南道。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扬州大都督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后改南京),扬州府属之。
1645年,清政府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
Ⅳ 扬州的介绍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1扬州历史悠久,内文化璀璨,容商业昌盛,人杰地灵。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被誉为“扬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誉1。扬州市境内的重大体育赛事有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高邮湖国际自行车赛、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高邮市运动会、横渡高邮湖游泳赛、仪征自行车公开赛。2018年,扬州市将举办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2扬州市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仪征市、高邮市2个县级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总人口461.3367万人。扬州环境宜人,景色秀丽,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高邮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周邶墩遗址。
Ⅳ 江都自在公园的简介
江都自在公园位于江都区长江西路北侧,新通扬运河南岸。
此公园灵活利用内原有森林绿化打造容出的“自在十二景”,一个个点缀在森林间,这些文化元素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将为各年龄段的市民带来更多健身爱好与休闲的选择。
Ⅵ 扬州的风景名胜简介及扬州风景名胜的地点及历史文化
州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清同治年间,道台何藏舠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
全园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明间廊柱上,悬有木刻联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蜿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是纳凉之所。池西一组假山逶迤向南,峰峦叠嶂,后有挂花厅三楹,有黄石假山夹道,古木掩映,野趣横生。
池西的复廊南有一幢三开间的两层小楼,独占小院的一角,楼前山石峻峨,清静幽雅。由此再往南即为住宅区。
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Ⅶ 有人具体介绍一下扬州湾头镇吗
湾头镇——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扬州市区东部,辖区26平方公里、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85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2.56万人,是扬州城市建设三个行政副中心之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内涵丰富,经济基础坚实,交通通讯便捷,配套实施完备,是投资兴业、落户安家的理想之地。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湾头镇位于扬州市东郊,处于京杭大运河与芒道河之间,中部有廖家沟大河穿镇而过,水域资源丰富。东与江都市接壤,南与广陵区产业园区相联,西濒京杭大运河,北至新老运河交汇处。东距上海220公里,西距南京110公里,南距无锡105公里。
二、丰厚的文化内涵。湾头古称“茱萸湾”,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隋唐时京杭大运河由此向南进入扬州13道湾的第一道湾,并由此得名。隋炀帝、康熙、乾隆多次下扬州,均由茱萸湾入境,并留有行宫。唐代诗人刘长卿留下了“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还。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的著名诗句,俗语“上扬州拢湾头”自古流传千年。
三、坚实的经济基础。湾头镇工业经济发达,工业起步较早,基础比较雄厚,镇村工业始于70年代初,特别是进入90年代,工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300多家,产品门类齐全,有轻工、化工、机电、汽车配件、压力容器、建材、电线电缆、健身器材等,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势头。
四、便捷的交通通讯。湾头镇距扬州中心城区5公里,水陆交通便利。
铁路:扬州火车站为至北京、西安、广州等5条铁路客运线始发站,每天均有通达全国各地的客运列车。
公路:328国道淮扬公路和南绕城公路穿境而过,并留有岔道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和沿线的中等城市形成畅通的公路网系。
水路:京杭大运河、芒稻河、廖家沟大河将湾头划两大板块,并形成了三条便捷的水运通道。
通讯:设施先进齐全,光缆接入覆盖全镇,有国际直拨、传真和宽带INTERNET网。
五、完备的基础设施。湾头地处科教发达的扬州市,镇内学校、医院、银行、邮电等社会服务体系完备,有自来水厂3家、变电所2个、中学3所、小学5所(包括闻名全国的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幼儿园3所、医院2所、卫生室13个、敬老院1所、邮电局1所、银行6所。此外,扬州市老年康复中心、三面环水占地面积近千亩的生态公园——茱萸湾公园均坐落于本镇。
六、广阔的发展空间。湾头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江苏省卫生镇,受扬州市城市建设东联西进的辐射,发展潜力大、空间广,是扬州市城市建设规划定位的扬州河东分区。全镇规划科学有序,是广陵区重点发展的扬州市东部副中心。
Ⅷ 有谁介绍扬州的地理面貌,人口分布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扬州,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邻。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江都、广陵、邗江、仪征、高邮、宝应等3区2市1县;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人口分布:扬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445976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2684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12924 人,减少4.56%,年平均增长率为-0.47%。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1402969户,家庭户人口为420665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人减少0.1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97850人,占49.25%;女性人口为2263240人,占50.7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9.11 下降为97.05 。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27042人,占11.82 %;15-64岁人口为3377471人,占75.73%;65岁及以上人口为555247人,占12.4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0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2533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9758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06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8761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8 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72543 人,文盲率由7.59 %下降为4.08 %,下降3.51 个百分点。
民族
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少数民族总人口2万多,占全市总人口的0.6%。高邮下属的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民族乡。
行政区划:扬州市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71个镇、5个乡和13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60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约229.1万人。
Ⅸ 扬州市概况
你好,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1]地处江专苏省中部,长江与属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扬州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仪征市2个县级市。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又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的美誉[1]。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
Ⅹ 扬州有哪些著名的地方 简介
扬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休闲城市。
扬州园林诸如瘦西湖、个园、何园、汪氏小苑等都是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最佳旅游时机
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每年的春季,扬州迎来旅游旺季,也是游览扬州的最佳时间。 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会举行“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朦朦,稀有的琼花正当盛开,花香扑鼻,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瘦西湖·大明寺·唐城遗址·汉陵苑·世界动物之窗·蜀冈西峰生态公园·个园·何园·冶春园·汪氏小苑·吴道台宅第·卢氏盐商住宅·史可法纪念馆·扬州八怪纪念馆·朱自清故居·崔致远纪念馆·普哈丁墓园·马可波罗纪念馆·“双博馆”·扬州佛教文化园·琼花观·仙鹤寺·“双东”历史街区·古运河水上游·荷花池公园·茱萸湾公园·凤凰岛·高旻寺·瓜洲古渡·润扬森林公园 二十四桥
·京华城全生活广场·竹西公园·隋炀帝陵
特产“富春”、“五亭”牌速冻包子,扬州特色炒饭,“三和四美”牌酱菜,牛皮糖,扬州“三把刀”(理发刀、修脚刀、厨刀),扬州“三头宴”,高邮双黄蛋等等
扬州美食:
扬州菜以“三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为代表,大煮干丝则充分体现了维扬菜的刀功,"三套鸭"则将菜鸽藏于野鸭腹中,再将野鸭藏于家鸭腹中,独特的创意,大胆的创新造就了野鸭喷香,菜鸽细酥无上美味。扬州出名的还有各色扬州的点心和小吃。
扬州十大名点
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野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
十佳风味小吃
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子、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
十佳特色小吃
四喜汤团、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籽饺面、笋肉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