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金茂府区域地理环境
Ⅰ 郑州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对其经济的影响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 42' -- 114° 14' ,北内纬34° 16' - 34° 58' ,北临黄河,容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 。7月最热,平均27.3℃ ;1月最冷,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
2对经济的影响:你可以参看:http://ke..com/view/2301.html?wtp=tt#5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Ⅱ 郑州的地理环境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连天峰海拔约1512.4米;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73米。郑州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统计资料表明郑州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春季开始的时间大致在每年3月27日,终止于5月20日,历时55天;夏季开始于5月21日,终止于9月7日,历时110天;秋季开始于9月8日,终止于11月9日,历时63天;11月10日至次年的3月26日为冬季,长达137天。 郑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黄河水从邙山干渠流入西流湖,经过柿园水厂的提灌站,将水提升至尖岗水库。郑州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郑州市境内的汜水河和枯河是黄河的支流。汜水河分为两支,东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田种湾村五指岭北坡,西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巩密关村以北五指岭东牛旦山,汜水河上游东支建有仙鹤湖水库,西支建有峡峪水库。枯河古称“旃然河”。金水河为西南至东北流向,金水经郭家嘴水库和帝湖水库(原金海水库)进入郑州市区。郑州市区的主要河流有:索须河、魏河、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等
Ⅲ 地理环境对郑州旅游资源的影响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内资源,其中许多旅游资源容的形成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等类型齐全;气候变化类型较多,即有湿润的季风气候,又有干旱的大陆气候,还有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呈现多种气温、降水、风的组合状态;水文特征变化多端,即有常见水文特征,也具备多种特殊水文现象,形成瀑布、冰汛等多种景观;土壤种类繁多,变化多样;生物种类多,具有多种特有动植物资源,如熊猫、扬子鳄等。
总之,我国各个自然要素变化多端,不同自然要素会形成不同独特组合,加强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非凡性等特点,使我国具有多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果考虑到我国独特的人文底蕴,那么旅游资源的这些特性将更加明显
Ⅳ 金水区的地理环境
金水区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东临中牟县,南连管城回族区、二七区,西接中原区专,北靠惠济属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0' ~ 113°47' 北纬30°50' ~ 34°57'。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2千米,总面积135.3平方千米。
金水区境内河流有黄河、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支河等7条,其中黄河流经辖区姚桥乡马渡、来渲寨、三坝等村,入中牟县境,境内河段长7公里;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支河全部流入淮河。金水区除黄河堤内区域外,均属于淮河流域。
境内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好 ,属碳酸钙水型,PH值在6-8之间,矿化度低,符合人畜饮用、渔业养殖和农田灌溉用水标准。 龙须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是哪吒闹海时把龙须割下来交给厨师做成的食品。糕点表面呈须状,故名楷须糕。是以米、面粉、糖、油作为主料,并佐以姜、虾、盐、肉、蛋松等混合制成。具有色泽美观,甜咸适口,风味独特等特点。
Ⅳ 新郑的地理环境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北纬34°16′至34°39′,东经113°30′至113°54′之间。北靠省会郑州,东邻中牟县、尉氏县,南连长葛市、禹州市,西与新密市接壤。北距郑州市区38公里;东北距中牟县城45.6公里、开封市区120公里;东至尉氏县城42.6公里;南至长葛市区20.4公里、许昌市区40公里;西南至禹州市区36.5公里、平顶山市区84公里;西至新密市区34.5公里。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873平方公里。 新郑市位于北温带向亚热带,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气候多样,地貌多变,因而生物资源丰富,且具多样性。
植物:芳香植物主要有花椒、小茴香、芫荽、香椿、藿香、薄荷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半夏、远志、柴胡、桔梗、芦根、白茅根、白头翁、马蹄香、地丁、香附、何首乌、葛根、木头回、田三七、车前、忍冬、苇根、地骨皮、酸枣、荆子、野菊花、艾、白蒿、亮帽英、贩酱草、曲曲菜、荠荠芽、小虫卧单、伸筋草、马齿苋、老饭蛋、鱼腥草、复古草、浮萍草、野扁豆、瓦松、山葱、卧沿草、星星草、节节草、猪毛菜、猴头草、拐子草、马鞭草、天地豆、翻白草、活各草、芫花根草、黑白丑、丹参、沙参、防风、木瓜、瓜蒌、红花、地黄、牛夕、芍药、白芷、金银花、苍耳子、元参、苟杞、蒲公英、牵牛子等;其它野草植物主要有灰灰草、龙须草、茅草、莠子草、稗子草、苜蓿、茭草、蒺藜、行义草、涩格涝秧、吉祥草、书带草、抓地秧、面条菜、兔丝子、驴尾巴蒿、毛妞菜、老驴蒿、麦滥棵、狗秧、灯笼棵、浮萍、蓼草、水红花、杂草、山白草、黄白草、黑轮叶藻等。
动物:环节动物类主要有蚯蚓、蛭等;软体动物类主要蜗牛、田螺、河蚌等;节肢动物类主要有瓢虫、赤眼蜂、食蚜蝇、胡蜂、蜜蜂、小蚕蜂、草蛉、蚜小蜂、螳螂、食虫虻、食虫椿象、泥蜂、步行虫、蝇子虎、萤火虫等;药物类动物主要有蝎子、蜈蚣、土元等。脊椎动物类:两栖类有青蛙、蟾蜍等;爬行类有鳖、壁虎、蛇、蜥蜴等。鸟类有野鸡、雀鹰、苍鹰、白肩雕、大鸨、小鸨、小鸦鹃、猫头鹰、灰林鹄、长耳鹄、喙木鸟、云雀、燕子鸥、鹦鹉、鹈鹕、花喜鹊、灰喜鹊、麻雀、老鹰、鹞鹰、斑鸠、大雁、夏鸟、山雀、黄莺、鹁鸪鸟、百舌、鸬鹚、乌鸦、水鸭等;哺乳类有狼、狐、狸猫、野兔、獾、蝙蝠、刺猬、老鼠、松鼠、黄鼠狼等,其中狼、狐、狸猫、獾已很少见。 新郑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发现各类矿种有12种,矿产地37处。区内固定矿产以沉积矿产为主,包括煤、粘土矿、石灰岩、红硅石、硅石等及部分沉积、变质矿产:铁矿、磷矿、白云岩矿、建筑石料等,还赋存着丰富的地热、矿泉水资源。新郑市资源格局以煤为主,煤区占全市总面积约41%,已探明储量134610.3万吨,占郑州市煤炭总量的20.5%。辖区内目前有勘查项目1个:河南省新郑市李粮店——长葛市煤详查。
新郑市现有煤矿5家,龙湖镇张沟地区3家,辛店地区2家。其中龙湖镇张沟地区分布2家乡镇煤矿和1家地方国有矿(隶属于郑煤集团),年设计生产能力均为15万吨/年。辛店镇地区的王行庄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赵家寨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均已投入正常生产。
Ⅵ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比较要从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
2人类活动:经济,社会,文化
Ⅶ 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一、地理环境:
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郑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传承人4人;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
郑州市位于秦岭东段余脉、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
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过渡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
二、历史文化:
郑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59项,传承人26人;市级非遗185项,传承人149人。
已公布五批市级项目,三批市级传承人。其中,少林功夫、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超化吹歌、巩义小相狮舞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风土人情: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是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话。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
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
(7)郑州金茂府区域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郑州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截至2018年,郑州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30.97平方公里,总人口1013.6万人,完成生产总值10143.3亿元。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导意见”指出郑州要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
Ⅷ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郑州市的地理环境
郑州位于黄河南岸,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处,地处中原大地,交通极其便利,郑州北站为全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附近有中原油田,平顶山煤矿
Ⅸ 郑州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全市东西长135-143公里,南北宽70-78公里,版图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变大风多;夏季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中;秋季气候凉爽,时间短促。全年平均气温15.6℃;8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5.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15℃。全年平均降雨量542.15毫米,无霜期209天。全年日照时间约1869.7小时。[37]
郑州市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
金水河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郑州市境内的伊洛河、汜水河和枯河是黄河的支流。伊洛河由洛河和伊河交汇后形成,总长447公里。汜水河分为两支,东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田种湾村五指岭北坡,西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巩密关村以北五指岭东牛旦山,汜水河上游东支建有仙鹤湖水库,西支建有峡峪水库。枯河古称“旃然河”。金水河为西南至东北流向,金水经郭家嘴水库和帝湖水库(原金海水库)进入郑州市区。
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海拔在200米以下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2)说出郑州附近黄河的主要
(1)自然地理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位于专我国华属北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黄河等河流流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人文地理特征:耕地面积大,种植业较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在30万以上较多;铁路线较稠密;城市中工业较发达。 (2)黄河下游流量较大;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进入平原,流速较缓;一月均温在0°C以下,有结冰期;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受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受中游泥沙淤积和人类筑坝的影响,黄河在此为地上河; (3)修筑堤坝,绿化美化,发展河道观光旅游;修建水库(小浪底),调节水位(或放水冲击河底的淤沙);加强用水管理;合理发展种植业;合理开发石油等资源; (4)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和文化背景相协调;评定旅游环境容量;适度开发。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