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地理环境
⑴ 日照港的地理位置
日照港位于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中部。东临黄海,北与青岛港,南与连云港港比邻;隔海与日本、韩国、朝鲜相望。港口陆上铁路经兖石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联;公路有三条干线通往全国各地;水路可直通中国沿海及世界各港,2012年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日照港腹地非常广阔,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山东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区,人口8000多万,面积18万平方公里。
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1982年正式开工建设,1986年投产运营,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1)山东日照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日照港的货物运输:
1、煤炭运输
日照港拥有国内吃水最深的1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2个,码头前沿水深17米,拥有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个。以上三个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3500万吨,煤炭堆存能力为350万吨。正在进行的煤炭系统改造完成后,煤炭年通过能力将达到4500万吨。
2、铁矿石运输
日照港正在改扩建中的两个矿石深水泊位到2005年完成第一阶段,码头前沿水深可达24.5米,吞吐量可达2500万吨,2007年第二阶段完成后,吞吐量可达3800万吨以上,堆存能力为1450万吨。
3、集装箱运输
日照港拥有现代化的集装箱泊位3个,码头前沿水深分别为16米和17米,年设计通过能力150万TEU,集装箱专用堆场超过40万平方米,是2012年全国沿海港口吃水最深、后方堆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4、散粮运输
日照港正在建设8万吨级散粮专用泊位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000万吨。卸船系统与后方的粮食加工企业相连,具有现代化、安全、高效、无污染等特点。
5、油品运输
日照港现有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5万吨级液化泊位1个,2万吨级成品油泊位2个,5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2个,年通过能力600万吨,储存能力68万立方米。已开工建设的虎山港区,先期规划建设5万吨级原油泊位2个和3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500万吨,仓储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照港
⑵ 怎样从地理的角度谈日照
日照的旅游的兴起有它必然的原因。
日照位于山东省境内,地理内位置属于北方,但日照的气容候缺接近江苏,属于比较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当北方人想去海边玩的时候,如果可以选择连云港和日照的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日照,毕竟日照是属于北方的,较为熟悉,并且路程也较短,价格便宜。
日照旅游兴起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发展的太慢,工业化进程在日照发展的并不好,大型的工业企业原先并没有几个,但恰恰是这种不足,让美丽的日照保留下了清晰,在全国都大范围的处在污染中的时候,恰恰显出了日照的迷人。
⑶ 指出山东日照市的地形特点及判断理由
地形复特点:
1、日照市属制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
2、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日照境内有大小山头4358座。西部为泰沂山脉系,大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脉多呈南北和西南、东北走向。
理由是日照市属丘陵地带,背山面海。
(3)山东日照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生物资源:
日照市共有野生动物207种,隶属4纲26目11属。其中两栖纲7种,爬行纲15种,哺乳纲14种,鸟纲171种。现有野生鸟类中,有留鸟37种,候鸟134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4种等。
矿产资源:
日照市横跨胶南隆起、胶莱坳陷和沂沭断裂带三个Ⅲ级构造单元,出露地层齐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地下水、矿泉水等矿产资源。已发现56种矿产。
⑷ 日照位于山东什么位置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119°39′,北纬35°04′~36°04′。东临黄海,
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58.57平方公里。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
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9.7%,丘陵占52.9%,平原占19.9%,水域占7.5%。
日照海岸位于黄海中部,岬湾相连,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绣针河口,全长168.5公里,属于比较平直的基岩沙砾质海岸。
海岸线上有石臼湾、佛手湾两大天然港湾与日照港、岚山港组成的日照港群。近陆岛屿有桃花岛、出风岛;远有平岛、达山岛和车牛山岛组成的“前三岛”,面积0.42 平方公里。
(4)山东日照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
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
日照境内有大小山头4358座。西部为泰沂山脉系,大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脉多呈南北和西南、东北走向;中南部有7条互不衔接的山脉,走向各异;东部属胶东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⑸ 日照气候怎么样
日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时,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日照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其濒临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相对同纬度其他内陆地区四季温差较小,因此夏冬季气温适中。
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上年偏高1.1℃,较常年偏高1.1℃。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5.8~36.1℃之间,莒县和市区分别于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现35.8℃的高温,五莲县分别于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现36.1℃的高温。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4.7(莒县)~9.9℃(市区)之间, 出现在1月21~22日。
年降水量全市平均765.4毫米,较上年偏少33.3%,较常年偏少0.4%。全市降水分布不均,五莲县年降水量最多,为857.3毫米,市区降水量最少,为661.5毫米。
年日照时数全市平均2405.0小时,较上年偏多352.0小时,较常年偏少27.9小时。以五莲县光照最为充足,年日照时数2459.1小时,莒县最少,为2262.1小时。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2003年12月,日照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近年来,日照旅游业发展迅速,仅2005年,全市旅游业就接待国内外游客78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占全市GDP的8.2%;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日照旅游交通便捷。市内公路、铁路线盘结交错,四通八达。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贯通祖国南北、日东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菏泽,两条国道、九条省道,荷日、胶新铁路纵贯市境。青岛、连云港、临沂、潍坊四个机场环布在日照周边,距日照的路程都在90分钟以内。日照现已开通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每天发往省内外的客车达300余班次,城区公交车线路已开通21条,出租车1316辆,能满足游客所需。
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64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还是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著名文字评论家刘勰、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特色旅游项目众多。日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游;依托五莲山、九仙山风景区,推出了生态宗教游;依托浮来山风景区、莒县博物馆推出了莒文化游;依托水上运动基地和万平口景区,推出了滨海体育游;依托茶博会和茶文化旅游节,推出茶文化旅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日照旅游接待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92家,出租车1316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60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8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12家。
⑹ 日照的地理位置
日照市位于东来经118°35′——自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沿海中断,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⑺ 日照这个城市怎么样比如经济,地理位置,人居环境等等。做设计在那里待遇如何谢谢大家了
介绍日照对你来说来没什么意思自
我也是一名日照本地的大学在校生
希望你切实的了解你的专业在当地的就业形势如何
日照不适合创业,日照是一个小地面的城市
关系占很大的作用,族群和当地朋友网络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联系到工作单位的话考虑其他的事情
日照目前的市区房价维持在3500以上,地势好4500逐渐上升中。
⑻ 日照的地理环境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日照无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岭、小仕阳3座大型水库和马陵、巨峰、户部岭、峤山等10座中型水库,总库容95913万立方米。 日照市土地资源总量日照市土地总面积为8025127.7亩,农用地6433271.4亩,建设用地1065614.3亩,未利用地526242.0亩。其中:耕地3461468.1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43.13%;园地739752.2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9.22%;林地1137295.4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4.17%;其他农用地1094755.7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3.64%;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866966.7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0.80%;交通运输用地64935.9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0.81%;水利设施用地133711.7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67%;未利用土地为288414.1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3.60%;其他土地为237827.9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2.96%。
东港区1706589.1亩、岚山区1148760.5亩、莒县2924321.1亩、五莲县2245457.0亩,莒县面积最大,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36.44%,岚山区面积最小,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4.31%。
日照市岛屿情况日照市有岛屿4个,分别是平岛、达山岛、车牛山岛、太公岛,共计面积600.7亩。 2015年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完成产值547.06亿元,超过钢铁行业192.94亿元,优势比上年扩大103.31亿元。装备制造业增 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降低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8.92亿元,增 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12%。 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6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有信息化建设部门的占75%,有信息化规划的占39%,有服务器的占53%,使用ERP的占 27%,开展电子商务的占51%,OA普及率达75%。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57,增长14%。日照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实现三线接入,互联网带宽 达到万兆,与腾讯、乐视、安康家园、帝联等大型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搭建了云计算平台、共享灾备云平台、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了3处工业云体验中心。 工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2.05亿元,比上年下降6.6%。受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产成品价格下降较大、人民币 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70亿元,下降22.8%;利税总额109.88亿元,下降11.6%。 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市重点调度的116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有67种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7.8%。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其中,水泥产量 1095.1万吨,下降6.3%;纸浆产量163.7万吨,下降6.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7.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4年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日照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5.99亿元,增长19.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33.42亿元,增长18.0%。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127.78亿元,增长4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31.41万平方米,增长7.8%。 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87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54.63亿元,增长3.7%。
2015年我市被列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中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和贸易融资风险等影响,全年 完成进出口总值151.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3%。
2015年港口生产平稳发展。沿海港口新增泊位3个,新增通过能力1480万吨。全市生产性泊位达到62个、年通过能力2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
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日照机场用667天建成通航,创造了机场建设的“日照速度”。日照港跻身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世界港口第十一大港。瓦日铁 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青临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车。青日连铁路日照段累计投资19.17亿元。潍日高速、岚罗高速、机场高速等公 路工程加快推进。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274.38公里。
2015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5亿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96.71亿元,增长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的79.5%。
2015年全市承担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7项,争取无偿资金714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2784件,增长32.7%;授权量1779件, 增长17.5%。发明专利申请量1003件,增长153.9%,增幅列居全省第一位;发明专利授权量167件;电子申请率88.1%。
⑼ 谁知道山东日照市的详细介绍
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我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全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村居,总人口280万。
历史源远流长。日照拥有悠久的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的《世界史便览》称,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
文化底蕴深厚。日照拥有灿烂的文化,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现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龙山文化”遗址近百处,其中1934年发现的两城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莒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曾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历史,是华夏文明之瑰宝。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
名人志士辈出。日照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中共一大代表王烬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等,故乡都是日照。日照作为沂蒙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3.8万人参军,并有44万人次民工支前,陈毅、徐向前、罗荣桓、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和工作过。
生态环境宜人。日照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境内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日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100%。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自然资源丰富。日照是山东省粮食、花生、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畜牧、中药材等重要产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是我国北方沿海富水区,年降水量874mm,境内淡水资源近20亿立方米。海洋-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2万多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近海有鱼类近百种,海水可养殖面积6.67万公顷,是我国四大水产品苗种繁育中心之一。林木资源种类较多,森林覆盖率达30.8%,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等都能在这里生长。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石棉15万吨、花岗岩3亿吨、片麻岩5.5亿吨、钾长石24万吨。
旅游景观多样。沿海64公里金沙滩,水清浪稳,滩平沙细,为中国北方沿海所少见,是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胜地,发展旅游潜力巨大。五莲山主峰海拔515.7米,宋代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曾以“奇秀不减雁荡”赞誉此山;九仙山主峰海拔697米,方圆55平方公里,为日照境内最大的山群,苏轼曾诗赞“九仙今已压京东”,山上有著名的“孙膑书院”;莒县浮来山银杏树为“天下第一银杏树”,树高27.4米,树围15.7米,树龄3500多年。
区位优势明显。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日照没有什么好的高等院校 但是日照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⑽ 介绍日照要有关地理知识,怎么介绍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内,东隔黄海容与日本、韩国相望,西靠临沂市, 北接青岛市、潍坊市,南临连云港。全市陆域面积5358.5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下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2区2县。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日照境内有大小山头4358座。西部为泰沂山脉系,大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脉多呈南北和西南、东北走向;中南部有7条互不衔接的山脉,走向各异;东部属胶东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