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用地理知识解释台风的形成

用地理知识解释台风的形成

发布时间: 2021-02-19 01:04:58

『壹』 地理。讲一下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且洋面往下专60米深处,水属温一般超过26。5℃;
(2)热带海洋中有岛屿。因为夏季岛屿上的温度比海洋面高,地面的热空气上升,地表面形成低气压;岛屿周围洋面上的气压高,空气便向岛屿中间低气压流动。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这股向低气压流动的空气,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热带旋涡,在南半球则形成顺时针旋转的热带旋涡。这漩涡的发展,就形成风力12级以上的台风。因此,台风多形成于纬度5°-20°的热带海洋上。

『贰』 台风可以用高中地理哪个知识来解释

台风就是高中地理中的台风或者热带气旋。地球上的大气一章,天气系统一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叁』 俟的意思关于台风的地理知识

台风形成: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例如美国那就是飓风)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
请采纳

『肆』 谁用地理知识解释一下台风前后为何会有暴雨

台风是强烈上升的气旋,空气在上升过程中被抬升而降温成云致雨,又加上台风形成于热带海域,含有大量水汽,台风在北移和登陆过程中降温,故而使大量水汽迂冷凝结形成大量降雨。

『伍』 用地理知识解释近来的暴雨、台风

暴雨就是强烈的冷暖气流的交汇,成云致雨,台风是高气压的热空气向低气压的冷空气区的快速移动,这是台风

『陆』 有关台风的地理知识

台风形成: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例如美国那就是飓风)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

『柒』 一个地理问题,台风是如何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台风的本质是热带气旋。发生在纬度5度到20度之间的热带洋面(赤道地带没有足够的地转偏向力,如果有低压周围的空气会迅速填塞低压中心,形不成气旋,也就形不成台风,纬度20度以外洋面温度不够高,没有高温高湿的洋面,就没有这么多能量供台风发展)。由弱小扰动(例如东风波,云团等)逐渐增强发展而来。台风形成后,开始在内力作用(地转偏向力的南北,东西差异)下逐渐往西北移动,到了副高边缘就受外力作用(副高边缘气流引导),移动路径变的复杂,具体与副高形势有关。
我国不是台风产地,因此不能叫分布在我国那些地方。台风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在东南沿海。其中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影响最大。其次是广西,浙江,上海等,江苏,山东,辽宁沿海偶然也受其影响。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是西北太平洋生成的,也有南海生成的空心台风。
影响我国的台风移动路径主要有三类,对我国的影响不同
西移路径:副高强盛且东西横亘时,台风受其阻隔,只能沿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向西移动,影响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以及越南(国家)
西北路径:副高强度中等,边缘在我国东南部。这时台风会向西北移动,影响我国台湾,广东,福建,浙江等。
转向路径:副高势力偏弱而且退居海洋。这时台风先向西北移动,然后向北越过副高西缘,转向东北。这类主要影响台湾,浙江,江苏,山东,辽宁,韩国,日本等。

『捌』 台风形成的原因,请详细解释一下

台风:
太阳直射的持续高温的太平洋的夏日,大面积的洋面上的水分大量蒸发。不断蒸发的水分将逐渐排斥空气中的其它气体成分,使空气的湿度急剧增加。这种高湿度的空气,正是台风的形成的先决条件!
当有外部条件(如降温或水蒸气自动凝结)促使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凝聚时,空气的压强会急剧下降,造成了相对于周围空间的大气负压,而这种负压就是形成台风的中心负压。这种负压一旦形成,周围的空气就会立刻进行补充。由于负压往往是从低温度的高空开始形成的,因而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围向中心旋转的空气大旋涡——这就是台风眼!
因而,台风的成因来自于空气的负压,负压来自于水蒸气的凝结,水蒸气来自于太阳的夏日的连续直射所产生的高温!最终,太阳是导致台风产生的根本动因!
对上述的假说的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台风都是在海面上形成的,且是在太阳直射、持续炎热的夏日,并且,当台风逐步经海面登陆陆地的时候,会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而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台风经过的海面都是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逐次凝结的区域,而陆地上空的空气的湿度则相对要低的多,因而不能形成强的空气负压中心,也就只能成为陆地风暴而不能成为台风了。
尽管炎热干旱的地区有时也会出现小型的龙卷风,但大型的龙卷风都是出现在靠近海洋的广大地区。靠近太平洋海岸的美国,就是龙卷风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那里靠近海岸,夏季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变化的气候很容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进而形成局部的小规模的空气负压中心,导致龙卷风形成。即使相对干旱地区,夏季也会蒸发一定量的水分,也会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小的“龙卷风”。
总之,台风和龙卷风与一般的季风与平和风的形成机理不同,尽管他们都是由于太阳的原因造成的,但前者是较为局部的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的蒸发与凝聚有关的,而后者则是大范围的与空气气温有关的空气流动的自然气候现象。
了解台风与龙卷风形成的真正成因与机理,不但能够使我们能够了解自然,还会使我们更能容易的把握自然!
台风的成因,至今仍无法十分确定,但已知它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之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不已,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而形成「风」。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这种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相遇所造成的辐合作用,和原来的对流作用继续不断,使已形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公尺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

『玖』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涉及到地理、物理的知识

1。热带受太阳光照抄射,气温升高,由于物理学关系,温度升高导致密度下降,气体上升。2。当大面积出现这种现象时,就形成了中心低气压区域,中心区域空气上升,四周空气流向中心。3。依次便形成了破坏力强大的台风啦。

『拾』 没看懂《高中地理》关于台风形成的这段话

1.而上升空气来膨胀变冷:因为海自拔越高,温度越低。所欲空气变冷。又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所以空气会膨胀。空气膨胀也会导致空气变冷。
2.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这是初中物理的过程。放出热量以后,这块云的温度会降低,促使该地方的气压降低,于是需要从底层补充空气。于是会产生
3。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由此。产生了类似与抽吸现象。在气象学上成为艾克曼抽吸作用。这样不断的循环,于是越演越烈。台风就慢慢的行成并加强了。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你懂了么?不懂我还可以在补充。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