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东林镇地理位置
① 内江怎么样经济,人文,地理,气候,风景,未来发展趋势……
呵呵!这个问题好深奥!有趣、、、
经济现在我想最高就是这个样子了,20年前就在说改造内江改造内江,重点改造中央路与旁的两条街,还有西林大桥说改造成立交桥,20年过后了,还不是老样,前段时间都又在说改造内江,我看还要再等个20年再说吧!
人文呢?呵呵 内江市全国十大暴利城市之一,黑社会 古惑仔 二流子的集中地,内江有钱人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外面发展好了回来的!!也出过很多国内外知名名人,张大千就是我们内江的骄傲
地理 ? 内江地区处于四川盆地中心。西靠龙泉山脉,东界重庆市与华莹山余脉相接,地势平缓,浅丘平坝相间,向南北延伸,与自贡、泸州、宜宾、德阳、遂宁、南充的丘陵地区构成盆中丘陵区总体,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属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地貌,主要地形区海拔300—500米,在这种地貌区河网发育差,土壤展现不足。 内江地区,地形属四川盆中浅丘。由侏罗系、白恶系红色地层演变而成的浅丘地形占幅员面积的88.8%,其余为低山地形。西北龙泉山和西南九宫山为岷、沱两江分水岭,主要山峰海拔高度800—1000米。东南有华莹山余脉—螺观山、圣灯山。东部浅丘内的沱涪分水岭,为一些垄岗状丘顶构成,一般高度450—560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处在龙泉山狮子岩,海拔高度992.3米,最低处在安岳白水乡石羊河出境处,海拔高度248米。,东汉置县,曾名汉安,中江。沱江北段叫牛鞞水,为北江;南段为枝江,称南江,此为中江。隋初,为避太祖杨忠之讳,改为内江。1951年设为内江市。一说因取内水(即沱江)为名,盖市县位沱江西岸,江至此,曲流成弧,有如半岛,城居其内故名!!!
气候吧!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内江市,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气温15℃--28℃,一月均温6℃--8℃,七月均温26℃--28℃,最高气温可达41℃,最低气温-5.4℃,活动积温5598℃左右。 境内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4--8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涝交替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风景吧还是很好的有张大千纪念馆 静宁寺 东兴大佛寺 西林寺 古宇湖风景区 隆昌石牌坊 船石湖风景区 文庙 重龙山 圣灵山地质公园 还有安泰山庄啊 等等。。。。。。
未来发展趋势
内江作为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辐射与带动的重要对象,将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市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时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内江市政府领导班子大力气建设基础设施,尽快落实新城区规划建设,完善和新建市区周边乡镇旅游产业的设施与配套产业项目。对不便于内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与产业结构模式进行改造,着力于建设走一条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风水园林城市,使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带动本市的生产总值。善创新,重明生。努力打造新甜城、新风貌在巴蜀之中乃至全国佳名享誉。再次为“重振雄风,富民誉名”全面建设“新型小康社会”而再次努力奋斗。为使一方百姓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出行便捷、有可靠的工作、幸福美满的家庭、事业也有图可展(安居乐业),内江人民正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奋勇拼搏,瞻长远而重抓振兴之机图享21世纪新局面的新发展。相信勤劳朴实的内江人民能有一个崭新而美好的明天! 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新高地,力争三年,确保五年,城市面积及GDP翻一番,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大台阶。2009年GDP成功超越自贡市,2010年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深入开发合作项目,大力谋求发展,力争GDP超越泸州市。 2010年内江市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被选入全国首批七个示范基地之一,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列入试点示范的基地 这两年内江发展的还可以 迎来了挺多的外资商到内江来投资建设
多的我就说不出来了 谢谢采纳
② 资中县征兵网2o16年
资中县
编辑
资中县隶属内江市,处在沱江中游,厦蓉高速过境,地理坐标:104°27′——105°07′E、29°34′——30°24′N。资中县东邻东兴区(内江市)、安岳县(资阳市),南接市中区(内江市)、威远县(内江市),西毗仁寿县(眉山市),北连雁江区(资阳市)。资中县幅员面积1733.95k㎡,东西最大横距64.49km,南北最大纵距52.13km,管辖33个镇,常住人口1308834人(截至2010年10月31日)。2013年,资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5725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9.5%。
中文名称
资中县
外文名称
Zizhong County
别 名
资州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四川省内江市
下辖地区
33个镇
政府驻地
水南镇桂花街38号
电话区号
0832
邮政区码
641200
地理位置
104°27′——105°07′E、29°34′——30°24′N
面 积
1733.95k㎡
人 口
1308834人
方 言
西南官话成渝片
著名景点
资中文庙、资中武庙、罗泉古镇、铁佛古镇、圣灵山、宁国寺
机 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火车站
资中站、资中北站、银山镇站
车牌代码
川K
行政代码
511025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 位置境域
▪ 地形地貌
▪ 气候
4 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
▪ 生物资源
▪ 矿产资源
▪ 水资源
5 人口民族
6 经济
▪ 综述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7 风景名胜
8 风土人情
9 地方特产
历史沿革
编辑
汉置资中县。古蜀人称沱江为资水,沿沱江数百里只此一县,居其中部,故称资中。
一说因位资江(即沱江)之中为名,相传黄帝以后,此地多以资赐姓,故山川多以“资”名。
北周保定年间(561~565)置盘石县,元末为资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资县。
民国三年(1914年)置资中县。
2015年12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中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5〕26号),同意撤销板栗桠乡,设立板栗桠镇;撤销龙山乡,设立龙山镇。[1]
行政区划
编辑
资中县管辖33个镇:重龙镇、甘露镇、归德镇、鱼溪镇、金李井镇、铁佛镇、球溪镇、顺河场镇、龙结镇、罗泉镇、发轮镇、兴隆街镇、银山镇、宋家镇、太平镇、骝马镇、水南镇、苏家湾镇、新桥镇、明心寺镇、双河镇、公民镇、龙江镇、双龙镇、高楼镇、陈家镇、配龙镇、走马镇、孟塘镇、马鞍镇、狮子镇、板栗桠镇、龙山镇。[2]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资中县位于沱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7′—105°07′,北纬29°34—30°24′,东邻东兴区、安岳县,南接市中区、威远县,西毗仁寿县,北连雁江区。东西长64.49km,南北宽52.13km,幅员面积1733.95k㎡。[3]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379px; top: 88px; z-index: -5962766; background: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 2016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地形地貌
资中县地处荣威穹窿西北翼尾端斜层地带,为平缓倾斜岩层,岩层倾角2°~5°,地震基本裂度6°。受岩层影响,地形西南高,东及东北部低。资中县最高点(杉树坳)(新桥镇)海拔739.8m,最低点(沱江资中江段出境水面)(银山镇)海拔298m,山体相对高差较小,441.8m。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坪状深丘、浅丘中谷、缓丘宽谷),海拔300m~550m。[4]
气候
资中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夏长、秋冬季短,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春季84d(2月26日至5月20日),夏季118d(5月21日至9月15日),秋季76d(9月16日至11月30日),冬季87d(12月1日至次年2月25日)。全年1月最冷,月均气温6℃~8℃;7月最热,月均气温26℃~30℃;历年(1954至2009年)平均气温17.4℃(2010年为17.6℃),最高年为18.5℃,最低年为16.7℃;极端最高气温41.9℃(2006年,2010年为37.5℃),最低零下3.2℃(1975年12月17日)。多年平均无霜期332d,最长365d(1969、1970、1972、1979年),最短293d(1963年);平均地表温度19.5℃,极端最高地表温度66.9℃;历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2℃(2010年为零下0.5℃)。历年平均降雨量986.2mm(2010年为1085.9mm),年均蒸发量1182.4mm,年均相对湿度为80%。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159.9h(2010年日照时数为1063.5h),最多1558.6h(1978年),最少959.4h(2008年);全年积温6439.9℃。年均晴天178d,占全年的49%;阴天142d,占39%;昙天(介于阴、晴之间的天气)45d,占12%。年均风速1.9m/s,大气压力96.5KPA~98.3KPA。[5]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截至2012年,资中县土壤资源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和新老冲积土4个土类,14个土属(其中水稻土7个土属、紫色土3个、黄壤土2个、冲积土2个),共有耕地84153.84hm²(含整理后新增172.33hm²),其中基本农田68154.64hm²。[6]
生物资源
截至2012年,资中县自然植被面积49000hm²,森林覆盖率30.6%,活立木蓄积2304100m³,树木品种37科58属96种,低山地带以松树、杉树、樟树、映山红和油茶等为主,丘陵地带以柏树、桉树、油桐、黄荆和马桑等为主;野生药材主要有五月艾、牛蒡等124种;野生花卉木本有梅、石榴、紫荆等37种,草本有春兰、菊花等40余种;野兽主要有猪獾、狐等17种,野禽主要有鹰、鹞等39种,鱼类主要有鲤鱼、鲶鱼等43种。[6]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资中县主要有煤,大部分属高炭层,发热量平均在5800kcal/kg以上,总储量约313000000t(有煤矿储量46383000t,资威煤田铁佛勘区经核定储量为26700000t);卤水(制盐原料)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总储量14600000000m³;石灰石,储量丰富,分布面积109.5k㎡(罗泉、铁佛、金李井、兴隆街、双河、宋家等12个乡镇),矿层厚度10m~30m,探明资源储量约300000000t,预测可利用储量约1000000000t;石英砂,储量在50000000t以上;耐火粘土,耐火度达1625℃,探明储量795000t;土陶泥,总储量3891500t;碗浆泥,总储量820200t;大理石,总储量在1000000m³以上;石料,总储量条石412000m³,板石65000m³;河沙,年循环储量383000t;豆元石,年循环储量167000t。此外,铁、沙金、炭精、天然气和矿泉水等也有一定储量。[6]
水资源
截至2012年,资中县地表水资源比较充足,平水年全年地表水总经流量为48168万立方米;外来水除沱江每年来水量99亿立方米外,还有球溪河、濛溪河两条主要支流每年来水共7.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3770万立方米;全县建有水库167座,其中中型2座、小(一)型26座、小(二)型139座,工程蓄水12817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总量65840千瓦,可开发利用47处合计48265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3.3%,其中沱江可开发3处(阳鸣、五里店和苏家湾),全县已开发利用29处,装机68台,容量22070千瓦,发电量10200万度。[6]
人口民族
编辑
截至2011年,资中县总人口1308834人,有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白族、藏族、傣族等15个民族。[7]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3年,资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5725亿元,较2012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9875亿元,较2012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301亿元,较2012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0.6549亿元,较2012年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113亿元,较2012年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96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28万元,较2012年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4289元。
第一产业
2013年,资中县实现农业增加值57.9875亿元,增3.8%;农民人均纯收入8391元,增长13.4%。全县流转土地13.5万亩,累计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267个、50万亩。种植面积达13.8万亩。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专业合作社36个。[8]
第二产业
2013年,资中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36亿元,同比增长11.2%。全部工业入库税金3.57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户。[8]
第三产业
2013年,资中县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9户。东林坝等2个城市综合体、现代国际购物中心等5个商业服务体加快推进,金李井等4个乡镇农贸市场基本建成。实现旅游收入24.43亿元,较2012年增长28.1%。[8]
风景名胜
编辑
资中文庙
孔子站像
资中文庙,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有万仞宫墙,内外月池,灵星门,大成门,钟鼓楼,东西两厢,大成殿,崇圣祠。
资中武庙
资中武庙: 武庙,又称关帝庙,是古代供祀三国时关羽的庙宇,位于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脚下,与资中文庙相距100余米。
资中宁国寺
资中宁国寺始建于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称为“巴蜀第一禅林”,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历史上新罗国(现韩国)三太子无相禅师曾在此修行14年。
罗泉古镇
罗泉古镇,长街五里,十弯九曲,形似蛟龙,伴河而卧,故有“川中第一龙镇”之美誉。在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在珠溪河畔连绵苍翠的群山峡谷里,深藏着一座古镇,这就是全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资中罗泉镇。
重龙山风景名胜区
重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资中城东北隅,1993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又评为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资中白云山景区
资中白云山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资中县境内,面积56平方公里。白云山景区有大面积茂密的森林,是川中地区的“绿色明珠”。
圣灵山风景区
圣灵山风景区位于资中城西,由圣灵山大溶洞、天坑、恐龙脚印遗址和圣灵寺组成。它距县城十三公里,离成渝高速公路鱼溪站出口仅三公里。圣灵山风景区旅游面积可达五平方公里。
九龙峡
九龙峡(又称红卫堰)位于资中城东3公里,全长5公里,水面宽50米,深20~30米,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九龙峡风景宛如桂林风光,故有“小桂林”之美誉。[9]
风土人情
编辑
秧歌
秧歌舞动作简单,乐曲欢快,群众易学易跳。
腰鼓舞
腰鼓舞为舞者在腰间系一橄榄形小鼓,舞时随动作面以木锤击鼓。其动作轻快,节奏鲜明,适于青少年表演。在五十年代每逢重大节日集会游行,常有一泼泼数十至数百人的秧歌、腰鼓舞队表演于街头、广场。
莲萧
莲萧又名“柳边柳”,因伴舞的唱词帮腔,每上句末尾都有“柳连柳”作衬词,舞者手舞莲箫作道具而得名。莲萧系一竹棒,约长三尺,每节有铁丝穿过,铁丝上串有小铜钱,舞动时铜钱发出清脆的碰击声。舞者不时将萧有节奏地扣击地面,并拍打身上的肩、胸、腰、腿各部份,其声铿锵悦耳,且边舞边唱,表演者人数不拘,一人至数人,十数人均可,人多更为壮观动听。
宗教信仰
截至2013年,资中县内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四大宗教。其中天主教1处、基督教18处、佛教26处、道教1处。有教职人员40余人,信徒一万余人,信教群众10余万人。
地方特产
编辑
塔罗科血橙
塔罗科血橙果实大,单果重200~250克,是血橙中最大的品系。其果面较光滑,皮薄。果肉汁多味浓,细嫩化渣。种子极少或无。
球溪河鲶鱼
鲶鱼俗称鲶胡子,鲶鱼主要栖居于热带、亚热带水草茂盛的河湖、池塘、沟渠中,中国东部各主要水系均有鲶鱼分布,球溪位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当地有一条河叫球溪河,是沱江的支流,原盛产鲶鱼,现因为上游造纸厂污染河水,已基本绝迹,只在水库及小河、小溪等地方还有少量生存。本地市场上的大部分为人工养殖,野生鲶鱼与人工养殖鲶鱼的区别在于野生鲶鱼是青绿色的,养殖鲶鱼则是黑黝黝的。
③ 东林镇的介绍
东林镇为地名,我国来同名乡镇主要有:自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经过99年10月和01年6月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与原锦山乡、湖州东林镇菁山乡先后合并,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3.5万;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东林镇,截止2003年底,该镇辖19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1个地理位置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27.84平方公里,年末总户数4587户,总人口14653人,截止2003年底该镇土地面积19054亩。
④ 内江是什么的一个城市
内江是孔子之师苌弘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内江属于四川省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版南部,沱权江下游中段,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连自贡、眉山,北毗资阳;
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内江市幅员面积5385平方公里,管辖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8年户籍人口411.77万人。
(4)威远县东林镇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内江风景秀丽,名胜众多,有被誉为“立体史书”的隆昌古牌坊群、号称“川中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古刹西林寺、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始建于明代的资中武庙,以及威远穹窿地貌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约占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