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
⑴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也很大,如图是中国地理区域资料组合示意图
(1)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
(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3)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形图,说明这里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干旱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民居具有图③平顶、墙体厚、窗子小的特点.
(4)三江源地区过去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高原湿地已经消失了.保护湿地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效,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野牦牛一直栖息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无人区.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偷猎者的大肆捕获,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濒于灭绝.为了保护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5)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故答案为:(1)C;(2)大;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3)③;(4)A;(5)B.
⑵ 我国有那四大地理区域,请简要分析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专东部和属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条件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山地丘陵区大多植被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本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故答案为: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青藏地区海拔高--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北方地区平原广阔,雨热同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
⑶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平原,高山,草原,黄土高原
⑷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最好的区域是哪个并简述其理由。(建议从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类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嗯,自然条件最好的是南方地区。
⑸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湿热干旱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上,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
故选:C.
⑹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B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B地区属于我国地势三
读图来可知,(1)B地区自然环自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B地区属于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阶梯.(2)“山青水碧,鱼米之乡”主要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3)图中①线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基本一致;②线大致是秦岭和淮河分布的地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高寒;一;(2)南方;西北;(3)400;秦岭;淮河. |
⑺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怎么复习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内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容、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满意请采纳,谢谢!
⑻ 四大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
(抄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袭环境差异很大.A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2)四个区域内,降水最丰富的是南方地区;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青藏地区; (3)B地区与C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界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故答案为: (1)西北;干旱; (2)C;D; (3)秦岭、淮河.
⑼ 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行有那些影响
华北 东北 西北 东南
根据地理的差异和气候的不同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1.我国地域辽阔,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大,由此直接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读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首先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2.根据活动1的提示,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线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不到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体现出干旱的区域特征,而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处于湿润和半湿润区。
3.根据活动2的提示,观察界线B的位置,学生自己在1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寻找与其位置相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结果分别是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由此确定界线B划分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主要区域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最后再根据提示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学生根据教材的问题提示,逐一寻找答案,速度可能会较慢,但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给学生的探究学习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根据活动3的提示,观察界线C的位置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界限的吻合情况。在学生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吻合之后,再判断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⑽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河网密布,降水丰富,气候炎热,雨热同期。因此多吃米饭;穿版丝绸;权住房高大宽阔、多窗,注意通风散热,房顶坡度大便于泄水;出门选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水陆交通工具。
北方地区:多平原,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相对较少。多旱地,种小麦,以面食为主;棉质服装;住房矮小严密,注意防寒保暖,屋顶坡度小;以陆运为主。
西北地区:多高原盆地,气候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以放牧为生。那里的手抓肉、烤全羊闻名遐迩。当然牧民们为方便迁徙,大多住在蒙古包里。
青藏地区:享有“世界屋脊”美誉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高原高山上很难发展种植业,独特的地形气候为青藏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坏境。“好吃肉,好饮青稞酒的牧民骑在牦牛上,身穿左右不对称的厚重藏袍,正赶回自己的帐篷里”这是高原上常有的画面。